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第422节
很快,空心方阵中爆发出密集的火光,数百颗铅弹从侧面或后面射向战马,立刻将建虏骑兵混乱的程度又推上新的高峰。
又过了好一阵,直到李贤跑出了明军火炮的射程,坐骑才算勉强平静下来。他再转头看去,至少有二百多骑与他背向而驰,此时已散得到处都是,一时半会是绝难聚拢回来了。
而他身边仅剩下一百三四十人马,且那些马匹都是不停喷着响鼻,显是刚才惊惧之下胡乱猛跑,此时体力已所剩无几。
“大人,您看!”
李贤顺着侍卫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己方中路已被击溃,娄光先的大纛都已经倒了。
他正犹豫是否要去救娄总兵,却猛然看到有数百人排成整齐的横阵,从战场中部向自己这边而来。
他眼皮一跳,立刻拨转马头,高喊一声:“撤!”
此时最尴尬的人当属胡安茂。等他率一千步卒从右翼包抄到位,战场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中路清军被二百明军赶得如丧家之犬般到处逃窜,东北侧三百明军步卒正追剿李贤的骁骑,还有数百明军则在各处“打扫战场”。
至于娄总兵、李贤等人,却早已不知去向。
若他此时下令强攻,明军在阵型不整的情况下或许还真要吃点儿亏,但没等他想好要先打哪儿,身后的绿营兵便爆发出一阵,“败了!逃吧……”
“娄大人旌旗都倒了,怕是凶多吉少……”
“明军定有伏兵,这还打什么啊?!”
“连骁骑都散了,还是跑吧……”
“你们这些……”胡安茂转头正要怒斥,却见那数百绿营兵竟说到做到,已朝各处逃散开去。
士气这东西最易受人影响,他手下镶白旗汉军虽没跟着跑,但明显已没什么斗志了。
等他令军官约束手下,又追回了部分逃兵,明军已基本结束了中路战局,四五百人在一里外重新结成一条横阵……
北京紫禁城。
武英殿内,所有满汉文武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工科给事中张高文更是恨不得将脑袋塞进领口里。
他走了诸多门路,花了大把银子,好容易才混到眼下这个位子,自然要好好拼命表现。
是以前日一早,他得闻大沽夜间被明军袭破,立刻便上表弹劾娄光先,并请朝廷调江南人马以据南军。
不料当日正午,摄政王殿下便颁谕说大沽登陆的只是倭寇,令所有朝臣不得擅指其为明军。
张高文当时就惊出一身汗,急忙又上表自劾,说些许贼寇不足为患,朝廷大军一到,必顷刻将其剿平。
哪知道一天之后便又传直沽急报,守军三千人马一战尽没,总兵娄光先殉国,贝勒巴都海被俘。明军现已过直沽,疾往北京而来。
这下就连摄政王也只得改口说是娄光先之前欺瞒朝廷,报明军为倭寇,欲掩大沽失守之过。
实则多尔衮也是极为无奈,总不能说堂堂宗室贝勒是被倭寇所擒吧?况且直沽到北京一马平川,明军很快便会抵达北京附近,到时候自有人会看到,再硬指其为倭寇必然露馅。
张高文又偷眼看向其他朝臣,见多有人一脸窘态,心中这才略松,看来先前上表自己抽自己脸的人应当不少,现在要赶紧琢磨怎么扳回一城才行。
他还未理出头绪,就见翰林院编修刘正宗出班道:“臣启摄政王殿下,南人以千余兵马得长驱直入,必有内应相辅。贼军以江南为基,赣、闽、浙等地豪族多与其有往来……”
刘正宗话音未落,礼部尚书冯铨立刻接道:“臣附议。我朝臣中多有人与江南人士往来,不可不察。”
张高文心中一动,这是北党要借机向南党发难啊!
满人入关之后大量任用大明降臣,朝廷运作几乎与崇祯朝时一般无二。于是明末最大的弊病之一,党争,也一同被带到了满清的朝堂之上。
这清初的南北党争实际上就是明末阉党与东林党党争的一种延续。
冯铨早年与魏忠贤过往甚密,被罢官之后便投靠了满清,又广为网罗党羽,时称北党。而东林党在降清之后,以陈名夏为首重又聚在一起,人称南党。
这两党的“恩怨”从明末开始,一直斗到了现在,仍在不断相互攀咬,实质上便是江北士绅和江南士绅在为各自的团体争抢利益罢了。
御史吴达立刻站出来道:“冯大人,我们与其无凭无据地猜疑朝臣,倒不如议一议娄光先之罪。”娄光先乃是北党之人。
“他率三千人马,其中还有近半汉军镶白旗精锐,却被千余南军所败,必是临阵失当……”
多尔衮见敌军都快到北京了,这两派却仍在相互攻讦,不由怒道:“你们还真相信明军仅有千余人?!”
第461章 六路御敌
冯铨反应也是极快,见多尔衮有意跳过直沽一战由谁负责的问题,当下也不再继续纠缠,转而“攻击”下一个目标,“殿下英明,南人此来所图不小,定然不止千人。要击败直沽三千守军,怕是有四五千南军聚于天津,且不知是否还有后续。
“臣以为,京畿重地不可不慎,当调南京洪阁部兵马回北京助防。”
洪承畴原籍福建,手下将官又多倾向南党,若能阻止他在江南立功,是北党期盼已久之事。
南党大佬,吏部尚书陈名夏立刻出言阻道:“江南战局事关我大清抵定天下大业,洪阁部十余万大军即将南下,如此时刻怎能调其人马??”
他朝谭拜拱了拱手,“依臣之见,当使谭大人统京营重兵,南去剿敌。以谭大人勇武,加我京营精锐,数千明军定能一举荡平!”
这谭拜虽是满人,却也是南党幕后一把手。陈名夏将他推出来,一则可借机掌握部分京营兵权。二则剿灭京畿周边敌军,必能极大提高他在朝中威望。三则化解北党对洪承畴的算计,此消彼长之下,南党收益颇大。
多尔衮微微摇头,“谭拜参理中枢,不可轻离。京营也不宜过多调动。”实则他是不想让南党的手伸到京营。
刘正宗察言观色,随即接道:“殿下,下官举荐一人,沧州总兵王弘盛,他骁勇善战,定可……”
“沧州驻军不过千余,断不足以御敌。”南党许作梅知他要安插北党之人取军功,立刻针锋相对道,“下官举荐热河参将果布亨。热河大营兵力充足,足以扫平南军!”
“热河大营有镇守北方要务,臣以为,保定总兵齐元华最为合适……”
“蓟州守将卢浩素善与南军交战,曾数破男人,当为最佳人选……”
片刻之间,南党举荐出三位将官,北党更是推举了四人。双方又都想压住对方的人选将拱卫京畿的大功拿在自己手里,于是言语愈来愈激烈,朝堂上登时乱作一团。
又过了好一阵,直到李贤跑出了明军火炮的射程,坐骑才算勉强平静下来。他再转头看去,至少有二百多骑与他背向而驰,此时已散得到处都是,一时半会是绝难聚拢回来了。
而他身边仅剩下一百三四十人马,且那些马匹都是不停喷着响鼻,显是刚才惊惧之下胡乱猛跑,此时体力已所剩无几。
“大人,您看!”
李贤顺着侍卫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己方中路已被击溃,娄光先的大纛都已经倒了。
他正犹豫是否要去救娄总兵,却猛然看到有数百人排成整齐的横阵,从战场中部向自己这边而来。
他眼皮一跳,立刻拨转马头,高喊一声:“撤!”
此时最尴尬的人当属胡安茂。等他率一千步卒从右翼包抄到位,战场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中路清军被二百明军赶得如丧家之犬般到处逃窜,东北侧三百明军步卒正追剿李贤的骁骑,还有数百明军则在各处“打扫战场”。
至于娄总兵、李贤等人,却早已不知去向。
若他此时下令强攻,明军在阵型不整的情况下或许还真要吃点儿亏,但没等他想好要先打哪儿,身后的绿营兵便爆发出一阵,“败了!逃吧……”
“娄大人旌旗都倒了,怕是凶多吉少……”
“明军定有伏兵,这还打什么啊?!”
“连骁骑都散了,还是跑吧……”
“你们这些……”胡安茂转头正要怒斥,却见那数百绿营兵竟说到做到,已朝各处逃散开去。
士气这东西最易受人影响,他手下镶白旗汉军虽没跟着跑,但明显已没什么斗志了。
等他令军官约束手下,又追回了部分逃兵,明军已基本结束了中路战局,四五百人在一里外重新结成一条横阵……
北京紫禁城。
武英殿内,所有满汉文武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工科给事中张高文更是恨不得将脑袋塞进领口里。
他走了诸多门路,花了大把银子,好容易才混到眼下这个位子,自然要好好拼命表现。
是以前日一早,他得闻大沽夜间被明军袭破,立刻便上表弹劾娄光先,并请朝廷调江南人马以据南军。
不料当日正午,摄政王殿下便颁谕说大沽登陆的只是倭寇,令所有朝臣不得擅指其为明军。
张高文当时就惊出一身汗,急忙又上表自劾,说些许贼寇不足为患,朝廷大军一到,必顷刻将其剿平。
哪知道一天之后便又传直沽急报,守军三千人马一战尽没,总兵娄光先殉国,贝勒巴都海被俘。明军现已过直沽,疾往北京而来。
这下就连摄政王也只得改口说是娄光先之前欺瞒朝廷,报明军为倭寇,欲掩大沽失守之过。
实则多尔衮也是极为无奈,总不能说堂堂宗室贝勒是被倭寇所擒吧?况且直沽到北京一马平川,明军很快便会抵达北京附近,到时候自有人会看到,再硬指其为倭寇必然露馅。
张高文又偷眼看向其他朝臣,见多有人一脸窘态,心中这才略松,看来先前上表自己抽自己脸的人应当不少,现在要赶紧琢磨怎么扳回一城才行。
他还未理出头绪,就见翰林院编修刘正宗出班道:“臣启摄政王殿下,南人以千余兵马得长驱直入,必有内应相辅。贼军以江南为基,赣、闽、浙等地豪族多与其有往来……”
刘正宗话音未落,礼部尚书冯铨立刻接道:“臣附议。我朝臣中多有人与江南人士往来,不可不察。”
张高文心中一动,这是北党要借机向南党发难啊!
满人入关之后大量任用大明降臣,朝廷运作几乎与崇祯朝时一般无二。于是明末最大的弊病之一,党争,也一同被带到了满清的朝堂之上。
这清初的南北党争实际上就是明末阉党与东林党党争的一种延续。
冯铨早年与魏忠贤过往甚密,被罢官之后便投靠了满清,又广为网罗党羽,时称北党。而东林党在降清之后,以陈名夏为首重又聚在一起,人称南党。
这两党的“恩怨”从明末开始,一直斗到了现在,仍在不断相互攀咬,实质上便是江北士绅和江南士绅在为各自的团体争抢利益罢了。
御史吴达立刻站出来道:“冯大人,我们与其无凭无据地猜疑朝臣,倒不如议一议娄光先之罪。”娄光先乃是北党之人。
“他率三千人马,其中还有近半汉军镶白旗精锐,却被千余南军所败,必是临阵失当……”
多尔衮见敌军都快到北京了,这两派却仍在相互攻讦,不由怒道:“你们还真相信明军仅有千余人?!”
第461章 六路御敌
冯铨反应也是极快,见多尔衮有意跳过直沽一战由谁负责的问题,当下也不再继续纠缠,转而“攻击”下一个目标,“殿下英明,南人此来所图不小,定然不止千人。要击败直沽三千守军,怕是有四五千南军聚于天津,且不知是否还有后续。
“臣以为,京畿重地不可不慎,当调南京洪阁部兵马回北京助防。”
洪承畴原籍福建,手下将官又多倾向南党,若能阻止他在江南立功,是北党期盼已久之事。
南党大佬,吏部尚书陈名夏立刻出言阻道:“江南战局事关我大清抵定天下大业,洪阁部十余万大军即将南下,如此时刻怎能调其人马??”
他朝谭拜拱了拱手,“依臣之见,当使谭大人统京营重兵,南去剿敌。以谭大人勇武,加我京营精锐,数千明军定能一举荡平!”
这谭拜虽是满人,却也是南党幕后一把手。陈名夏将他推出来,一则可借机掌握部分京营兵权。二则剿灭京畿周边敌军,必能极大提高他在朝中威望。三则化解北党对洪承畴的算计,此消彼长之下,南党收益颇大。
多尔衮微微摇头,“谭拜参理中枢,不可轻离。京营也不宜过多调动。”实则他是不想让南党的手伸到京营。
刘正宗察言观色,随即接道:“殿下,下官举荐一人,沧州总兵王弘盛,他骁勇善战,定可……”
“沧州驻军不过千余,断不足以御敌。”南党许作梅知他要安插北党之人取军功,立刻针锋相对道,“下官举荐热河参将果布亨。热河大营兵力充足,足以扫平南军!”
“热河大营有镇守北方要务,臣以为,保定总兵齐元华最为合适……”
“蓟州守将卢浩素善与南军交战,曾数破男人,当为最佳人选……”
片刻之间,南党举荐出三位将官,北党更是推举了四人。双方又都想压住对方的人选将拱卫京畿的大功拿在自己手里,于是言语愈来愈激烈,朝堂上登时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