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15节

  苏州一府赋税,占大明十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

  不提全额赋税,每年一百万两金花银,四百万石粮食,沿着大运河北上,前者发放武官俸禄,后者是保障京师和九边的生命线。

  几十万南方运军负责漕运,辛苦之至,甚至在枯水期拉船前行,背部累累俱是伤痕。

  所以南北有异同,但南北,理应一心……

  这策论先讲异,再讲同,原本华夏一国,守望相助,南北有异,更有同。

  若不是一家人,彼此生份,争斗,迟早会再度被异族叩关而入,异族先杀北人,难道就能放过南人?

  大道理至此,再说南北榜。

  确实,南人士子应该都是真材实学考上的,从科场规矩来说,眼下的结果,大半合理。

  但也不能坐视北方兄弟被排挤在科场之外,更加不能因北方曾经的遭遇加以歧视和白眼。

  而理论设法解决……

  范进的解决方案,当然不是搞什么南北榜。

  朱元璋是看出科场全是南人的弊病,但他是用强行冤枉考官,杀戮考官和士子,再推出北榜的办法来解决。

  杀人不公,又埋下了南北相争的引子,殊为不智,不是好办法。

  范进的办法,其实也简单,也是源自后世。

  把北方列为几等,分别加分。

  比如辽东在洪武初年遭遇灾害,朝廷是用海船不停的送去粮食,使卫所军和百姓屯田耕作,然后不停的和北虏交战。

  洪武初年时,辽东的城池都是临时用木板筑成,敌人来了就靠着木城浴血奋战。

  难道不该照顾一下辽东士子?

  加分最多的一等,就是辽东,甘肃。

  其次是陕西,山西,河北。

  再次就是河南,山东。

  至于怎么加分,就是在读卷和阅卷阶段,照样弥封,但北方各省的士子,标注地名籍贯。

  八股文章,可分为不通,六十分以下。

  清通,六十到七十分。

  出彩,七十到八十分。

  优秀,八十到九十分。

  完美,九十到一百分。

  辽东和甘肃士子,可以十分。

  就是说原本是不通的,加分后就是清通了。

  可以在三甲之列。

  出彩的加十分,就是优秀,可以位在二甲中下游。

  原本是优秀的加十分,二甲中上游。

  原本就是完美的,加十分,就可以在二甲上游,或是位列一甲。

  如果在加分之后,还是不通,那就不能怪国家取士不公,自己再去努力。

  写到此处,加个我皇上圣明烛照,必能有更好的办法,臣惶恐,不知所云。

  至此,策论写完。

  范进到此时才抬头,因为这篇策论是真的长篇大论,总字数在六千字以上……一般的策论,最少几百字,最多一两千字。

  写到三千字就是妖孽了。

  又不是后世写网文可以水字数,每个字每个词都要斟酌,写到三千字绝对是大神级别了。

  更不要说是六千字的长文。

  为了怕朱元璋不耐烦,范进没用过于艰深晦涩的文字,几乎快近于白话文了。

  文章基调,前半部份用词以沉郁凄然,中段慷慨激昂,最后沉着冷静……

  自己看一遍,真的是相当满意。

  因为赶时间,范进根本没有用草稿,直接在答题卷上书写。

  然后写名讳,三代,籍贯,科次,写完之后,再看有无避讳……

  到这时,彻底答卷完成!。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卷,日影西斜

  范进抬头时,才看到太阳都到西边,从烈日变成了一个火球。

  再看四周。

  好家伙,人全不见了。

  整个丹陛上只剩下自己一个。

  一群大臣,正面色古怪的看向自己。

  四周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也是都盯着范进看,象是在看一个怪物。

  从来没见过哪个考生真的考这么久,一直奋笔疾书不带停的。

  这家伙不是来作死的吧?

  范进身侧,有个中年官员一直站在几案之侧看着~范进书写。

  这个官员长相平常,神情气质朴实,开始看范进写文章时,还有些不-屑之意。

  可能是以为范进在哗众-取宠。

  看了几行后,便是神色凝重起来。

  不光是范进文章做的好……开玩笑,文以载道的水平下,加上范进有意为之,写的文章时而沉郁悲切,苍凉悲壮的气息扑面而来。

  时而慷慨激昂,叫人感觉热血沸腾。

  最后是侃侃而谈,冷静从容,就象是有人当面和你谈心说话,每一段,每一句话,每个字,都仿佛在打动着你。

  这篇文章,可以说范进用了系统。

  但也可以,完全就是自己思索之后的升华!

  技是系统,魂却是自己的!

  南北异同论,看的四周几个官员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时而面露激动神色。

  待范进收笔之后,若不是大殿之前,皇上还是在坐等,怕是这些读卷官们直接就是要鼓掌叫好了。

  那个气质朴实的官员胆子要大一些,终是忍不住道:“此文一出,前宋三百年科举文字,可以扫落不要看了。”

  “确实,真真雄文。”

  “完全就可类比圣贤立意,这才是真文章,吾辈的文字,可以拿去当引火的火煤。”

  说话的可都是殿试读卷官,有侍郎,有翰林学士,也有侍立皇帝左右,备顾问的中书舍人。

  最先赞赏的,便是中书舍人蹇义。

  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位在三甲,但奏对很合朱元璋的心意,于是放在身边当中书舍人。

  三年考评都在上等,但朱元璋不叫给蹇义升官,说是将来有大用。

  皇上的心思,举朝都明白了。

  蹇义是准备留给太孙用的,当然是留给太孙来升官。

  朱允炆心里也清楚,但他对蹇义这种沉默寡言,遇事从不参与,不多言,不结党,不参加宴饮的古拙性格,委实不喜欢。

  黄子澄等人,当然也不喜欢这种实干派官员出来抢饭碗。

  于是建文元年,蹇义虽然升到吏部右侍郎,却始终没有建言参政,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直到永乐年间,性格忠厚,处事周全的蹇义得以任吏部尚书,在任上拔擢的都是清正廉明的官员为主,又尚朴实,不尚虚华,整个永乐,仁宣年间的官员士风保持的相当的好,都是仰赖蹇义之力。

  到英宗年蹇义逝世,赐银青光禄大夫,太师,谥忠定,也算是文官到顶的荣誉了。

  此时的蹇义还只是个中书舍人,平时也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在官场中名声不显。

  也就是老朱喜欢这性子的,认为木讷老实将来准是个好官。

  其实很不一定。

  但蹇义是老朱看的很准的一个,也是贯穿五朝的明初名臣。

  以蹇义的性格,居然忍不住直接夸赞范进的文章。

  如果不是言之有物,完全打动了蹇义,光凭文笔是肯定不行的。

  一片赞赏声中,范进还是保持着从容冷静。

  文章好不好,得看能不能打动老朱。

  能叫老朱改杀戮震慑群臣的主意,这才算成功。

  不然的话,举朝说好也是无用。

  甚至还可能把自己牵扯进去。

  当然了,范进也是做好了最后一步的打算。

  要真的老朱要把自己都车裂了。

  那只能靠着武宗半圣的身手跑路了。

  到广东带着母亲和妻子,还有李夫人徐仙姑一伙,财雄势大,多抢海船重新下海吧。

  应该是去打占城,没准能自立一国。

  反正老朱有十五不征,不喜欢对外用兵,可以当个小国国主也不错。

首节 上一节 115/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