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4节

  别忘了唐朝,因为李家认了老子当祖宗,就尊崇道教。

  道家借此成为第一显学。

  佛教靠着在民间的基础,是第二显学。

  儒家只能屈居第三。

  大唐不一样传承将近三百年。

  后来儒家重新成为第一显学,靠的也是宋朝皇室的支持。

  说白了,哪家成为第一显学,皇帝才是主要因素。

  别看现在儒家声势浩大,只需要皇帝一句话,就能将他们打落在地。

  道家的传承可一直都没有断绝。

  别看现在很老实,那是因为儒家太强势。

  但凡皇帝一句话,他们马上就能跳出来。

  此时,儒生们终于认识到了一件事情,逼宫那一套对宋朝皇帝好用,对现在这位皇帝没用。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马上就改变了策略。

  有人提议,将先祖全都搬到文庙里去不就行了吗,何必再立一座庙。

  于是此人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

  你们是有多大脸啊,敢把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黄帝等等华夏先祖,放在孔庙里?

  然后儒生们又想到一个办法,到底哪些人可以进入圣贤庙享受祭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咱们要好好讨论一下,等商量好了再说。

  大家都明白他们的意图,就是无限期的拖延。

  但朱元璋早就想好了办法:“先把圣贤庙建立起来,将没有争议的先贤请进去接受祭祀。”

  “有争议的,再慢慢讨论。”

  这一下,彻底让儒生们无话可说。

  在一场闹剧之后,圣贤庙正式建立。

  但儒生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准备无声抵制。

  当初朱元璋下令,祭孔止于曲阜。

  儒生们直接无视,这条命令不是一样被废除了吗。

  还有将孟子移出孔庙,也因为儒生们的无视,又给请回来了。

  这次他们也准备采用相同的办法,无视。

  你建庙就建呗,朝廷举行的祭祀,我们没办法。

  但除此之外,我们就当没这座庙。

  不祭祀,不宣传。

  看你能怎么办。

  朱元璋就像是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又下了一道旨意:

  天下各个道观寺庙,有条件的,必须建立一座圣贤殿。

  没条件的,也要弄一间圣贤堂,把先贤的牌位请进去祭祀。

  这还不算完,又令各藩属国全都要建圣贤庙,进行国家祭祀。

  而且还准许他们,将自己的先祖请进圣贤庙祭祀。

  但这么做必须要经过大明朝廷的允许。

  比如高丽,在征得大明同意后,可以将箕子放在自己国家的圣贤庙里。

  其他各藩属国,伱们认哪位先贤为祖宗,都可以照此办理。

  甚至朱元璋还暗示,如果你们的表现让大明满意,有机会将你们的祖先放在大明的圣贤庙里。

  这一下,本就因为《华夏简史》,对华夏这个概念高度认同的各藩属国,可谓是欣喜若狂。

  纷纷表示,圣贤庙是吧,我们马上建。

  这一下,儒生们彻底傻了眼。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过于刺激儒家,毕竟还需要他们来治国。

  在圣贤庙里,三圣的地位是最尊崇的,排在主位。

  三圣自然就是黄帝、老子和孔子。

  黄帝居首,老子次之,孔子最末。

  儒家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设定。

  对此道教自然是最支持的,其实这也是他们支持圣贤庙的原因。

  真以为我们道家,就任由你们儒家踩在脚下啊?

  宋朝时期我们就敢站出来争夺话语权,更何况是现在。

  立了圣贤庙,就能借此冲击儒家的地位。

  尤其是在圣贤庙里,老子位在孔子之上,这更是让他们开心。

  眼见儒家被压制,圣贤庙成真,朱雄英很是兴奋,但面上却装作不屑一顾的道:

  “儒家也不过如此吗,咱们还没怎么发力呢,他们就倒下了。”

  陈景恪哑然失笑,说道:“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洪武大帝,换成你,事情就没这么好办了。”

  朱雄英很是不服气。

  老朱则被这一记马屁拍的神清气爽,果然是咱的好女婿啊。

  这倒不是陈景恪拉踩,朱元璋作为开国君主,天然拥有重新洗牌的权力。

  再加上剥皮萱草杀出来的凶名,足以震慑儒生们不敢乱来。

  换成别的皇帝,估计皇城门口早就跪满反对的儒生了,大半个朝堂都能瘫痪了。

  甚至出现皇帝落水的事情。

  说笑过后,陈景恪正色道:“你好像很不待见儒家?”

  朱雄英愣了一下,说道:“有问题吗?你和皇爷爷不是也很不待见他们吗?”

  朱元璋也意识到问题所在,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我和陛下并没有不待见儒家。”

  朱雄英疑惑的道:“那你们为何要打击儒家?”

  陈景恪回道:“打压儒家,和不待见儒家,是不一样的。”

  “儒家是有其优点的,尤其是在礼法建设方面,更是拥有碾压其余百家的优势。”

  “大明想要长治久安,也同样离不开儒家。”

  朱元璋也点头说道:“景恪所言甚是,大明离不开儒家,这一点你要谨记于心。”

  朱雄英更加疑惑,道:“那你们为何还要打压儒家?”

  朱元璋给陈景恪点了点头,示意他来解释。

  如何对待儒家,最开始他也陷入了误区。

  还是通过陈景恪的讲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才有了这一次针对儒家的行动。

  让陈景恪来讲,能说的更清楚。

  陈景恪也没有推辞,说道:“打压儒家是出于政治需要,不可使其一家独大,否则他们就会反过来架空皇权。”

  “宋朝的情况我与你说过许多次,最开始是宋室选择了儒家。”

  “可是到了后来,儒家反过来绑架了宋室……”

  “只有在儒家的规则之下,宋朝皇室才是皇室。”

  “反对儒家规则,就会被儒家反噬。”

  “这深刻的教训,大明必须要吸取。”

  “否则难保不会出现,皇帝易溶于水的局面。”

  朱雄英不信的道:“他们敢,不过是一群儒生罢了……”

  陈景恪说道:“他们为什么不敢?唐朝的太监都能废立天子。”

  “宋朝的儒生就敢绑架皇权……”

  “若真让大明的儒生彻底掌控国家,他们凭什么就不敢废立天子?”

  朱雄英依然有些不服气。

  朱元璋补充道:“还记得咱下令‘祭孔止于曲阜’和将孟子移出孔庙之事吗?”

  “后来为何失败了?”

  “将孟子移出孔庙,是咱做的不对,儒生们反对咱不说什么。”

  “可祭孔止于曲阜有何问题?”

  “咱才只是想稍稍限制一下孔家的地位,就遭受儒家的反噬。”

  “若是动作再大一点,恐怕受到的反噬会更大。”

  “咱还是大明的开国之君,都尚且如此。”

  “你们这些后继之君,恐怕就更难以压制他们了。”

  鲜活的例子,比任何话语都更有说服力。

  朱雄英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54/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