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3节

  因此,慕容鞅很是畏惧。

  “我如何才能不受此人之胁迫?”

  回想其刚才殿上的种种,慕容鞅侧过头问道,刚刚进来的侍中梁崇训道:“陛下,如今丞相正得势,内外诸军皆在其手,而陛下的卫士不过数百,且每次觐见他都会把陛下的侍卫调开提防之心在在明白不过,如此想要翦除其人,却有些难度,不过如今外有强敌,刘丞相早晚要出征,届时在谋划夺权,就容易多了。”

  慕容鞅点点头。

  梁崇巡继续道:“陛下应该韬光养晦,不要在随意联络车骑大将军,韦大将军哪里,应该当做奇兵来使用,若是陛下与其来往过密,必定会引起刘丞相的警觉,到时候行事,也会难上加难。”

  慕容鞅脸色微变,但还是叹了口气道:“朕明白了。”

  其实他给表兄韦孝矩写信,其实就是试探试探表兄如今的态度,却没想到刘玄机居然直接进宫来给他一个下马威。

  至于韦孝矩把信送给刘玄机,也有些忿忿不平。

  他知道这是为了自保,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但他却全然想不到,这些事会给在外领兵的韦孝矩带来多大的麻烦。

  而事实上,刘玄机对他的作为算是一清二楚,那封信能送到韦孝矩手中,本就是他授意的。

  但韦孝矩连信封都没拆开,就让人送到幽州来,这种态度他还是很满意的。

  韦孝矩是个聪明人,用兵也很有一手,这对于缺乏指挥人才的北燕来说,应该重用。

  但他的身份有太敏感了,跟那几个文官谋士不同,韦孝矩是要直接带兵的,要是放水,是能够造成大乱子的。

  所以对于韦孝矩既要用,也要提防。

  不过就目前来看,还是个识时务的人。

  回到汉王府,刘玄机一路来到后宅,汉王妃李氏正在教四岁的儿子刘承业读书写字。

  刘玄机远远的看着,嘴角微微上扬,哪怕是现在跟李唐为敌,但出身李唐宗室的李十三娘,依然还是他的正室夫人,汉王妃。

  如果说齐王李元徽是他生平所遇的第一个贵人,那这位王妃李氏,就是第二个。

第363章 相夫教子

  汉王妃李素金,大唐武都郡王李神客之女,按照辈分,算是李源的侄女,李二等人的堂姐。

  她给刘玄机最大的帮助,不是给他多少兵马,多少钱粮,而是让他的眼界不断的进化,并且在关键时刻给他提供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薛世雄死后的幽州权力真空期,使人联络诸将推刘玄机上位,都督幽州军事。

  如果李家父子几人知道是李氏在其中推了一把,才造就今日的大唐之劲敌,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但如今李氏已经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从双方交恶以后,李氏也就跟娘家断绝了音书。

  性情颇有些顽劣的刘承业,在抬头见到父王刘玄机之后,就像找到救星一样,当下就准备跳下椅子去找父王玩耍。

  对于自己的嫡长子,刘玄机是极尽宠溺,反而是王妃李素金是那个严母,儿子的教养,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习武,学什么礼仪,吃什么东西,都是她说了算。

  刘玄机虽然在朝中军中说一不二,但到了内宅,见了王妃李素金也是英雄气短。

  “阿耶,你可算来了.”

  刘承业跳下椅子,跑到刘玄机跟前,诉苦道:“阿娘今天让我写一百个大字一个百个.”

  刘玄机笑道:“那你写完多少了?”

  刘承业摇头道:“我才写了不到五十个.”

  刘玄机又笑了笑,然后抬头望向李素金道:“王妃,要不”

  “嗯?”

  刘玄机本来是想给儿子求情的,但听着李素金这声“嗯”之后,立即板着脸道:“不过是一百个大字,怎么还没写完?还让你阿娘亲自盯着?快去写”

  刘承业一听,生无可恋,用非常稚嫩的动作行礼,然后垂头丧气道:“是,阿耶,我知道了”

  李素金一挥手,侍女起来抱着刘承业去了一旁接着写字,随后看向刘玄机道:“行了,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

  刘玄机过来陪着笑道:“王妃,承业年纪还小,你这整日给他制定的学业,是不是太过繁重了?”

  李素金一听这话,笑道:“繁重?这就是李家子弟从小的课业,我娘家那几个兄弟,孝杰,孝恪,大伯家的怀真堂兄,都是如此,四伯家的孝俨堂兄,五岁就已经学诗了你刘玄机出身寒微,功业全是自己打拼的,但你是天生的英雄豪杰,可你觉得伱儿子也跟你一样?生而知之?还是你打算让你儿子当个富贵闲人?你要是准备归附大唐,那我就什么都用教他了,混吃等死就成,你看如何?”

  刘玄机一听这个话,顿时没了言语。都不用细想他就知道王妃李氏是对的。人家李家是传承多少年多少代的大家了?他刘玄机又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教养子弟这事你还敢插嘴?

  若不是有一身好本事,得贵人相助,也得了时运,这世家林立的世道,轮得到他一个泥腿子出身?

  事实上,娶妻陇西李氏女,等于把他的门第往上抬了抬,这幽州的门阀世家愿意支持他,少不得有这方面因素。

  而他的长子,那是将来要继承他的基业。

  若真是准备归附大唐,那确实是什么都不用学了,安心当个养老的废物就行了,反正也不会有机会掌权出仕。

  但他自从兼并了幽冀二州开始,就注定了要去争一争天下。

  按照现在的势头看,大唐虽然兵强马壮,人多地广,但北燕未尝没有机会。

  所以王妃李素金这一番话,直接是给刘玄机点醒了。也知道这事是自己没眼界,于是连忙致歉,“王妃说的这是哪里话,这以后承业的事,都由王妃做主,孤肯定不插手,不过问”

  李素金笑道:“怎么,汉王这是想通了?不怕我把你儿子给你带坏了?”

  “这是什么话,咱儿子”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前面就有人来请,说是有军情,刘玄机也顺势离了后堂,来到王府前厅的议事之所。

  几个幕僚全都到期了,汉王长史李元忠,录室参军卢柔,军咨祭酒王思政,骠骑府长史、尚书左丞刘道和,几个核心幕僚全都到期了。

  “拜见汉王。”

  “几位先生不必多礼,都坐都坐,有几日没见几位了,可是南面有什么军情?”

  刘玄机对这些幕僚文士,都比较敬重,这其中也是受两个人影响最多。

  还是李元徽和王妃李素金。

  在李元徽手下的时候,看他平时对待手下的幕僚,从来都是以礼相待,恩遇非常,后来知道这叫礼贤下士。

  后来成婚以后,李素金也时常劝他有什么事情为难的时候,要多问问这些有本事的士人,并且还帮他搜罗书籍,给他读书讲解。

  所以善于学习的刘玄机,在独立开府之后,也学了这些礼贤下士的手段。

  每次问计,议事,都极为重视这些幕僚的意见,而事实也给了他正面的回馈。

  这些士人虽然不能跟战将一样为他冲锋陷阵,奋勇直前,但却能给他出谋划策,治理地方,管理仓储,订立制度。

  而他也终于完全理解,李元徽十几岁就有的认知。

  长史李元忠道:“今日冀州方面的消息到了,青州那边有所异动,杨侃数次进攻徐州方向,还派人过河,说想要献出青州给我大燕,请我大燕出兵接应。”

  说罢,将信件递上来。

  刘玄机看过信件之后,有些不解道:“当年擒杀杨巡,是我跟齐王一同所为,也正是因为立下此等大功,我才能在昭武帝面前,留下名号,后来一路亨通,至今日,已经差不多八九年的时间了,这杨侃记恨齐王,难道就不记恨我?他会真的是归降我大燕?”

  到了这次层次,刘玄机的眼界和认知,跟当年那个骑兵队正,那是天壤云泥之别。

  所以他很快就看出了杨侃这是想要借刀杀人,驱虎吞狼,想看大唐和大燕鹬蚌相争,他好苟延残喘。

  对,没错,不是渔翁得利,是苟延残喘。

  因为哪怕是当渔翁,也得有实力。狮子和老虎打架,兔子也配参与其中,坐收渔利?

  所以刘玄机当即就不太像在这个时候,掺和这种事,尤其是在青州跟大唐开战。

  在他看来,眼下首要战略目标还是要放在并州。

  因为晋阳对大燕的威胁太大了,地理优势就摆在这,而且去年夺取晋阳失败那是因为突厥入寇,卷土重来其实胜负也未可知。

  不过长史李元忠却明显对青州的事情很感兴趣。

  “汉王,青州富庶,乃是膏腴之地,若能夺取青州,则于我有大利,再者说,即便我不能得青州,难道看着李唐将青州收入囊中?届时大唐实力大增,此消彼长,于我不利。”

  李元忠的话说完,刘玄机微微皱眉,他觉得很有道理,杨侃的信很明白了,他心向大燕,但杨邃等人可是想要投唐的。

  若是杨邃等人真的愿意投唐,唐军只要出兵配合,夺取青州不在话下。

  这样一来,形势对大燕而言就很不利了。

  但要是出兵,刘玄机也有些过滤,一来是连年大战,对大燕治下的河北来说,也是需要修养生息,现在出兵跟大唐争夺青州,河北还没有恢复元气,粮草都未必能供用的上

  “汉王,属下以为,青州现在可以不取,但一定不能让唐国,安稳下来。”

  有人言之凿凿道。

第364章 再来十年

  “汉王,青州可以不取,但一定不能让唐国安稳下来。”

  军咨祭酒王思政起身出言道。

  刘玄机闻言,眼前一亮,点了下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思政道:“昔年诸葛武侯为何连年北伐,无岁不战?是穷兵黩武吗?王某以为,武侯北伐,则曹魏必须要以半天下之人力物力应对,此疲敌之法,若不北伐,则蜀汉居于益州,曹魏国力十倍胜之,若给曹魏以时间休养生息,则国力相差徽越来越大,蜀汉必亡。故武侯逆天命而行,使得‘中、国不卸甲,雍凉不释鞍’,而贾诩也曾劝说魏武帝,敛谷聚兵与淮南,不与东吴速战此时唐国国力强盛,河北比之,差之半以,而拖得越久,则大唐就越强,河北虽然也在恢复,却不如大唐之地广人多,所以,一定要用疲敌之法,不能让大唐无事.”

  刘玄机闻言,面色凝重。

  王思政这番话放在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看刘道和连连摇头,刘玄机就知道这是应该不赞同出兵的,毕竟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刘道和虽然只是尚书左丞兼任幽州治中,但从权力来讲,是作为燕国实际上的宰相兼户部尚书。

  他最清楚府库里有多少钱粮,最清楚去年的赋税收上来多少,最清楚各地的人丁能抽出来多少,而不影响农耕。

  同样最清楚大燕现在能不能出兵,甚至能出多少兵,有多少粮食能调用。

  “王参军所言,甚有道理,但去年二十万大军在晋阳跟唐军对峙大半年,幽冀二州的府库已经空了,又因为抽调了大量的民夫运送粮食,所以还有些郡县因此粮食减产不少,今年无论如何,大军是不能在动了而且别忘了,去年突厥入侵,幽州还受了兵灾,若是一定要出兵,也只能抽调出万人的粮草,为期三月,若是再多了,明年可就更难过了”

  王思政闻言,没有跟刘道和争辩,而是解释道:“刘兄所言,我也有所了解,但万余兵马出兵三月,已经足够做很多事了,王某的意思,并非是要跟大唐大打出手,而是可以少量精锐,出兵牵制.”

  刘道和闻言,倒是也不在抗拒,只是闭口不言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卢柔却道:“汉王,若只是想让青州牵制大唐兵力,而我方又可以休养生息,不用派出大军接应,我这里却有一策。”

  刘玄机闻言,当即神色一震,“卢先生尽管说来。”

  卢柔缓缓道:“杨侃和杨邃具有青州,却无名分,他们并未自立为王,也没有向李唐,或向我大燕称臣,若是汉王您愿意封杨侃为青州都督,给他名位,相比他就有足够的底气跟唐军作战了.而大唐若知道杨侃接受我大燕的官职,也一定不会容忍他盘踞青州,在北上之前,一定先取青州,杨侃去年虽败于李源之手,但其人悍勇,其麾下的军队也都颇为能战”

  卢柔这番话让刘玄机眼前一亮。

  再怎么说,河北现在顶着大燕的壳子,还有慕容鞅这个正统的傀儡皇帝,这就是大义和名分。

  卢柔这个主意就属于低投入,但是若成功了就是高产出。没人不喜欢。

  若是能用一纸诏书,就换来杨侃的数万大军和青州之地为大燕分担压力,那也太值得了。

首节 上一节 233/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