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7节

  他们不知道铁路的其他含义,他们只知道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的路程可以缩短到几天。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恨不得马上就建成铁路。

  乌里玛他们联合部分保守官僚反对建设铁路,尽管有人觉得可以在线路选择中绕过清真寺等地方,但他们还是反对。这不是普通的建设铁路,而是世俗君主联合其他力量向他们夺取权力的冲锋。诏书的颁发标志着这场无声的战争正式打响。

  设立工商部门算是世俗和宗教之间的妥协产物,因为乌里玛一样希望政府能够整顿工商业领域的问题,然后他们好从中获得收入。而现在的铁路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通过的,如果通过,那么沙阿必将得寸进尺,然后是他们在法律、教育领域的权力丧失,最终回到依附于政府的位置上。

  宗教学者一封又一封奏章上交穆罕默德,请求停止讨论建设铁路的议题。并且拿之前的理由说明,而且还加了一条:铁路建成,沿途的驿站旅馆肯定都会倒闭,这些失业的人可是个不稳定因素。

  对于这四条,穆罕默德招架不住。但他也不可能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就下令全国民众参与讨论。他就不信国家全部不同意建设铁路。

  不管是阿米尔的奏章还是纳赛尔丁的奏章,都提出建设铁路来促进贸易和方便军队运输。就算是赛义德也说铁路的好处,但就是乌里玛反对。

  没过几天,就有不少支持建设铁路的奏章递到了穆罕默德的桌子前。佩泽什基安更是逐一驳斥乌里玛的那些荒唐理由。

  第一,针对征地,佩泽什基安表示铁路不一定建设在肥沃的土地上,有些地方可以进行适当的治理就能适合建设。完全不占耕地。

  第二,针对喷吐的黑烟破坏庄稼和房屋。政府要尽力避免毁坏民间庐所与坟墓,万一无法避免,就给大量的金钱让他们搬迁。这样政府获得了土地,民众获得了金钱,是双赢的局面。

  第三,对于沿途民众失业的理由。佩泽什基安说这个理由可笑无比,在铁路修成后,维护铁路、售卖东西、打扫车站这些都需要人做,而驿站的工作人员正好可以转型,成为铁路工人,这样他们还是可以就业。

  第四,针对扰民和惊扰伊玛目。他直接说如果什么都不改变就会被俄国占领全境,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崛起,这样俄国才不会对我们有非分之想。学者们要么是自私鬼,要么就是通敌叛国。

  佩泽什基安对乌里玛们开火直接让整个教士愤怒了,有人甚至给他寄恐吓信,小心他的命。

  但这位亚美尼亚人一点都不怕,连续向沙阿递交两份请求建设铁路的奏折,还说如果举棋不定,不如请王储前来听听他的意见。

  这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谁不知道王储在大不里士的变革最大。他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兴趣,他肯定是支持的。

  佩泽什基安也知道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胁,因此雇佣了大量保镖保护在他的周围。而且他还拉上了信仰琐罗亚兹德教和基督教的官员、商人一起上书,并且多次对宗教学者开火。

  自己的理由被对方一一驳回,乌里玛们自然怒不可遏,这是他们的权威遭到了挑战。但沙阿看样子还是支持对方的。

  大阿亚图拉写了一份奏章上交穆罕默德,里面详细讲述了他们反对建设铁路的理由,并且每一条都挺充分。

  这还不算完,大阿亚图拉第一次将他写的张贴在库姆神学院的门口,并且宣称这是一次需要全体民众抗议的事情,他们不能让西方的技术污染这片神圣的领土。因此号召所有人去德黑兰抗议。

  伊斯法罕的阿亚图拉都已经开始整顿军队,就等库姆一声令下,他们好直接提刀上洛与沙阿痛陈厉害。

第45章 愈演愈烈

  “不要建设铁路!”

  “不要侵占我们的土地!”

  库姆的30000教徒被动员起来向德黑兰出发,还有一些市民和农民也加入其中。

  他们不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但只要乌里玛说这是坏的,那他们就是坏的。

  保守派大臣也是一个劲的劝说沙阿放弃铁路,不然会出大问题。但穆罕默德也不是轻易妥协的,特别是对方这样要挟自己。

  “沙阿,为了伊朗,请您放弃建设铁路。”

  十几个官员一起上书请求撤回铁路建设的讨论,穆罕默德已经生气了。

  “你们这是威胁吗?”

  “不,我们是为了国家着想。沙阿,英俄两国不怀好意,他们会无缘无故推铁路吗,他们是准备借着这个深入国家,从而吞并全国。”

  说的好听,可实际上还是不让君主获得更多的权力,不然他们这些官员做的事情沙阿可就知道了。到时候还有好日子过吗?

  穆罕默德生气站起来,突然感觉头晕眼花,撑着桌子缓了好一会儿,才睁眼。

  “你们倒是真为国家着想,要都能这样,面对俄国时就不应该割地,而是直接打出去。

  我记得你们之中不少人都是参与过和俄国条约谈判的,现在都怎么了,难不成你们准备去俄国安享晚年?”

  一听这个,众人的脸色非常难看,差点就说沙阿怎能空口诬人清白。

  “沙阿,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和俄国的条约已经签订无法更改,但我们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正在危难时刻,一个政策就会让国家万劫不复。”

  一个大臣边哭边说,是痛哭流涕,一副为了国家可以献身的样子,但穆罕默德看着这样只会感觉作呕。

  “真好啊,有你们在,伊朗怕是提前被俄国或者奥斯曼吞并了。”

  穆罕默德恶狠狠的说话,最后将手中的奏章都仍在地上走了。这次的争议实在是太大,宗教学者看着是要硬刚到底。

  “沙阿,阿塞拜疆总督递交的奏章到了。”

  穆罕默德赶紧拿了过来,里面是纳赛尔丁请求沙阿对巴孛一案做最后的裁定。

  也许是为了给乌里玛添堵,穆罕默德直接回复既然对方只是解释古兰经不一样,并没有对伊玛目和安拉不敬的情况,就直接赦免好了。反正自己和乌里玛的关系已经很差了。

  同时,穆罕默德给纳赛尔丁发了一份秘令,必要的时候让他带兵进入德黑兰平定叛乱。但这个必要时候是什么时候,就看总督自己琢磨了。

  德黑兰的乱像也影响到了英国和俄国大使馆,英国大使华莱士和俄国大使安东诺夫都觉察到波斯国内的紧张氛围。

  最近波斯沙阿突然决定奋斗,整个国家展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这样的情况像极了进行坦齐马特改革的奥斯曼,俄国感到了压力,不过这个国家估计也没有什么力量翻天,毕竟他们可是战胜欧洲最厉害的拿破仑,直接打进巴黎的。

  尼古拉一世也是觉得波斯不足为据,现在还是要拿下黑海出海口才行。奥斯曼的伊斯坦布尔把守着唯一的出海口,这让俄国非常憋屈。为了摆脱这个情况,尼古拉一世向英国提议瓜分奥斯曼。他十分自信这个对方一定能够接受,当时俄国贸易占英国贸易41%,英国贸易占俄国贸易73%,这样的经济羁绊加上同盟,对方一定会答应。

  但没想到,伦敦否决了这个提议。在他们看来,俄国已经成为欧洲救世主,要是拿下伊斯坦布尔,地中海就畅通无阻了,这直接威胁了英国的印度。

  于是英俄两国关系开始疏远,俄国决定打通去印度洋的通道。自然波斯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的战略规划。

  至于英国也是想着和俄国一样的道理,自然是不希望俄国进入印度洋,因此唐宁街支持波斯进行一定的变革。

  这次由铁路引发的对抗决定未来波斯是由谁执政,支持和反对两派谁也不服谁,但也吸引到一些对乌里玛非常不满的人,叶尔万德就是其中之一。

  叶尔万德是出生于伊斯法罕的官员,后来经过溜须拍马进入德黑兰市政府工作,但因为老家土地的事情和当地的乌里玛闹得很不愉快,他觉得这群人都是蛀虫,统统杀了才好。

  他平时也不去清真寺礼拜,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不如去努力工作。在铁路之争开始后,他就站在沙阿这一边,并且亲自写传单贴在了市政府门口,痛骂乌里玛并列出了他们的十项罪名。

  “这些国家的蛀虫仗着自己在古兰经上的解释权歪曲古兰经的意思,将这个变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伊斯法罕的阿亚图拉拥有上百家店铺和大量的土地,最差的教士也拥有普通人家十倍的财产。

  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一切不服从他们命令的人进行迫害逮捕,形成唯我独尊的态势。宗教法庭毫无公平可言,学校成为了他们洗脑孩子的工具。和他们在一起,怎么能振兴国家呢?”

  由于没有监控,自然就不知道谁贴的。但大阿亚图拉还是宣布将这个人宣判死罪,并且公开募集线索捉拿此人。

  世俗力量在伊朗比较弱,但不是没有。清真寺和教士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现在是宗教力量最大,政府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一步步削弱他们。不过这次的争端直接提速了。

  马什哈德等宗教圣城开始组建自己的防御力量,但在设拉子和亚兹德这样的南部城市里,事情还没有变得很糟。乌里玛还是准备和当地和平共处的,不能因为中央政府的事情毁坏了当地的友谊啊。

  很快,德黑兰40000人走上街头,要求沙阿撤回铁路建设方案。但另一边,继续有人上书支持铁路建设,穆罕默德这几天清查禁卫军,让他们守住古列斯坦宫和德黑兰的其他出入口。气氛越来越紧张了,谁要是在上面加一根柴火,这个地方就成燎原之势了。

第46章 对抗

  库姆和马什哈德等地开始反抗铁路方案时,大不里士的教士给了他们一个巴掌。大不里士的阿亚图拉宣布铁路建设不会违反古兰经,还说这是会减少民众朝圣的路程时间。

  作为仅次于德黑兰的第二大城市,大不里士的宗教领袖竟然支持沙阿,这直接引起了宗教内部的矛盾。

  “他们竟然这么做,难道王储真的说服他们了吗?”

  大阿亚图拉第一次发脾气,大不里士这么做不仅是让他们内部分裂,更是让沙阿看到机会,反正都是什叶派的,那么大阿亚图拉谁都可以成为吧?

  “赶紧让人去看看,看大不里士到底怎么了?”

  大阿亚图拉这么做,沙阿早就先他们一步,把密令传给纳赛尔丁。

  来自首都的密令让纳赛尔丁吃惊,看来事情已经崩坏到如此地步,他也不得不带着军队去镇压了。

  “毛奇阁下,现在能调动的军队有多少?”

  “总督大人,现在能动用的军队由12000人,其他的还在训练。”

  “那好,除了留下来4000,剩下的都要带走,阁下可以继续练兵,所有事情我会给你安排好的。”

  纳赛尔丁从大不里士调走8000军队,随后去找了阿米尔。市长大人见王储脸色不好看,感觉是出大事了。

  “老师,情况不妙,库姆那些人已经开始向德黑兰抗议去了,父亲已经让禁卫军守住德黑兰各个城门。”

  这样的变故让阿米尔也措手不及,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库姆的教士或者沙阿其中一方不让步的话,怕是要演变成武力冲突。

  “不得不说他们真会挑时候,希望军队能够给点力。”

  纳赛尔丁有些忧虑的说,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普通的政策争议了,而是为了最高权力所引起的争斗。

  “殿下,现在必须要快,大不里士距离德黑兰至少半个月路程,必须要在德黑兰攻破之前来到,到那时候,库姆那些人都会成为您的宰割之物。”

  阿米尔知道现在就是快,一定要快速前往德黑兰控制局势。必要的时候可以进攻库姆。

  “这正是我想的,对了,沙阿还送来了另一份命令,说特赦巴孛。”

  阿米尔看着沙阿的命令,想着不愧是沙阿,这个时候也要给乌里玛添堵。但这个暂时就不要放了,不然会伤了大不里士乌里玛的心。

  事不宜迟,纳赛尔丁赶紧清点士兵向德黑兰出发。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如果晚了就会重回乱世分裂的局面。

  ——————————

  穆罕默德此时还能掌握禁卫军和德黑兰附近的军队,他们是听命于沙阿而不会听从库姆的命令,这些军队共有1.2万人,他们现在拿着沙阿的命令控制着德黑兰的城门和各个重要建筑。

  “沙阿,为了国家,还是请您放弃铁路建设吧。”

  大维齐尔侯赛因劝说穆罕默德做出妥协,但他为什么不劝说对方呢?如果非得死一个,那也是沙阿死是吗?

  “大维齐尔,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我要妥协,难道就凭借几场抗议就要这样吗?”

  “臣知道,臣知道,可是,可是现在局势已经崩坏了。如果不妥协,臣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他不说还好,一说直接引爆了穆罕默德的怒火。

  “他们还想干什么!他们以为就靠着古兰经就能抵御俄国的入侵?奥斯曼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现在开始还不晚,他们为什么要阻拦呢?”

  沙阿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侯赛因猝不及防,这样的问题他也无法回答,只能看着对方继续说。

  “你也不用这样子,先回去吧,剩下的事情我有准备。”

  侯赛因只能退下,他知道现在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程度了。为了保命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这几天德黑兰的局势已经稳定,大型抗议被停止,还在各个出入口排查有没有库姆的人进出。这个时候,335位宗教学者联名向沙阿递交请求撤回铁路建设方案的奏章,说这个不是能够在伊朗的土地上建设的,希望撤回。

  但沙阿还是表示自己不会撤回这个提案,并且说自己只是全国范围内讨论,还没有最终决定,你们却发动教徒上街抗议,是何居心?

  从来都是他们询问沙阿,怎么今天反过来了?现在就是不能退缩,既然口舌说服不了,那就上刀剑吧。

  伊斯法罕和马什哈德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向德黑兰进发,马赞德兰也准备进攻,但因为总督下了强令不许出去才作罢。此外还有亚兹德、克尔曼等地一些小型军队也在前进。总督也在待价而沽,看看谁才是这伊朗的主人。

  大阿亚图拉也在想着未来推翻穆罕默德后的选择,政教合一是必然的,学者们不能上台,所以需要一位傀儡君主帮助他们,自己则在库姆遥控指挥国家。

  10月2日,大不里士的进步协会发布《告全国民众书》,公然指责以库姆为首的宗教势力无视民生疾苦,搜刮民脂民膏,封闭国家等二十条罪状,并且号召全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他们。

  此时在德黑兰,穆罕默德公然处死两名库姆的间谍,并将他们的头颅挂在城墙上,库姆直接聚集了2000名神学院学生和学者向德黑兰出发。沿途受到禁卫军的阻拦被迫回去。

  沙阿和阿亚图拉相互指责对方,而不知道其中的民众也被分为两派,乡下农民主要听从库姆,城市市民则支持沙阿。

首节 上一节 17/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