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52节

  西方唱衰中国的经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在此之前,诸如《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等常年反华媒体,在当时用的都是“硬着陆”这个词来唱衰中国经济。

  “硬着陆”这个词哪有“崩溃”显得惊悚,哪有“崩溃”显得有震撼性,特别是放在书名里,“崩溃”这个词噱头十足,肯定对卖书有帮助。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西方唱衰中国的行为,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崩溃论”。

  而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西方年年唱衰,中国年年增长,所谓的“崩溃”时间,也从2005年,不断的后延,渐渐的就成了翻日历,过一年就延后一年呗!

  章家敦也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章局座”,成了战略忽悠局的重要干部之一。

  但此时还只是2005年,中国的经济还没有用事实打脸西方,所以当张伟一脸不屑的说起章局座时,施教授并没有像张伟这般自信,反倒是有些担忧,生怕中国经济真的会像书里面说的崩溃掉。

  张伟马上开口劝道:“施教授,那个章家敦就是个骗子,你就放宽心好了,中国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好!别看咱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只排在世界第六,但我觉得以现在的发展势头,五年之后我们肯定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

  “但愿如此吧!”施教授长叹一口气,接着道:“还是说说你那本小说吧?还打算出版么?我也认识几个出版商,规模虽然不如学乐集团,但出版小说还是没有问题的。”

  “谢谢师兄。刚才我已经联系了另外一家出版商,要是他们那边也不行的话,再麻烦师兄。”张伟开口道。

  “那行,需要我就直接说,不用跟我客气。”施教授话音一转,接着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后天我要出差,去一趟新墨西哥州,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去?”

  “差不多吧。是圣达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会,也算是学术研讨会。”

  “圣达菲研究所是什么?”

  “是一家独立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市。这个研究机构是由默里·盖尔曼教授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共同创办的,这位盖尔曼教授是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是那个夸克之父。

  在美国,这种独立研究机构有很多,大都是都是盈利性质的。非盈利性的,还能存在二十年,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个圣达菲研究所,无论是名气,还是口碑,都是很不错的。

  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家,虽然也有少数是常驻学者,但大多数都是兼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间的话就从事圣达菲研究项目,平时的话还是要在原本的单位里上班的。”施教授介绍道。

  “他们的创始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那主要应该是研究物理学的吧?”张伟又问道。

  “不光是物理学,像是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社会学、金融,甚至文学、音乐、绘画等,也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实是复杂适应性系统的跨学科研究。”

  张伟愣了几秒,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师兄,什么是复杂适应性系统的跨学科研究?”

  这次轮到施教授愣神了,他迟疑了几秒,才开口问道:“你真不懂?”

  “真不懂!”张伟诚恳的点了点头。

  施教授有些诧异,心中暗道我这个天才的师弟,怎么连这么基础的知识都不懂。

  但他开始耐着性子解释道:“复杂适应性系统的跨学科研究是指对具有适应能力的复杂系统进行的多学科融合的研究。

  这类系统通常由多个适应性主体组成,这些主体能够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并通过学习和适应来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和策略。”

  张伟还是一脸懵逼,仿佛越听越迷糊。

  施教授也察觉到张伟没听懂,只好接着解释道:

  “就比如城市交通吧,就会涉及到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在道路上,像是行人、自行车、私家车、公共汽车,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主体,每一个主体对于城市交通都有不同的需求。

  而为了研究城市交通,需要用到交通工程学来设计道路和信号灯、需要用到社会学来了解驾驶者和行人的行为模式、需要用到心理学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需要用到环境科学来评估噪音污染、需要用到经济学来计算公共交通回报,需要通过法律学来制定交通法规。

  所以想要做好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机制,就必须去研究多种的学科,而且还要城市交通中的每一个主体,以及每一个主体的相互关联。这个圣达菲研究所,做的就是类似的工作。”

  “我明白了!这么说来,这个圣达菲研究所,什么类型的研究都有的大杂烩?那不跟大学差不多了?”

  “在专业研究方面,肯定不如大学,但是在合作和交流方面,圣达菲研究所要比大学强。在大学里,各专业基本都是各自研究自己专业的内容,而圣达菲研究所则是多个专业合作研究一个项目。”

  施教授话音顿了顿,接着道:“在我看来,这个圣达菲研究生,就像是一个科学家交流的平台,来自不同专业的科学家,能够在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了解,互相启发,协作完成同一个项目,这种模式还是挺不错的。”

  “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见识见识。师兄,我没有请柬,跟你去蹭会,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了,你可是基因剪刀的发明者,就凭这一点,圣达菲研究所也会给你贵宾级待遇!”

  ……

  张伟跟着施教授一起,来到了圣达菲研究所的聚会上。

  “施,你来了,好久不见!”一名戴眼镜,头发雪白的老者迎了上来。

  “盖尔曼教授,你好,您的身体还好吧!”施教授赶紧上前几步。

  “自从安了支架,身体好多了!”老者笑呵呵的说道。

  “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施教授将张伟拉到前面,接着道:“他叫张伟,你别看他年轻,但他可是一个天才科学家!不久之前生物科学领域,发表了一个轰动性的成果基因剪刀,就是张伟研究出来的。”

  “师弟,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起过的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教授!”

  “盖尔曼教授,你好,很荣幸见到你。”张伟赶紧打起来招呼。

  “张先生,恭喜你成为了今天这个庆典里最年轻的嘉宾!”盖尔曼上下打量着张伟,同时开口说道:“话说你的这个名字,我好像有些熟悉。是不是很多中国人,都叫这个名字?”

  “您没猜错,我的这个名字,在中国人使用是最多的一个名字。”张伟开口道。

  “怪不得呢!我记得去年发现石墨烯的那个中国科学家,也叫这个名字。”盖尔曼开口道。

  “您觉得那个人,会不会也是我?”张伟笑呵呵的问。

  “哈哈哈,年轻人,你可比施教授幽默多了!”盖尔曼开口答道。

  “幽默?”施教授咧了咧嘴,心中暗道,我倒是想幽默一下,可幽默不起来啊,实力不允许啊!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仔细的看了看张伟,开口问道:“打搅一下,请问您是发现石墨烯的那位中国学者么?”

  张伟看了看对方,是个生面孔,不认识。

  对方看起来没有恶意,于是张伟点了点头:“没错,我叫张伟,石墨烯是我发现的。请问您是?”

  “张先生,您肯定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啊!我叫詹姆斯,我是一名记者,去年夏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你现场揭穿黄禹锡论文造假,当时我也在现场的!那实在是太精彩,我现在都有种历历在目的感觉!”

  两人的对话落入到盖尔曼教授的耳中,顿时让他一脸的惊讶。

  刚才他还称赞张伟幽默。

  现在他赫然发现,那个幽默的人竟然是他自己!

  施教授则似笑非笑的望着盖尔曼教授,仿佛在问:你个老登,现在还觉得幽默不?

  记者打过招呼,便告辞起来,去跟其他的学者拉关系了。

  盖尔曼依旧还没回过神来,他下意识的问道:“去年发现石墨烯的那个学者,真的是你?”

  “是我。”张伟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可不是生物学家吧?基因剪刀,听名字也是生物学的科研成果啊!怎么又研究物理了?”

  “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研究的还是物理。今年才开始研究生物的。”张伟一副凡尔赛的表情。

  盖尔曼教授则是一脸不可思议,这又不是高考选科,随便从物理学跨越到生物学。

  这可是高端的科研,还能这么转专业的?完全不搭边啊!从物理学转到生物学,光是基础知识,就得学个三五年。

  你这么转专业也就罢了,还都能出顶级成果,这种事情,你敢相信?

  盖尔曼自己就是世界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拿到过诺奖的顶级大牛,而且还创立了圣达菲研究所这种跨学科科员机构。从物理学到生物学,跨度有多大,盖尔曼再清楚不过了。

  即便是亲眼所见,盖尔曼依旧心中是充满怀疑,张伟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也就在此时,门口走进来一名女子,从一身礼服的打扮看,也是今天的嘉宾。

  女子见到盖尔曼教授,立刻走上前去,打起了招呼。

  “盖尔曼教授,两年多没见,您看来更年轻了呢!”女子开口道。

  “莎菲,你也更美丽动人了!”盖尔曼教授笑脸相迎。

  这个女嘉宾,正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莎菲-戈德瓦塞尔教授,提出零知识交互证明的那位。

  张伟野人出了戈德瓦塞尔,他马上打招呼道:“教授,半年多不见,你还是那么的光彩夺目!”

  “张!你又来美国了!怎么没来伯克利找我们,阿德曼教授念叨你好多次呢!”戈德瓦塞尔一脸的惊喜。

  “这次是从纽约入境的,还没有时间去西部。等过两天,我去洛杉矶的时候,再去探望阿德曼教授。”张伟回答道。

  旁边的盖尔曼教授则开口问道:“你们认识?”

  “当然认识,张可是密码学领域的天才!他在密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整个密码学前进了十年!”戈德瓦塞尔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密码学?这是计算机领域的吧?”盖尔曼一脸震惊的望向张伟,仿佛看到了什么奇怪的动物。

  刚来的时候你是生物学家。

  转眼的功夫你又成了物理学家。

  现在怎么又成计算机专家了?

  变身也就罢了,还带二次变身的?

第192章 你是弗利萨么?

  作为诺奖得主,鼎鼎大名的夸克之父,而且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盖尔曼教授肯定是见多识广,不至于遇到什么事情,都大惊小怪。

  然而今天的张伟,却给了他一记大大的震惊。

  二十多岁的年轻科学家,盖尔曼不是没有见过,任何领域都存在着天才,美国又是全世界人才的汇集地,这里并不缺少二十多岁就做出顶尖成果的案例。

  跨学科的科学家,盖尔曼同样见过很多,圣达菲研究所本来就是做跨学科研究的,这里的很多学者本身就对多个学科感兴趣,精通两到三个学科的也大有人在。

  但二十多岁,就精通三个学科,而且这三个学科还毫无关系,这就是彻底的冲击盖尔曼的认知了。

  虽说生物学和物理学是有关联的,但这种关联仅限于生物学中的许多现象,需要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解析。不可能涉及到很高深的物理学研究,更不可能跟纳米物理学沾到关系。

  而石墨烯的研究,显然是属于纳米物理学领域的,从生物学跨越到这個领域,等于一切要从头开始。这相当于让一个大学教授,换个专业,从本科读起,然后再达到大学教授的水平。

  能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同时取得世界顶级科研成果,这已经够让盖尔曼吃惊的了,却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还是密码学方面的顶尖学者!

  戈德瓦塞尔的评价是,张伟在密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足以让整个密码学前进十年,这绝对算得上是对顶尖学者的评价了。

  刚听到这句话时,盖尔曼教授还觉得戈德瓦塞尔是在故意吹捧张伟。

  但仔细一想便觉得不可能的,戈德瓦塞尔可是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教授,在学界也算是成名已久的顶尖学者。这样级别的学者,犯不着舍下脸面去吹捧一个年轻人。

  就算是真的想吹捧,可以去夸夸你长的好帅,夸你身材好棒棒,夸你粗粗又长长,没必要在学术层面上夸人呐!

  这么看来,戈德瓦塞尔对张伟的评价是真实性的。

  盖尔曼教授也因此陷入到深层次的震惊当中。

  虽说研究理工科的,多少都要懂一些计算机,甚至有些人的计算机水平,完全不逊色于专业人士。

  但涉及到密码学,那就不一样了。密码学可不是普通的编程写代码,而是计算机科学中最高深的理论知识,这跟物理学、生物学没有半点联系。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毫不相干的三个领域里,都做出了世界顶尖的成就,这完全打破了盖尔曼教授对科学的认知,他甚至开始怀疑,科学是不是不存在了!

首节 上一节 152/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