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555节
无论如何,不能一成不变,正如先生所说,盛世求变,乱世求稳。
内阁总算是拿出了一份具体的条陈,上呈到御前。
李元先仔细的看罢之后,发现内阁给出的解决方案如同隔靴搔痒。
怎么说呢,内阁主张科举推广实学不能着急,应该缓一缓。现阶段应该只在院试一级执行,三年后再进入乡试,十年后进入会试。
总之就是不能立刻在科举中全面加入实学,这样对过去那些专注于四书五经的读书人不公平。
还有就是一些省份,推广实学比较早,比如两广。会试中如果加入了实学的内容,并且占比过大,对天下士子不公平。
嗯,儒家的传统文化中是有很多关于社会公平理念的,只是有理念而已,执行的一塌糊涂。
看着内阁提交的条陈,李元不自觉的皱眉,觉得进度太慢了!
“林相拿回去,与诸公再商议一番,改一改。”李元直接给打了回票,要求改进,但不提如何改。
这是做皇帝的一贯手法,我就不明说意见,让你们去猜。
内阁方面也知道这第一稿是很难通过的,即便如何尽善尽美,皇帝也要挑毛病的。
类似那种甲方让改方案,改了好些回,最后还是第一稿最好的事情,并非一家之事,而是非常的普遍。
这个事情要看怎么理解了,总之作为提要求的一方,找点存在感太正常了。
林如海接过打回的条陈,起身抱手告辞:“如此,微臣告退!”
他也没仔细的问皇帝,到底要怎么改。
只能说内阁大臣不好当啊,如何让皇帝满意这种事情,素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实际上林如海知道皇帝的意思,但他也很无奈。作为首辅,他首先是要让皇帝满意,然后还要让同僚和下属满意。
但怎么说呢,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事情。
回到内阁,林如海拿出条陈,召集众人开会商议。
“陛下对条陈明显很不满意,大家看看,该如何改。”林如海开门见山,其他阁臣也都一副果不其然的样子。
心里都清楚着呢,还是提交了这么一份东西上去,无他,讨价还价尔。
内阁代表文官集团的利益,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是合作和斗争的关系,文官集团又代表着天下士绅的利益,两者又是皇帝行事权利的触手以及与皇帝争夺利益的对手。
这就注定了内阁与皇帝的博弈无处不在,在任何事情上,只要不触碰谋反,内阁都要与皇帝进行反复的拉扯,锱铢必较。
遇见强势的皇帝,比如开国君主,内阁处在打辅助的地位,越往后传,皇帝的权威就越弱,内阁的地位就越高。
发起变法的承辉帝,无疑处在对抗中的强势一方。新君李元不是承辉帝,面对父皇留下的内阁,他能做的也只是去争夺强势地位。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被强势的内阁压制,这里因人而异。像万历那种直接摆烂的属于比较奇葩的皇帝。
“陛下可曾限期?”确定要退休的潘季驯,也有点摆烂的意思了。他是无所谓的,你们要对抗就对抗,反正我摆烂,但我可以提出一个角度。
众人听到这个话,全都露出了思索的角度。新君登基要开恩科,却迟迟没有确定恩科的时间,说明要在明年开。
那么,拖时间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拖过今年。
“诸公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说。”林如海也没有立刻要求一个答案,今天先这样了。
众人散去,回去想对策,总之要拿出一个双方都妥协的结果。
李元这边盯着内阁的举动,同时也盯着贾琏那边的进度。
对于面前礼部尚书呈上的恩科奏本,李元根本不想多看一眼,直接让人先收起来,留中不发。
按理说是要开恩科的,但不能说大臣上奏了,皇帝就干脆的答应,必须要拿捏一番。
同样是皇帝安排的事情,贾琏这边一直在稳步的推进。
新的煤铁集团的筹建,贾琏从各个“国企”内抽调了几十个人,又从工程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抽调一批人提前毕业,汇合皇帝李元那边派来的几十个人,重新组建了一个班子。
事情一点一点的做,班子搭建好之后,确定规章制度,然后将所有的负责人都要学习。
钢铁厂那边比较特殊,因为炉子不能停,所以各级负责人分期学习,煤矿那边也一样,要求不能停产。
新的煤铁集团,设集团总部,下设煤矿和钢铁两个分公司,两个分公司下面,设炼焦、轧钢、运输等子公司。
总之各级部门,条块分明,责任清晰,绝对不允许出现找不到责任人的现象,也不允许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因此,李元派出的人,主要安排在财务监督等职务上,只要账目清楚了,很多问题都能避免。
李元对皇亲国戚的不信任,导致他派出的人里头,即便是宗室也都是一些此前的边缘人。交给贾琏集中培训后,再行上岗。
整合煤铁集团的同时,舆论方面也在不断的发酵,皇家煤铁集团要上市的消息,经常在报纸上占头条。
随时关注两边的李元,很自然的生出了不同的观感。
一边是不紧不慢,有序推进,一边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皇帝不催,他们不动。
一个是真的在做实事,一个是为了内阁自身的利益,陷入了各方压力的泥沼中。
更关键的还是京城里各部门的官员,私下里的动作。他们为了科举的事情,也没少上奏本。
几乎所有与科举有关的奏本,还是延续了保守与革新的争论。
保守一方还在强调,即便要变,也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一时,至少今年的恩科与明年的春闺,不能加入实学的内容。
革新派则强调,既然要变,那就要果断一点,尽快的变。同时还把内阁顺带一起弹劾了,说他们拖延皇命,名为国之干臣,实为国贼。
反正任何时候,朝廷里都不缺吵架卖嘴的人,在奏本上吵架还不够,还要在民间的报纸上吵架。
吵架归吵架,无形之中聚焦了何时执行实学全面入科举的事情,而不是实学该不该入科举。
看到这点的李元还是很欣慰的,至少他推动实学进入科举的举动,被天下人默认了。
也没人去争论,实学到底算不算儒学的话题。即便有也非常的少,零零星星的,激不起多大的浪。
第626章 恶心人
只能说贾琏没有白努力,也可以说明中后期儒学内部自身的分裂,营造出了一个不错的环境。
后人哀明而恶清,与此有关吧。清朝用屠刀扼杀了一个民族思想的自由。
思想一旦无法自由,认知就被限制在一个局限的范围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满清统治者罪莫大焉。
新一次内阁会议上,李元对于内阁的拖沓非常直接的表达了不满。
“实学入科举一事,内阁还是要快一些的,不能一直这么拖着。”
散会前,李元点了一句之后,起身离开。
众阁臣表情凝重的恭送。
林如海作为首辅,内阁被批评了,无疑要承受最大的压力。
李清遭到林如海沉默的目光长时间注视,分管礼部的阁臣无疑压力也不小。
“我这便去一趟礼部!”李清硬着头皮也要答应下来,拖子决不好用了,否则首先倒霉的是自己。李清可不会为了同僚的利益伤及自身的前途。
内阁的压力来自何处,当然是各级官僚的利益使然。
科举是否公平的问题,不必赘述,各级官员有的是手段作弊,无非就是会不会被爆出来。
现阶段的科举利益链自上而下已经很成熟了,想要改变注定要伤及既得利益者。
所以,反对科举改革的不是内阁,而是从礼部到最底层的县令。
加入实学的内容后,很多事情就不保险了。因为这条利益链上的很多人,自身是不懂实学的。
林如海嘴上不说,回到办公室后,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皇帝是故意在折腾,或者是希望有所作为的皇帝与希望平稳的内阁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现任内阁在承辉帝时期,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稳定。
林如海晋级首辅之后,承辉帝已经没多少变革的动力了。皇帝凡事求稳,还能指望内阁求变么?
当内阁与皇帝之间发生矛盾,要么内阁改变,要么皇帝换人。
如何与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相处,这是林如海这个首辅必须面对的答卷。
林如海第一时间想到了贾琏,与这个女婿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在成为首辅的同时出现了变化。
一开始是贾琏刻意保持距离,后来是贾琏多次与内阁作对,发展到现在翁婿之间关系不那么和谐了。
毫无疑问,贾琏属于激进的变革派,并且整出了很多新花样。承辉帝年间的各种新事物,多数是贾琏一手搞出来的。
从结果看很不错,但是因为利益分配出了问题,贾琏为首的这个团体,在林如海看来危机四伏。贾琏个人乃至贾家,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尤其是在新君登基之后,林如海内心是非常担心贾琏,但凡新君李元表现出哪怕一丁点对贾琏的不满,他都会遭到最凶残最猛烈的围攻。
现实让林如海大跌眼镜,贾琏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稳健,非常丝滑的成为了新君李元倚重的大臣。
并且李元还要借助贾琏的实学理论,对现有的科举制度发起冲击。
下值之前,林如海派人去通知贾琏,下值后去林府一趟。
贾琏接到通知时并不意外,如果林如海到这个时候还不主动联系自己,他就不够格坐在首辅的位子上,届时贾琏将带头倒林。
下值后的贾琏派人回家通知一声,自己带着随从来到林府。
林如海已经先一步回到家里,管家亲自在门口等着,贾琏一到便被领进书房。
“你到底要做到何等程度?”林如海待贾琏落座后,迫不及待的发问。
贾琏笑着反问:“林相以为,当今朝局如何?”
林如海没想到他会如此反问,本能的思索了一番之后才答道:“总体而言,国家安定,朝廷内部基本稳定。”
对于贾琏称呼职务,林如海并没有太在意,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无论内外,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贾琏很不客气的反驳林如海的观点。
林如海并未动怒,反而很冷静道:“愿闻其详!”
贾琏道:“先说外部,欧洲列强已经看到了工业革命的威力,各国陆续进入工业化。眼下欧洲正在进行一场养蛊似的战争,必将大大的推动欧洲军事理论和科技的进步。如果我方一成不变,二十年后战争结束,欧洲在军事方面不难赶上我国甚至超越。届时,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列强,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注定要与我国争夺南洋周边的各国。到时候,只要一场战役的失败,先帝所有变法的成果都将付之东流。”
林如海听了面露凝重,还是反驳了一句:“言重了!我天朝泱泱大国,疆域广阔,即便丢失了海洋,也不至于危及根本。”
贾琏厉声道:“非也,一旦南洋有失,内部矛盾注定要集中爆发。届时朝廷内部党争必将激烈,非此即彼。底层百姓无以为生揭竿而起,处处烽火。外敌趁机登陆可以想见,有史书为证,贾某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林相很清楚,先帝的新政并没有触及内部问题的根本,不过是浅尝即止。先帝是通过对外扩张来缓解内部矛盾,这点非常的肯定。”
林如海被怼的哑口无言,周帝国内部的问头,他能不清楚么?就是因为太清楚了,所以才不敢去碰触。
“你以为有新君的支持,你的变法就能成功么?大错特错!一旦触及到根本利益,所有人都会联合起来,彻底的打倒你。到时候,包括先帝的变法成果在内,你个人的努力成果在内,都将被吞噬的干干净净。你没有了,贾家也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
急眼的林如海,调门突然拉高了许多,眼珠子也瞪圆了。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