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67节

  让他如此做的除了因为帝国不可能退让之外,还有他自己揣摩沙皇的心思在里面。

  而他发言之后,米柳京也开口说道。“没错,我们对于伊朗的挑衅要严厉的反击,不然我国的外部环境会因为这次的忍让而变得更加的恶劣。”

  其他人在看到连续两位沙皇亲信表达了态度之后,也是纷纷发言到。

  “俄罗斯不能有任何退缩的举动,不然这些那些敌视的国家会一拥而上,纷纷针对我国的。”

  “没错,必须让这些伊朗人尝尝帝国的厉害。”

  “上次帝国为了和平对伊朗的退让,让他们觉得可以侵犯我们的利益,他们这么想就错了,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尝尝帝国厉害。”

  等到所有人都发言之后,亚历山大二世才开口说道。“关于伊朗人挑衅的事就交给考夫曼总督,相信他一定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着沙皇做出最后的决断,俄国对伊朗挑衅也做出了应对。决定向高加索和中亚同时施加压力,逼迫对方撤退,甚至能够彻底占领锡尔河流域。

  所以当命令下达到奥伦堡的时候,考夫曼自然也不敢怠慢。他这几年可谓是官运亨通。作为俄国进入中亚的领头军,考夫曼升官能如此快当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对来自首都的命令,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考夫曼看着发来的电报,扭头吩咐道。“立刻按照预定的方案,命令各部尽快赶到佩德罗夫斯克,其战斗指挥由阿列克谢上尉负责。同时命令其他各部,开始对边境地区的巡逻,严防伊朗人可能出现的挑衅。”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补充到一句。“如果遇到伊朗人的挑衅行为,可以给予严厉的反击。”

  随着命令下达,预先做好准备的各支部队,立刻背上好早已准备的行装,排着队伍向预定地点行进。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一门门的大型火炮,仿佛像要宣告帝国的伟大。

  而被考夫曼认命的这次战斗指挥官阿列克谢,同样准备出发。不过作为指挥官的他,可有不少同僚,所以他在做最后的辞行。

  “阿列克谢,祝你旗开得胜早日归来。”

  面对为自己送行的同事,阿列克谢只能说到。

  “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捍卫俄罗斯帝国的边境,将那些敌人统统赶出去。”

  说完后,阿列克谢翻身上马带着警卫员向佩德罗夫斯克方向前进。而他们的举动,很快就被密切关注其动向的伊朗方面发现。

  总参谋长萨拉米立刻命令道。“给在先头部队发报,要求他们提高警惕,尽快占领阿克梅切特。对于周围出现的俄军需要做好预防备案,要求他们对于其可能出现的挑衅举动,一定要展现我们的态度。另外给帕希尼扬发报,告诉他这一仗,对伊朗和他都非常重要,希望他能够打出伊朗的威风。”

  萨拉米在将命令下达之后,关注起背后挂着的军事地图。这副地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军事标记。这些标记都是两国各部队,而在阿克梅切特周围这里的标记更加的密集。

  而此时对俄国间谍的审判以极快的速度落定,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死刑。

  而且趁着这次事情,挖出了一大堆俄国间谍。还有一堆不作为,腐败的官员,本来按照他们的罪行不至于死,但沙阿正在气头上,只能委屈他们。

  于是,枪毙、绞刑轮番上演,流放、监狱也是家常便饭。以大不里士为中心,周围地区的官场全都焕然一新。公务员也感觉这是他们升职最快的一段时间。

  俄罗斯帝国外交部对伊朗发出严正抗议,要求停止迫害俄罗斯人。哪怕间谍证据确凿,也硬说他们是来伊朗旅行和研究的。

  两国关系已经要达到断交的地步,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法国严密关注着情况。

  当两方开始军队聚集,有可能大战一场的时候。各国态度开始转变,不少国家开始表态让两方克制,他们生怕这引起地区动荡,会影响自己国家的稳定和经济。

  俄国和伊朗这两个欧洲谁也不能惹,一个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个是最大的石油产品出口国,任何一个国家遭受动荡都会影响世界的经济。但这时候,第一个出头的国家出现了。

  奥地利呼吁伊朗和俄罗斯两国前往维也纳进行和谈,就如同马来亚危机那次,和平解决争端。但暗地里,奥地利正在向加利西亚增兵,防备俄军。

  而英法两国则只是口头谴责了一下双方的冲动,另外就是呼吁了一下和平的态度。至于普鲁士连谴责都没有一句,就只有对和平的呼吁。

  当然,还是意大利叫的最欢。首相说愿意提供一批军火给俄国,但被沙皇无视了。他可太清楚意大利的想法了,没用的东西,谁能相信他。

  今天一早就来了个大的,好家伙20多位伊朗将领和六位核物理学家没了。其中还有总参谋长这样的人。

  只能说被敌人渗透成筛子,还有教士集团的失衡。

  犹太人,犹太人,中东地区五十万,19世纪如何是好?

第459章 阿克梅切特冲突(三)

  “是波斯人的机枪,打掉他。”

  在佩洛夫斯克要塞阵地前,一名满脸硝烟的俄军指挥官,正在指挥士兵战斗。在他进攻前方,一挺纳迪尔二型机枪成为他的拦路虎。

  只见两名士兵架起一门火炮,调整好角度后连续三发炮弹对这挺重机枪攻击之后,这个拦路虎哑火了。而这名指挥官立刻大喊道。“进攻!”

  三三两两被机枪压制的士兵,立刻重新发起了进攻。

  这股俄军的进攻同样被防守阵地的帕希尼扬看到。不过他对此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自己部队同样有火炮,甚至还有更好的6磅大流士火炮,采用全钢制造和后膛横楔式闭锁,射程达到4000米之远。

  果然,阵地上立刻对这门火炮做出应对。只看见在火炮周围连续几声爆炸声,这门炮再也没有响过了。

  而俄军这次进攻很快就被伊朗打退了,望着败退的俄军,阵地上的士兵们发出了欢呼。他们不仅在为打退敌人而欢呼,也在自己活下来而欢呼。只有在战场上,人们才知道生命的可贵,才能让人珍惜。

  “虽然这次俄军的进攻被我们打退了,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他们的策略和进步。记得在十年前与其战斗的时候,这些俄国军队除了斗志昂扬,其他战术都没有,就是一股脑的冲锋。一根筋一样,而我们当时的火力让他们吃到了苦头。而等到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有些简单的战术。

  听着帕希尼扬的话,旁边的穆萨维也感叹着说到。“这正是让我感到恐惧的一点。这些俄军正在快速的成长,而且配合其高昂的士气,必将是我国最大的威胁性。所以为了保证我国能够应对这种威胁,不仅要加大对部队的训练,同时也要想办法利用新装备和技术演练新战法,才能应对俄国这个最大的敌人。毕竟这个国家太大资源又多人口也众多,我们不想其他办法,几乎很难对其有抗衡的实力。”

  俄国的地缘算不上好,他处于欧洲的边缘,又在亚洲拥有大片领土。但大部分难以开发,于是从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开始,向欧洲和南边征服就成为每一个统治者的主线。

  俄国人也愿意支持这些,他们可以忍受皇帝是个平庸君主,甚至是个暴君。但他们不能忍受君主是个软蛋,更不能忍受君主向其他国家投降。这些影响了俄国现在的外交政策,也是他们对土地和出海口如此偏执的原因。

  帕希尼扬点头,随口说道。“还是要拿下这里,不然等他们的援军来了就麻烦了。”

  “走吧,去开会。”

  十分钟后,十几名满身尘土的军官聚集在掩体后的指挥所里。摇曳的煤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粗糙的原木墙壁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坚毅。

  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帕希尼扬将沾满泥土的手套扔在铺着地图的桌面上。地图上代表俄军增援部队的红色箭头已经从三个方向指向锡尔河,最近的一支距离佩洛夫斯克要塞已不足二十公里。

  “诸位都看到了,我们最多还有三十六个小时。”他的手指重重敲在标着炮兵阵地的蓝点上,“必须在俄军主力抵达前拿下要塞,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工兵的阿巴斯少校率先开口:“东城墙下的坑道已经掘进到预定位置,但俄国人显然有所察觉。半小时前他们开始往护城河注水,地下水正以每分钟两英寸的速度渗入坑道。”他展开一张炭笔绘制的剖面图,图上标注的地下水位线正在缓慢上升。

  “那就改变爆破点。”帕希尼扬抓起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新标记,“从西南角突入。那里虽然城墙最厚,但俄军在那里布置的是老旧的火炮,射界存在死角。”

  炮兵指挥官贾汉吉尔中校闻言摇头,“恕我直言,将军。六磅炮的轰击效果对三米厚的夯土城墙没有什么效果。除非.”他犹豫片刻,“除非冒险把两门大流士炮推进到五百米内直射。”

  掩体内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这个距离意味着炮兵阵地将完全暴露在俄军步枪射程内,操作火炮的士兵生还几率不会超过三成。帕希尼扬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个军官的脸,最后停在角落里始终沉默的年轻人身上——特种爆破连连长达拉比上尉,他手下都是精通炸药配比的死士。

  “上尉,如果给你二十四小时和半吨炸药,能在西南角撕开多大缺口?”

  达拉比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足够两个骑兵并排通过的缺口,将军。但需要有人先把炸药送进城墙根。”他说这话时平静得像在讨论晚餐菜单,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上次类似的行动中,整个爆破连只有三个人活着回来领取勋章。

  会议结束时,东方的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帕希尼扬独自留在掩体里,用铅笔在地图上勾勒出最终的进攻方案:爆破连趁夜色渗透到城墙下安置炸药;黎明前炮兵集中轰击东面佯攻;爆破成功后,主力从西南缺口突入。这个计划最大的赌注在于,俄军指挥官是否会被佯攻吸引调走西南角的守军。

  凌晨四点十五分,佯攻准时开始。伊朗炮兵故意暴露阵地位置,六门火炮对东城墙进行饱和轰击。果然,佩洛夫斯克要塞的守军迅速调整防御重心,西南角的守备肉眼可见地变得稀疏。透过望远镜,帕希尼扬看到俄军甚至从那边抽调了两门火炮增援东面。

  五点二十分,一道刺目的白光突然从西南角迸发,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冲啊!”,冲锋的呐喊响彻战场。伊朗士兵踩着仍在发烫的瓦砾冲入缺口,却意外地没有遭遇预期中的激烈抵抗。坍塌的城墙后方,数十名俄军士兵以诡异的姿势倒毙在战位上。看来这次的进攻,他们也猝不及防。

第460章 阿克梅切特冲突(四)

  伊朗军队鱼贯而入,与驻守在要塞中的俄军进行巷战。但佩洛夫斯克要塞的内部远比想象中复杂。

  当伊朗士兵冲过城墙缺口后,迎接他们的是迷宫般的巷道和错落的石砌建筑。这些军官宿舍、弹药库和面包房,此刻都变成了致命的死亡陷阱。

  “散开!找掩体!”帕希尼扬滚进路边一个石砌马槽,子弹把花岗岩表面打得碎石飞溅。他看见两个新兵慌不择路地撞开一扇木门,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俄国人在门后绑了诡雷。破碎的肢体飞出三米多高,血雨淋在巷道中央的雕像上。

  四名士兵用绳索拖着一门拆掉轮子的6磅炮出现在巷口,炮管上缠着浸水的麻布用来降温。当第一发榴霰弹在俄军机枪位所在的屋顶炸开时,飞溅的瓦砾中混着人体残肢雨点般落下。

  巷战的残酷性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占领一座建筑,伊朗都要付出比野战多一倍的伤亡。那些看似普通的民居门窗后,可能藏着各种陷阱。

  到了下午三点十七分,帕希尼扬的部队被阻截在要塞中央广场前。俄军用沙袋和铁轨构筑的环形工事里,至少拥有六门小型火炮。广场地面上横七竖八躺着二十多具伊朗士兵的尸体,都是试图冲锋时被放倒的。有个重伤员拖着肠子爬回掩体,嘴里一直重复着“小心,有陷阱!”

  这时候有陷阱也要向前冲,能否攻占这里在此一举。

  伊朗士兵运过来火炮和他们对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翻了不少人。而借着烟雾掩护,突击队终于摸到环形工事下方。他们掏出准备好的燃烧瓶,整齐划一地抛向火炮阵地。

  沾满煤油的破布在沙袋上燃起冲天大火,俄军炮手惨叫着拍打身上的火焰时,突击队的刺刀已经捅进了他们的后背。有个满脸燎泡的俄国军官挣扎着想去引爆弹药堆,被军士长一枪托砸碎了喉结。

  随着中央广场陷落,要塞防御体系开始崩溃。但残余的俄军退守到最坚固的司令部大楼,把这座三层石砌建筑变成了死亡堡垒。每扇窗户都伸出黑洞洞的枪管,精心计算的交叉火力覆盖了所有接近路线。

  “把所有火炮都抬上来,不要吝啬弹药。全都砸进去!”

  数十门火炮不间断的向司令部倾泻炮弹,在这里的俄军听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心理防线已经逼近崩溃边缘。他们中有不少人是镇压过哈萨克大起义,本以为他们的敌人都是这样的,结果伊朗人打起来比他们还疯。

  什叶派重视牺牲,以殉道为荣。在冲突开始后,塔什干和撒马尔罕的清真寺上都升起了红旗。这意味着向俄国的复仇行动开始了。

  军队逐渐逼近司令部大门,这里采用最厚实的橡木制作。后面还被堆放了木箱,俄军认为只要大门不突破,他们就可以凭着大楼的坚固而守住这里。根据时间推算,援军距离这里已经不足一天了。坚持就是胜利。

  “将军,我们到不了大门,敌人的火力太猛了!”

  帕希尼扬心里着急,现在距离二十四小时已经不足八个小时了。要还是打不下来,他们的计划恐怕要失败。

  “加大火力,我就不信他们的堡垒真的能坚不可摧!”

  他刚说完,旁边的副官发出一阵惊呼。“将军,您看!”

  一个浑身是血的身影从侧面扑向大门。原来是之前重伤的一个士兵,他怀里抱着最后一个橡木桶炸药。所有人都听见他喊出的最后一句:“为了伊朗!”

  爆炸的气浪掀翻了不少人。当烟尘散去,门口被炸出一个大洞,帕希尼扬在旁边找到了礼萨的军牌,金属片已经被高温熔变了形。

  他小心翼翼的将军牌包起来,随后向所有人发出了冲锋的命令。

  “为了伊朗,冲锋!!!”

  士兵们向司令部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俄军的士气已经崩溃。他们开始逃跑,要么就地投降。战斗很快进入尾声。

  当帕希尼扬踏进要塞指挥部时,最后的守军正在焚烧文件。挂着少将军衔的俄军指挥官用左轮手枪对准太阳穴,枪响前用流利的波斯语说道:“你们赢了这场战役,但战争才刚刚开始。”

  说罢,一声枪响响起。最后一个俄国军官自杀,伊朗正式占领全部要塞。

  帕希尼扬站在要塞最高处,望着北方地平线上隐约的火光——那是正在逼近的俄军增援部队。寒风吹散硝烟,露出满天星斗。将军突然意识到,这场惨胜不过是更大风暴的前奏。当俄国这个战争巨人真正完成军事改革时,眼下用鲜血换来的技术优势还能维持多久?

  他摸出怀中染血的记事本,在最新一页写下:“建议总参谋部制定针对河中地区的防御计划,如果不能战胜俄国,我国将永远失去河中。”

  当阿克梅切特升起伊朗国旗时,萨拉米就知道他们的第一步成功了。但伤亡也是触目惊心,这几天有将近2000人损失在要塞争夺战中。

  但现在不是考虑的时候,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总参谋部开始就要塞进行紧急修缮和防御发布指令:在要塞外围挖掘壕沟、快速在锡尔河上修建多座桥梁。将源源不断的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对岸。

  而伊朗的国旗,赶来救援的安德烈亚斯上校也看到了。在得到当地的求救信后,他马上带着军队前来救援,可惜,还是来晚一步。

  “伊朗现在估计正在进行狂欢,如果我们出其不意,说不定能够马上夺回佩德罗夫斯克。”

  身旁的副官给出建议,安德烈亚斯表示同意,随即命令士兵快速行军。打伊朗一个措手不及。

  但当他们到了后,就发现根本不是这样。伊朗士兵正在进行防御作战,当他们出现在对方视野中时,机枪开火让哥萨克骑兵都难以前进。这样的情况让他们不得不更改策略,先防守,等待其他援军出现才行。

第461章 俄伊局部战争(一)

  俄国和伊朗的冲突也开始影响到其他地方,比如煤油和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这是对那些域外国家的影响。

  而对于切尔克西亚和高加索伊玛目国这两个小国来说,伊朗和俄罗斯的战争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在克里米亚战争后,这两个国家就摆脱了俄国的欺压赢得独立。虽然仍处于伊朗的影响下,但对方比俄国好太多了。

首节 上一节 167/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