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第424节
包阳安对“讨论”效果非常满意,又继续“加料”道:“你们听说了吗?洪承畴在浙北到处吃瘪,富阳、杭州、嘉兴等地布下十万人马死守,却仍被明军夺下了紧邻嘉兴的平湖。如今清军在江浙正节节败退,照着情形,用不了多久明军便要打到南京了!”
他这一番话真里带假,寓假于真,旁边食客中有听到些江南战局消息的,与他所言相互应证,皆是不住点头。
“难道又要变天了?”
“我就说过,鞑子在北京久不了……”
“小点儿声,你不要命了?!”
“怕什么,等汉人大军打来,我也随他们一起杀这些鞑狗去!”
“说这些没用的。”有人又转向包阳安道,“包掌柜,你说这大军攻城,我们要怎么办呢?”
包阳安正色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收拾细软,带家人先去乡下避难。不瞒诸位,我东西都收拾好了,就今明两日便出城……”
“咳,这位官爷,您里面请。”
随着店伙计唱喏,众人轰然散去,却多奔回家中吩咐亲戚朋友躲避战火。而包阳安则迅速转去下一处散播“流言”。
仅一两天时间,明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便传至北京街头巷尾。倒不是应策官们效率高,凭他们十多人,就算累死也传不了这么快。
消息却多是小商贩散出去的。自从明军攻破直沽以来,北京城中私下贩卖假发、汉服甚至崇祯牌位的商贩可是发了一笔横财。
为了扩大销量,他们将应策官那里听到的消息到处散播,甚至更进一步添油加醋,明军人数被他们一路“飙升”至二三十万。
在此大战将至的气氛影响下,城中不少百姓出门前都是内穿汉服,怀揣假发,随时等着恭迎明军。更是有数万人在近两天内离城避战而去。
多尔衮那边得人禀报北京城乱象,当下便是大怒,一面让人缉拿散布流言者,一面下令严查城门,未得官府门条者禁止出城。
当日,城中有上千人因“流言惑民”被捕,而更多的人聚在城门附近等待出城,粮价则在奸商囤积居奇下扶摇直上,这一切更坐实了明军即将攻城的消息,整个北京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四两拨千斤,明军仅用了千余人,便在建虏首都搅出了如此大的风浪,这便是舆论战和心理战的威力!
虽然乱象随着明军撤出大沽,在半个多月后逐渐消失,但北京城中已远不如往日那般热闹,甚至牵连清廷税收、征兵等都较以前困难了许多。
而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民间抗清组织却受此激励,又纷纷开始活动起来……
就在北京乱成一锅粥的同时,大明水师远征军已由渤海北部的盖州卫,也就是后世的营口港驶入三岔河,继而北入浑河。最终水师步军七百名士兵在沈阳西南不足百里的长滩附近登岸。
只是由于浑河水深太浅,仅有七十吨一下的小船便于驶入,登陆部队却无法得到战船支援。
第463章 汉人永不为奴
“草民拜见提督大人!”
长滩北部的萨纳屯里,一高一矮两名精壮男子正要俯身跪拜,却被郑成功一把托住,“两位壮士不必多礼。你们一日之内袭破搏喀拓寨和大孟屯,立下大功,倒是我要代朝廷好好谢你们一番。”
郑成功原本以为辽东乃是建虏老巢,深入辽东腹地必是苦战连连,却没想到这仗却打得甚是轻松。
萨纳屯位于北上沈阳的官道上,属于建虏重兵把守的营寨,驻有四百多旗兵,配有火铳和大炮。
前日刘国轩率部攻寨,才刚冲了一轮,便见敌寨火光四起,屯中登时大乱,他趁势集中火力攻破南门,仅一个时辰就将寨子拿下。
原来屯里正经的满人不过千余,其中成年男子便是那四百旗兵。待明军攻寨,屯里的汉人奴隶立时无人看管,有两名胆大的便放了把火,想借机逃出魔窟,却帮了刘国轩大忙。
随后屯中汉人得知竟是大明军队攻来,皆是兴奋异常。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前些年建虏入关时被俘的明军,而那两个放火的人更是做过军官,不过其中一人原在李自成手下。
他们随即毛遂自荐,要带人去攻袭附近两个村子,解救汉人奴隶。初时郑成功并未同意,不料这两人竟各自带了数百人连夜出村,次日中午即返,说已攻破了那两个村寨,而他们身后的队伍已有近千人。
高个儿男子原是义州卫的一名百户,名叫赵功炜,被抓来萨纳屯已有七八年了。他笑着拱手道:“草民不敢居功,附近建奴不过数千而已,却欺我万余汉人为奴。草民只在搏喀拓寨高呼一声‘明军攻来了’,立时便有几百包衣阿哈抄起扁担农具与我共击建奴!”
矮个的申自珍也拱手附和道:“草民那边也是同样情形。草民带人刚走到屯西头,东头便有人赶来,说已将建奴牛录章京的家平了。”
建虏占领辽东之后,为方便奴役汉人,颁布了《督捕则例》,其中核心便是剃发、异服、圈地、投充、逃人法。
这后三条中,圈地法便是指满族权贵可以跑马圈地,将汉人土地占为己有,原土地上的汉人则被无条件赶出家园。
而投充法又假装仁义,规定如果汉人无家可归,可自愿依附于满人,实际就是成为了奴隶。这看似是为了照顾生活没有着落的汉人,但实际上结合圈地法,失去了土地的汉人为了不饿死,便只能“自愿”成为建虏的奴隶。
最后一项逃人法则是规定,所有奴隶不得擅逃。逃一次右颊刺字,鞭一百归还原主。二次左颊刺字,鞭一百归还原主。三次立刻处死。此外,胆敢收留逃奴的人,也会被抄没家产或是流放。
有了这三条“利器”,建虏便可以随心所欲地“量产”汉人奴隶,并保证其无法逃脱。
彼时的辽东,凡生活水平还过得去的满人家中,少说也有七八名汉人或朝鲜奴隶,即便是普通满族农户,有两三个奴隶也不算多。是以,任一个村中,汉人包衣阿哈,也就是奴隶的数量都数倍于满人。
后世很多人有误解,说满人自己都常自称奴才,他们对汉人也是一视同仁的。
其实这都是对满语不熟悉造成的。满人地位高者会有地位低的满人作包衣,翻译过来就是“家里人”的意思,可以看做是一种家长制。这些包衣虽自称奴才,但其实他们的地位相当高,尤其是皇家宗亲的包衣,甚至可以做到大将军一级。
而汉人奴隶则多为“包衣阿哈”,虽都是包衣开头,意思却是“奴隶”,和人家满人包衣和主子是“一家人”的情形相去甚远。
实际生活中,包衣甚至可以为主子管账,而包衣阿哈只能干耕地、放牧的苦力活。当然,也有不少投降较早的汉人做了包衣,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赵功炜又道:“只是草民手里仅有锄头等物,若给我些刀弓火铳之类,我沿途召集大明子民,便是打到沈阳也不是难事。”
郑成功想了想,点头道:“我这里倒是有军器可以分给你们,但辽东虏贼毕竟势大,却不可轻易赴险。”
之前在直沽就缴获了不少军器,前日萨纳屯一战甚至缴获了两门小炮,这些东西带着也是行李,倒不如分给赵功炜和申自珍。
其实郑成功也知道,就算汉人奴隶数量极多,但不少人在辽东生活已久,愿意和建虏玩命的人并不占多数。不过只投入一些军器而已,若能在建虏老窝里搞出一两股反抗力量,却对抗虏大业非常有利。
“军器?!”赵功炜兴奋道,“若有趁手家伙,草民必能搅得建奴鸡犬不宁!”
郑成功又问道:“不知赵义士往后如何打算?”
“草民听闻最近蒙古人正在造建虏的反,我盘算着先在辽东折腾一番,而后设法带大家西去漠南。”
郑成功微微点头,“去漠南倒也使得,不过要途径科尔沁,却有不小风险。若你们真有意抗虏,危机关头倒是可以往东去找朝鲜人。
他这一番话真里带假,寓假于真,旁边食客中有听到些江南战局消息的,与他所言相互应证,皆是不住点头。
“难道又要变天了?”
“我就说过,鞑子在北京久不了……”
“小点儿声,你不要命了?!”
“怕什么,等汉人大军打来,我也随他们一起杀这些鞑狗去!”
“说这些没用的。”有人又转向包阳安道,“包掌柜,你说这大军攻城,我们要怎么办呢?”
包阳安正色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收拾细软,带家人先去乡下避难。不瞒诸位,我东西都收拾好了,就今明两日便出城……”
“咳,这位官爷,您里面请。”
随着店伙计唱喏,众人轰然散去,却多奔回家中吩咐亲戚朋友躲避战火。而包阳安则迅速转去下一处散播“流言”。
仅一两天时间,明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便传至北京街头巷尾。倒不是应策官们效率高,凭他们十多人,就算累死也传不了这么快。
消息却多是小商贩散出去的。自从明军攻破直沽以来,北京城中私下贩卖假发、汉服甚至崇祯牌位的商贩可是发了一笔横财。
为了扩大销量,他们将应策官那里听到的消息到处散播,甚至更进一步添油加醋,明军人数被他们一路“飙升”至二三十万。
在此大战将至的气氛影响下,城中不少百姓出门前都是内穿汉服,怀揣假发,随时等着恭迎明军。更是有数万人在近两天内离城避战而去。
多尔衮那边得人禀报北京城乱象,当下便是大怒,一面让人缉拿散布流言者,一面下令严查城门,未得官府门条者禁止出城。
当日,城中有上千人因“流言惑民”被捕,而更多的人聚在城门附近等待出城,粮价则在奸商囤积居奇下扶摇直上,这一切更坐实了明军即将攻城的消息,整个北京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四两拨千斤,明军仅用了千余人,便在建虏首都搅出了如此大的风浪,这便是舆论战和心理战的威力!
虽然乱象随着明军撤出大沽,在半个多月后逐渐消失,但北京城中已远不如往日那般热闹,甚至牵连清廷税收、征兵等都较以前困难了许多。
而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民间抗清组织却受此激励,又纷纷开始活动起来……
就在北京乱成一锅粥的同时,大明水师远征军已由渤海北部的盖州卫,也就是后世的营口港驶入三岔河,继而北入浑河。最终水师步军七百名士兵在沈阳西南不足百里的长滩附近登岸。
只是由于浑河水深太浅,仅有七十吨一下的小船便于驶入,登陆部队却无法得到战船支援。
第463章 汉人永不为奴
“草民拜见提督大人!”
长滩北部的萨纳屯里,一高一矮两名精壮男子正要俯身跪拜,却被郑成功一把托住,“两位壮士不必多礼。你们一日之内袭破搏喀拓寨和大孟屯,立下大功,倒是我要代朝廷好好谢你们一番。”
郑成功原本以为辽东乃是建虏老巢,深入辽东腹地必是苦战连连,却没想到这仗却打得甚是轻松。
萨纳屯位于北上沈阳的官道上,属于建虏重兵把守的营寨,驻有四百多旗兵,配有火铳和大炮。
前日刘国轩率部攻寨,才刚冲了一轮,便见敌寨火光四起,屯中登时大乱,他趁势集中火力攻破南门,仅一个时辰就将寨子拿下。
原来屯里正经的满人不过千余,其中成年男子便是那四百旗兵。待明军攻寨,屯里的汉人奴隶立时无人看管,有两名胆大的便放了把火,想借机逃出魔窟,却帮了刘国轩大忙。
随后屯中汉人得知竟是大明军队攻来,皆是兴奋异常。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前些年建虏入关时被俘的明军,而那两个放火的人更是做过军官,不过其中一人原在李自成手下。
他们随即毛遂自荐,要带人去攻袭附近两个村子,解救汉人奴隶。初时郑成功并未同意,不料这两人竟各自带了数百人连夜出村,次日中午即返,说已攻破了那两个村寨,而他们身后的队伍已有近千人。
高个儿男子原是义州卫的一名百户,名叫赵功炜,被抓来萨纳屯已有七八年了。他笑着拱手道:“草民不敢居功,附近建奴不过数千而已,却欺我万余汉人为奴。草民只在搏喀拓寨高呼一声‘明军攻来了’,立时便有几百包衣阿哈抄起扁担农具与我共击建奴!”
矮个的申自珍也拱手附和道:“草民那边也是同样情形。草民带人刚走到屯西头,东头便有人赶来,说已将建奴牛录章京的家平了。”
建虏占领辽东之后,为方便奴役汉人,颁布了《督捕则例》,其中核心便是剃发、异服、圈地、投充、逃人法。
这后三条中,圈地法便是指满族权贵可以跑马圈地,将汉人土地占为己有,原土地上的汉人则被无条件赶出家园。
而投充法又假装仁义,规定如果汉人无家可归,可自愿依附于满人,实际就是成为了奴隶。这看似是为了照顾生活没有着落的汉人,但实际上结合圈地法,失去了土地的汉人为了不饿死,便只能“自愿”成为建虏的奴隶。
最后一项逃人法则是规定,所有奴隶不得擅逃。逃一次右颊刺字,鞭一百归还原主。二次左颊刺字,鞭一百归还原主。三次立刻处死。此外,胆敢收留逃奴的人,也会被抄没家产或是流放。
有了这三条“利器”,建虏便可以随心所欲地“量产”汉人奴隶,并保证其无法逃脱。
彼时的辽东,凡生活水平还过得去的满人家中,少说也有七八名汉人或朝鲜奴隶,即便是普通满族农户,有两三个奴隶也不算多。是以,任一个村中,汉人包衣阿哈,也就是奴隶的数量都数倍于满人。
后世很多人有误解,说满人自己都常自称奴才,他们对汉人也是一视同仁的。
其实这都是对满语不熟悉造成的。满人地位高者会有地位低的满人作包衣,翻译过来就是“家里人”的意思,可以看做是一种家长制。这些包衣虽自称奴才,但其实他们的地位相当高,尤其是皇家宗亲的包衣,甚至可以做到大将军一级。
而汉人奴隶则多为“包衣阿哈”,虽都是包衣开头,意思却是“奴隶”,和人家满人包衣和主子是“一家人”的情形相去甚远。
实际生活中,包衣甚至可以为主子管账,而包衣阿哈只能干耕地、放牧的苦力活。当然,也有不少投降较早的汉人做了包衣,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赵功炜又道:“只是草民手里仅有锄头等物,若给我些刀弓火铳之类,我沿途召集大明子民,便是打到沈阳也不是难事。”
郑成功想了想,点头道:“我这里倒是有军器可以分给你们,但辽东虏贼毕竟势大,却不可轻易赴险。”
之前在直沽就缴获了不少军器,前日萨纳屯一战甚至缴获了两门小炮,这些东西带着也是行李,倒不如分给赵功炜和申自珍。
其实郑成功也知道,就算汉人奴隶数量极多,但不少人在辽东生活已久,愿意和建虏玩命的人并不占多数。不过只投入一些军器而已,若能在建虏老窝里搞出一两股反抗力量,却对抗虏大业非常有利。
“军器?!”赵功炜兴奋道,“若有趁手家伙,草民必能搅得建奴鸡犬不宁!”
郑成功又问道:“不知赵义士往后如何打算?”
“草民听闻最近蒙古人正在造建虏的反,我盘算着先在辽东折腾一番,而后设法带大家西去漠南。”
郑成功微微点头,“去漠南倒也使得,不过要途径科尔沁,却有不小风险。若你们真有意抗虏,危机关头倒是可以往东去找朝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