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50节
阿巴斯造船厂是伊朗政府控制下的最大的军用舰船企业,拥有六个船坞和6800名工人。是伊朗,乃至整个西亚地区最大的造船厂。大部分的伊朗军舰都是由这里生产。
除了阿巴斯造船厂,还有在布什尔的赛斯造船厂和恰赫巴哈尔的大流士造船厂,三个船厂负责人今天齐聚德黑兰,是因为海军部的招标。
马来亚危机中,英国军舰无视一切直接冲到了马斯喀特,这极大冲击了伊朗社会,要不是岸防炮厉害,估计他们都登陆了。
为此,海军部决定要建造能够维持自己在印度洋利益的军舰。这个得到了沙阿批准,伊朗和英属印度接壤,迟早会再次爆发冲突,这次危机充其量就是运气好,但要是英国将其他地方的军舰调过来呢,他们不敢赌,这就是个高概率的事情,必须要提升自己。
而趁着主持招标工作的海军还没有来人,各大船厂更是趁此机会开始交流感情,当然这番交流之后,是不是能达成什么私下协议,那就不得而知了。
短暂的交流时间总是结束的那么快,会场内的众人并没有聊多久,就听到门口有人通报到。“海军大臣,薛西斯阁下到了!”
随着这声通报,会场内的众人立刻结束了交谈,他们迅速整齐的站到门口位置,迎接着掌握海军大权的薛西斯中将。
薛西斯在会议上据理力争,最终让沙阿和大维齐尔批准了建造两艘军舰的资金。这次伊朗要彻底把波斯湾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内海。
与一干人交谈完后,薛西斯直接做到主位上,等到其他都落座之后,他才开口道。“为了不耽搁大家时间,现在新战舰的招标开始,希望各位能有让海军部满意的舰船。”
随着招标大会开始,会场内的设计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图纸,准备上场为海军讲解自己作品详情。
“第一个,大流士造船厂。”
作为造船业的后起之秀,大流士造船厂制造过多次商船和小型战舰。船厂的高光时刻就是接下了秦尼斯坦的两艘小型战列舰的订单,一炮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船厂设计师知道自身的情况,但还好海军说的是能够保卫波斯湾和众多港口的舰船,并且结合伊朗自身情况,设计师给出的方案如下:
他们的方案是建造浅水重炮舰,排水量1200吨,航速7节,续航800海里。配备两门30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以及两门24磅的榴弹炮。装甲方面,舰体为50毫米、甲板75毫米。采用全封闭炮塔和极低干舷,与其说是舰船,不如说这是水上的浮动炮塔。
这艘舰船考虑了波斯湾情况以及外交局势,伊朗需要保护波斯湾沿岸的工业区和城市,因此舰船需要大威力,但自身续航能力不足,因此只能作为防护。但也很好弥补了防御缺口。
薛西斯中将点头,他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可,但这不是他今天的目的。
“下一个,赛斯造船厂。”
这家造船厂是布什尔最大的商船制造者,60%的伊朗商船都由他来建造。并且积极和英国、法国等国家进行技术引进,引进不了的就采取其他办法,总之,就要不择手段。
赛斯造船厂这次给出的方案是撞击装甲舰。排水量5200吨,拥有6500马力的螺旋桨发动机,最高航速12节,续航1500海里。拥有2门200磅的线膛炮和4门32磅炮,以及长4米的铁质撞角。
这次设计破天荒采用了低干舷和流线姓舰首,通过牺牲适航性追求突防速度。可作为海上刺客,进可攻,退可守。
“这个不错”,薛西斯和旁边的人交流起来。如果能够采购,波斯湾的安全指日可待。
当赛斯造船厂的设计师收起图纸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最后一位竞标者——阿巴斯造船厂总工程师哈桑·莫拉维。这位留着奥斯曼式胡须的老人缓缓起身,示意助手展开一幅长达三米的蓝图。
“诸位,”他的烟嗓带着里海沿岸特有的口音,“我们要造的不仅是军舰——而是波斯湾的守门人。”
蓝图上的钢铁巨兽让全场倒吸冷气:满载排水量9800吨,比英国任意一艘军舰都大;4门300磅前装线膛炮、6门68磅滑膛炮以及十二门小型火炮,并且配备了旋转炮塔。
采用造船厂最新的复合蒸汽机,加上辅助风帆,最高航速可达14节,续航3000海里。采用首尾贯通装甲带和倾斜装甲,炮塔全向射击。最重要的是,舰体两侧安装着实验性鱼雷发射管。
“我们称之为沙赫尔巴兹级(波斯语中的城市守护者),”莫拉维用教鞭敲了敲装甲数据,“120毫米的复合装甲,足以抵挡英国阿姆斯特朗炮的轰击。”
薛西斯中将的钢笔在记事本上划出深深墨痕。这个设计远超预期——但造价也高达450万里亚尔,远超英国最贵的38万英镑的舰船造价。
“鱼雷技术,我没有听说国内有过这个?”薛西斯锐利地盯着莫拉维。
老人露出神秘的微笑:“这是我们和马赛造船厂的合作,当然,我们做了些改良。”
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因为两国从来没有这样的合作,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的技术泄露了。但法国人绝不会承认技术泄露,而英国情报部门会为此发狂。
眼下三艘战舰都已经汇报完成,造价也是120万、280万和450万里亚尔,而批准的海军资金则是600万。这让薛西斯有些为难,他是请来最后一艘巨无霸的,但造价有些太高,因此他宣布休会,和军官们讨论一下再说。
第413章 军舰招标(下)
薛西斯说了讨论后,所有军官离开了会场,只剩下造船厂的人们进行交流。
休会期间,赛斯造船厂的经理阿里·卡尚拦住了莫拉维:
“你疯了?这种战舰会刺激英国人直接开战!”
谁不知道英国海军天下第一,伊朗目前只能求自保。但阿巴斯造船厂反其道而行之,这么大的战舰,咋滴你要和英国硬碰硬啊。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英国的战舰永远第一呢,难道我们不能超越他们。一想到英国军舰直接出现在马斯喀特外,我就觉得国家应该大力发展海军,这样才能将他们赶出去。”
而在另一个房间内,薛西斯和其他军官讨论最终的选择。
“各位都说一下,我们应该给哪家造船厂下订单。”
所有人都不说话,海军副大臣亚辛率先讲话。
“如果按照我们的需求来看,赛斯造船厂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大流士造船厂的产品也可以弥补我国的防守需求。但,阿巴斯造船厂的成品我实在是不好说什么。先不说他们的性能,就是高昂的制造成本也不得不考虑情况。”
不少军官表示赞同,除了对战舰的巨额资金感到震惊,对于这艘战舰可能引来的外交危机也表示担忧。
海军参谋长达里乌斯少将叹了口气,开口道:
“阿巴斯造船厂的方案确实激进,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的火力足以威慑整个波斯湾。”
军需官法尔哈德立刻反驳:“但造价呢?450万里亚尔!这笔钱足够我们建造两艘赛斯厂的撞击舰,或者四艘大流士的浅水炮舰!如果批准这个项目,未来两年我们都别想采购新鱼雷艇了。”
但有些军官认为这可以威慑周边,虽然只有一艘,但性能可以超过所有舰船,以一当十也不是不可能。
还是薛西斯出来主持大局,“诸位,我们要的不是防守,而是让英国佬下次想来时,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装甲够不够厚!”
“可如果刺激到伦敦……”
“他们已经把军舰开到我们家门口了!”薛西斯猛地拍向桌面,茶杯震翻在地,“难道要等英国人的炮口顶到德黑兰皇宫,我们才后悔没造大舰?”
他叹了口气,让人公布结果,三个方案全部采取,具体数量需要进行磋商。
当这个消息传到会场时,众人惊讶,海军部真的要采取这个海上巨无霸的方案,不怕英国报复吗?
“哼,英国要是报复的话他们早就来了。难道在英国的威压下,就什么都不管了?”
莫拉维向其他两位工程师说着自己的理想,但他们觉得这老头疯了,要看现实,而不是理想。
薛西斯中将已经带着三张图纸来到了古列斯坦宫,打算询问一下沙阿的意见。正好,大维齐尔阿米尔和财政大臣穆沙拉夫也在,看看能不能再来点资金。
“沙阿请看,这是我们海军看中的设计图纸。”
薛西斯打开图纸,向纳赛尔丁介绍起这两份图纸的战舰的性能。而沙阿站在他一旁,认真的听着他的讲解。
“很不错,这三份图纸都非常优异。”
沙阿赞赏这些军舰图纸,紧接着薛西斯就开始说自己的请求:“沙阿,我们海军部准备采购这些军舰,包括一艘沙赫尔巴兹级战舰,两艘装甲舰以及三艘浅水重炮舰。有了这些,我们的海军实力可以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什么?!”,穆沙拉夫在旁边听明白了,这是又要争财政预算。“沙阿,要是按照这样的计划,财政部就要再拿出770万来,这对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行,好不容易要准备扩展海军,没有钱怎么行?”薛西斯反问。
“薛西斯中将,你知不知道政府还有6000万的债务要还,这都是去年和前些日子发行国债要偿还的。这几年只能过苦日子,能给你们海军部拨款600万已经是不容易,现在又加,你还让不让我活?”
穆沙拉夫就是耍无赖,对于军队款项一直是慎之又慎。而海军突然要增加一倍的资金,这是他不答应的。
“这不仅是为了海军,也是为了我国不受其他国家的伤害。您也知道英国海军来到马斯喀特港口附近吧,这是赤裸裸的威胁。难道想再经历一次吗?”
穆沙拉夫有点生气,甚至准备用拳头来教训一下这个家伙。但被阿米尔制止了。
“在沙阿面前,你们的样子简直是最愚蠢的。”
阿米尔向纳赛尔丁开始说:“沙阿,目前来看其他军舰没有问题,就是这个沙赫尔巴兹级战舰,不仅是资金,更是在技术上绝无仅有。
而且我们也得考虑到英国的情况,他们可能会马上反应过来,并且集结所有海军前往阿巴斯港。这个……”
“大维齐尔,我们可以采用最高保密级别。并且造船厂的人也提出,可以在科威特来建造。”
这个问题他们早就想到了,阿巴斯造船厂的全体成员提出可以在科威特港建造。这里的条件也非常适合,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英国发现的概率。
“财政部还能不能匀出一部分资金来?”,纳赛尔丁询问。
“沙阿,一点都没有了。不过要是石油公司愿意从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来,或者……”
穆沙拉夫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王族不会为没完没了的财政缺口买单。尽管这些都会转化为国债,但这样下去好不容易分离的政府财政和王族财政就又会融合到一起。
“实在不行……”纳赛尔丁想了一下,“从银行中贷款770万应该不难,一个银行不行,就多家银行一起。”
这种军工的大单子,除了财政部、王族和基金,银行的作用也得展现出来。伊朗的银行都是由国家来运营,并且可以向周边国家发展业务。让他们进行贷款,也能减轻财政部的压力。
“是,我们和海军部会进行协商,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纳赛尔丁对这样的海军建设方案签了字,这份造价1370万里亚尔的海军建设方案就此批准,并拉开了伊朗海军的崛起之路。
第414章 殖民地的开发和问题
在政府出面下,伊朗银行自然愿意为海军提供贷款,当然这笔钱就要由财政部来偿还,只不过利率很低。
其他的财政支出都逐渐进行落地,最重要的就是陆军、教育和工业。如果没有石油公司的收入,伊朗的发展速度还得落下一半。
当然,殖民地的财政也是政府财政的重要一环。秦尼斯坦每年可以上交1200到1400万里亚尔,但在第二次对越南战争后,这个数字降到了400万。除了要治理广大的领土,还需要镇压当地的起义、改进当地的交通,这样才能为政府赚取更多的钱财。
比如正在建设中的南北铁路,第一期工程从西贡出发,沿着海岸线到达河内。而在这之前,伊朗已经建成西贡到金边的铁路,柬埔寨的经济因此快速发展。
除了水稻,伊朗在当地种植胡椒、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柬埔寨国王还将一些贵族子弟送到伊朗读书,打造亲伊朗的团体,毕竟他们能依靠的,也就是伊朗了。
秦尼斯坦总督给政府提交的报告中说,如果能够将秦尼斯坦大部分地区建成铁路,那么未来给政府上交的钱财可以增加到3500万里亚尔。这还只是初步估计,若是能够投资更多,5000万也不是没可能。
在这份规划图中,总督还贴心写出了说明。目前秦尼斯坦最重要的发展,就是将万象、河内和琅勃拉邦这片连接起来,这可以推动该地区加快发展。
目前各方资本基本都是涌入这面地区,另外也有一些胆大的人,将资金投入到湄公河中游,他们雇人开发森林资源,然后对土地进行规整,在种植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不过这样的开发周期太长,只有资金雄厚的人,才敢这样干。
当然这样的人也是少数,因为风险太大,有可能一夜暴富,也有可能倾家荡产。
而且这次的投资也不用政府全出,东方汇理银行会出一部分、赛帕商行领导的伊朗海外商会也会出一部分。这下子财政大臣也不会气的跳脚了,又不是大量投资。
而且,他们这个还算是好的。东非地区才是真的无底洞。虽然他们的发展也很不错。
凭借印度洋贸易线的助力,殖民地在桑给巴尔、摩加迪沙扩建港口,修建船坞为过往船只提供维修养护等便利,另外必要的食物、水、煤等船只必需品,让东非的发展能够利用贸易线壮大自己。
最主要的任务中,也有让那些部落臣服或者被迫迁移。在一番连消带打的手段之后,当地的部落面对总督阁下那叫服服帖帖。
但如果说秦尼斯坦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那么在这里完全就是白手起家。开荒、建设城镇、拓展铁路、探索扩张,都需要资金。而且你也要时不时和当地的一些小动物互动,比如狮子、犀牛、河马、长颈鹿,又或者是杀人蜂、野人这些。能够在当地生活下来的移民也是有点技能傍身。
东非殖民地每年也要投入650万里亚尔来进行维护,特别是靠近内陆的地区,你不知道会遭遇什么,自然是要多配备一些资金来防备。这么一进一出,殖民地收入直接变负数。而且还是二百五。
就这些还不算在南美的,阿劳卡尼亚也需要100万里亚尔的援助。可以说伊朗现在是勉强维持财政平衡。不像英国的印度,那真是暴利。每年至少1500万英镑,让人羡慕。
“东非每年都需要贴补大量的支出,但收入却没有增长,这是为什么?”
纳赛尔丁叫来了东非总督的特使询问,而他就等着这个,开始向沙阿介绍东非的情况。
从人口上来说,东非殖民地人口为13万来自伊朗本土的移民、3万的华人劳工以及数十万黑人土著。这些构成了殖民地的社会结构。
当地的开发的确是挺快的,农场开发出来,然后是各种工坊,店铺,城市崛起。虽然也配备了官僚,但当地的税收一直起不来。后来查了一下,当地的情况是一个通病:土地兼并。
虽然伊朗在当地实行大庄园制度,但要交的税也必须一分不少的交齐。王族们倒是挺乖的,但麻烦的是当地的贵族。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