波斯帝国1845 第174节
“当,当然”,亚历山大二世的开场白带着生硬的寒暄,他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只能尽力维持表面上的平静。
待大家都入座之后,由戈尔恰科夫率先发言。
“诸位,我们这次谈判本着解决两方的领土争端而来。这对我们和人民都有好处,能够让饱受战争困扰的各国回归平静,将更多精力用在恢复生产上。”
戈尔恰科夫一开场就将俄国和谈的原因放在道德高度上,全然没有之前意气风发要统治整个世界的气概。
阿卜杜拉对此做出回应。“您先生说的没错,我们是本着和平的态度而来。不过先要解决领土争端,必须对该地区归属问题进行划分才行,不然这场和谈不会取的成果。”
对于阿卜杜拉的发言,在一旁看热闹的沙阿点头认同着。他们需要先看到俄国拿出诚意才能继续谈下去。
而戈尔恰科夫很快就拿出了俄国方面的诚意。
“阿卜杜拉阁下说的没错,谈判的领土争端的确需要先行进行划分才行。我方本着和平的态度,将放弃锡尔河北岸以及佩德罗夫斯克作为条件,换取睦领友好的前提。”
和之前预想的一样,俄国准备在中亚进行适当让步,来换取伊朗承认俄国对哈萨克地区的占领。现在俄国就是内政优先,要想集中精力,就必须对外做出让步。
更让亚历山大二世感到担忧的是乌克兰境内的乌克兰民族主义。他们要求乌克兰独立,这对俄国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当然,俄国统治下的乌克兰自然没有这个苗头。但问题是,乌克兰不是只有一个国家统治,奥地利的加利西亚也是乌克兰的一部分。而就在利沃夫和伦贝格,最初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诞生了。
要是以往,俄国可以让奥地利取缔这种组织。因为自己的实力比奥地利要强,但现在不行了,奥地利的力量开始反超俄国。原因就在他的两个友好国家——普鲁士和伊朗。
伊朗对奥地利的投资位居第一,在海量的资本涌入下,奥地利的工业和铁路发展迅速,可以开始和法国争夺大陆发展最快国家这一头衔。
在军事上,作为布拉格和约的一部分,普鲁士为奥地利提供了一支300名军官组成的庞大团体,帮助奥地利从新训练军队。这是一场消耗上亿克朗的投资,弗朗茨利用自己的手中权利强行批准。至于钱,就从其他地方要了。
军事经济上的大发展让俄国感到了压力,自己也需要大量的军事训练才行,所以这也是急切需要结束战争的原因。
“贵国的诚意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过我国也有几个条件需要你们答应。”
在得到纳赛尔丁暗示后,阿卜杜拉开始说出他们的条件。“首先对这次战争问题。两国之间战俘交换要尽快进行,同时对于当地的居民,俄国不能强行干涉其自由选择的意愿。
此外,贵国也需要拆除索契到克拉斯诺达尔一路的要塞炮台。并且允许我国传教士在俄国活动。”
听着阿卜杜拉说出伊朗的条件后,戈尔恰科夫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阁下,贵方给出的条件我们不可能答应。要拆除这些炮台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就此达成和平条件。”
“为什么不可能,要知道贵国可是在这场战争中输了。输了就需要给予赔偿这是国际惯例,我不相信阁下不清楚吧。”
戈尔恰科夫反驳,“你们这个条件,在我方看来就是勒诈。我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来商谈和平,而不是来接受勒诈的。”
眼看就要谈崩,还是两位君主出来打圆场。毕竟谈崩了对他们影响很大。
“既然是谈判,那么谈判时需要谈的,两方条件不一致也属于正常。相信各位都明白这个道理。”
得到台阶的戈尔恰科夫面色平复下来。于是接下来双方围绕着对方的条件,开始艰苦的谈判。不过还好,在诚意上双方都一样,让这场和谈能进行下去。
看着他们谈判,纳赛尔丁和亚历山大在旁边讨论起了别的事。纳赛尔丁邀请沙皇访问德黑兰,对此亚历山大表示会在合适的时候去的。
双方从天黑谈到天亮,最终达成协议:伊朗获得锡尔河北岸和佩德罗夫斯克要塞。伊朗要从俄国高加索地区撤兵,而且俄国需归还在1804年俄伊战争后被俄方掠去的伊朗艺术品。然后互相放弃向对方索取战争赔款。
另外被俘的士兵,也必须在六个月之内归还给所属国。除此之外,双方方都不能再宣称对方领土拥有主权。
同时两国也更新了商贸条约,双方一致同意扩大贸易。俄国同意伊朗资本投资俄国国内,并将阿斯特拉罕、察里津、罗斯托夫、索契和塞瓦斯托波尔为伊朗商人的自由贸易区。而俄国商人也可以在第比利斯、大不里士和埃里温三地活动。
对于远东,俄国将宣布放弃支持哲赫沙尔汗国。并同意远东的领土完整。当然作为交换,伊朗同意俄国在朝鲜和日本北海地区有特殊利益。
双方正式签署条约,结束这几个月的战争。亚历山大二世在第二天就告别了这里,回到圣彼得堡,他要专攻内政了。
纳赛尔丁则在索契多呆了几天,毕竟好不容易有个出国机会。不过他也回去了,毕竟国内还有一堆事。
第478章 邮政储蓄
火车缓缓停靠在萨里镇的车站,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大量的货物和人员流动在这里进行。
对于阿里来说,时间过得可真快。自己已经在德黑兰工作了好几个月,除去自己的必要支出,还剩下在101里亚尔。这可都是他的积蓄。
法鲁兹也拿回了268里亚尔,这笔钱可以补贴家用,另外他还从德黑兰买了一些礼物给家里人。这是每一个打工的人回来都做的。
这几个月阿里除了当搬运工,还去了市中心的广场看看,结果,他竟然看到了沙阿。
看到沙阿和民众互动,这冲击了他的认知。他一直以为沙阿是高高在上的,但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平易近人的一面。
虽然在德黑兰赚的多,但消费也高,如果不是因为花费,他肯定能带回120里亚尔。
“还想什么,回去吧!”
“哦”
父子带着东西准备向自己的村庄走着,但阿里看到在邮局门前围满了人,他跑过去,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过来,看到一个邮局工作人员正在说话。
“各位,沙阿体恤民情,今日起,邮政局开办储蓄业务!你们的钱,从此有了最安全的去处!”
这话让人听的莫名其妙,什么叫最安全的去处。
“什么?存钱放自己家里不是更安全?谁知道你们会不会私自吞了。”
“哈哈!家里藏钱,不怕贼偷?不怕火烧?邮政局是政府,谁敢动政府的钱?再说了,存满一年,还能多拿利息!”
有人提出质疑,“一块钱也能存?”
“当然能!全国邮政局通存通兑!只要携带存折,走到哪儿都能取!”
这倒是挺方便,也不用担心钱在家里被偷。一些人被说动了,拿出一部分钱去邮局内办理存折。阿里也听着想要进去,但一只大手突然抓住他的衣服后领。
“你要去哪?”
“老爹你放手。”
法鲁兹揪着阿里就往外走,至于政府的政策他也不太关心,只要自己照旧给上面纳税就行。
“老爹,你也听听这个,不仅安全还有穆达拉巴(利润分成)拿。”
“这些再多也是虚的,你真以为会有白送的?赶紧回家,你妈妈肯定着急了。”
法鲁兹这样的不是个例,大部分人对于邮政储蓄政策有些抵触,认为这是要吞了他们的钱财。因此只有极少数人进入邮局办理,大部分人就看个热闹。
父子两人租了一辆驴车往回赶,这几个月阿里发现路边的小工坊也多了,什么制糖、面粉啥的,还有出售食品和其他东西的小店铺或者餐馆。这种一般是二层建筑,一楼是商店,二楼是住宅。是专门为村子和往来的人服务的。
“老板,来一瓶葡萄汁,还有……。”
法鲁兹也小店点了一些吃的,葡萄汁成为所有人的必点。他们觉得,适当喝一点有助于日常生活。现在是新时代,他们也需要紧跟潮流才是。
阿里在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政府下来宣传的各种政策,特别是邮政储蓄,说是只要存100里亚尔,一年后就可以得到102里亚尔。虽然少,但若是积少成多,那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老爹,我……”
“现在不要说话,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这样的命令还是不放心,真有这样的好事,估计也轮不到我们。”
“可是您也听到了,只需要一个里亚尔就能存上,而且还能获得更多。”
法鲁兹摆摆手,“现在还是不行,再等等。赶紧回家,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计要做呢。”
两人吃完东西后继续赶路,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家中。妻子和其他孩子正在门口等待他们。
阿里刚跳下驴车,就被弟弟妹妹们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德黑兰的见闻。他手忙脚乱地从包袱里掏出糖果和彩色头巾,孩子们顿时欢呼着跑开了。母亲接过法鲁兹带回的盐和茶叶,目光却落在他腰间鼓鼓的钱袋上。
“城里做工真能攒下这么多?”母亲趁着煮茶的间隙小声问道。阿里得意地拍了拍钱袋,金属碰撞声引得父亲皱眉。
“不要得意忘形!”法鲁兹严厉的说道。
“是父亲。”
这时邮差骑着骡子进村,制服上别着同样的铜徽章,褡裢里露出成卷的宣传画。孩子们追着他喊:“存钱真给铁盒子吗?”
“最近都在说什么邮局的事,邮差可是每天都在村子里宣传。”
不过村里的老人不信这个,按他们的话说,他还没见过政府要给他们百姓钱。
但阿里还在想这个,既然这么宣传,那就一定是正儿八经的。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惊喜。
正好第二天就有人让他帮忙运货到萨里,刚到镇口,他就看见邮局门前比昨天更热闹了。几个穿绿制服的办事员正站在木箱上演示:他们把银币投进一个镀铜的小铁盒,然后“咔嗒“一声锁上,钥匙交给旁边戴头巾的农妇保管。
“看见没?”一个办事员举着铁盒喊道:”存满10里亚尔就送这样的保险盒!存够一年,还能多得5里亚尔!”
阿里把驴车拴好,挤进人群。柜台前排队的多是些年轻人,有个熟面孔的铁匠学徒正数出五枚硬币:“我要办那个带画的折子!”邮局职员笑着递过一本烫金存折,内页印着德黑兰王宫的插画。
“小兄弟要存多少?”轮到阿里时,职员敲了敲柜台上贴的价目表:存1里亚尔给普通存折,存10里亚尔得保险盒。
“50里亚尔,麻烦了。”
职员面不改色地清点完,取出个雕花铁盒:“您放心,这钱最后都存进德黑兰的英国保险柜,连沙阿陛下要取都得走程序。“说着在存折上盖下狮日徽大印。
钢笔墨水在存折上洇出漂亮的波斯体字迹,书记官又拿出一块刻着编号的小木牌:“这是取款凭证,丢了可补不了。“阿里接过存折和木牌,感觉轻飘飘的纸页比麦捆还沉。
“嗯。”
看着铁盒子和存折,阿里只能祈祷这是真的。
第479章 内阁会议(上)
邮政储蓄政策在德黑兰为中心的周围城市和乡村进行,而穆沙拉夫则在议会厅旁边的办公室收取报告。
“自从政策推行后,我们在试点地收到了38万6321里亚尔。而且还在增加。”
虽然数字有些少,但都知道这是因为百姓对这个政策感到抵触。只要多宣传宣传就好了。
“另外,我们在马赞德兰的土地税改革也在推行,不过有些人抵触这个。”
“有抵触的,就直接以扰乱政府工作关起来。”
穆沙拉夫是铁了心要推行土地分层税,地主既然有最多的土地,那就要有最大的义务来纳税。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他们。
“大维齐尔,人都已经到齐了。”
穆沙拉夫收拾收拾,进去议会厅和大臣们开会。
“各位,我国和俄国签署的和约想来各位都已经知道了。这不仅是和平协议,还有贸易上的合作。
工商大臣,你来说一下。”
拉巴尼站起来,手中拿着那份商业协议。
“各位,根据我们和俄国签署的协议。俄国将开放阿斯特拉罕、察里津、罗斯托夫、索契和塞瓦斯托波尔为我国商人的自由贸易区。而俄国商人也可以在第比利斯、大不里士和埃里温三地活动。
此外,战争结束,里海的航线也将重新开启。我国的煤油、棉布,俄国的小麦都可以进行交易。预计能够增加关税100万以上,还有上千万的贸易额。”
这其实再明显不过,和俄国的贸易伊朗也很需要。毕竟靠近一个盛产粮食和木头的国家,你的成本也小很多。
“话是这么说,但俄国商人会不会充当间谍,这件事不能松懈。”内政大臣法尔扎迪说道。
“这是自然,我们会随时盯着他们。在丰富贸易的同时不会危害国家安全。”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