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54节

  “另一部作品?已经在中国出版过了么?”加兰特开口问。

  “并没有,目前还只是书稿。”张伟回答道。

  “也就是新作品咯?”加兰特沉吟几秒,开口说道:“张先生,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是新作品的话,最好是不要来找学乐集团出版。”

  “为什么?”张伟开口道问。

  “实不相瞒,我们学乐集团虽然也有中文出版的业务,但我们的出版成本,以及渠道开支,相对其他出版社而言,还是偏高的。

  如果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作品,我们是很乐于出版的,但如果是新作品的话,我建议还是找华人社区的出版社,那样比较划算。”加兰特回答道。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个族裔,所以美国的很多出版社都有多种语言的出版业务,比如西班牙语、德语、法语等等,当然也包括中文。

  这种出版物主要是针对各个族裔移民群体,像是中文出版物,主要就是在唐人街或者华人社区的书店销售。

  这种非英语出版物印刷量通常不多,市场也不大,大出版社是不会做这种业务的。

  张伟知道加兰特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立马说道:“加兰特先生,您误会了,我要出的不是中文书籍,是英文书籍。”

  “是中文书籍,再翻译成英文?”

  “不,本来就是英文!”张伟说着,从包里面拿出了厚厚的一沓书稿,递给了加兰特。

  “The Hunger Games?”加兰特望着第一个的书名,开口问道:“这应该是长篇小说吧?”

  “是小说。”

  “什么类型的小说?”

  “应该算是科幻加青春吧!”

  张伟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日本一部恐怖电影,英文名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电影说的是未来的日本,颁布了一部新法律,每年会从全国的初中三年级中,随机选出一个班级,把全班学生送到一个荒岛上,给他们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人。”

  “是不是武器千奇百怪,有冲锋枪、斧头、十字弓、甚至还有平底锅?他们的脖子上还带着炸弹,一旦走远了会爆炸?”加兰特开口问。

  “对,就是这个电影。”张伟点了点头。

  “你说的是《battle royale》,我看过这部电影,设定方面挺有意思的。我们美国也有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不过参与者一般都是重刑犯。”

  张伟则开口介绍道:“我写的这本《饥渴游戏》,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北美洲在一场大战后被摧毁,在美国原来的废墟上,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

  新的家园共有十三个区,除了中央区之外,其他十二个区每年都需要派遣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前往竞技场,参加一场名为“饥渴游戏”的电视节目。

  这是一场残酷而可怕的生与死的竞赛,竞技场是经过人工布置的森林、荒原。在竞赛中,参赛者要斗智斗勇,互相追踪、猎杀,同时也要忍受饥渴,学会伪装。

  参赛者之间会互相结盟,也会互相背判,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到最后,直到每个人都战斗到死,最终的幸存者就是胜者。”

  “呃,张先生,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有些平凡,没有什么新意,类似的创意,有很多都已经拍成电影了,包括你提到的那个日本电影!”加兰特开口道。

  “如果这个饥渴游戏将被直播到全国,并且强行要求每个人都要观看呢?而且还必须要当成这日一样庆祝呢?”张伟笑着问。

  “庆祝?你的意思是,这个饥渴游戏,实际上是一场庆典?用杀戮来作为庆典么?这让我想起了西班牙斗牛!刺激而又残酷,但也是一场狂欢!”

  “西班牙斗牛?不不不,那太肤浅了。如果硬要比喻的话,我就觉得可以当成是感恩节。”

  “为什么是感恩节?”加兰特不解的问。

  “感恩节的由来,你应该比我清楚吧?”张伟反问道。

  加兰特立刻回答道:“当年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他们差点饿死,多亏了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食物,教他们种植玉米,他们才能活下去。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那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那么帮助五月花号的印第安人,他们现在都在哪呢?”

  张伟微微一笑,接着道:“印第安人帮助了五月花号上的英国人,然而不久之后,更多全副武装的殖民者到来,对印第安人展开系统性的驱赶和屠杀,然后占领了这片土地,开始快快乐乐的过起了感恩节。

  对于美国人来说,感恩节成为了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而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却是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的一天。可偏偏美国人庆祝感恩节,是为了感谢被他们屠杀的印第安人,这是不是很讽刺?”

  加兰特脸上浮现出一缕尴尬,美国的这些黑历史,全世界都知道,甚至连感恩节的来历,都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但加兰特还是开口说道:“这些都是英国人干的,我是犹太人,我们一家在二战时期,才搬来美国的。”

  “加兰特先生,别激动,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历史,我们改变不了历史,责任也不在我们身上,但正视历史还是必要的。”

  张伟说着,指了指《饥渴游戏》的书稿,接着道:“我写的这本小说,就有类似的内涵。中央区是富裕的,其他十二个区是贫穷的;中央区整日不愁吃喝,而其他十二个区,则需要依靠偷猎动物、采集野果勉强为生。

  即便是这样,十二个区每年还得派人去参加这个饥渴游戏,让他们互相残杀,直至最后一个人,而这个过程还被当成节日一样去庆祝。

  对于富裕的中央区而言,这的确是一场清楚,整个饥渴游戏,也真的像是一场斗牛表演,只不过表演者不是斗牛士和牛,而是十二区的年轻人。

  而对于十二区而言,他们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死去,还要去庆祝,还有比这更加羞辱和折磨的么?”

  “这听起来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观。”

  “没错,是反乌托邦。我要写的不仅仅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杀戮的故事。我希望写一个深刻的社会寓言。通过饥渴游戏这一极端设定,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斗争、阶级差异和对人性的考验。”

  “我明白了。”加兰特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这篇稿子,我先交给编辑,让他们看一看,如果真的具有出版价值的话,我们就签出版合同。”

  “大约多长时间?”张伟开口问。

  “字数看起来不是很多,我想三个工作日,应该能有结果吧,你留下一个电话,到时候我会通知伱!”

  ……

  虽然《仨体》是一部神作,但张伟暂时并不打算在美国出版英文版的《仨体》,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读者,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对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的口味。

  就以三体为例,西方人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地球往事,获得雨果奖的也是第一部。

  或许西方人看三体时,所带入的是三体人的视角,是侵略者的视角。

  三体人发现了地球,就像是当年欧洲殖民者们发现了美洲这片肥沃的大陆,将原住民杀光,然后将土地变成自己的,正是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而中国读者普遍的喜欢第二部黑暗森林,因为中国读者所带入的,是地球人的视角,也是被侵略者的视角。

  所以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罗辑参透黑暗森林理论,成功的震慑住了三体人,守护珠的地球,这样的剧情是比较有代入感的。

  这样的剧情很明显是不符合西方价值观的。你明明是弱者,就应该被强者压迫,凭什么你动动脑子,就能跟强者平起平坐?

  西方人信奉的是达尔文主义那一套,适者生存不适合被淘汰,在他们看来,强大欺凌弱小,甚至毁灭弱小,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基于价值观差异的原因,张伟并没有拿出《仨体》的英文版,而是拿出了另外一部适合美国市场的作品,那就是全美销售超过3000万册的《饥饿游戏》。

  美国一共就三亿多人口,一套小说能卖3000万册,绝对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了。

  《饥饿游戏》显然是很符合美国人的胃口,不光小说卖得好,拍出来的电影即便是稀烂,也很卖座,依旧有很多书粉愿意买单,最后硬生生的卖出了20亿美金的票房。

  留下联系方式后,张伟将《饥渴游戏》的稿子留在了学乐集团。

  像是学乐集团这种顶级的出版商,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的投稿。三天的时间,已经算是高效率了。

  这也多亏了张伟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介绍来的,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若是正常投稿的话,一两个月才能等到消息,是常有的事情。

  ……

  三日后,张伟接到了加兰特打电话,表示学乐集团愿意出版《饥渴游戏》,邀请张伟到纽约详谈。

  于是张伟再次来到学乐集团,跟上次同样的房间,见到了同样的人。

  “张伟先生,我们的编辑已经看过你的作品了,编辑给出的评价相当不错,符合出版的要求。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学乐集团可以为你提供出版方面的服务。”加兰特开口道。

  “能够跟学乐集团合作,我非常荣幸。”

  张伟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毕竟作品的质量摆在那里,能卖出3000万册的小说,只要编辑不是瞎子,肯定不会放过的。

  加兰特则继续说道:“那我们就详细的谈一谈出版的事宜吧!先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流程,一般情况下,新人新作的话,第一次印刷的数量肯定不会很多。

  在新书投放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作品类型和受众群体,针对性的先投放几个渠道,如果销量还不错的话,才会向其他渠道投放。

  就比如你的这部《饥渴游戏》,主要受众群体应该是青少年,我们会首先向校园书店投放你的作品,而且首批投放会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如果销量还不错的话,我们会增加印刷量,然后再向其他城市的校园书店投放,直至投放到全美。然后我们根据校园书店的反馈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向综合性书店投放。

  若是效率非常好的话,我们也会加大投放数量,会将作品摆在畅销书位置,并且给与广告方面的支持,帮助作品登上畅销书榜单。

  不过我的个人建议是,你对此不要有太高的期待,这对于新人作家来说,畅销书榜单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张伟点了点头,像是学乐集团这种经营了几百年的出版巨头,自然有一套成熟的宣发系统,图书的推荐淘汰机制,也是经过长时间市场检验的。

  加兰特则继续说道:“然后再说一下版税的问题,对于新人作家,我们学乐集团的版税标准都是统一的5%。”

  听到这个数字,张伟眼神中的不满一闪而过。5%的版税,哪怕是对于新人作家而言,都是最低档次的了。

  于是张伟摇了摇头:“加兰特先生,这个数字距离我的预期相差较大。”

  “但这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新人作家嘛,统一都是5%!这是市价。”

  “即便对于新人作家而言,5%也是最少的。更何况我的这本《饥渴游戏》,作品质量要优于市面上同类作品的平均水平,5%的版税,是不合理的。”

  “张先生,你对美国的出版市场可能不太了解。美国的图书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除了职业的作家之外,很多政客、企业高管、专业的学者、乃至运动员,也都会写书。

  有的时候,一个人可能因为某件事情,上了几次新闻报道,从而被人们所知道,也都趁着有热度的时候写一本书,捞一笔钱。

  对于美国的读者来说,除了小说之外,他们有太多的选择,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教育类、名人自传、回忆录、某个事件的分析等等。

  即便是小说,也有很多的类别可以选择,除了最新出版的小说之外,还有很多经典的名著,对于新读者而言,他们更喜欢经典名著,而不是新人作品。

  也就是说在美国市场上,你除了面对同行之外,还要面对其他非同行的竞争。在同行面前,你只是个新人,缺乏竞争力;而在非同行面前,你也缺乏噱头和名气。

  所以我们给与新人作家5%的版税,绝对是非常合理的数字。毕竟我们要承担宣发风险的。”加兰特瞬间展现出了犹太人的精明和斤斤计较。

  “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以选择自费出版,这样宣发风险我来承担。”张伟毫不犹豫的说道。

  “抱歉,我们学乐集团,不接受自费出版!”加兰特的拒绝,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5%真的是太少了,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国,我能拿到15%的版税!”

  “但是在美国,你只是个新人作家!”

  “可我有过成功的案例,我的上一部小说,几个月前的销量就已经破百万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这值得你们投资。”

  “张先生,美国市场跟中国市场可不一样,中国读者喜欢的,美国读者不一定喜欢!你毕竟不是美国人,目前还从来没有中国人写的小说,能在美国畅销!”

  “约翰-托尔金也不是美国人啊,《指环王》还不是一样在美国热卖?成为全美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JK罗琳同样不是美国人啊,你们学乐集团也代理了哈利波特系列在美国的出版权。难道你们给JK罗琳的稿费,也只有5%?”

  “但你毕竟不是JK罗琳,我们只能给你5%,不可能再多了!”加兰特的语气变得生硬,表情也显得不耐烦起来。

  张伟本来还想试着跟加兰特讲讲价呢,可加兰特的这副样子,显然是死咬住5%,不打算讲价!

  “看来我们之间的分歧比较大啊。”张伟长叹一口气,接着道:“既然如此,那我只能表示遗憾了。”

  “你的意思是,不打算与学乐集团合作了?”加兰特开口问。

  “你们报价太低了。我不想亏钱。”张伟耸了耸肩。

  “张先生,你可要考虑清楚了,你是新人作家,再加上中国人的身份,换成别的出版社,也不可能给你更高的报价!而且我们学乐集团可是拥有全美最大的渠道,别的出版社,可没有这种优势!选择我们学乐集团,才是正确的决定。”

首节 上一节 154/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