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130节

  当晚,大洲、石井河渡口火把林立,亮如白昼。上万兵民忙活一夜,通宵达旦。为加快进度,兵民一度扛着木舟,从流溪河南岸直到石井河西岸。

  清军白天战败,惊魂未定。尚可喜听说赤军连夜召集人马搭设浮桥,尤不相信,接连派出斥候。等到斥候送回准确消息,尚可喜愁得一夜无眠,下令整备军械,准备次日再战。

  次日天明,大洲沉船清理完毕,航道已经疏通,可通广船。石井河、流溪河上各自搭起两座浮桥,如有神助。

  骑兵标渡过流溪河,与亲兵标胜利会师,尔后渡过石井河,向南急行军。

  兵法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赤军陆师蛰伏已久,一旦追击,快如脱兔。

  巳时,赤军先锋逼近小坪,清军在此筑有一座营垒,闭营避战,消极防守。

  先锋皆为骑兵,无火炮。骑兵标统何国驺率军绕过营垒,望白云山西麓而去。白云山位于广州城东北方向,成东北、西南走向,一直绵延至广州城北越秀山,是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清军东撤之路。

  若让赤军骑兵截断退路,前线近万清军,可就处境不妙了。

  兵法云,制人而不成制于人。清军处处被动,尚可喜只得调兵谴将,前出阻击赤军。

  赤军骑兵标已经换装定虏式马枪,威力稍逊于步枪,却适合骑兵使用。战不多时,清军再次溃败。

  赤军亲兵标已经渡过石井河,乘战马逼近广州城北。五千赤军全都骑马,全都装备燧发枪,势不可挡,令清军胆战心惊。

  广州守军亦出城作战,配合赤军反攻清军。领兵将领为安肃伯李建捷,为李元胤的弟弟,臂力过人,十分勇武。

  清军未曾死战,未尝遭遇大的损失,但大势已去,士卒恐惧。尚可喜、耿继茂不敢恋战,急忙引军东撤,经越秀山北麓、白云山南麓逃出,向增城、从化方向撤去。

  明军趁机掩杀,俘斩掉队清军,自不必说。

第261章 拒绝反攻

  次日一大早,广宁伯虎贲将军王兴来到赤军大营,向丹初负荆请罪。

  “大将军,兴驭将无能,接连败绩,几乎贻误大局,还请大将军恕罪。”“绣花针”王兴执礼甚恭,语气恳切。

  仗义每多屠狗辈,真是意想不到,王兴出身盗贼,目不识丁,却满腔忠义,奉命谨饬。这一镇义师虽然战败,主帅却主动过来认罪,令丹初颇为动容。

  历史上,王兴居守新宁县汶村,控制周围几十座村寨,在广州清军眼皮底下坚持抗战。尚可喜屡次率军围剿,王兴以游击战术对敌,屡战屡胜。直至永历十二年,新宁饥荒,尚可喜趁机率领十万大军围困汶村。趁王兴粮尽,清军最终剿杀王兴。其部将辗转海上,继续抗清。直到康熙三十七年,刘伯龙殉国,汶村明军余脉才彻底消亡。

  “电烨,请起请起。”丹初以表字相称,扶起王兴,说道:“你尽忠王事,不召自来,踊跃抗虏,足见一腔血诚。昨日之败,尚可喜亲统精兵袭击老营,耿继茂亲率铳兵增援大洲,皆为鞑子精锐。虽然失利,非战之罪,吾决无怪罪之意。”

  义师组织涣散,难堪大任。王兴起于盗贼,受抚为义师,堪称义师翘楚。此人绝对是个人才,擅长与佃民、奴仆等底层百姓打交道,打仗擅长游击战术,并不擅长野战。

  王兴镇守新宁、阳江、恩平等地,实力不俗。丹初有意笼络王兴,并不打算为难他。

  反倒是王兴,见赤军羽翼两丰,连战皆捷,对丹初甚是崇拜。他粗中有细,虽不读书,却明白事理,隐然有归附之意。

  “大将军恩德,兴没齿难忘。”王兴窥伺左右无人,低声说道:“之前水战,我军缴获红旗水寇白金四万余两。请示大将军,这笔钱怎么处置?”

  赤军辗转千里增援广州,前线多水师、火器,军费开支浩繁。身处前线,主帅除了筹划军事,协同勋镇,还得筹集饷银。其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筹集饷银了。

  四万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可供前线赤军发四个月军饷了。丹初怦然心动,问王兴道:“你有什么打算?”

  王兴犹豫片刻,说道:“兴受大将军节制,打算把白银献给大将军,请大将军处置。”

  拖了这么久才报告上来,想必王兴也有想法。或许,他想独吞这笔白银。或许,他想用这笔白银贿赂丹初,免得丹初治罪。历史上,他确实曾把缴获的白银送至行在,令永历帝颇为感动。

  对这种忠义之士,还得坦诚相见。丹初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讲无妨。”

  “嗯,”王兴略一沉吟,说道:“今上巡幸梧州,君臣供给不丰。某想献给朝廷,请皇上处置。不过,大将军统一节制前线军务,此事还请大将军定夺。”

  心里还有朝廷,这王兴果然不一般。丹初此次援广,还将有绝大的动作,不妨提前结好朝臣,免得将来事情做出,朝臣又说他跋扈不臣。

  “电烨崇奉朝廷,真乃勋镇楷模。缴获银钱归于朝廷,实乃臣子应有之义。我当上奏奏朝廷,褒扬电烨忠义。只是,前线军事日急,用度浩繁。不如留三万白银充作军需,一万供给朝廷,剩余电烨留作自用,如何?”

  王兴自然不敢反对,连声应允。

  未几,瑞国公两广总督杜永和派使求见,使者仍为都督同知吴文献。

  “恭喜大将军,赤军旗开得胜,鞑子望风而逃。广州阖城军民得到保全,感激涕零。瑞国公特命某面见大帅,赠黄金百两、白金万两,另有猪羊果品酒水若干,还请大将军笑纳。”

  “多谢瑞国公美意。”

  广州解围,吴文献甚是高兴。杜永和一扫往日晦气,恨不得立即就要反攻清军,故派吴文献赠送厚礼,催促丹初用兵。

  丹初对此心知肚明,却只字不提反攻的事。赤军奉命援救广州,任务已经完成,可以无愧于天下矣。

  扈从诸镇兵马虽众,真正能攻坚、能野战的并不多。赤军陆师只有一万人,还要兼顾三水、佛山等地,就算反攻夺下清远、从化等城,也只是为东勋作嫁衣裳。

  果真,吴文献沉不住气,眉飞色舞地说道:“大将军,据斥候讲,尚可喜率部向从化方向逃窜,耿继茂率部向增城方向逃窜。鞑子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天军正应乘胜追击,不知赤军何时拔营?我广州军民也好筹备粮草军饷,随时供应犒劳赤军。”

  广州为岭南名珠,城池甚大,城内人口近百万。明朝进一步扩建城墙,将宋时三城合而为一,北城墙一直建到越秀山上。

  这就形成了虹吸效应。广州周围的佛山、金利、慕德、花山诸镇都很富庶,人口甚于内地大县。但明朝并未在以上诸镇设置州县,也就没有修筑城池。

  赤军一到,清军暴露在旷野之上,一旦战败,一旦水路被赤军切断,便有全盘崩溃的风险。

  清军只得从广州撤围,进一步收缩防线,放弃金利、慕德诸地营垒。

  从化离广州最近,对广州威胁最大。增城位于惠州府城与广州府城之间,连接惠州、广州。惠州守将黄应杰为东勋旧将,反复无常,不得不妨。

  广州清军要撤退,最理想的方向就是从化、增城。尚可喜、耿继茂二帅分驻从化、增城,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瑞国公既热衷反攻,为何不亲自出城见我?”

  冷不叮的一句话,令吴文献一时错愕。广州为杜永和立身之本,他可不敢轻易出城,怕被赤军所乘。

  “呃,呃……瑞国公身体抱恙,不便出城。”吴文献扯了个差强人意的理由。

  “雨季已来,不利交战。何阁老督率北路军反攻清远,胜负未分,南路军不可轻动。赤军接连大战,虽然侥幸取胜,却也损失惨重,粮饷不继。况且,我为援剿大将军,既已击败清军,任务既已完成。粤东为东勋汛地,反攻之事,还得由你们东勋出马。”

  丹初说得很干脆,直接拒绝出兵反攻。与其为东勋做嫁衣裳,还不如集中精力扩编兵马呢。

  “大将军!……”

  “不必说了,我意已决。”丹初态度坚决,毫无通融的意思,说道:“非是我不愿反攻,实有不能反攻之理。赤军为客军,千里援广,既已解围广州,任务已成。

  “从化、清远、增城为东勋汛地,既要反攻,自要以东勋为主力。否则,赤军以客军反攻东勋汛地,到时夺下从化等地,是归赤军,还是归东勋?”

  吴文献哑口无言。丹初所说,确实有理。赤军千里迢迢过来解围,已经仁至义尽了。

  要怪,只能怪自家人不争气。郝尚久、黄应杰皆已降清,杨大甫、罗成耀伏诛。东勋诸镇已经涣散,连最起码的面上团结都维持不住了,还想反攻?岂不痴人说梦?

  “不过,我有一事相求,还请瑞国公成全。”

  吴文献忙不迭地说道:“大将军解围广州,对东勋有再造之恩。您有什么吩咐的,东勋赴汤蹈火也要办成。”

  “呵呵,”丹初笑笑,说道:“一件小事,用不着赴汤蹈火。宁夏王反正前,陈邦傅曾通款于佟养甲、宁夏王,预备降清,不知可有书信遗留?”

  吴文献犹疑不解,说道:“此事,吴某不曾尽知,还需回去询问瑞国公。”

  “无妨,若有书信,请尽快转送到行辕;若无书信,请找到当时通款的人,令他过来见我。我与陈邦傅有点过节,想弄明白此事。”丹初说话波澜不惊,脸上却隐隐透出杀气。

  东勋与陈邦傅本就是政敌。岑丹初要收拾陈邦傅,东勋乐得落井下石。

  吴文献正想取悦丹初,自然满口答应。

第262章 水师第二协

  赤军陆师大捷,并未乘胜反攻从化、增城。杜永和无可奈何,只剩趁赤军还在广州,兵威仍在,先出兵反攻增城。增城夹在广州、惠州中间,明军夺下增城,就能威慑惠州镇将黄应杰,争取黄应杰反正。

  岑丹初则把精力放在扩编水师上。赤军水战、陆战皆取得大捷,一时风头无两。义师纷纷过来归附,不时有人过来请求改编为赤军。

  军队扩编非同小可,赤军又远离粤西根据地。丹初对此十分慎重,并未大规模收编义师,而是有重点地收编水师,特别是可在外海航行的水师。

  梁标相由红旗水寇归正,所部改编为水师第五标。陈奇策虽为明朝总兵,却非东勋系统,在粤东无所依傍。水战大捷后,陈奇策请求归附赤军,所部改编为水师第六标。

  粤东多海师,趁此机会,丹初干脆成立水师第二协,辖水师第四标、第五标、第六标、辎重第二标。原水师协改编为水师第一协,杨彦迪的水师第四标转隶第二协。

  辎重第二标标统为黄鹤鸣,此人原为马贩子,常在西江流域运输马匹。清军入寇广东后,黄鹤鸣倾尽家财起兵抗清。丹初认为他擅长运输,抗清意志坚决,故将所部收编。

  今后,水师第一协为内江水师,专管内江作战、运输;水师第二协为外海水师,专管近海作战、运输,编制更为合理。

  水师第一协由赤军一手创建,官兵多为粤西疍民,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水师第二协就复杂多了,各标皆由招抚而来。三个主力标标统杨彦迪、陈奇策、梁标相都出身底层,精明强干,在残酷的明末战争中脱颖而出。

  梁标相实力最强,曾反复叛降。杨彦迪实力最弱,与梁标相一样出身海盗。陈奇策则出身小吏,实力介于梁、杨之间,官居都督佥事总兵,声望较高。

  丹初拟用陈奇策为水师第二协协统,又恐梁标相、杨彦迪不服,影响内部团结,遂令参军佥事杨玉祁兼任水师第二协协统,以陈奇策为副协统。

  杨玉祁出身陕北边军,不习水战,水师之事需多倚仗陈奇策。他是赤军参军佥事,又做过作战局长,呼应绝灵。待时机成熟,再令陈奇策接任协统,当水到渠成。

  六月八日,丹初来到佛山,为水师第二协授发军旗。仪式结束,丹初留下水师诸将,一道商议军事。

  “诸君,水师建设,必要留置基地,以修葺船只,躲避风浪。水师第一协为内江水师,有横州、浔州、藤县、八尺寨四处基地。

  “水师第二协虽然刚刚成立,亦要早作谋划。佛山、三水虽可驻泊海船,终非赤军汛地,不是长久之计。依诸君看,何处可作二协基地?”

  外海水师与内江水师大不相同。第一协船小,可以在西江上游营建基地。第二协多海船,要选基地,必须选在沿海,最起码要在三水、佛山这种靠近入海口的地方。

  梁标相急于效力,又想卖弄见识,说道:“香山、新会靠近广州,上川岛、下川岛、海陵岛足以屯驻上万兵马,沿海之海朗所、双鱼所、宁电卫、宁川所、海安所等卫所虽已废弛,略加修葺,足以焕新。”

  丹初点头笑笑,并未言语。

  这些地方靠近广州,属于东勋或王兴的地盘,离粤西太远,显然并不合适。

  陈奇策正要反对,杨玉祁示意制止,说道:“以上诸地或属广州府,或属肇庆府,离粤西老营太远,不足为二协基地。倒是神电卫和宁川所,属于高州府,高州与郁林州相邻,还有些许可能。”

  丹初表明态度,说道:“赤军此番来粤东,是为援救东勋,并非与东勋争夺地盘。谋取水师基地,也是为安置水师第二协战船,非有他意。既为基地,就要稳定可靠,使水师官兵有所依傍。此中意义,还请诸君明白。”

  谋取水师基地是件大事,关系到第二协长久大计。杨彦迪是邓耀的部将,隶属于海康侯李明忠,原本不想背刺旧主。

  这两天,情报局一直向他打听李明忠的事,杨玉祁亦找他谈话,询问廉州风土人情。此中意思,杨彦迪心知肚明。

  事已至此,杨彦迪只得当众献计,说道:“廉州府虽属粤东,却与粤西南宁府、郁林州相邻。钦州、合浦、龙门皆为海港,足作水师基地。由钦州向西北行不到两百里,即可至南宁,足与粤西连成一气。”

  众人眼前一亮,丹初问道:“海康侯李明忠提督高、雷、廉、琼,此人如何?”

  李明忠,江西新建人,慷慨好谈兵,年轻时任山东昌邑县主簿,后投笔从戎,到东江镇毛文龙麾下效力,与孔有德、耿仲明相善。

  孔、耿二人降清时,曾邀请李明忠一道降清,李明忠慨然曰“中原人当归中原,异地富贵非我愿也”,单骑返回京师,因出身东江镇,不被重用。

  弘光元年,史可法铨选奇才勇士。李明忠应试第一,授广东西山参将,转浔梧副总兵。永历帝即位,封李明忠为武靖伯。桂、唐两藩争夺大统时,李明忠拥戴永历帝,率军与唐藩军队大战,先胜后败。李成栋入广东后,李明忠投降,后随李成栋反正。

  李明忠资格甚老,如今已官拜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都督,挂宁武将军印,提督高、雷、琼、廉,兼理粮饷,联络义师,便宜行事。

  “海康侯坐镇高州,虽非东勋,却领有粤西南四府,地盘出东勋诸将之上。他于年初晋侯,渐骄纵,曾以私怨杀吏部侍郎洪天擢全家。洪天擢清贫,海康侯掠其家财,不满百金。时人唏嘘,人心渐失。”

  李明忠年近半百,锐气已失,虽领有高雷琼廉四府,却实力弱小,汛地社寨林立,民心不附。

  廉州与南宁相邻,又能通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赤军夺取廉州,既能获得出海口,又能为水师第二协谋取基地,对此势在必得。

  “善。幸赖诸君归心,我赤军成立水师第二协。廉州乃天赐之地,足为二协基地。此事当密谋之,诸君不可外泄,当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第263章 谋杀陈邦傅

首节 上一节 130/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落榜美术生,开启S3赛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