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54节
伊朗雇佣兵的弯刀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寒光,刀背上刻着的波斯铭文“天命昭昭”已被鲜血染红。督战队长卡西姆一脚踹翻逃窜的奥地利少尉,染血的刀尖抵住对方喉结:“转身,或者我替你母亲教你怎么当个男人!”他身后三百名波斯佣兵排成新月阵型,所有枪口都指向溃退的奥军——这些来自德黑兰的亡命徒,此刻却成了哈布斯堡最后的铁壁。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指挥部里,前方传来消息:“左翼崩溃,波斯人正在重组第三旅”。参谋官们面色惨白,唯有大公盯着地图上那枚波斯金币——纳赛尔丁沙阿的“临别赠礼“正压在克尼格雷茨村的位置。“传令,”他突然砸碎红酒杯,“把所有预备队调往右翼,包括那支波斯骑兵团。”
反转开始了,各种武器全部上场,炮弹、子弹、鸡尾酒全部用来对打。奥军不仅开始对普军普军尽情扫射,还进行了侧翼包抄。普军指挥官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他勉强组织起一场掩护的撤退战,避免了大溃败的命运。与此同时,普军右翼全线崩溃,想要结束战斗的野心彻底告吹。
仍然在和普军第一集团军血战的奥军第二军和第四军以自己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给奥军带来最后的胜利,尽管普军获得了增援,但大量的鸡尾酒和纳迪尔机枪弥补了这个缺口。这次轮到普鲁士士兵成为奥地利军队的靶子。普鲁士军队的士气彻底崩溃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崩溃。
奥地利开始全线总攻,或者说是追杀,普鲁士在溃退之中仍然试图重新组织起来并进行防御反击,但对方丝毫不给残兵败将一点机会,他们一切试图重新振作的努力都被毁灭。
尽管普鲁士兵败如山倒,但在败军之中,部分部队还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勇气。一个普军旅的官兵对追击的军队转头发动了刺刀冲锋,用肉搏战成功将敌军逼退回了一个村落;第三军的炮兵竟主动将自己的火炮同这座村庄拉近到仅仅130米的距离,完全暴露在对方火力之下,以掩护友军撤退,不出5分钟,炮口沉寂了。
此时,威廉一世仍然坐镇于总指挥部,当全线溃败的消息传来,他歇斯底里的试图亲自组织残余部队收拾局面,但被毛奇拼命拦住,最后不得不上马和随从一起开始撤离惨不忍睹的战场。
下午三点半,“高贵的全德意志冠军步兵团”美称的维也纳精锐第4团也加入了这场战斗。普鲁士军队在毛奇的带领下重新整顿,他们开始交叉掩护撤退,而奥地利军队也鸣金收兵。号手们吹响晚上的解散号,标志着这一天作战任务的正式结束。疲劳的士兵们在断续续的《感谢吾主上帝》的古老颂歌中,结束了这不寻常的一天。
第425章 停火
此战,奥地利的全部损失为∶超过8000人被俘,还有超过18000人战死、负伤或失踪,其中包括近800名军官。而换来的是普军死伤16000人,4000多人被俘。双方交战比降临1比1。
而伊朗雇佣兵中,有超过1000人牺牲,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给皇帝写信,希望能好好安慰一下这些人的家属。不过,谁来安慰安慰普鲁士呢?
威廉一世、俾斯麦和毛奇坐在一起,此时的气氛实在有些低压。本可以这次结束战争的,现在他们不得不从长计议。
而俾斯麦也收到了,伊朗的电报。大使已经调查清楚了,奥地利的背后有伊朗撑腰,他们80%的物资和战争花费都是从伊朗购买和借贷。这有力的支持了奥地利的行动。
“我们都小看了伊朗。”,俾斯麦苦笑,这是他的一次重大失误。普鲁士当初支持英国在马来亚危机的行动时就应该想到这个,伊朗现在就是报仇来的。
威廉一世的脸色也不好,好不容易将那些议会自由派压下去,这次他们估计还得上来。真是有够头疼的。腓特烈王储则提出和谈,他们现在的情况已经相当不利,一旦被奥地利拖入持久战,他们国内的财政就会崩溃。
普鲁士每天都需要拿出110万泰勒来充当军费,连续两个月的作战,已经将原本积攒的2500万泰勒耗光。为此,俾斯麦还下令私有化科隆铁路,拿到了2400万泰勒的资金,同时还增加了一批2000万泰勒的国债。但现在这笔钱只剩下能维持七天的量,如果不能结束战争,他们就会迎来破产的结局。
“如果我们再发动一次进攻,情况会不会好很多?”
威廉一世询问毛奇,但对方给出了一个不好的答案。现在可以确定伊朗援助了奥地利,而且他们在柏林已经见到了这些武器的威力。要是逼迫伊朗直接下场,恐怕又会是一场七年战争。这对俾斯麦来说是不行的。
“让人去维也纳,就说我们要和谈吧。”
俾斯麦还是决定向现实低头,虽然可能会延缓统一几年,但可以继续积蓄实力,到时候再来一次。
就在他下命令的时候,普鲁士特使带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前来。奥地利皇帝决定邀请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前往布拉格,就战争问题进行和谈。
俾斯麦的大脑已经开始光速运转,他不知道奥地利主动提出和谈是什么情况。但总归是好事,趁此机会结束战争,比什么都好。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美泉宫内,弗朗茨刚刚结束内阁会议。确定将带领外交大臣一同前去布拉格,他手中还有一份演讲草稿,他准备解散德意志邦联。
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仅剩南方四国还算有点影响,但仅限于联姻和宗教上。他们和奥地利一样都是属于天主教,且哈布斯堡多次和他们联姻,统治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就在历史上和哈布斯堡家族进行联姻。弗朗茨的皇后也是巴伐利亚人。
在经济上,奥地利没有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因此和他们的联系也相当微弱。
在其他邦国被普鲁士逼迫退出或者加入时,奥地利不得不做出最痛苦的决定。解散德意志邦联,并提交到法兰克福议会。
雷希贝格尽管有所反对,但目前来看邦联解散势在必行。太过松散的行政体面对重大事情时无法做出有效回应,虽然普鲁士单方面解散邦联,但只有永久主席国奥地利的承认才行。
“陛下,我们已经从伊朗贷款到了9000万克朗。不能再借了,这样下去我们也要破产了。”
为了给贷款提供抵押物,奥地利付出的不少。包括维也纳到克拉科夫和利沃夫的铁路、威尼斯的港口、匈牙利的农场、特兰西瓦尼亚的盐矿,这些统统打包给了伊朗。
不仅如此,未来还需要和伊朗签订协议,双方必须在经济方面进一步合作。面对需要大规模发展的奥地利经济,弗朗茨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进一步拥抱金主伊朗。
普莱纳的话让弗朗茨清醒过来,奥地利那庞大的国债必须要偿还。既然如此,那只能忍痛放弃这几百年来的家族领地了。
“知道了,那我们走吧。”
弗朗茨和雷希贝格将前往布拉格,而当克雷格尼茨战役的结果传出来时,其他邦国有些不稳,但普鲁士的军队仍然镇压了下去。而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和谈的消息也传了出来,所有人都有些疑惑,为什么奥地利军队没有乘胜追击,要知道这可是能够一鼓作气将普鲁士军队赶出去的好时机。
以上这些言论仅限于市民之间的讨论,官僚对此嗤之以鼻,他们哪里知道政府的难处。财政都要崩溃了,先活下去再说。
而在和谈前,奥地利要求伊朗从中调停。普鲁士不同意,提出要法国来,但奥地利不同意。还说如果伊朗不加入那么就是谈判破裂。
伊朗!伊朗!伊朗!奥地利就离不开伊朗了。俾斯麦现在听着伊朗两字就头疼,但还是同意了。你再怎么能打,没钱也是白搭。
“要是邀请伊朗前来,恐怕会影响时间。”俾斯麦向奥地利使者说道。
“首相不用担心,伊朗沙阿已经到达了布加勒斯特,相信再过一个星期就可以到达布拉格。”
这话直接让俾斯麦也整不会了,好家伙,在这等着呢。他是不是要学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像调停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那样调停普奥战争。
经济上的考虑压过了一切,国王也同意这个提议。两国约定将在7月4日进行和谈,在这之前,双方先维持目前的状态。
两国开始将军队调回去,但仅限于两国,南线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战斗仍在继续。贝德内克将军转移到威尼斯后展现出自己的天赋,将米兰包围起来,并分兵向交通中心帕尔马推进,而意大利发动了三次反攻,都被推了回来,看来他危险了。
第426章 和罗马尼亚的合作
“这是布加勒斯特最新的样貌,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来建设这座城市。”
库扎大公向纳赛尔丁介绍了布加勒斯特的情况,当然包括两国合资建设的罗马尼亚第一纺织厂,雇佣员工2000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厂。
对于伊朗,罗马尼亚高层一直是感激的。没有他施压,多布罗加是拿不回来。而且罗马尼亚的粮食和羊毛也大量出口到伊朗,双方贸易互补,也促进两国关系的紧密。
“没想到这些年贵国发展的这么好,我想两国可以进一步进行合作。”
库扎这个统治者当的实在是有些不顺,自己的理想改革遭到了抵制,自由派认为自己改革不彻底,保守派认为他改革损害了利益。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加上俄国、奥地利和奥斯曼三国挤压,罗马尼亚必须把伊朗加入进来才行。
在外交上看,伊朗和俄国奥斯曼都有仇恨,他的加入可以有效抵制两国的侵入。而伊朗和奥地利关系很好,如果能拜托伊朗从中斡旋,奥地利估计也能支持自己。
库扎准备进一步发展工业,此时贸易的发展已经让罗马尼亚内部出现一批小型工业,他们集中在康斯坦察和布加勒斯特,如果能够让政府支持,估计会有一波大发展。
而且,在和纳赛尔丁的交谈中,一个更大的宏图让库扎觉得可以尝试: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联盟。
保加利亚人与罗马尼亚人历史上多次由共同政府统治。东欧大草原突厥语民族保加尔人公元680年跨过多瑙河,随后在此建国并定都普利斯卡。他们与一个世纪前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文化同化,是现代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保加利亚第一帝国领土向北扩张到多瑙河与蒂萨河,公元九世纪还曾统治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保加利亚人极力向现代罗马尼亚人的先辈推动斯拉夫和基督教影响与文化元素。
18世纪下末叶,巴尔干半岛联邦化的呼声出现并聚集相当人气,这些呼声因政治考量宣传。要是能够让两个民族率先合并,那么距离推倒奥斯曼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个提议的确是不错,但这需要大国的帮助。伊朗愿意提供支持,接下来就看库扎愿不愿意了。
第二天,纳赛尔丁和库扎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两国合作协议。内容包涵国家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经济上。
罗马尼亚将和伊朗组建石油公司,共同勘探土地上的石油,前二十年两国三七分成,二十年后两国五五平分。
此外罗马尼亚将向伊朗贷款4000万里亚尔用来支持工业和军队,以关税和矿产税作为抵押。同时每年选派40人前往大不里士军校留学,伊朗会派遣军官前来整顿军队。
库扎准备组建其他国有企业,罗马尼亚铁路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当然,这里面也有伊朗注资。不过是金狮公司的投资,而不是伊朗政府的贷款。
纳赛尔丁坐上了前往布拉格的火车,一场重大战役还在等着他。不过,想到普鲁士大使一直比他慢一步,就忍不住想笑。
“老师,你觉得这次我们能获得什么?”
沙阿询问阿米尔,但对方只是觉得这次的邀请恐怕会引起普鲁士的敌视。
“我们可以获得奥地利的友谊,但更多的恐怕是普鲁士和意大利的敌视。沙阿,我们现在在欧洲的敌人不能再多了,一个俄国就已经牵制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如果再加上这两个,恐怕……”
“您不用担心,”纳赛尔丁反驳,“普鲁士和意大利一直想要统一他们的国家,所以对于我们,一直兴趣不大。就算是俄国邀请,恐怕他们也只是口头表示支持,不会真刀真枪的下场。”
这说的也是实话,伊朗和他们距离太远,普鲁士勉强能把手伸到德黑兰。至于意大利,愿教皇保佑他们吧。
“听说意大利的情况不太好?”
“最新的情况显示,奥地利开始强攻米兰,意大利军队拼死抵抗,但也无济于事。”
还是一如既往的菜,这是沙阿的心里话。这个王国从出生起就是菜,就算是墨家思想也只是提振了一下,而且还不多。甚至对盟友有毒。
“意大利的事情交给奥地利就行,我们只需要完成接下来的谈判就算成功。”
列车疾驰在铁路上,从布加勒斯特到蒂米什瓦拉,一路上的田园风光让纳赛尔丁感到久违的轻松。在伊朗天天看沙子也看烦了。
前方不远处是阿拉德,这是一个小型城镇,因为铁路的建设才逐渐发展起来。火车不会在这里停靠,但一些人实在是想要见沙阿,准备让他停下来。
在当地的一栋房子里,十几个人正在讨论计划,墙上还挂着一幅大匈牙利王国的地图。
“各位都明白了吗,我们的目的,就是逼停火车,然后挟持伊朗沙阿和上面的所有人,让伊朗同意我们的条件。”
马加什向所有人重申一次他们的目的,作为匈牙利革命组织的一员,马加什参与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隐姓埋名,直到最近才出来。他觉得再不出来匈牙利就要亡了。
此时的匈牙利已经被一分为四,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瓜分了四分之三的领土,只剩下布达周围的匈牙利人土地。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从维也纳的兄弟得到的情报,奥地利的对匈牙利政策大多是伊朗提供的,这让他们觉得,伊朗和奥地利人是一个阵营。想要独立,就必须先把奥地利的支持者伊朗给踢出去。
马加什再次召集了一部分人,打算趁着伊朗沙阿访问的机会劫持火车,只要抓住了沙阿,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这次的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匈牙利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旁边的维克多高举匈牙利共和国的旗帜,向所有人喊道。他们举起右手,誓要完成这一壮举,共和国的未来,就在今日!
第427章 遇袭
列车驶过阿拉德,但没过多远,前方的铁路被上面的杂物给挡住。
“怎么回事?”
“前面有东西挡住了。”
“把他挪开!”
几个士兵开始下去搬运,按理来说铁路应该是畅通的,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的杂物?
就在这时,铁路两边响起了叫喊声。
“怎么了?”
坐在车厢里的纳赛尔丁听到了这个声音,他放下手中的报纸,拉开窗帘。
结果他看到大量的匈牙利人拿着武器快速向他们跑来,纳赛尔丁拿起了枪,准备防身。
“沙阿,请您和大维齐尔暂时离开这里。”
纳赛尔丁和阿米尔在侍卫的保护下转向其他车厢,而在外面,他们已经和那些匈牙利人交战起来。
“快,不要让他们靠近车厢!”
护卫队也赶紧行动起来,他们向外面的人扣动扳机,匈牙利人瞬间少了一片。但还有更多的匈牙利人前进,目测有将近300人。队长艾哈迈德让火车司机赶紧启动,别管什么障碍了,直接撞过去。
他们拼命的向锅炉里喂煤,烟囱冒出滚滚黑烟。列车缓缓启动,向着障碍冲去。
“不要让他们跑了,上!”
马加什一声令下,一些跑得快的匈牙利人扒上了火车,打算通过窗户进去。但护卫队已经预料到,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用刺刀将他们送下去。
火车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减轻重量,护卫队将后两节车厢分离。
蒸汽机车的轰鸣声撕碎了多瑙河平原的晨雾,脱钩的两节车厢在惯性作用下斜冲出铁轨,撞进路旁的麦田里爆出冲天火光。纳赛尔丁沙阿透过车窗回望,看见十几个浑身着火的匈牙利人正从扭曲的车厢残骸中爬出,像极了波斯古籍里描绘的地狱景象。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