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18节
正是因为这种担忧的心理,老朱才在南方榜大案里悍然出手,蛮不讲理的处决考官和南方生员,然后强行再开一榜,再上榜的就全部是北方举子。
用这个手段,强行压制南北异同,但范进指出的就是,这样取士,时间久了,只能使南北泾渭分明,彼此敌意渐深,甚至南北分裂,党争不停……
“他娘的,这小子给咱添堵来了?”
看到一半前后,老朱感觉自己都要窒息了。
原本就是考虑平衡南北士子的事,大不了杀人立威,强行解决。
但在范进笔下,这样的办法屁有没有,压制得了一时而已。
除非老朱能颠倒乾坤,改变北方残破的局面,改变自南北朝之后,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现实。
要不然的话,就得徐徐调治,坚持发展北方民生,减轻北方负担,南北榜的事,也绝对不能蛮干,否则只会收到反效果。
再看到范进的加分之法,老朱眼眉一挑,先感觉是儿戏,接着就是越看越妙!
这加分之法,既能堂而皇之的扶持北方举子……又讲明了理由,不会叫南方举子们过于不服气。
南北异同论里,可是说了北方几百上千年一直先抵抗蛮夷,替南方人扛雷,死伤惨重,凄惨之至。
就加个分,你们都不愿?
那就剥皮实草好了!
估计不会有几个南方士子不服气,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杀人!
“妙极,妙极.~!”
朱元璋近来身体很差,中气都不足,剧烈活动都会喘不上来气。
从前年开始就没有新的皇子皇女诞生了,因为皇上已经经不住那种运动的折腾了。
但情绪激动之下,朱元璋连续拿手掌拍击御案,然后大叫妙极。
喊了几声后,就是咳喘连声了。
在场的大臣们吓坏了,赶紧要传御医。
“不必。”朱元璋缓了缓,吩咐道:“一传太医就得有脉案,传出去天下人心都不安宁,罢了,不要传。”
“是,皇上。”
朱元璋没出声,继续看范进的策论答卷,最后收的也好,徐徐调治,清吏治,厘军卫,派能臣宿将宿边,与诸王一起拱卫边疆,文教,刑名,仓储,兵谷钱粮,劝农植桑,几十年后,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这是一篇大文章,也可以说从这篇文章里能看的出来。
范进不光是文章写的好,在军政大事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对大明朝廷的军政运行,从中枢到地方的情形都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
这他娘的是个罕见的人才啊!
老朱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关注人才。
但叫老朱失望的是,再也没有李善长,刘伯温那一类的顶尖人才出现了。
坦白说,很多现在的所谓人才,连胡惟庸也不如!
胡惟庸是揽权,甚至用相权挑战皇权,自己作死。
但其人精明强干,当宰相的那些年,给老朱省了不少治国的功夫。
此后发掘的人才,从黄子澄到方孝孺,黄观等人,不过是学问好,操守也好。
老朱又铲除了大量勋贵武夫,感觉皇太孙带着一群书生大臣,能够守成也好。
现在朱元璋才明白过来,是不是人才,差距真的是挺大的。
范进虽然只是写文章,但其对国势的了解,对国家运作的了解,对细微之处的观察,都是一针见血,见解极深。
不光是看的到,还能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
人才,真他娘的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沉住了气,没再出声。
范进才二十不到,自己已经将行就木。
这个人才,留给皇太孙用罢。
但得叫皇太孙知道,自己很重视这个范进!
“.范进的文章写的很好,提的建议也是切中时弊。”朱元璋提起御笔,在卷子上点了点,说道:“点范进为状元,陈安生为榜眼,郭子卢为探花,潘帱为二甲第一,就是这样罢。”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范进照例是先授翰林编修,等他入职后,传他来见朕。”
“是,臣等遵旨。”
朱元璋没有立刻召范进入觐的打算,加分的事他还要再进一步考虑,把不周全的地方想明白了。
另外就是叫人抄录范进的卷子,交给东宫,叫皇太孙和他身边的一群文官看看。
什么叫人才,什么叫国士。
……
殿试结果,也是张榜。
张贴在长安左门外,这事就是由礼部官员亲力亲为。
北方举子群情汹涌,因为他们闹事好一阵子了,结果会试之后,一切流程还是在进行,皇上始终没有就此事有明确的说法。
张榜之时,一群得钱好官员也过来看热闹。
一个翰林学士面露不愤之色,沉声道:“会试,殿试俱是南人举子,此事定有不公,俺要上奏皇上,彻查此事。”
这人是翰林学士张信。
四周官员不动声色的让开了几步。
这家伙怕是脑子有水吧?
这事干系重大,风险极大,搞不好要丧命,还有人主动请缨的?
要么就是办成冤案,要么就劳而无功,还真的有脑子坏了主动往火坑里跳的。
“我是第六十一,三甲最末啊。”
“我是六十,比年兄你强不到哪去巧。”
“也罢了,会试我就是第五十九,现在还是五十九……”
“且看状元是哪一位。”
“广东南海,范进。”
“我的天,果然是范年兄。”
“范年兄为状元,名至实归!”。
第一百五十七章 黄榜,再贴文章
“范文进,状元!”
“哈哈哈,文进兄,恭喜恭喜!”
“本朝第一位六首状元,佩服啊文进兄。”
“别人在下未必服气,文进兄是状元,本人心服口服。”
范进也是和同一客栈的同年们一起来看榜。
黄榜之上,果然也是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第一名。
从县案首,府案首,道案首,再到解元,会元,最终是状元。
六首功名,终于到手。
科举之路的最巅峰,终于是被自己给登了上去。
但范进未有多欢喜。
自己的策论,应当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老朱的重视和肯定。
但朱元璋究竟是采不采用,现在范进也没有办法确定。
如果朱元璋不采用,还是用酷烈手段来杀戮南方士子和考官,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和不甘。
范进也没有办法。
朱元璋的意志如钢铁般坚定,没有谁能够左右和挑战。
老朱当年,唯一能当面反对他,并且有时候叫他改变主意的只有两个人。
一是马皇后,这是贤后,有夫妻结发的恩情,也是有平民夫妻的感情。
朱元璋后宫的女人其实相当的多,几十个皇子皇女分别出自几十个嫔妃。
这些920嫔妃在朱元璋死后几乎全部被殉葬,陪葬在孝陵之中。
但真正和老朱有夫妻感情的,也就只有马皇后一个人。
也只有马皇后敢在朱元璋盛怒之时劝说他,甚至是顶撞他,哪怕是气的老朱发狂,马皇后也是夷然无惧,老朱也不可能真的拿帝王身份压自己老婆,那岂不成了混帐了?
另外一个,便是故皇太子朱标。
也就是朱标能在老朱盛怒时顶撞,或是在老朱盛怒时说情救人。
除了这两位之外,老朱没给过任何人面子,也和任何人没有过真正的情谊。
比如自己的亲外甥李文忠,亲侄儿朱文正,都是死的颇有疑点。
李善长,微末来投,当了几十年的犬马,一样不能活命。
徐达和汤和是了解朱元璋的性格,徐达从不揽权,不骄纵,不贪财,本份谨慎,又极为能打。
汤和是早早回家老老实实的呆着,本份谨慎,绝不结党营私。
除了这些老兄弟,其余的人就更不必提了。
便是诸亲王,在朱元璋这严父面前,也是战战兢兢,不敢逾雷池半步。
秦王,晋王,都曾经犯罪被严责。
鲁王的谥号是荒,亲爹给的谥号啊。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