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节

  这些年不少人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无一例外都受到了训斥。

  有几个严重的,直接被罢了官。

  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敢提此事,今天又来了一个不怕死的。

  不少人看向公孙聪的目光,充满了嘲弄、悲悯等情绪。

  然而,更让他们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朱元璋竟然没有发怒,而是皱眉道:“咱废科举是因为取中的官员,多华而不实。”

  “若伱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咱倒也不是不能同意此事。”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他。

  什么情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有些对朱元璋比较了解,又比较敏感的人,马上猜到了真相。

  公孙聪是得到皇帝授意的。

  皇帝要开科举了。

  皇帝……要开科举了!!!

  猜到这一点的人,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但这些都只是猜测,他们不敢冒险去赌,决定等一等看情况再说。

  公孙聪早有准备:“臣倒是有一法,或可解决这个问题。”

  演戏演全套,朱元璋追问道:“哦,不知是何法?”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公孙聪,等待着皇帝开出的条件。

  公孙聪很是享受这种成为焦点的感觉,心中有些兴奋:

  “刀笔吏最是磨炼人,科举取中的士人先为两年刀笔吏,磨砺完成之后再由吏部授官。”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群臣:“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朝堂没有人说话,此时大家已经肯定了刚才的猜测,公孙聪就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

  刀笔吏磨砺两年,就是皇帝开出的条件。

  如果换成以前,他们绝对会站出来反对。

  让士子为吏,那是对他们的侮辱。

  然而,龙椅上坐着的是朱元璋,科举已经停考十三年。

  皇帝好不容易松口,万一他们反对,皇帝再次改变主意怎么办?

  事情要是传出去,所有拒绝这个提案的人,恐怕会被读书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可是答应吧,确实有些不甘心。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站在人群最后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出列道:

  “陛下此策万万不可,自古官吏界线分明,吏不为官,官不为吏,岂可轻废。”

  朱元璋煞有介事的道:“嗯,你说的也有道理,读书人声誉大过一切岂可为吏,重启科举之事就此作罢吧。”

  此言一出,群臣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纷纷站出来道:

  “陛下三思,臣以为公孙侍郎所言甚是……”

  “陛下,臣亦支持公孙侍郎之策……”

  “陛下,臣附议。”

  “……”

  就连不怎么发言的李善长,站出来表示支持这个政策。

  朱元璋故意说道:“事关天下士子颜面,要不你们再好好商议一二?”

  新任礼部尚书任昂激动的道:“陛下,公孙侍郎之策乃老成持重之言。”

  “刀笔吏最磨炼人,士子出仕前多不通政务,为两年刀笔吏能更好的了解如何为官。”

  “臣相信,天下士子必能上体圣意,绝不敢有怨言。”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今天必须在朝堂上将这件事情敲定了,绝不给皇帝反悔的机会。

  要是错过这次机会,恐怕他们所有人都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

第41章 丞相彻底成为过去

  

  朱元璋深思片刻,依然没有松口,而是问道:“公孙聪,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公孙聪回道:“陛下,天下贫富不均……北方地处前线,征战不断……”

  “为表公平,臣以为当按照省、府划分名额取士,给天下读书人出仕的机会。”

  “同时也可防范某地为官者多,结党营私。”

  本来众人听到按地区划分名额,还想反对。然而听到后半句,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尤其是淮西和江浙两派的官员,更是脸色大变。

  在他们看来,这话就是指着他们鼻子骂娘了。

  李善长脸色也非常难看,你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杀了多少淮西系的人,还不肯罢休吗?

  这次朱元璋没有和他们商量的打算,直接就拍板道:“好,就以此策而行。”

  “任昂。”

  “臣在。”

  “你协同公孙聪尽快拿出详细方略。”

  “遵旨。”

  任昂非常兴奋,停考十三年的科举,在自己的任上重启,这是妥妥的大功一件。

  天下读书人都要说他一声好。

  而且礼部的权力一大半都是来自于科举。

  自从科举停办,礼部的地位从仅次于吏部的第二,下降到了最后一名。

  现在重启,自己这个礼部尚书的权力也变的更大。

  于公于私,他都是最乐于见成的。

  至于皇帝提出了两个条件,根本就不算问题。

  朱元璋继续说道:“今年还剩下五个月有余,足够开一次恩科。”

  “明年再举办一次正科,以后三年一届,永为定例。”

  任昂激动的道:“陛下圣明。”

  其余人也纷纷道:“陛下圣明。”

  这确实是近些年来,最让人高兴的事情了。死气沉沉的朝堂,也多了几分喜气。

  但有几个人,表情却有些不自在。

  那就是王本、杜佑、龚敩、杜敩、赵民望、吴源等人,他们都是四辅官。

  重开科举这么大的事情,皇帝竟然没有找他们商量。

  而是让初入朝堂的公孙聪出面,这里面代表的东西太多了。

  再加上皇帝已经数次表达出,对四辅官制度的不满,这让几人心情更加沉重。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动作,让他们彻底失去了所有念想。

  “设内阁辅佐咱处理政务……原四辅官杜敩、吴源为内阁学士,龚敩调任为国子监祭酒……”

  原四辅官只有两人入了内阁,其余人调任他处。

  虽然都升了官,可是和四辅官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但进入内阁的两人并无欣喜之色,因为这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被调任的几个人,有遗憾,也有释然。

  离开权力中心让人遗憾,但也远离了危险。

  这一次朱元璋依然是乾纲独断,直接宣布了此项改革,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商议。

  群臣静静的听着,没有人敢质疑,也没有人发表意见。

  早在数年前,朝堂就变成了一言堂。

  有些问题大家还敢讨论一下,有些问题就是皇帝的逆鳞,任何人敢触碰就会遭到打击。

  和丞相相关的事情就是禁忌,谁沾染谁死。

  大家早就形成了默契,不言不说。

  其实对于四辅官被取消,群臣早就有预感。

  大家都不傻,这个机构的缺点自能看的出来。

  不少人甚至在等着看朱元璋的笑话,丞相制度施行了数千年,岂是伱说废就废的。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废除四辅官制度的同时,他又搞出了一个内阁。

  都是官场精英,很快就抓住了内阁的核心。

  四辅官是有品级待遇的,位列公侯之下,在六部尚书之上,可以说是非常尊崇。

  他们还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很多事情可以自行处理。

  所以尽管皇帝一再限制他们的权力,依然没用。

首节 上一节 35/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