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食情报王

美食情报王 第207节

  黄花鱼是海鱼,除了背上这点小刺,那就是中间的一条椎骨大刺。认真摘一下,吃起来相对放心。

  符合陈舟对海鱼的印象。

  但刀鱼它也说是海鱼,但就是刺多。

  不知道它们都怎么长的。

  陈舟看了看自己的老妈,又扭头看了一眼陈桃桃。

  天气凉了之后,为了打理起来方便,小丫头剪了齐耳短发,倒是跟老梅差不多的发型。

  鱼长得怎么样,肯定也随它们的父母。

  刀鱼刺少还就怪了。

  晚上多了一道小菜,陈舟和老妈就在厨房收拾起鱼来。

  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

  过程简单熟能生巧,但多少带点腥气。

  老梅给儿子递过去一个小盆儿,说:“还得腌一下。”

  腌制是炸鱼里面非常关键的一步。

  目的就是去除这股腥气,顺带调个底口。

  材料很简单,用到葱姜、花椒、料酒,胡椒粉、盐。

  老梅的做法,先把葱姜拍碎,再用料酒调了个花椒水。

  料酒和拍碎的葱姜,都是为了这股辛香味更好地释放出来,达到有效去腥的目的。

  撒上胡椒粉、盐,腌制二十分钟。

  陈舟现在能从别人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和摸索到更多的背后原理。

  但老梅对儿子的话,却远远没这么复杂:“这样做好吃。”

  陈舟笑着点了点头。

  腌制的同时,则要准备一下炸鱼的面糊。

  老梅取出另一个大盆子,往里面舀了面粉进去,然后则是相同分量的淀粉。

  拿起那盒淀粉的时候,她还特意跟儿子提了一嘴:

  “你表叔送来的,说是用自己种的红薯做的。”

  也就是红薯淀粉。

  表叔这人很不错,陈舟跟他接触几次,两家的关系也更近了。

  淀粉和面粉之后,则是少量的无铝泡打粉。

  产品名写在外包装上,陈舟不用问。

  这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小苏打,能在炸制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让外壳蓬松起酥。

  随后,老太太在炸鱼面糊里面,也放了盐和胡椒粉。

  这样一来,即使只吃到面壳,也是带一丝滋味的。

  不会吃起来是油腻的一坨面疙瘩。

  虽然小黄花和刀鱼都不大,裹糊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但老梅还是很认真的进行了调味。毕竟是给孙女做的嘛。

  当然,她老人家的量,只有三十年主妇经验的手拿把掐。

  “你再给我开瓶啤酒,在那个小柜子里。”

  这用来调面糊的啤酒,就是陈舟一直以来忽视的小秘方了。

  和清水一块,分次倒入面盆,用筷子将面糊搅拌均匀,直到顺滑无颗粒的粘稠状态。

  中间也来了两勺油,能让油炸的效果更好。

  老梅把筷子提起来,调好的面糊像一条线那样,流了下去。

  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她对两种鱼的命运做出了区别对待:

  “刀鱼,拍点面粉就行。这个面糊主要用来炸小黄花。”

  陈舟点头微笑,除了刀鱼刺多需要彻底把鱼刺都炸酥之外,那可能这个小秘方,并不是被自己忽视了。

  而是老太太也会偷点懒。

  炸刀鱼,拍粉当然简单,但把面糊调的稀一点,效果也不错。

  拍粉、裹糊,下锅油炸。

  涉及到具体操作,陈舟也打算把简单的任务,从老妈手里接力过来。

  但老太太还是说着:“我来,我来。”

  她给陈舟做了小二十年的饭。

  不是说不信任自己的儿子,而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去接受儿子其实厨艺也不错的事实。

  跟在外人面前还不一样,老太太很乐意跟别的老太太们说自己儿子开个小饭店,生意特别好。

  但儿子在她跟前,她还是想着得由自己来做饭。

  否则的话,心里面不习惯、不适应。

  可老胳膊拧又不过儿子的大腿。

  她只能退在一旁,稍加指导。

  陈舟也顺理成章地掌勺,往铁锅里倒上了油。

  油温五成之后,下入小鱼。

  筷子轻轻夹起,缓缓将它们滑入油锅。

  在鱼接触到滚烫油面的时候,立马响起了“刺啦”一声长音。

  细密的小气泡,在鱼肉的周围翻腾破裂。

  把缓缓下沉的鱼,又托了上来。

  黄花鱼表面那层粘稠湿润的面糊,在锅里的高温作用下,开始由白色像淡淡的金色转变。

  面糊形状逐渐定型,轮廓还是鱼的轮廓。

  但表面又多少有些形态各异。

  筷子轻触,防止炸鱼粘连,略微的碰撞,产生沙沙的声音。

  而随着黄花鱼在锅里面翻滚,

  那股穿透性很强,油脂的焦香包裹着鱼的鲜香的气息,也在锅里面升腾起来,往四周弥漫出去。

  霸道而诱人。

  陈舟闻着炸鱼的味道,感觉肚子还有点饿了。

  “就是这个味儿啊,妈。”

  转头的功夫,厨房外面又凑进来一个小脑瓜。

  “好香啊~”陈桃桃也馋了。

  “炸完了先给你尝尝。”桃桃奶奶给孙女许诺道。

  “谢谢奶奶。”

  小丫头也不知道在跟谁客气。

  陈舟正炸着鱼,楼下不知哪个大姨喊了一嗓子:“老梅!又炸鱼呐!”

  老梅笑着拉开窗子,跟楼下的老姐妹互动起来。

  难免说起孙女过来、儿子在家里帮忙做饭、儿媳妇给自己买的礼品。

  老梅跟熟人邻居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喜悦,也炫耀了一下。

  “真有福啊,老梅!”

  俩大姨聊天的功夫,陈舟的鱼也炸好了。

  看起来色泽金黄,闻着同样是酥香四溢。

  老梅对自己的拿手菜再熟悉不过,看过一眼就知道,儿子这鱼炸的火候相当不错。

  于是叮嘱道:“一会儿再复炸一遍。”

  道理陈舟明白,复炸之后,会更加酥脆。第一遍是炸熟,第二遍则是炸透。

  而且,还得等等老陈回来,一块吃饭。

第200章 家里简单吃个饭

  网上经常调侃春晚节目里的传统话术,“我们一起包饺砸。”

  可能在语言类节目里,这样的结尾太过频繁,让人感到了厌烦。

  但事实上,陈舟家里真的会一起包饺子。

  一盆饺子馅,一个案板,一根擀面杖,桌子旁再围上一家人。

  老陈下班后,赶上了个包饺子的尾巴,洗洗手就加入了进来。

  陈桃桃自然也跟着一块上手。

  虽然她包的饺子有些偏向于包子的四不像,甚至还漏点馅,但是很受欢迎。

  下锅前就被提前预定了。

  陈桃桃的食客动态给到她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很爱吃你做的饺子。

  小丫头此时燃起了一些女承父业的想法,跟正在给她挽起来袖子的妈妈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07/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