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423节

多尔衮见吵了半天也没个结论,而南人此时却在一步步靠近北京。要知道,明军距离北京每近一步,城中的恐慌就会增多一分。

他又想起昨晚有人在皇宫里偷偷祭奠崇祯之事,更觉心中烦躁,当即用力一拍龙椅扶手,重重哼了一声,“哼!”

南北两派的人不由向他望去,争吵声这才小了许多。

钱谦益见火候差不多了,忙开始履行自己“无间道”的职责,先朝张高文使了个眼色,又低头向他低声嘱咐了两句。

钱谦益原是东林党大佬,降虏之后自然也是南党“首脑”之一。

张高文投南党时日不多,见钱大人有吩咐,自是不敢怠慢,当即出列禀道:“殿下,臣以为,京畿防备乃是重中之重,当以万无一失为上。

“方才诸位大人所荐皆为良将,然明军狡诈,可令这几路人马同往剿贼,定能迅速平息直沽乱局,京畿方得稳矣!”

冯铨闻言便觉诧异,转头去看张高文,却见钱谦益冲他微微点头。

他心中一动,眼下摄政王殿下已有怒意,南党这是示意我妥协,大家都别相互掣肘,到时候各凭本事抢这军功。

倒也可以接受,他立刻揖道:“殿下,臣亦觉如此甚为稳妥。”

南北两边既已达成“谅解”,朝堂上立刻口径一致,齐齐要求多路并举,同剿来犯明军。

多尔衮见状也不好拂了众人之意,最终又减去距离太远的热河一处兵马,下令六路大军共一万两千人马进剿直沽。

……

只是清廷朝堂上议论的核心——大明水师步军——在击溃娄光先部之后,又分头攻破了几处通往北京途中的小营寨,便立刻转头向东,由大沽乘船入海。

邵武号上,刘国轩有些不甘地望向北京方向,对郑成功道:“提督大人,我们距北京不过百余里,何不继续北上袭扰一番再走,定能令虏贼鸡飞狗跳。”

施琅在一旁道:“我们此行目的已经达成,再继续北上却殊为冒险。

“建虏在北京城中有前锋营、护军营等兵马两万,近在咫尺的丰台大营更是有两万五六千人。以我军兵力,便是清扫北京周边都难做到,却极易陷入虏军重围。”

郑成功点头道:“况且直沽一战我军伤亡较重,亦当作以修整。”

此战水师步军在缺少骑兵和大炮的情况下以寡敌众,兼又是主动出击,伤亡近一百三十余人,其中伤者在几条战船上方能得到较好的治疗。

郑成功又道:“况且我们能打的也不止北京一处。袭沈阳、辽阳等地都能令建虏痛不欲生。这些地方守备远没有北京周密,我们转由渤海北上,却可得事半功倍之效。”

刘国轩思忖着点头道:“实如大人所言,北去沈阳确比死攻北京为宜。”

实则这套依靠战船沿岸袭扰的战法也是朱琳渼从英国人那里抄来的。英国两次鸦片战争虽都是非正义的战争,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战术思路非常清晰实用。

后世常有人疑惑,鸦片战争时期,满清政府可以调动的兵力绝对超过三十万,而英国军队前后只有数千人和两万多人。用三十万大军围殴,怎么也能将这万把人搞定,但为何与英军决战时,清军总是只有数万人马而已。

其实清政府也想集结数十万大军“淹没”英国人,只是他们却做不到。盖因英军具有舰队优势,以战船载兵,于广州、福建、浙江、山东、天津等各地游走攻袭。若登陆后发现清军准备充分,他们就再返回船上,转攻下一个地点。

由于步兵移动速度远没有战船快,故而如此战术令清军防不胜防,只能将军队分成无数份,分守各处重镇。等到要和英军决战时,却发现附近能集结的军队仅有数万人。

朱琳渼对英国人的战术略做修改,虽因舰队规模及补给能力等原因,大明水师步军仅在渤海一带机动攻袭,但效果却一点不差。

……

北京城中,粮价几乎已涨了五成,皆因清廷派出六路大军“抵御”来犯明军之事已经传开。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大明宣部应策官的功劳。

第462章 奇袭敌后

张高文刚一回府,便将他夫人拉到了屋中,返身关好屋门,正色道:“明军已近北京,咱们得早作打算。”

“明军?”他老婆大惊,“来了多少人?”

“虽仅有数千人,但有了这头一次便会有二次、三次。”张高文在回家的路上就想起当年后金不断袭扰北京的情形,最初也只是数千人,后面就越来越多,直到最终入主北京。

张夫人慌道:“当初让你早点出仕,你偏要装清高,硬是在家白等一年。这好容易想通了,薙了发又花出大把银子,才刚混个给事中,椅子还没坐热,明军便又打回来了……哎,我怎就这么命苦呢?”

张高文无奈叹口气,“现在莫说这些,你让下人速速收拾东西,先与我娘出得城去,去往……”

他说到这里,却又觉若是明军攻来,便是乡下亦不安全,自己既已降清,想再重做明臣也断无可能。

思来想去,他发现只有北出关外为宜,毕竟那里是满人龙兴之地,他们必会拼死守住那里,加之离中原战场又远,当最为安全。

“我这就想办法送你们去沈,不,盛京附近落脚。”

说干就干,他当即准备了银子,便去走谭拜的路子。他本人是汉军旗籍,且只有数名家人出关而已,谭拜收了钱便很爽快地帮了他这个忙。

两日后,张家值钱家当装满了三辆马车,经抚宁直往山海关而去……

“还是早作准备把。明军攻破天津,大批人马直往北京而来!”北京广安门旁最热闹的酒楼仙蓬楼上,一名商贾打扮的中年人压低了声音向围在身旁的人道,“据说大军昨日已打下了东篱寨,或许明后天就能抵达城下!”

此人正是宣部设在北京城中十二名应策官之一,名唤包阳安。

有食客偷眼向四周瞧了瞧,见附近皆是汉人,这才小心问道:“包掌柜,到底来了多少明军?”

“具体数量不知,但应该不少。”包阳安故作神秘道,“据说紫禁城大为震动,一连征发六路大军前去阻截!”

多尔衮原本是为了减少城中恐慌,这才没有动用禁军和京营,而是从北京周边调兵,且每一路人马数量都不是很多。

但到了应策官口中,就成了北京城防御兵力不足,不得不调动各地六路大军协防的佐证。

“六路大军?!”果然立刻就有人惊道,“那至少得有上万明军袭来,才会如此!”

“对对,当年闯寇攻打北京时,崇祯帝就各处调集兵马,和眼下倒有几分相似……”

“要我说,肯定不止万余人。若没个四五万明军,朝廷不会调这么多人马……”

“有道理,不然天津为何这么快便被攻了下来?”

这些百姓哪里知道多尔衮派出的六支部队仅有万余人,更不清楚天津因为一直没什么战事,守军不过三四千而已。众人这么瞎一合计,只觉得北京已摇摇欲坠一般。
首节 上一节 423/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