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21节

  南北战争的走向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随着南方邦联受到承认,其他国家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拿破仑三世要求美国补上路易斯安那的购买款项,一共79亿8500万法郎。美国自然拒绝了这个无理的要求,谁承想法国要动真格的,要派遣远征队去收复路易斯安那。

  “拿破仑三世已经宣布组建远征队,看来是真的要去夺回路易斯安那了。”

  纳赛尔丁在赚取资金后就将一半投入到工业、文化和再投资中。光是国内的教育和对奥斯曼的文化宣传中,就投入了9000万里亚尔。

  波斯文化讨论会是在奥斯曼全境开花,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和充足的资金,让一些奥斯曼居民开始学习波斯语,信仰什叶派。加上战争胜利,崇尚伊朗的奥斯曼人增多,这是提升本国文化影响力的好机会。在塞浦路斯,当地超过一半的人都说波斯语。

  “能理解,8000万法郎就换取了300万的领土,怎么算都是亏了。就是不知道,他想要多少?”

  全拿路易斯安那是不可能的,有一部分是南方邦联的。所以有可能是用抢夺美国西部的领土来进行补偿。

  “你觉得英国会加入吗?”

  “应该会,他们和美国敌对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就是不知道会要多少。”

  以英国的性格,肯定会狮子大开口。至少五大湖地区得要一两个州。新英格兰已经是自己的,只需要吞并北方,英国就无人能敌。

  “你说,我们要不要插一脚?”纳赛尔丁突然问道。

  下面的阿米尔和阿卜杜拉两人没有反应过来,好一会儿阿卜杜拉才说道。

  “沙阿,这样的可能性很低。我们除了在智利南部有些据点,在美国西部获得领土的话得需要和英法商量。不过他们应该不会同意。您又看上哪里了?”

  纳赛尔丁的目光向地图看齐,在美国北部,是一系列的殖民地政权。上加拿大、下加拿大、哈德逊湾公司领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以及俄属北美。这些地方大多地广人稀,给英国人有点太可惜了。

  “我一直再想,如果我们,能在太平洋沿岸有一块领地,对我们未来的情况是不是有一个帮助。”

  阿卜杜拉马上劝阻,“这的确是有些帮助。但我们没有多余的能力来开拓。智利南部的情况正在恶化,我们必须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才能保持联系。”

  在阿劳卡尼亚,伊朗的殖民程序还在不断推行。除了克尔曼,还形成了6个大小不一的定居点,一些民众移民到这里,将波斯文化和什叶派信仰带给当地民众。而为了统一规划当地,阿劳卡尼亚领地诞生了,伊朗在当地设立总督和民政长官,负责当地的殖民事务。

  “目前我们在东非的殖民正在提速,但我们的人口太少,甚至还需要移民阿拉伯人才行。

  沙阿,我建议和英法讨论一下美洲情况,如果未来和智利还有阿根廷发生战争,他们能不能保持中立?这关系到这个领地的存亡。”

  英国人自然不会乖乖遵守条约,智利他倒是不担心,主要是阿根廷,嗯,问题不大,到时候和他们谈谈就行。

  “这么说,政府是不太同意这个了?”

  “沙阿,政府实在是没有多余力量了。”

  见两位大臣这么说,纳赛尔丁也只能表示放弃,也太可惜了。

  阿米尔和阿卜杜拉对视了一眼,沙阿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还是得停止他的胡思乱想,不然有一天伊朗得搭进去。

  “美国的事情,还是需要跟进,最好是和法国奥地利讨论一下。”

  “好的沙阿,我会跟进的。”

  纳赛尔丁挥手,两人退了出去。等到门关上,他就笑了出来。然后从世界地图的下面抽出一张美洲地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美国西北领地,散布着绿色的点,这就是伊朗的势力。

  北美洲的势力争夺都是由纳赛尔丁自掏腰包,金狮公司效仿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西部进行投资建设。同时开始雇佣当地的原住民或者贫穷白人充当军队。由于当地的法制建设还没有跟进,很容易就让伊朗钻了空子。

  在后世的华盛顿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以及已经建州的俄勒冈州,伊朗在当地的势力最多。投资超过2000万里亚尔,并且购买了一大片土地。同时由公司主导的波斯文化传播运动让那些城市平民移民到西部,原本的德裔、爱尔兰裔认同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波斯语和波斯文化认同。但这是一个20年的历程,需要长时间投入才行。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纳赛尔丁可惜这么一大片地都是美国的,自己肯定是要分点的。

  沙阿打开一封信,是他在英国的特使和帕默斯顿讨论的结果。如果想要购买哈德逊湾领地,得准备2000万里亚尔,毕竟这地方除了皮毛和木头也没啥可以生产的。不过要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倒是还可以低点,但英国要控制当地的金矿。

  至于俄国,也有要出手北美领地的意思。为了减轻财政方面的困难,沙俄的康斯坦丁亲王给外交大臣写了封信,提议把北美卖给美国,以此来缓解财政上的问题。

  1857年的时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让驻美公使巴伦·爱德华·德斯托克尔去和灭国政府的人员打交道,试着看看美国愿不愿意把阿拉斯加给买下来。试探完后,俄美双方在 1859年开始对出售阿拉斯基这事展开谈判。在协议还没达成的时候,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事就又被搁置了。

  这件事被某个人透露给了英国,帕默斯顿感觉到了愤怒。正好在此时,伊朗派人来说想要购买阿拉斯加,他当下支持伊朗的请求,只要是给美国添堵,什么都可以。

  在英国的默认下,伊朗驻俄国大使正式向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递交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提案。别问伊朗为什么要购买,现成的钱在这里,难道没有兴趣?

第335章 俾斯麦上台

  阿米尔和阿卜杜拉在路上还讨论着,沙阿是不是准备要效仿英法遍地殖民地。这对伊朗来说可不是好事,伊朗可不是英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也不是法国,没有厉害的金融和财政。只能在距离本土不算远的地方搞搞,距离太长会出问题。还是专注于印度洋附近才行。

  “话说回来,我们在非洲的投资是不是太少了?”阿卜杜拉询问。

  “已经很多了,一年私人投资加上政府投资就有300万。伊朗不是英法,没有那么多的钱。”

  伊朗在非洲的投资也带动了殖民扩张,以纳赛尔丁湖为边界,整个东面已经被伊朗占领,大量的土地开辟成种植园和城市。同时和周围部落进行贸易。

  伊朗的农民和阿拉伯游牧民在当地也创造出许多价值,并且开始生产茶叶,来自东非的茶叶出口迅速增长,以至于英国下令不许进口来自伊朗的产业,为锡兰的红茶进行保护。

  除了茶叶,粮食、糖、咖啡也是东非重要的农产品。在1858年后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成功在去年年为政府提供了400万的收入。同时对于非洲中部地区,当地实在是太热了,雨水和蚊子也多,只能采取附庸形式,但还是得派兵。

  “还是要扩,我们在东非的定居移民只有不到三万人。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

  阿米尔同意这个,但扩张速度太快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注视。所以得拉上一个欧洲国家才行。

  一开始伊朗准备和奥地利合作,但奥地利的情况比伊朗还差,因此转向和普鲁士讨论殖民事情。

  普鲁士在16世纪有过美洲殖民,但后来都放弃了。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普鲁士国内的富裕阶层也要跟随英法脚步对外殖民。

  多引入国家来加入殖民是好事,这样英法也不至于只盯着自己一个人看。具体情况还得进行讨论,但已经有普鲁士商人在刚果河口建设贸易站点了。

  “殿下,原来您在这里。”,侍从急急忙忙的赶来。

  “怎么了,有什么事?”

  “来自柏林的急件”

  阿卜杜拉打开,阿米尔在旁边看着。里面只有一句话:俾斯麦成为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

  两人再次看向对方,然后回到沙阿的办公室。在敲门的时候,纳赛尔丁还吓了一大跳。等把地图放下来,稳了稳神才让他们进来。

  “沙阿,请原谅我们的冒昧,实在是这个消息太重要了。”

  “怎么,是法国派遣远征队去美国了还是俄国突然南下了?”

  “都不是,普鲁士政府变动,原来的普鲁士驻俄大使俾斯麦当上了首相。”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纳赛尔丁还是有些感慨。历史还是缓缓向前,蝴蝶效应的情况还是有,俾斯麦可比历史上提前将近一年成为首相。

  “那得恭喜他了,从大使成为首相,这跨越的挺厉害。”

  阿卜杜拉觉得沙阿还是在开玩笑,这个首相可是在德意志邦联都出了名了。他经常和奥地利大使互呛,甚至还要和对方决斗。他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二号人物,德意志邦联可精彩了。

  “沙阿,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下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他们两个可是死对头。恐怕,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纳赛尔丁何尝不知道这个,不过欧洲的事情可不是伊朗能够插手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建设本土好了。

  “具体情况还得等等,新首相不可能一上任就发动战争,况且,这也和我们无关,这是奥地利的事情。”

  沙阿虽然这么说,他们想的可就多了。比如和普鲁士是不是加紧联系,对奥地利的外交政策是不是要调整。

  俾斯麦以其强硬的外交政策和手段闻名,他的上台标志着普鲁士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扩张政策。他的目标是通过战争或外交手段,统一德意志邦联,排除奥地利的影响。而奥地利作为德意志邦联的传统领导者,自然不会坐视普鲁士的崛起。两国之间的矛盾可能会迅速激化,甚至引发军事冲突。

  伊朗需要在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找到平衡,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他们会通过外交渠道,与两国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意图和计划。

  “哎呀,欧洲可能会再次打起来了。我们在奥地利的投资可不能有损失。”

  “沙阿放心,奥地利皇帝亲自给保证不会有任何损失,毕竟我们是他们投资最大的国家。”

  伊朗向奥地利的投资达到了3500万里亚尔,其中80%在维也纳、布拉格和威尼斯。这笔投资帮助奥地利走出了经济困境,同时伴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奥地利的收入也在持续增加。

  特别是在威尼斯的投资,当地的港口被重新打理,货物吞吐量提升。弗朗茨也是为伊朗的投资开绿灯,精简了手续和给予优惠。

  奥地利皇帝亲自向伊朗保证,无论欧洲局势如何变化,伊朗的投资都不会受到任何损失。这一承诺不仅是对伊朗的尊重,也是对两国关系的重视。

  “那就好,欧洲的事情我们不要随意插手,免得和哪个国家的关系恶化。普鲁士和奥地利早晚必有一战,现在只不过是有苗头而已。

  在欧洲,我们只需要考虑投资就行,除非有其他国家请求我们,这是需要考虑一下的。”

  “遵命”

  两人再次退下,这次是真没事了。纳赛尔丁觉得现在的欧美已经不是原来的欧美了。伊朗必须要挤上列强的桌子,哪怕挤下几个,伊朗也必须在上面。

  而要想成为列强,殖民、杀戮、财富缺一不可,19世纪就是争夺的世纪。英国一马当先、法国紧随其后、美普奥俄在其后,伊朗也在奋起直追。都在争夺势力范围,这个时候,要注意点吃相,狼吞虎咽的,生怕欧洲打不死你。

  当然,因为太顺利,吃的也越来越多。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得看未来了。

第336章

  俾斯麦成为普鲁士首相除了引起伊朗的重视,其他国家都没有想到这一个人竟然能引起全欧洲的战斗。

  伊朗最近向中亚大规模用兵,超过两万人集结在锡尔河畔,还有其他军队在撒马尔罕、塔什干等地。这样的做法让俄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哪天伊朗就冲过来了。

  自从废除土库曼条约,俄国对伊朗的压制全部失去。俄国在里海有战舰,伊朗也有,另外将近百门的岸防炮等着他们。

  俄国政府对于伊朗的政策非常小心,目前高加索山脉只有一小段是自己的,为此俄国在南部开始大规模修筑防线。并且向哈萨克地区增兵。而为了打破目前的僵局,因此对阿古柏政权极力支持。

  俄国的心思伊朗也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对中亚出兵。同时在黑海和锡尔河,伊朗多次在跨过边境线在俄国境内活动,俄国不得不派遣哥萨克骑兵驱赶伊朗军队。然而,伊朗的军事行动显然是有备而来,哥萨克骑兵的驱赶行动并未能彻底阻止伊朗的渗透。

  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的宫殿里头疼,农奴制改革后他就开始重新整顿军队。但这需要时间来看出效果,而伊朗的威胁就在眼前。

  这位改革派皇帝深知,俄国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利益正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伊朗的挑战,俄国可能会失去对这一重要战略区域的控制。为此,他不得不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并寻求外交上的突破。

  这次阿古柏入侵远东,俄国也要插一脚。反正远东就是一所破房子,踢一脚就会倒。不过,远东倒不倒目前还不知道,反正伊朗已经加固屋子了。

  英国和法国虽然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有所关注,但他们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欧洲大陆的权力博弈上。这使得伊朗得以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中推行其中亚战略。

  玻利维亚,独立不到30年的国家。曾经和秘鲁组建起邦联,后来被其他国家给打散。随后,玻利维亚的政治势力同时在苏克雷、科恰班巴和拉巴斯建立了3个统治中心,玻利维亚政治陷入了空前混乱的局面。直到1847年后才逐渐稳定下来。

  现任总统何塞是个临时总统,因为国会内部打成一片,他们暂时决定让他来代理总统职务。而当他上任后,觉得这个国家没救了。

  玻利维亚独立后,不但独立地位很不稳固,经济也很脆弱。在独立战争时期及独立后的25年中,曾经享有盛名的查尔卡斯的白银生产几乎完全崩溃,大部分矿井被废弃,采矿业基本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经济衰退引发了社会动荡,而这又带动了政治动荡。

  想要恢复经济就必须要有外资,不然仅凭本土力量也不行。而刚刚建交不到半年的伊朗就送给了他一个大礼包。

  伊朗提出愿意提供200万里亚尔的低息贷款,金狮公司也愿意在当地投资300万里亚尔,用于恢复白银生产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

  伊朗还承诺帮助玻利维亚修建铁路和港口设施,以改善国内的交通和物流条件。这样的条件,放在哪个国家也没有这么丰厚。

  “贵国如此热心,倒是让我感觉不好意思了。”

  “总统先生哪里的话,伊朗和玻利维亚虽然建交不过一个月。但沙阿非常重视两国之间的关系,贵国的资源丰富,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开采,而伊朗可以协助贵国发展经济。两国各取所需而已。”

  哦,各取所需啊。但是这样丰厚的条件的确是其他国家不能给的。何塞想都没想就决定签下这个,同时还给了对方一份军队采购合同,想要整顿军队,全力镇压其他地方。你看看玻利维亚,有的士兵还用弓弩呢。

  不仅是贷款和投资,总统还准备委托伊朗修建苏克雷到安托法加斯塔的铁路。毕竟英法都没有兴趣在这里,唯一的机会必须要抓住。

  不仅是玻利维亚,委内瑞拉也是得到了伊朗的贷款和投资。这两个国家起点都挺低,并且国内的白人混血儿也没有占绝对多数,况且国内的考迪罗也是不打算妥协的,给点甜头马上局势逆转。

  趁着这个时机,伊朗开始和南美洲国家打好关系。投资、访问什么都用上了,当然,除了智利,毕竟边境摩擦还在。

首节 上一节 121/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