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60节

  比如你想读一本关于股票投资的书,这时候你看到某本书上写着“股票之神巴菲特倾力推荐”,你的购买欲望瞬间就提升上来了。

  特别是对于新人作家而言,本来就没有什么名气,一个名人的推荐,或许就成了读者购买的唯一理由。

  同样两个毫无名气的作家,一个有名人的推荐,另一个没有,读者肯定会优先选择有名人推荐的那一个。

  有了这封麦卡锡的推荐信,等到《饥渴游戏》出版的时候,就可以在封面上写上“文坛大师科马克-麦卡锡强烈推荐”等字样,在小说的第一页,也可以附上麦卡锡的推荐信。到时候麦卡锡的读者,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买账。

  麦卡锡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若是放在中国的话,虽然比不上莫言,也得是余华、贾平凹那个级别的。

  在全美范围内,千万级的读者群体,麦卡锡肯定是有的。哪怕是有百分之一愿意给麦卡锡几分薄面,那么《饥渴游戏》也能卖出十万册,这已经能进入畅销书的门槛了。

  张伟向麦卡锡表示了感谢,并且小心翼翼的将推荐信收好,然后拿出了《老无所依》的剧本。

  “麦卡锡先生,我也送你一件礼物。”

  “这是什么?”麦卡锡接过剧本,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是《老无所依》的剧本?是你写的?”

  张伟则开口说道:“那天我在您的书房里看过《老无所依》后,我满脑子便是里面的情节,不断的省城一个个画面,不停的浮现,简直让我夜不能寐!

  我觉得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应该只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而应该变成影视作品,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让整个世界都可以了解到它!

  所以我便尝试着将我之前看到内容,编写成了一部电影的剧本。最近这两天,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现在我将这个剧本送给您,希望你可以喜欢!”

  “非常感谢,这真是一份很特别的礼物。”麦卡锡收下了剧本。

  虽然张伟并没有经得麦卡锡的同意,就将《老无所依》改变成了剧本,但张伟一没有公开发表,二没有以此盈利,所以也不能算是侵权。

  更何况张伟还将剧本送直接送给了麦卡锡,在麦卡锡看来,这大概就像是热情粉丝制作了个周边,然后送给爱豆。

  ……

  麦卡锡除了小说作家之外,也是个剧作家,他对于剧本这种东西并不陌生。

  晚饭过后,麦卡锡便拿出张伟写的剧本,仔细的看了起来。

  “咦?怎么连分镜头的描述都有?这并不是编剧的工作,正常情况下这种东西是不应该出现在剧本里的,而是会有有独立的分镜头剧本。”

  麦卡锡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东西方剧本的差异,或许中国的编剧,都会将分镜头写在剧本里。

  再看下去,一张场景概念图,又出现在了麦卡锡的眼前。

  “还有场景概念图啊!这画的还真不错呢,应该是有素描功底的人,才能画出来的。看起来在中国当编剧,可比美国难多了,不光要设计分镜头,还要有一定的绘画水平!”

  麦卡锡长叹一声,他显然不知道,这是张伟故意为之,中国编剧写的剧本里,也没有分镜头描写和场景概念图。

  然而分镜头描写和场景的概念图,却让剧本看起来更加的生动,会让人有一种深入其中的感觉。

  影视作品比文学作品更生动的地方,就在于镜头的展现。同样的一个故事,看文字描述肯定会更快一些,但是在感官输出方面,肯定是影视作品更胜一筹。

  就好比观众看喜剧片时,经常性的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和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而看文字的话,即便专门挑笑话看,很多的时候也只是觉得有意思,会心一笑而已,很少能达到捧腹大笑的情况。

  像是很多感人至深的情节,影视作品就更加直观了,镜头里演员哭一哭,再加上配乐的烘托,很容易就能让观众落泪。

  而文学作品中,要把读者看哭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作者充分的酝酿和调动情绪,再加上很多细腻的感性化描写,才能做到。

  对于具有影视方面素养的人而言,只是看分镜头,脑中就能勾勒出一个大致视觉效果,从而会有一种代入其中的感觉。

  《老无所依》这部作品是麦卡锡写的,他对于里面的剧情走向了如指掌,每一句台词也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因此分镜头描写,再加上场景概念图,也更能够使他带入其中。

  传统的剧本中,是不会去直接描写角色心理活动的,编剧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直接描述他们的内心想法。演员则需要通过对角色理解,通过表情、动作等,来展现出角色心理活动。

  然而通过镜头描写,却能够表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一页页的剧本看下去,麦卡锡脑海中,也勾勒出了一个个的画面,这些画面连在一起,其中的人物和场景便移动起来,逐渐的形成了一幕电影,开始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正是麦卡锡所希望带给读者的。

  “这剧本写的好啊,将我想展现的东西,全都描述的清清楚楚,如果我是导演的话,大概会直接拿着这部剧本去拍电影吧!”

  麦卡锡一边感叹着,一边走到了保险柜旁,他打开柜门,将这份剧本放了进去。

  虽说《老无所依》还没有出版,距离改编成电影,更是遥远的很。

  但以麦卡锡的名气,他的作品是有改编价值的,更何况他之前的作品,也有改编成电影的先例。

  麦卡锡琢磨着,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导演上门,希望将《老无所依》改编成电影的话,那么他就直接将这份剧本拿出来。

  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肯定也不希望编剧将自己的作品改的面目全非,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原汁原味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这件事,市场反应好还好说,那是皆大欢喜,就算你改编的面目全服,原著作者也能忍。

  如果市场反应不好,观众们不买账,骂作品烂的也是大有人在,到时候连累作者一起吃瓜落,那原著作者肯定忍不了啊!

  我的作品明明写的很好,是你改编的烂,凭什么要怪在我头上。

  因此当改编作品扑街时,原著作者不满意改编,喷导演和编剧的事情时有发生。

  麦卡锡这种文坛大师,显然是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被胡改瞎改的,如果导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表达出作品内涵的话,麦卡锡宁愿放弃改编,也要保住自己的名声。

  而张伟递上来的这份剧本,显然是尽可能的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对于原著作者而言,这显然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改编剧本。

  此时的麦卡锡已经决定,日后若是有导演想要改编《老无所依》的话,一定要按照这份剧本来,这样才能给观众展现出真正的《老无所依》。

  ……

  跟麦卡锡告别后,张伟离开了圣达菲市,直接飞往洛杉矶。

  然后飞机果然延误了。

  好在张伟有钱,他买的是商务舱,有VIP休息室可以待,于是便干脆就躺在VIP休息室的沙发上睡觉。

  美国公共场所的治安可不比中国,在美国越是大的机场,就越是混乱,你不知道人群中混着多少扒手,如果行李离开你的视线,很快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这种地方睡觉,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运气不好的话,等你一觉醒来,你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不见了!

  更何况张伟还是个东方面孔,这在美国应该是扒手们最容易盯上的对象。

  很多扒手对黑人下手前,会掂量掂量对方的武力值;对白人下手前,也会先分析一下对方好不好对付。

  但是对黄种人下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没有丝毫压力。

  所以张伟干脆就买了商务舱,去VIP休息室里睡觉,这样至少能保证安全,不至于东西被偷走,再可怜兮兮的找施教授求助。

  这也是张伟兑换剧本时,选择每天睡足十四个小时的原因,因为未来十天,他要进行多次的长途旅行,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等待交通工具的时间段,他都可以睡上一觉。

  从新墨西哥州到加州,相当于是飞越了三分之一个美国,距离其实不算近。之后张伟还要从加州回纽约,又是一段更长时间的飞行。

  而且张伟这一次去加州,是为了找亚马逊出版《饥渴游戏》,亚马逊出版也需要时间审稿子吧!这期间张伟基本无事可做,不如睡觉。

  更何况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晚上在街上溜达的,一般只有两种人,抢劫的和被抢劫的。

  哪怕你是蝙蝠侠,你都保护不了你的家人,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挂掉。

  所以没事的话,天黑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出门的好,老老实实待在酒店里,肯定比出门瞎逛要安全的多。

  ……

  亚马逊出版,负责接待张伟的人是一个年轻的白人小哥,名叫埃文斯,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这也很符合亚马逊的特点,毕竟是互联网公司嘛,招人都招年轻的。

  “张先生,我们的编辑已经审核过你的作品了,编辑部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很不错,已经达到了出版的标准,我们亚马逊也很乐意为您提供出版服务!

  作为新人作者,市场的行情是5%的版税,但你是我们亚马逊集团的顾问,所以我们肯定会给你一个更加优惠的价格,6%的版税!

  同时我们还可以免费赠送你一天推荐流量,到时候用户在亚马逊选购图书时,会优先看到你的这部《饥渴游戏》。”埃文斯开口道。

  张伟点了点头,能给出6%的价码,亚马孙出版也算是有诚意的,至少自己这个顾问的身份还比较管用。

  然而这距离张伟的心理预期,还差着2%呢!

  于是张伟掏出了麦卡锡的那封推荐信。

  “埃文斯先生,请你看看这个。”

  埃文斯接过推荐信,打开一看,脸色猛然大变。

  “我的天哪!这是科马克-麦卡锡的亲笔推荐信!科马克-麦卡锡几乎从不给其他作家写推荐信,你是怎么拿到他的推荐信的?”

  张伟微微一笑,开口道:“前些天,我特意去拜访了科马克-麦卡锡,他很喜欢我的这部《饥渴游戏》,并且给我写了这封推荐信。”

  望着手中的推荐信,托马斯仍旧是一脸不可思议,麦卡锡可不是一般的大牌作者,能被称作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这在美国文坛,牌面肯定是拉满的。

  更关键是,麦卡锡这个人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露面,连媒体想要采访他都很难,更别说让他写推荐信了!

  “这个年轻的中国人,能当上亚马逊集团的顾问,果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竟然能拿到科马克-麦卡锡推荐信!”

  再一看推荐信的内容,麦卡锡更是对《饥渴游戏》赞誉有加,甚至称之为“伟大的作品”!

  能拿到麦卡锡的推荐信,已经够难了,再加上让麦卡锡很夸一顿,这更是难上加难。

  很明显,这封推荐信的含金量十足,就凭麦卡锡推荐,哪怕书写的很烂,也能卖出去几万本。

  更何况编辑部那边反馈来的信息说,《饥渴游戏》的品质非常不错,出版肯定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只见托马斯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推荐信,沉吟片刻后,重新报出了一个数字:“我们亚马逊可以给你9%,这已经是我们能开出的最高价码了!

  我不知道你对我们出版业了解多少,在我们这一行,10%以上,是畅销作家能拿到的稿酬,普通作家即便是比较资深的,最多只能拿到9%。

  张先生,你作为一个新人作者,能拿到9%,不夸张的说,已经是普通作家的顶格待遇了,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最有诚意的价码!”

第196章 你们要喊“Sir”

  在美国的文坛,麦卡锡果然还是很有牌面的,一封推荐信,直接将版税从6%,提高到了普通作家顶格的9%。

  这个价码,已经达到了张伟的心理预期,张伟也很清楚,亚马逊几乎不可能给出更高的价码了,因为10%的版税是畅销作家的门槛。

  但张伟并没有马上答应,他思量片刻后,开口说道;“托马斯先生,很感谢你们的信任,我对于9%这个数字,也非常的满意,但我还有另外一个方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听一下。”

  “请讲!”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跟我签一个对赌协议。”张伟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只要5%的版税,但销量每增加五万册,给我增加1%的版税,封顶15%,你觉得如何?”

  “请你稍等片刻,我要去拿个计算器。”托马斯说着,跑去外面拿计算器了。

  张伟则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老美的算数水平,果然是令人捉急,这么简单的算数还要依靠计算器。

  片刻后,托马斯拿着计算机,以及纸和笔走了进来,开始在纸上写起了具体的数字。

  “起始版税是5%,卖五万册是6%,卖十万册是7%,卖十五万册是8%,卖二十万册就是9%。”

首节 上一节 160/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