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59节

  “他说的很明确了,双方共同瓜分阿根廷,这说明一个受国际承认的国家将会承认我们对阿根廷的占领。

  就算英国来入侵,那也得考虑一下国际局势。是,这样的速度很快,但英国难道不快吗?他们的领地遍布全世界,我们只有这样的一点点领地。他们拥有澳大拉西亚和加拿大,我们只不过是增加一点点土地而已。”

  这是让众人感到汗颜的,您所说的一点点,指的是要吞并一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太厉害了。

  当然了,阿巴斯王子说如果失败责任全在他,不会伤害到其他人。这才让一些人放心,但这还是很危险,不如先和巴拉圭人讨论再说。

第438章 巴拉圭战争爆发

  波利斯的招待所里,巴拉圭国务卿卡米诺斯正在焦急的等待。这次他肯定是要让伊朗和他们结盟,不然巴拉圭根本打不过。

  从5月到现在的谈判中,伊朗方面的态度已经软化了不少。若是能够彻底说服他们,巴拉圭在面对三国同盟时还能安心点。

  “不好意思卡米诺斯先生,我来迟了。”

  穆斯塔法总督前来,卡米诺斯紧紧握住他的手。

  “没有关系,我这次是为了巴拉圭和伊朗两国之间的友谊而来。阿根廷一直在压缩我们两国的生存空间,如果在不做出反击,总有一天我们会被阿根廷占领。”

  之前和阿巴斯王子的交谈已经确立了方针,和巴拉圭结盟对于南美洲局势来说是正确的。但巴拉圭必须要做出点什么来确保两国同盟的价值。

  “阿根廷四处出击,他的军队肯定已经捉襟见肘。只要我们两国联手,就可以改变目前的局势。”

  穆斯塔法深表赞同,都说异端比异教更可恶。同为天主教下的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他们之间的仇恨已经是水火不容。只不过巴拉圭的刺头属性暂时让巴西和阿根廷联合起来,而为了给自己找盟友,和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伊朗结盟也是没问题的,这事在法国和奥地利身上颇有感慨。

  “贵国的勇气令人敬佩,不过我建议你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勇气才行。”

  卡米诺斯知道这是想要投名状,当场表示巴拉圭会订购价值100万里亚尔的武器。只要对方答应巴拉圭向巴西和阿根廷宣战后跟进就行。

  9月9日,巴塔哥尼亚和巴拉圭达成波利斯协议。双方结成同盟,只要阿根廷或者巴西任何一方开战,另一方就会马上跟进。

  在确保安全后,洛佩斯马上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当巴西的部长若瑟·安东尼奥·萨赖瓦率领帝国舰队抵达乌拉圭水域,要求赔偿因与乌拉圭农民发生边界冲突而造成的损失。来自白党的乌拉圭总统阿塔纳西奥·阿吉雷拒绝了巴西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向巴拉圭请求帮助。

  巴西向乌拉圭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服从巴西的要求,要么巴西军队进行报复。巴拉圭政府获悉了这一切,并向巴西发出一份威胁电文。

  巴西政府可能认为巴拉圭的威胁只是外交上的,于是作出答复,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保护巴西人民的生命和利益的义务”。但两天后,巴拉圭政府在其答复中坚称,“如果巴西采取之前照会中所抗议的措施,巴拉圭将会陷入使其抗议有效的痛苦境地。”

  10月12日,不顾巴拉圭的照会和最后通牒,由若昂·普罗皮西奥·梅纳·巴雷托将军指挥的巴西军队入侵乌拉圭,从而标志着敌对行动的开始。

  而在巴拉圭抓紧战争的同时,巴塔哥尼亚也和玻利维亚政府进行交涉。这几年经过伊朗资本的投入,玻利维亚的经济发展还可以。甚至还有了第一条铁路。

  但玻利维亚的情况还是不稳定,全国将近300万人中,只有三万人有投票权。当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被迫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工业品。因此好不容易出现一个金主,可不得抱紧大腿。

  对于民众太少的问题,巴塔哥尼亚开始加大力度招揽移民。特别是靠着阿巴斯王子的路线,开始向阿拉伯半岛招募更多的移民。并且将所有能动员的军队动员起来,准备大干一场。

  11月12日,巴拉圭船塔瓜里号劫持了巴西船奥林达号,这艘船曾沿巴拉圭河航行到马托格罗索省,船上有该省新任命的高官。随后巴西要求巴拉圭赔礼道歉,但洛佩斯拒绝了。

  拉普拉塔盆地到里约热内卢地区的交通完全依靠河流,因为那里几乎没有道路。谁控制了河流谁就赢得了战争,所以巴拉圭在巴拉圭河的下游筑起了防御工事。

  虽然巴拉圭军队拥有10万人,但他们的装备很差。大多数步兵装备由不精准的滑膛步枪和卡宾枪组成,装弹速度慢,射程短。炮兵部队也同样薄弱。军官们没有训练或经验,也没有指挥系统,因为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洛佩斯亲自做出的。食品、弹药和军备匮乏,后勤和医院护理不足或根本不存在。

  至于三国同盟,更是烂泥扶不上墙。巴西在乌拉圭使用的部队大多是由高乔人和国民警卫队组成的武装特遣队。尽管一些巴西人对战争的描述将他们的步兵描述为自愿者,其他阿根廷修正主义者和巴拉圭人的描述则贬低巴西步兵主要是从奴隶和下层阶级中招募的,这些人被许诺可以免费征募土地。

  12月13日,巴拉圭正式向巴西宣战。随后阿根廷和乌拉圭政府也向巴拉圭宣战。洛佩斯率巴拉圭军队先发制人向阿根廷、巴西发动进攻,但并不顺利,阿根廷动员了三万士兵向北前进,准备渡过贝尔霍梅河进攻巴拉圭本土,同时巴西海军也准备进入巴拉圭河,直逼巴拉圭首都亚松森。

  但就在这时,12月22日。巴塔哥尼亚的军队聚集在波利斯,在当地生活的人都看到一个孩子骑马向他们发表讲话。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孩的声音。

  “我们抱着友好、和平的目的前来,想要帮助每一个人。但阿根廷惧怕我们,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会消失,对我们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我们的兄弟姐妹被驱逐,被歧视,被杀害,而他们,却在城市里享受着美好生活!

  我们不能再忍下去了,这是对我们的侮辱,也是对圣城的侮辱。既然他们如此,那就让我们手中的武器,来让他们看清局势!这里,已经不是他的所有物!”

  阿巴斯王子说完这话,那些阿拉伯战士率先举起武器,然后是伊朗移民,最后是马普切人。他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但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向阿根廷发动战争!

第439章 新时代的外交政策

  12月份的伊朗已经进入冬天,虽然不寒冷,但也有了几分凉意。

  穆拉德开始了一天的行程,起床、吃早餐,然后开始学习语言课程。

  除了波斯语,穆拉德必须要学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和英语。按照纳赛尔丁的一句话:你可以不说,但不能不会,穆拉德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以应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殿下,这是今天的报纸。”

  “谢谢”

  穆拉德拿过一份,准备查看今天有没有什么事情。然后第一份报纸就让他瞪大眼睛。

  《巴拉圭向阿根廷和巴西宣战,巴塔哥尼亚受到威胁》

  按照老弟的个性,他肯定是要打起来的。不知道父亲会是什么表情,想来一定很丰富。

  他想的没错,纳赛尔丁此时的心情已经是非常丰富多彩。阿巴斯给所有士兵说的话已经通过电报传到他这里,这个小崽子还想上战场,谁给他的勇气。

  “所以,还要插手巴拉圭的事情吗?”

  阿米尔对此表示很不爽,伊朗已经经历了马来亚危机和普奥战争,又要经历巴拉圭战争。伊朗是不是有点太多灾多难了?

  “其实这场战争我们也必须加入,谁让巴塔哥尼亚在我们手里。”阿卜杜拉打了个圆场。

  “而且我们也不用大举进攻,只需要让巴拉圭向前顶住阿根廷和巴西的进攻即可。”

  这是最好,也是最省钱的办法。谁也不想大举进攻,因为这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要是这样的话,财政部可以忍受这样的支出。”

  穆沙拉夫松了口气,他可不想再为支出压的喘不过气了。让殖民地去打吧,最好未来让他们独立,只需要保留在市场内和外交一致就行。

  最近的移民趋势也展现出来巴塔哥尼亚的潜力,前往东非的移民从每年的六万人降到五万人,而巴塔哥尼亚的移民开始增加到两万三千人。这不仅是因为巴塔哥尼亚比东非更加安全,还因为目前东非殖民地的可耕地基本被瓜分殆尽。

  疯狂的圈地运动带来的结果就是,伊朗王族、失去政治权利转向经济的旧贵族、获得提拔上升的新贵族,以及那些富有的商人、工厂主、庄园主,获得了目前东非殖民地中77%的可耕地,其中贵族和王族就占有66%。

  大片的种植园和海量的工坊坐落在殖民地上,棉花、甘蔗、花生、烟草、咖啡、剑麻等经济作物撑起了当地的经济。并且广泛使用黑人劳工和奴隶,比如一座8000亩的咖啡种植园里,就要用到500名以上的奴隶,当然收获的时候还需要另外雇佣。

  不要以为贵族们占了77%,剩下的就是黑人的土地。在这剩下的23%中,还有18%是属于那些农民和新移民阶层。真正属于黑人的,仅有5%。就这还是边缘地带和抵抗较大的地方。

  “这里还是要随时盯着,特别是英国,阿根廷和乌拉圭都借了他不少钱。要是有什么变动他的损失最大。”

  阿根廷和乌拉圭欠了英国550万英镑,这笔钱要是有损失,英国怕是要武装上门讨债。

  英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屡次遭受考验,先有马来亚危机,后有阿富汗起义。帕默斯顿首相已经知道阿富汗的情况,但因为伊朗的态度,目前他们倾向于和平解决。

  通过伊朗大使,英国提出阿富汗中立化的构想。成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国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这个,伊朗原则上同意,但要求阿富汗必须保证什叶派的正当权益。

  “阿富汗王国至今没有给予回应,看来他们是拒绝了。”

  这个纳赛尔丁已经有所预料,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瞅着不顺眼已经是几百年的事了,特别是逊尼派高层,他们担心凭借镇压什叶派多次的“功劳”,他们最低也得是个身首异处的奖赏。因此铁了心的镇压和反对。

  “你们说说,要是我们进入阿富汗,能不能行?”

  各位大臣开始讨论起来,又要出兵的话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群众基础。不能重蹈英国的覆辙,啥都没有,就冲到喀布尔然后被游击战一顿打。

  “沙阿,如果我们要进入阿富汗,那么就需要准备三万人。”

  陆军大臣大流士向沙阿汇报情况,“这还只是基本的,如果要考虑到其他,那么军队还需要增加。包括扫荡、维持治安、防御其他方向的进攻。”

  “不要说这些,就说需要多少人?”

  大流士给出了一个数字,“十万人”

  ??????

  “十万,这可是伊朗的一半军队,用得着这么多吗?”纳赛尔丁询问。

  “沙阿,这已经是最少的了。”已经成为总参谋长的鲁哈尼说道。“阿富汗的山地较多,这非常适合游击队的躲藏,我们可能会陷入长达十年的持久战,这对于政府的花费也是非常的多。

  我们认为,只需要让阿富汗承认哈拉扎人,并且削减军队就行。至于军事,这只能是足够才用的手段。”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重要,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来打他。但他的地形很好的弥补了这点,成功让不少人失败,并且诞生了不少勇武之人。伊朗上一次占据阿富汗还是在纳迪尔沙的统治时期。那是伊朗的顶峰之一。

  不仅如此,纳迪尔沙还入侵印度,把莫卧儿的孔雀宝座抢了回来,就是现在纳赛尔丁坐的这个。但是现在,有英国在印度确立了统治,伊朗必须要在阿富汗和英国进行博弈,最好是缠住英国十几年,这样才好在其他地方使劲。

  “告诉英国大使,阿富汗已经拒绝了我们的协议,如果真的这么下去,我们将不得不做出反击。”

  这样的官方文件让英国大使感觉自己的头要炸了,上面倒是有理有据的,因此根源还是在阿富汗国王身上。

  看着阿卜杜拉的表情,大使觉得自己在德黑兰可能不太能完成英国的任务。伊朗可不是俄国,他们可不是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样子。只怕未来,他们在西亚有的忙了。

第440章 打工(一)

  阿富汗和巴塔哥尼亚的战争让伊朗再次和英国周旋,两个在西亚和南美都有巨大利益的国家不知道会不会再来一次马来亚危机。

  对于民众来说,这些是政府和沙阿会发愁的。他们需要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一日三餐怎么获得,家里能不能增添家具,能不能再生几个孩子。

  贾迈勒.阿卜杜勒.法鲁兹住在马赞德兰的阿米耶村,家里的生计靠着通过土地赎买政策获得的十亩地以及进城打工生活。虽然累,但比起以前和父亲一起耕种土地吃不饱已经好太多了。

  以前不仅需要给国家交税,还得给地主交地租。现在在土地政策的调整下,他们一家已经获得了土地,没有地主的盘剥,农民的日子自然好过了不少。

  “法鲁兹,法鲁兹!”

  正在打听今年粮食价格的法鲁兹听到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他们村的包打听哈菲兹。他曾经去过不少地方,因此也有一些人脉,当有些地方招募短工时,他就会回到村庄宣传,用他那张嘴说服村民去城市的工厂打工。好歹也能赚点是不?

  “怎么了哈菲兹,大喊大叫可不是你的性格。”

  “嘿嘿!这不是有好事嘛。”哈菲兹靠近点,向他说。

  “有个赚大钱的机会,你要不要?”

  “什么?”

  对方说道,“德黑兰最近缺人缺的厉害,一天的薪水都已经涨到6里亚尔。你要不要去?”

  6里亚尔,这让法鲁兹感觉挺不错的。附近的城镇一天也只有1到2.5里亚尔。正好已经进入农闲时,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只有我一个人吗?”

  对方摇头,“已经有好几个人答应了,明天就要赶火车,你要不要……”

  “要,当然要。”,这样的机会他绝对不会错过。“我能不能带阿里去?”

  “你那个16岁的儿子?可以啊。”哈菲兹做的这个中介一直是希望人越多越好,而且16岁已经可以干不少活了。

  他们约定在村口集合,然后去最近的萨里镇坐火车到德黑兰。当然这车票钱哈菲兹负责,到时候赚了钱还给他就行。

  回到自己的家,妻子正在打扫房间。家里新修的屋顶仍在说着最近的开销不低,家里的大部分积蓄用来修缮家里和购买家具了。需要增加收入才行。

  法鲁兹将这件事给所有人说了,外出打工是常态,所以家人都没啥意见,妻子则是担心把儿子带过去会出什么意外。

  “我没问题的妈妈,我可以。”

  阿里展示自己的体格,不管是做什么都没有问题。他早就想去首都看看了,如今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没有问题,你就别担心了。到时候赚钱回来,把家里再装修一遍。”

首节 上一节 159/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