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65节

第453章 更迭

  大维齐尔就这样辞职了,他知道自己在政府中有许多敌人。明里暗里都有人想要他下台,甚至置于死地。但沙阿无条件信任他,才度过了这十几年。

  当然,阿米尔也知道自己总在这个位置上呆着会有许多非议。为此在马来亚危机后,就开始向沙阿提出辞职,但都被沙阿驳回,直到趁着这次全国游行批准。

  看着离去的阿米尔,纳赛尔丁的心里不好受。他觉得自己背叛了老师。

  “沙阿,刚刚得到大不里士的消息。他们抓到了俄国间谍,这场暴动就是他们弄的。”

  纳赛尔丁夺过内政大臣手中的电报,越看,他的手越发抖。气的。

  陀思耶夫斯基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商人竟然把自己给卖了,将他们引进了包围圈。他们损失了好几个人才突围出来。

  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冲不出大不里士城。6000多名伊朗士兵将大不里士封锁的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陀思耶夫斯基最终被当场击毙,其他人被逮捕,并通过拷打得知了一切。

  纳赛尔丁看向内政大臣,把电报扔在了他的脸上。

  “他们为什么不早点发?!”

  “沙阿,他们也是刚刚才拷问出来,马不停蹄的发电报过来。”

  纳赛尔丁狠狠的敲了敲桌子,“向俄国发出最严正的抗议,另外,让叶海亚做好准备,不是要跨过锡尔河吗,现在就跨!”

  “是!是!”

  纳赛尔丁懊恼起来,自己刚才有点太草率了,竟然真的把字签了。如果再早一点,老师说不定就不会辞职了。

  沙阿拿起政府调令,这次恐怕大不里士上下都要换血。还有,情报部门干什么吃的,这上面说陀思耶夫斯基已经潜伏大不里士已经有五年,竟然没有发现,是他们松懈了还自己对他们太宽容了?

  换血,统统换血。还要严查,看看还有没有俄国间谍。

  早就被吃瓜吃撑的欧洲再次被伊朗的瓜给镇住了,怎么伊朗每次都能让他们猝不及防。

  先是马来亚危机,然后是阿富汗和南美战争,再然后是这个议会开设冲突。他的活比奥斯曼不知道多多少。

  但这样的举动让欧洲的自由主义人士表达了支持,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专门在报纸上向伊朗的群众表达了同情。还有众多人向其表示欢迎。

  紧接着,俄国间谍案也爆发出来。伊朗和俄国本就冷淡的关系再次雪上加霜,伊朗召见了俄国大使表示抗议,同时召回伊朗驻俄国大使。

  伊朗国内舆论哗然,此时所有人的怒气已经冲到了俄国身上。他们烧毁俄国国旗,有些地方还殴打俄国商人和游客。

  不过让人觉得意外的是,这次抨击俄国最狠的竟然是格鲁吉亚的正教会。正教会牧首严厉抨击俄国的举动,认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东正教的一切美德。莫斯科牧首没有让沙皇走上正轨,反而助纣为虐,成为了帮凶。

  牧首这么做除了自己和上百万格鲁吉亚人在伊朗国内的处境,还有就是必须要摆脱俄罗斯的影响。正教会按理来说是平等的,况且格鲁吉亚教会比俄罗斯教会要早成立几百年。为什么要听命于他们。

  而在伊朗国内,开始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大不里士省从上到下都给换了,包括高官、市长等众多高官受到牵连。但最让人期待的,是新一任大维齐尔的人选。

  阿米尔已经给了两个人:财政大臣穆沙拉夫和外交大臣阿卜杜拉。一个是技术官僚,一个是开明王族。但纳赛尔丁还是做出最后的决定。

  在阿米尔辞职后的第五天,纳赛尔丁正式宣布,任命穆沙拉夫为大维齐尔,阿卜杜拉为第二维齐尔同时兼任外交大臣。

  维齐尔用作于为波斯、奥斯曼、埃及等国家的内阁长官头衔,领头的为大维齐尔,和英国的首相相对。

  为了分散宰相权利,君主还会设立第二、第三、第四维齐尔进入内阁。但从纳赛尔丁继位到现在,整个政府中只有大维齐尔阿米尔一人,现在突然增加第二维齐尔,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对于阿米尔,纳赛尔丁也是极尽补偿。爵位不仅提拔到了公爵,年金也从每年的12万里亚尔提升到30万里亚尔。

  此外,东非的王族领地中,纳赛尔丁划拨了6500亩的庄园给阿米尔。还有美索不达米亚的耕地、东非矿产公司的股票……等,总价值高达800万里亚尔。

  这点微不足道的补偿应该可以安慰一下阿米尔,而在大不里士的职位空缺,纳赛尔丁可是废了一些心思。巴库高官调任大不里士高官,再从其他地方调拨官员到任。而大不里士市长一职,由阿米尔的长子穆斯塔法担任。

  阿米尔向穆沙拉夫说明大维齐尔的日常任务和政策实施,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忠于沙阿,如果有什么别的心思,最好赶紧扔掉。

  “要记住,这件事这么一闹,恐怕沙阿要开始增加议会了。不能让这群代表掌权,他们只会想着如何胜选,而不会以国家利益为自己的使命。政府权利绝不能转移给议会。”

  这是阿米尔总结了英法两国的教训以及看到普鲁士议会的经验后得出的结论,要像政府稳定,必须要效仿普鲁士,但可以适当向英法倾斜一点。但主体不能变。

  “大维齐尔……”

  “唉,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维齐尔。记住,一切以沙阿和国家为先。”

  阿米尔向穆沙拉夫提出了许多建议,对方全部接受。从今以后,他就要引领政府来让国家向前了。

  在离开时,德黑兰的市民在街道两旁表达自己的敬意。而王储也在德黑兰城门等待,在阿米尔临走时献上花束和祝福。

  如此君臣和睦的景象,已经有几百年没有遇到了。阿米尔坐上马车,离开了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城市。他准备先去乡下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然后再想想自己可以干什么。他感觉现在无官一身轻,可以做点其他的事情。

第454章 谈话

  圣彼得堡这几天一直阴着,当然亚历山大二世的脸也阴着。他怎么也想不到,伊朗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虽然他们向伊朗发送了一波间谍,但只是让他们搜集情报,谁让他们弄这么大的事了。

  “陛下……”

  “滚!”

  沙皇的心情已经陷入烦躁状态,4月,他的长子尼古拉王储因为肺结核死了,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

  “陛下,伊朗已经召回了大使。我们接下来要做好准备。”

  “做好什么准备,难道他们要向我们开战吗?!”

  外交大臣艰难的点头,“恐怕是这样的。”

  为了防范伊朗,俄国在南部边境部署了24万军队,在河中也有将近六万。数量比之前走了很大的缩减,其中一个就是养不起了。现在俄国哪里都需要资金,加上需要镇压波兰,边防军队就少了。

  “让边境的军队注意伊朗的动向,如果有什么举动,马上反击,不要手软。”

  如果他是伊朗沙阿,肯定第一反应肯定是让这件事闹的越大越好。好不容易可以制裁敌人,肯定是先把舆论搞起来。不过他现在是俄国沙皇,肯定是要让国内媒体不报道这件事,直接进行新闻管制。只说伊朗要进攻俄国,不说原因。

  啊,已经把原因都说了出来,那就fake news。就说伊朗是无中生有,只要咬死不认账,他能奈我何?

  纳赛尔丁此时正趁着这股抗议风潮来推动新一轮的变革,之前他想过新闻管制。但这是在伊朗,不是在欧洲。今天查抄报社,明天他们就敢去清真寺印刷报纸。

  政教分离才几年,你要是敢去清真寺抓人,对方马上就给你扣上不敬的帽子。再然后,就是纳赛尔丁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宗教势力卷土重来。

  什叶派虽然在沙阿持续的打压下被迫听从他的安排,但这套体制只有在他在位时有用。一旦自己去世,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夺回权利。他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都是神君,宗教的反噬是很惊人的,不是你控制他,就是他控制你。特别是在西亚地区,哪个君主不得兼个宗教头衔,不然根本得不到支持。

  而且,这些年对外扩张中,宗教和文化永远是控制的两大支柱。以什叶派信仰扩张,以波斯文化同化,再以帝国的宏大叙事来镇压民族主义。以最大的努力来削弱民族情绪,这才能让伊朗长久下去。

  纳赛尔丁前往大不里士,参加了卡夫的葬礼。并且纪念这次事情中丧生的平民和士兵。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身为一国君主,沙阿亲自前往冲突所在地纪念逝去的民众。这在任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纳赛尔丁此举让当地的民众更加疯狂。并且对俄国更加痛恨。

  看着重新翻修过的政府大楼,纳赛尔丁好像回到了20年前。自己和老师共同在大不里士施行新政,转眼间,竟然过了这么多年。

  “沙阿,人都已经到齐了。”

  “嗯”

  这次纳赛尔丁来,也是为了让这次游行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既然他们这么想要,那就给他们好了。往哪里不是吵,不如合法的吵。

  自由党、进步党、复兴党、自由民主协会是伊朗目前最大的四个政治团体,之前一直在伊朗各地的咖啡馆活动,沙阿也没有打压。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

  “沙阿!”

  所有人站了起来,等沙阿坐下后他们才坐。

  “这次的事情,很显然,是有俄国的势力推波助澜。他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话音刚落,复兴党在大不里士的领导人塔赫玛斯普马上说道。

  “俄国人一直记恨于我们夺回了高加索之地,并且对河中虎视眈眈。他们永远不会满足现在的疆域,我们还是需要做好准备。”

  作为最亲近沙阿的团体,复兴党一直以维护君主为自己的任务。因为不少成员属于贵族和王族,复兴党对于沙阿的想法也是最快知道。因此对沙阿的意思也是极尽顺从。

  “你的忠诚值得赞扬,但这不是今天让你们来的目的。”纳赛尔丁话锋一转,从身旁拿起了一叠信件。“这是你们的请愿书,从1852年开始,一年差不多是30封,然后每一年都叠加。里面的内容无非是让我尽快召开议会。”

  啪!

  信件扔在了桌子上,“关于议会,你们都知道多少,以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议会真的能够召开吗?”

  这次轮到阿克巴尔说话了,“沙阿,请您相信我们的忠诚。从世界来看,不管是英法等欧洲国家,还是美洲国度,均有议会设立。俄国没有议会……他们还保留着残忍的制度,所以被英法,还有我国击败。”

  好险,差点被沙阿认为克里米亚战争中伊朗的作用微不足道了。话语还是要想清楚再说。

  “原来如此,有了议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是的沙阿”

  看着沙阿还不信,自由民主协会的副主席卡勒姆回答。

  “沙阿,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过去的世界了,民众对于国家事情的关心与日俱增。而议会正好有一个可以关注的地方,所有人能够在这里为政府提供想法和政策,这对于国家是非常好的。”

  他们也不是逼宫,只是希望沙阿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大维齐尔辞职了,他们觉得不能再逼迫了,不然适得其反怎么办。

  “能成为英国议会自然好,但要是法国的话,我还得考虑一下。

  就先到这里吧。”

  纳赛尔丁离开了会谈室,只留下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沙阿是什么意思,但都从中感觉到了沙阿态度的松动。

  “我要的东西到了吗?”

  “已经到了,就在您的办公室。”

  纳赛尔丁让英法普奥比五国大使各自考察当地的议会,并写成报告给他。既然要做,那就得考察其中的情况,选择一个最有利自己和王族的来执行,毕竟后世知道的那些都是理论,实践还得现在才可以。

第455章 潜在冲突

  法国议会起源于法兰西王国的三级议会,贵族、主教和平民不论人数多少,都只有一票表决。

  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三级议会改为国民议会,然后经过共和国、帝国、复辟、共和国、帝国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英国议会自然是那样的,欧洲最古老的议会,并且通过一系列的争斗赢得了现在的地位。

  比利时议会也只不过成立30年,奥地利议会也有20年。两国都是挺年轻的,普鲁士议会则在拿破仑战争后开始存在。和议会一同存在的,还有他那个三级选举制度。

  该制度将选民分为三级,即纳税最多的人构成第一级,纳税最少的人构成第三级,每一级的税收总额相等。每级的选民分别选举三分之一的选举人,而选举人来选举代表。这是按经济收入而不是地理区域或人口种族对选举进行分配的一种制度。

  嗯……嗯……嗯……

  好吧,纳赛尔丁其实没有看懂。这些东西太花花绕了,为了尽最大力度的来保证权利,也是煞费苦心。

  不过,纳赛尔丁还是拿定了主意,反正早晚要弄,不如先过渡一下。任何工业化的国家都会弄议会,伊朗也不会例外。

  1865年8月1日,纳赛尔丁在大不里士签署《宣言》。宣布扩大专家会议的人数,由101人增加到251人,其中新增加的150个席位从各地选出。并且宣布将在十年内正式召开议会。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引爆热搜。《震惊:伊朗沙阿向民众低头,同意开设议会》,这是俄国报纸的题目。

  《伊朗走向富强文明的道路》,这是英国的题目。

首节 上一节 165/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