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29节

  第二是南下,获得婆罗洲的荷兰统治地区。

  第三则厉害了,直接西征,进入马来亚地区,成为当地的苏丹。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在于,马来亚地区如今陷入政权动荡之中,苏丹和他的对手正在争夺统治者的位置。同时由华人组建的义兴和海山两派,为了争夺拉律地区的锡矿而分别支持苏丹和对手两方。

  去年,义兴与海山因矿权爆发武装冲突,双方动用火枪、土炮甚至雇佣马来武装,拉律矿区沦为战场。虽然现在进行停火,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阿巴斯详细的将马来亚地区的情况写给哥哥,希望能支持他获得马来亚苏丹的头衔。关于这个地区,纳赛尔丁还真没了解过,以为这个时候英国已经完全控制当地。

  事实上,英国控制的只有新加坡、马六甲等港口地区。内陆部分还是由马来亚各个苏丹统治,经济上则有华人和英国商人平分天下。目前这里就属于混乱状态,是他们插手的机会。

  “弟弟啊,你还真给我这么多的惊喜。”

  纳赛尔丁开始给他回信,恭喜阿巴斯获得了如今的成就,但对于用兵一事,还是劝他慎重。如今征服文莱没有几天,就要去别的地方,恐怕会引起内部的反抗情绪。

  如果真的要扩张,那也得休息几年,在这期间,可以去找找有没有愿意合作的政权。如果能够合作,那么对他来说帮助将是非常大的。

  写完信后,在这上面做好印记,让人快速送到文莱城。他真怕弟弟脑子一热,直接在哪个方向进攻,自己再给他收拾残局。

  眼下英国还没有完全占领马来亚,但新加坡和马六甲和两个重要港口已经被占,英国的舰队在马六甲海峡畅通无阻。伊朗这个时候伸手,可是非常考验外交和军事水平的。纳赛尔丁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还是走一下看一下吧。

第357章 南洋局势

  遥远的德黑兰,沙阿正在为弟弟出谋划策,而在文莱城,阿巴斯苏丹正在听从财政大臣的汇报。目前国家的财政收入预计能增加到7万英镑,只要继续投资,那么收入还能增加更多。

  “目前我们规划的从古晋到文莱的铁路已经开始建设,这将极大提升我国的运输能力。南部的兰芳最近需要的木材数量大涨,将这些卖出去,肯定会有一大笔钱。”

  阿巴斯看着铁路线图,心里越来越有自豪感。在他的带领下,这片地方终于有了更加文明的形态。就是可惜人有点少,大概只有15万人。因为当地没有做过人口普查,就这还是估算出来的。

  整个地区都有一种未被工业污染的美,除了几个城市有些工商业,其他地方大多是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需要资金投入进来。

  “对了,之前我说的要把军队提升到8000人的计划如何了?”

  苏丹一说话,各位大臣一言难尽。“苏丹,您说的这个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我们的财政目前仅能维持平衡,如果要在目前的军队基础上增加一倍,那财政负担就大了。”

  啊,有道理。也需要考虑一下财政情况。但这地方的人口太少,还是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行。

  想当初,阿巴斯被说明有一片土地可以给他统治。他还挺高兴,虽然有点远,但也是自己的家。现在,他成功的把自己的家扩大了一倍,并且还打算去其他地方建新的家。

  “苏丹,这是苏禄苏丹的信,他们说希望两国可以进行长久的合作,共同维护这片土地的宁静。”

  苏丹的指尖在鎏金扶手上来回敲击,檀香木王座背后的孔雀石屏风映出他紧锁的眉头。财政大臣的羊皮纸账册摊开在镶嵌珍珠的矮几上,墨迹未干的数字在潮湿的海风中微微晕染。

  “苏禄苏丹?“阿巴斯突然轻笑一声,拿起那封用海蛇皮包裹的信函,“去年这时候,他们的战船还在骚扰我们的渔民。“他手腕一抖,信纸展开时飘落几粒珍珠——这是苏禄人特有的外交礼仪,表示诚意。

  “苏丹,“财政大臣擦了擦汗,“如果接受苏禄的联盟请求,我们或许能获得他们控制的奴隶贸易航线.“他故意停顿,因为知道苏丹最厌恶这个词。

  “唉,真是可惜,他们还是依靠这样野蛮的行径来赚钱。总有一天,他们会醒悟的。”阿巴斯这样说着。

  “虽然说进攻这里比较方便,但还是先缓缓。听说马来亚正在陷入一场苏丹争夺战,你们说说,我能不能获得这一个头衔?”

  这,这怎么说啊。马来亚和这里隔着十万八千里,再怎么治理这两边的距离太大,可能会影响统治。

  “陛下,马来亚距离文莱太远,争夺这样的头衔恐怕是得不偿失。不如先将苏禄拿下,再向北进入西班牙人的领地,这是最简单的。

  至于马来亚,如果苏丹真的想要,不如先拉拢一下当地的势力,听说他们为了苏丹的位置和矿产的所有者打的是头破血流。”

  阿巴斯点头,这正是他要做的。伊朗现在正在和越南打仗,既然哥哥都能向东南亚扩张,他为什么不行。

  伊朗所在的势力范围也是东南亚华人最舒服的地方,除了多交税,社会其他方面对他们特别宽松。在秦尼斯坦,超过三分之一的文员是华人,更别提还有大量的华人被任命为地方治安官,经济也是靠他们撑起来的。

  伊朗的地方对于华人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不仅是那些卖苦力的华工青睐,也引起了一些当权者的注意。

  在暹罗南部,有一个叫宋卡的小附庸国。在几十年前是由一个叫吴让的华人建立,后来为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国王效力,从而受到嘉奖,家族可以长期统治宋卡城。

  宋卡港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沿海的銮湖的出海口,濒临泰国湾的西南侧,是马来半岛中部地区最主要的贸易港口。早先因为开采锡矿的风潮而建立起来,因为土地肥沃,也吸引了不少华人定居。

  吴氏不仅统治着宋卡,还统治着北大年、陶公、也拉等三府,以及马来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也均受节制。可以说,宋卡统治着马来亚的北部地区。

  但他的好日子还没有持续多久,紧随而来的就是暹罗国王的削藩举措以及地方势力的抬头。暹罗国王先是努力提升北大年地区酋长的地位,使其和宋卡平起平坐。然后逼迫宋卡进贡价格昂贵的贡品,削弱对方的经济实力。

  而南方的英国也随着势力深入而将手伸到宋卡,吴氏城主几经周转,才勉强让宋卡维持统一。但如果没有外力,这样的局势迟早被打破。

  宋卡第一次认识伊朗还是从来到的商人口里听说的,说是这个国家对华人非常友好。但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直到兰芳摆脱荷兰,他们才相信这就是真的。

  兰芳也在伊朗限制的范围内发展自己的经济,坤甸和宋卡之间有了固定的航线。双方往来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找到外援,现任宋卡城主吴锦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兰芳统制罗元翰。此时的罗家不仅在政治上恢复了原来的地位,在经济上也是提升了许多。他们家不仅拥有兰芳肥沃的10万亩耕地,还拥有一家贸易行、价值12万两银子的伊朗公司股票。副手江家也是拥有这些,伊朗想要的是保证收入下的开发,那这就交给他们好了。

  想他们这样依靠伊朗发财的家族不在少数,华人吃苦耐劳的性格让伊朗在治理老挝的时候受到特别重用。因为有他们在,伊朗在老挝的统治不至于失灵。并且在南边靠近孔恩瀑布的地方修建了一个港口,用来承接上下游的贸易。

  正是伊朗对华人的重用,让宋卡看到另一个选择,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落得和河仙镇一样的结局,不如找个好靠山,这样活的时间也长点。

第358章 兰芳

  坤甸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0万,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之一。得益于地理位置,这里对伊朗的重要性仅次于西贡。

  原本这里还不过是一个小型港口城市,只能容纳排水量较小的船只停靠,兰芳的首领多次想要疏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等到了伊朗统治后,这里才终于等到机会。

  在距离坤甸不远的村子叫做堤贡,其港口水深还不错,达到八米左右,更为主要是堤贡地形很不错,两侧都有山脉,将其包围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坤甸二十七公里。只需要将其开拓出来,那么就是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港口。并且拉一条铁路过来,就能解决运输问题。

  计划挺好,但这巨额资金谁掏?多亏有人想到办法,将码头附近的地区卖出去作为资金来源,很快就筹集到了一大笔钱,这用来改建兰芳基础设施足够了。

  本身兰芳的贸易就比较大,不过由于荷兰人的垄断以及为了确保巴达维亚的地位,其有意限制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伊朗占据这里后,当然没有限制,而且还有远东贸易为助力,更是急需扩大港口以及修建各种配套设施。

  作为一个华人政权,兰芳为伊朗上交的收入占到了秦尼斯坦的一半,得益于当地对经济的重要性,伊朗对兰芳地区显得特别宽容,只需要让他们交上足够的税收就行。

  华人也心领神会,为上面提交了大量收入。他们还深入内陆,将大量的森林开垦为种植园,随着伊朗的支持,坤甸当地出现了一批从事转口贸易的商行组织,他们负责充当伊朗本土和远东地区进行贸易的中间商。

  伊朗生产的纺织品、煤油、润滑油等东西在南洋和远东非常畅销,而远东的茶叶、丝绸、棉花等东西也经过这些商人手中卖给伊朗。

  还有一些人是从事与朝鲜之间贸易的团体,他们向朝鲜输出铁锅、铁器茶箱、麻布等商品,再从朝鲜购入人参、兽皮、东芝等农产品。最后是从事药材进口的药材商行,购买销售的药材有肉桂、牛黄等。

  随着当地的秩序稳定,坤甸的发展机遇也来了。1855年,登记在坤甸港的各种商行只有60多家,到了1861年,整个坤甸商号数量超过300家,转口贸易收入达到2300万里亚尔。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经济的提升也推动了兰芳的社会发展,学习波斯语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在内陆生活的原住民也开始向文明的方向学习。而在政府架构中,兰芳统制由秦尼斯坦总督任命,在统制之下,是一个由25人组建的议事堂,其成员都是兰芳当地的豪族。伊朗就靠着这些人统治着当地将近40万人。

  罗元翰的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和众多华人甲必丹一样,他也为自己找到了伊朗这个靠山。而家族地位的提升也带来了婚姻上的好处,宋卡城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不就是为了能够维持自己的权益。不过宋卡地区也的确是一块好地方,贸易往来上没啥问题。

  “大人,我们和宋卡之间的贸易增长很快,我有点担心。”

  一个议事堂成员有些担忧的询问罗元翰,对方有些不解,“你担心什么?”

  “是这样的,宋卡和暹罗之间的关系有些混乱。如果我们和他们加深关系,可能会引起暹罗的警觉。到时候再引发一场外交事件,伊朗不知道会不会下场。”

  罗元翰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个。“不用担心,暹罗如今也是自身难保,伊朗是不会放过他的。而且我们和宋卡之间也只是贸易联系,谁会觉得钱多呢。

  我说陈领事,你觉得对吗?”

  民政官陈永华被点名,他也是觉得这没有问题。现在哪家没有在宋卡进行贸易,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且他最近得到一个消息,说是现任沙阿的弟弟,刚刚击败文莱的苏丹正准备下一步扩张计划。而且极有可能是北边的苏禄苏丹国。

  砂拉越苏丹对他们这些华人也是很宽容的,兰芳和砂拉越之间的贸易大多由华人进行。而每次的战争,都是商人发财的机会,不知道这次又需要什么。

  “对了,我倒是在马六甲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有没有用。”一个人突然说道。

  “哦,快说”

  “最近在当地的义兴和海山两个帮派正在因为一座矿山的归属而争论不休。如果我们能插手的话……”

  罗元翰马上制止他说下去,这件事他也知道,但因为处于中层,他也听到了一些消息。说阿巴斯苏丹已经告诉沙阿了,看样子他是想获得这个地方。这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觊觎的,还是想想别的吧。

  兰芳目前还有一系列建设计划正在进行,在座的各位也需要发展自己的产业,比如他们有些人在坤甸建设了木材加工厂、食品厂、纺织厂这些工业,用的是伊朗机器,生产出来的商品再卖给伊朗或者其他国家。至于土地,除了伊朗批准,谁还能购买啊。

  农业不行,只能投入工商业了。这也是兰芳工业发展的情况。兰芳内陆还有很多森林需要开发,这些资源成为伊朗重要的木材进口来源,另一个就是柬埔寨和老挝地区。

  伊朗最缺的商品中,木头就是其中之一。本土地区的森林稀少,因此已经下令禁止砍伐,并且组建了执行队,严查当地偷偷砍伐的人。但国内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木头,因此一方面伊朗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木材,另一方面从殖民地中寻找并且大量出口木头。而拥有广大森林的老挝、柬埔寨、兰芳和砂拉越就成为伊朗重要的木材来源地。

  不仅是木材,就连造纸工厂也开始迁到马斯喀特等港口城市,不仅用水和原料方便,还能快速将商品做送到各地。沙阿为了木材和木材延伸的行业费尽了心思,谁让伊朗在中东呢。

第359章 新的讨论

  “义兴公司和海山公司为了争夺矿山现在争的是难舍难分,他们多次寻找英国人从中调停,但英国人却表示中立,这点显得很奇怪。按照英国人的特性,他们已经占领了新加坡和马六甲等港口城市,不会对内陆地区没有兴趣。”

  纳赛尔丁轻笑了一下,这是等一个好时机,准备把马来亚一口吞下呢。

  “英国人,他们的确改变了历史,但这不代表所有人必须要围着他们转。数以万计的同胞正等待着新生,马来亚的苏丹已经不能承担这个责任。”

  阿卜杜拉明白了,沙阿这是盯上马来亚了。这地方的确挺好,出于印度洋和远东的关键节点,当地的锡矿和土地也是重要的财税来源。控制这里,算是为伊朗打下一块重要地方,也能够保住远东贸易。

  “沙阿,我们在马来亚没有任何的贸易往来,大多是通过秦尼斯坦的华人来进行的。贸然进入恐怕会有问题。”

  “现在也不晚,英国不是还在讨论美国的领土吗?挺大的一国家,如今成为任人宰割的肥肉,真希望伊朗不会落入这样的结局。”

  这样祝福的话在阿卜杜拉听来有些不对劲,任人宰割,隔壁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而且伊朗割的还挺活跃,在吞下奥斯曼的美索不达米亚后,又盯着叙利亚和耶路撒冷了。

  而且,英国也确实没有时间。因为美国的事情,英国和其他国家吵的是面红耳赤。法国占领了广大西南地区,英国则占领西北地区,新英格兰也已经宣布将加入加拿大地区。但五大湖地区却不想加入,他们还想维持美利坚合众国的基本。毕竟他们的先辈都是跟着华盛顿打败英国人了,这个时候再投降,他们受不了。

  英国也不想落入持久战,只需要让他们不能重新建立联邦就行。为此他们向各州的精英家族抛出一个诱饵:英国支持他们永久获得该州权力。也就是让这些州变成君主国或者大公国。这对于想要永久获取权力的家族来说,可谓是重要的诱惑。

  密歇根的斯坦利家族、明尼苏达的布克洛彻家族等地方都觉得这是可以让家族长久统治当地的方法。正在和英国讨论,其他家族也在蠢蠢欲动。这个合众国,终归是要走向历史的。

  “你先去吧,我再想想别的。”

  “是”

  阿卜杜拉退下了,纳赛尔丁一人在书房中想着马来亚的事情。但越想越没有头绪,还是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古列斯坦宫已经进行了翻修,面积比之前扩大了一倍。大部分房间都采用了波斯式风格,造价上也不多,1800万里亚尔而已。

  在路过穆罕默德的房间时,里面传来了不小的争论声。纳赛尔丁好奇,这个小子干什么呢,要有这么大的声音。他靠在门框上,听到了不少东西。

  “你说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击败了俄国和奥斯曼,这足够说明我们才是先知唯一的继承者。现在就是要一鼓作气,进入麦加,夺回圣地。”

  “你这么说不对,现在对于我国来说,还是需要重建纳杰夫,看看这些地方已经被奥斯曼变成什么样了。”

  穆罕默德和几位教法专家讨论目前国家的情况,特别是宗教方面,他们对沙阿的宗教政策大多没有意见。什叶派需要一场革新,但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些人认为要拿回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这三座圣城,确定什叶派的地位。同时逼迫逊尼派改信,这样才能保证什叶派永远不会被推翻。

  而另外一些人觉得现在应该保证什叶派和其他宗教相处融洽,信仰亚美尼亚教会的人、信仰祆教的人,还有东正教、天主教、新教,都应该和平相处。他们都是伊朗的一部分,什叶派不应该清除他们,反而要将他们融合在一起。

  穆罕默德拿出一份泛黄的手稿,那是萨法维王朝时期留下的《圣战训谕》。

  “奥斯曼人连伊玛目里达的圣陵都不放过!”他掀开的羊皮卷上,绘着被焚毁的什叶派圣地图,焦黑的痕迹恰好覆盖了麦加的位置。

  “这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只能说奥斯曼和我国是有仇恨的。但现在战争结束也没有几年,纳杰夫的重建还没有完成,再讨论向麦加进军,有些早。”

  一个教士马上说道:“殿下,目前来说我国的实力足够进入麦加,不,进耶路撒冷也是可以的。奥斯曼和埃及都不能守护圣地,只有我们才能承担起这个任务。”

  “道理我懂,但……父亲!”

  争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突然发现沙阿的身影映在彩窗上,像一尊沉默的审判者雕像。纳赛尔丁缓步走入时,水晶灯的光芒在他王冠上跳动,照亮了那颗来自印度戈尔康达的深红色钻石——据说它曾镶嵌在莫卧儿王朝的孔雀王座上。

  “你们讨论的挺好,我也听了不少。很不错……你们都是为了伊朗能够更加强盛,辛苦你们了。”

  纳赛尔丁说着,随便翻了几下旁边的书。大多是伊本.白图泰的旅行日志,这位著名的旅行家记录了不少地方的风土人情。

首节 上一节 129/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