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17节

  看到几百北方举子集体请愿,请查考试不公。

  这种说法直接就是针对的他们,众人0.5能高兴才怪了。

  这便是普通科举官员眼光和经历的局限性,他们没有察觉到大势,看出南北需要平衡,朱元璋势必会出手。

  可以说如果不是范进,这些人中有不少人会丢掉性命。

  ……

  于此同时,在读卷官传阅过后,范进的长卷也是终于呈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前。

  十位读卷官,一律加圈!

  就是说,范进此文,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认可。

  这也是洪武年间的特色,官员率直,敢言,敢负责任。

  而不是二百年后的贪官,庸官,短视,结党,毫无作为。

  “南北异同论?”

  朱元璋眼中露出精芒,六千字长文啊,咱要好好看看这小子说了些什么!。

第一百五十五 老朱神色凝重起来

  朱元璋这种出身草莽,半路出家开始学习的皇帝,范进是有意没有用典故。

  也不用晦涩难懂的字和词。

  相对平白。

  但文章的架构和遣词造句,一样显示出深厚的功底。

  怎么说呢,就是一样的文章,有人写的引人入胜,故事跌宕起伏,叫人舍得花钱订阅。

  有人就不行,干巴无味,总是在关键时写偏了。

  这是天赋。

  范进的文章,叫老朱看的很舒服,几乎很顺溜的看了下去。

  不象别的文官,哪怕老朱发过脾气,文章还是下意识写的难看难懂。

  没办法,这就是差距。

  朱元璋忍不住赞道:“光是范进的这一笔文章,都足够状元了。”

  先不谈是不是言之有物,老朱主持了多少界科举了,文章的高低上下还是看的很清楚。

  侍立的读卷官们,俱是点头,表示皇上您说的对。

  这文章,俺们肯定是写不出来。

  蹇义忍不住道:“皇上,光是这一笔字,就很了不起。”

  朱元璋这12才仔细看字。

  果然是一种类似馆阁体,但字体构架更合理,看起来更漂亮,每一字,一笔,都是毫无瑕疵。

  朱元璋动容道:“果是好字,凭此字就够翰林供奉。”

  大明不是宋,宋时画画的好,字写的好,也能当翰林。

  只是这一类翰林不能和科考上来的翰林学士比。

  朱元璋的字也是不差,半路出家,但字写的苍劲古拙,直白来说是武夫字。

  拍马屁说就是帝王气。

  朱家的子孙后代,艺术气息肯定比鞑清强的多。

  康熙的字也就是村中老夫子的水平。

  乾隆就是个中上等的蒙童水平。

  嘉庆可为秀才。

  道光次之。

  到了咸丰,同治,光绪,也就是在村头帮人代写书信的水准了。

  至于乾隆的艺术欣赏水准和对文物造成的破坏,简直是不学无术的代表人物。

  而朱元璋一笔好字,诗赋也相当出色,最少是有真情实感。

  宣宗的字就相当出色,到了宪宗时,这个不怎么出名的皇帝,可谓书画双绝,留下来存世的画作和书法作品,可以说是有书画名家的水准。

  被人诬蔑是文盲的天启皇帝,也是一笔好字。

  崇祯的字相当不错,诗也写的很好。

  老朱的欣赏水平,还是相当不错。

  毕竟开国至今,跟着朱元璋混还混出头的,都是儒生中的佼佼者。

  然后又是饱学大儒或是科举新贵。

  水准当然是不差。

  赞了一阵范进的书法,老朱再看再看开头。

  写南北异同,南方和北方各自付出,而无北,南不安,无南,北无食。

  这时候虽然没有一年四百万的漕运粮食和大量物资。

  但是有开中法。

  也是一样需要从南方大量运粮,只是这事是由盐商们去做,官府是负责协调帮助。

  朱元璋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范进写的,也正是他考虑的事!

  为什么朱元璋诸子中,年长的优先考虑分封在西北和北方?

  就是因为朱元璋不想重蹈覆辙,宋人不重边防,不修武备,看看从辽到金,到蒙元,受了多少罪,死了多少人?

  皇帝被俘,被杀,或是自尽。

  亲藩宗王被囚被杀,后妃被侮辱,公主被侮辱。

  简直丢尽了华夏先祖的脸!

  朱元璋是在幽云十六州丢失四百年后才收回的一代强人,光是这一件事,不管老朱做事有瑕疵和缺陷,仍然是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后人尊敬的一代雄主帝王。

  洪武中期前后,大明疆域大体形成。

  老朱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长治久安,如何划定战略区域。

  从在甘州的肃王,在宁夏的庆王,在陕西岷州的岷王,平凉的安王,然后是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北平的燕王,大宁的宁王,沈阳的辽王,开原的沈王,广宁的韩王……

  从甘肃到辽东,十来个亲王陆续部署在边防线上!

  这就是塞王。

  秦,晋,燕诸王都曾跟随徐达打过仗,后来就是节制冯胜,傅友德,蓝玉和诸多侯伯大将打仗。

  早就历练出来了。

  每王都有最基本的三卫兵马,有时候朱元璋会将都司兵马也给诸王节制。

  有亲王和王府兵马,再有都司拱卫,城池就很难失陷,地方守备力量就会很强!

  东边的东胜卫,深入草原千里,把河套地区都护住了,那是最肥沃的一大片土地,朱元璋安排了几个塞王拱卫,同时安排汉人在那里放牧,一两代人之后,和其余的边镇军卫一样,会出现大量的优秀骑兵。

  一路西到大宁,大宁在后世是赤峰地区,也是草原区域,但多山地。

  大宁的宁王不光拥有几万卫所强兵,还节制着投效过来的朵颜三卫,三卫拥有北虏中最强悍的精锐骑兵。

  辽东的边墙外尚有奴儿干都司,大大小小的部落接受大明印信,也是要替大明效力守边。

  整个战略布局,在洪武中期之后逐渐形成。

  朱元璋顾虑的就是,北方陆续归附,而且地433方很穷,如何叫当地士绅百姓归心?

  其次,如何稳固边防,使诸王,诸都司,稳守边防?

  北方将士和卫所众多,而且是经常打仗,所以论精锐程度,渐渐凌架在南方卫所官兵之上。

  只是不象百年之后,十来个倭寇就能横行南方,一直打到南京城下。

  现在的南方武备一样很强,而且卫所武官有很多功臣宿将,战斗力并不差。

  南方是地方繁华,武备渐渐松驰。

  北方的毛病就是不够富裕,虽然卫所军要屯垦,但还是很难自给自足。

  不把南北的关系梳理好了,将来迟早会有大麻烦。

  当然朱元璋也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后几年,朱棣靖难成功,最终还非要迁都到北平,改北平为京师,把现在的京师降为南京。

  这一着后人说是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一步臭棋。

  北方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事,地方残败,已经不是唐宋之前的中原之地。

  迁都北平,不光是皇帝一家子过去,还多了几万太监宫女,多了过万文官和几万吏员,多了几十万的驻军,这些人还有家人,加上陆续增加的商人百姓和僧道之流,北平在很短时间内人口就超过了百万。。

第一百五十六 御笔点状元

  朱棣迁都后,北京军民过百万。

  加上陆续形成的九边重镇,粮食都要京师补给。

  朱棣又纵容太监,勋贵,破坏盐法,开中法完蛋。

  粮食补给成了沉重的负担,只能从南方运,财政要从中央统筹,户部和财政体系是朱元璋设计的,根本没有统筹的权力和功能,于是财政体系更混乱。

  九边和京师对大明来说,逐渐成了治不好的溃疡。

  京师搬离南京,又使得大明逐渐失去了对江南江西湖广等富裕地方的管制,到崇祯年间,连续加税,税却始终收不上来。

  这是范进南北异同论里没有说明,但却是潜在的风险。

  朱元璋越看越是心惊,范进未明言的地方,也正是朱元璋最为担心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17/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