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40节
陆孝清笑道:“有了这个项目,我们每年可以保持着1500个住宅单元的供应,牢牢的占据着香港第一大地产开发商的地位。”
长实集团也会购入地皮,作为每年的开发项目。
陈光良说道:“好,就这样的节奏保持。商业地产一旦投入运营,长实集团每年的利润便非常客观。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乌节路,我也打算开发一个商业综合体,所以长实也需要购入一幅地皮。”
这些资金,一下子就落入陈光良的个人手中,当然陈光良也是拿自己的钱买下的。
陈文杰当即说道:“新加坡的乌节路,目前仅董氏百货如果我们开发一个商业综合项目的话,首选是连卡佛百货,但同时,可以建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酒店不需要,因为香格里拉酒店会单独兴建。
有管理层质疑道:“新加坡的经济,是否能支撑起连卡佛这个高端百货,以及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陈光良说道:“我相信华人为主的地区和国家,前景都不会差的,所以新加坡的发展潜力,也会起来的。更何况,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众人便不再质疑。
主要是长实集团的实力,也非常强。
很快,地产会议结束,长实集团高速运转起来。
3月底,百德新街、记利佐治街、怡和街的‘三角地带’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正式开业。
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和大丸百货,仅隔着一个记利佐治街。
长实集团本身也是一体化开发,所以两幢大厦之间,还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连通,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意在百货和购物中心进行逛街。
大丸百货,是传统的百货模式;而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则是新型商业模式——购物中心。
两者的根本‘不同’,是‘百货’他是‘非自助式购物’,而‘购物中心’是‘自助购物’;‘百货’是由一家企业统一进行管理,基本都是自有品牌,但‘购物中心’是招商,引进不同的品牌和品类。
两种不同的商业零售模式,一时间形成非常直观的比较,让市民和游客尽情购物。
陈光良带着属下,视察了百德新街商业综合项目,当看到不管是大丸百货,还是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都是爆满的客流时,他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这一个商业综合性的成功,足以让香港市民见识到‘长实集团’的实力和信誉。
稍后,陈光良又去了百德新街其它项目。
其中三座公寓大楼,也已经全部出租出去,差不多是680户。
而且三座公寓大楼的一层,都是商业性用途,租赁给商户。
他走进一家‘惠康超市’视察起来,‘惠康超市’是香港第一个超级市场品牌,目前门店数已经突破十家。
至于英资,现在依旧没有反应过来,倒是牛奶公司组建了一个品牌,但现在牛奶公司还是华资周锡年的产业。
当然,屈臣氏是香港零售企业的代表,其拥有很好的条件。
在惠康超市里,陈光良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咦,为什么没有袋装大米?”
一众属下们也是差异,惠康超市的负责人说道:“我们的大米,主要供应商是环球贸易,他们本身就没有袋装大米。甚至,整个香港都没有袋装大米。”
也是陈光良逐渐脱离了群众,居然这么一个问题,他居然到现在才发现。
稍后,他便说道:“袋装大米是趋势,一袋5KG、10KG、20KG等,更方便选择。所以这一点,惠康超市可以联合环球贸易,试着推出袋装大米。”
“好的,我记下来了。”
通过这样的细节,陈光良相信累计下来的优势和信誉,也是让陈氏企业的品牌,保持着足够的竞争力,甚至是垄断力。
这一日,陈光良召开了‘长江工业集团’的集团会议。
在会议上,他听取了各产业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新丰纺织集团的林建云,汇报道:“目前,本港的纺织产业面临恶性低价竞争、海外联合市场的限额等压力.针对这些,新丰纺织集团主要制定三种策略:第一,做高品质纺织,提高纺织技术.第二,追求高附加值,逐渐形成以成衣为主的纺织第三,海外投资,我们在尼日尼亚的纺织厂已经建立,当地在英资撤出后,留下大量的外汇,但本地商品匮乏,是非常理想的投资地。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当地政Z不稳定的环境。”
纺织成衣产业,从来都是‘长江工业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新丰纺织,更是香港纺织业的‘启蒙者’、‘领袖’等地位,新丰纺织集团为香港培养了大量的纺织人才,相当于香港纺织的‘黄埔军校’,从而带动了整个香港的纺织行业。
香港的工业,比前世同时期领先3~5年,这其中就有纺织业发展更好,品质更高的一个原因;在和日本纺织业竞争时,香港纺织业占有的份额比前世更多,这就是一种改变。
陈光良稍后说道:“尼日尼亚那边,要注意和军方的关系,可寻求一个军方人物作为靠山之一。非洲不像其它地区,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很快,我们要未雨绸缪。”
林建云点点头,说道:“好,稍后我会传达。”
实际上,‘信息差’的优势太明显了,新丰纺织一踏入尼日尼亚,就发现当地太适合投资纺织工业——大量的外汇、商品的匮乏。
他们所建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布匹,在当地就是‘软黄金’。
当然,像是一般投资者,肯定急着撤回资金。
但新丰纺织则不痛,他们要投资更多的纺织厂,甚至后续还会投资成衣厂等等,作为一个长期投资。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纺织集团,是陈光良一直以来的目标,现在看似是在全球建立纺织、成衣工厂;但一旦新丰纺织集团大举进入‘品牌服装’是,那么这个全球的供应链,是相当的珍贵,相当于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陈光良一直没有对新丰纺织减少支持,反而非常的上心。
第438章 全面发展
在长江工业集团的会议上,各产业负责人正在汇报工作。
荣昌重工的负责人孙德和,也汇报了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香港地产继续旺盛,而我们荣昌重工供应着香港70%以上的钢铁(香港钢铁用量为20万吨左右)、60%以上的铝合金门窗与此同时,我们的钢铁产品还销往东南亚,每年在10万吨左右机械厂方面,我们已经可以为合和拉链生产不少产品,同时还能生产造船业上,我们的游艇已经打开亚洲的市场,过去一年销售18艘.拆船方面,由于香港拆船厂太多,不少拆船厂更是在海外港口斥巨资收购旧船,导致香港拆船业的利润已经稀薄.”
荣昌重工已经发展成一家集冶炼、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性企业。
虽然造船业才刚刚起步,不过复合式新型游艇一旦完成,那么说不定就能媲美欧美的产业。
孙德和是一位非常专业的冶炼人材,不过现在也逐渐转变成综合性管理人才,就像当初童润夫一样。
陈光良说道:“拆船厂本身就是我们兼做的产业,并没有打算长期投资。待利润不足后,可停止这个产业。冶炼、机械、制造,是荣昌重工未来的发展核心。”
三大产业,冶炼在八十年代可能会转移,制造业倒是一直会保留,但最重视的莫过于‘游艇产业’。
在陈光良的想法中,荣昌重工要从六十年代中后期,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游艇生产商。
孙德和点点头,说道:“好。不过香港拆船厂的废钢,不少都出售给我们荣昌重工,用于重新回炉。”
此时的孙德和不知道,前世他在冶炼领域的成就,当然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如今,他是香港的风云人物、打工皇帝,子女深受其福。
像孙德和、童润夫这样的管理高层,他们虽然不是集团负责人,但收入却是陈氏企业所有最高的一档,这是因为他们有管理本领不说,还有行业顶尖技术的本领。
接下来,是华泰塑胶的负责人苏东生的汇报:
“去年塑胶花在港的总产值高达6亿,不过我们预测已经达到顶峰,今年确实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增长的空间,欧美一些家庭也开始逐渐不再追求塑胶花。”
“华泰塑胶花去年的总产值为1.2亿,占20%份额;与此同时,利润率也跌至20%”
“华泰塑胶花已经在三年前停止大幅扩张,所以这三年我们一直追求的是代工、代理等模式差不多有五百个家庭为我们进行部分缓解的代工,另外有二十多个中等工厂产品,是由我们来代理.”
陈光良听完后,强调道:“你们的预测是对的,欧美家庭逐渐也不喜欢塑胶花了,这个产业已经进入下跌环节。”
他时常在海外考察,这种事也会留意的。更何况,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很难发现端倪。
苏东生点点头,继续说道:“我们在玩具领域,依旧保持着每年增长的好态势。在代工领域,我们为美国的‘奥黛丽玩具’代工芭比娃娃,每个月交货10万以上.我们自有的玩具,每年出口也保持着10%的增长.还有我们的品牌玩具‘孩子王’,目前已经在港拥有三家门店”
玩具,是一个朝阳产业,而且经久不衰。
在五十年代,香港和日本都在努力发展玩具产业出口,可谓竞争激烈。
陈光良利用自己的本领,为香港拿下‘芭比娃娃’的代工产业,同时也奠定了香港‘塑胶娃娃’的产业技术和生产线,为出口创下不错的战绩。
与此同时,华泰玩具也替欧美玩具厂商代工生产,不嫌弃钱赚的少。
当然,华泰玩具也在发展自己的专利产品,包括魔方、塑胶积木、轨道火车等等产品,甚至还拥有玩具品牌——孩子王。
陈光良接着说道:
“玩具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产业,我们要重点发展。我提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我们要有自己的专利产品,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品牌‘孩子王’的效应,例如魔方、积木玩具、轨道火车的产品,让我们也有一些在世界玩具品牌竞争中的底气。”
“所以,我最近又想到一个‘专利产品’,那就是在‘伊利挖掘机式糖果机’的基础上,研发一种抓娃娃的机器。‘伊利挖掘机式糖果机’是美国早年的一种挖斗式的抓糖果机器不过我们要做出很大的改变,第一是将挖斗改成抓斗,第二是后期尝试用引用电子技术,加入计时器、可投币计次,第三是商品不再是糖果,而是洋娃娃或者布娃娃等.”
苏东生在本子上快速的记录下来,心中也是比较意外,老板百忙之中,居然可以细致到如此程度。
美的电器的负责人陶云,趁机说道:“美的电器,也可为抓娃娃机器提供技术支持。”
如今,美的电器也被提拔为‘集团式’企业,和新丰纺织集团、荣昌重工集团、华泰塑胶集团,成为同级的公司。
所以,陶云在集团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他也明白,老板重视的事未来,当前美的电器的产值,在整个集团微不足道。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嗯,集团之间的任何技术,都是要互相支持的。”
当年太古集团凭借庞大的造船机械方面的人才,在战后不仅迅速恢复香港的船坞,并造出一艘6000吨的远洋船只;而且,太古集团凭借人才的积累,又迅速成立太古机修工程,为在香港的飞机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
这就是技术积累!
这么多年来,陈光良旗下的荣昌重工集团,也积累了不少技术,在维修船只上,还是拥有不俗的实力;只要不涉及到大修,都无需去日本,香港本地便可以解决,节约了不少的成本。
接下来,轮到美的电器的陶云汇报:
“美的牌收音机,目前每个月可出口2万个,占全港的近20%的份额.电风扇方面,我们每个月也出口在2.5万台,品质和日本产品不相上下最后便是电话机,我们已经初步研发成功,接下来便是准备推入市场.”
“香港的电子产业,是由我们带头发展起来的,也是由收音机产业带头发展起来的;目前香港拥有14家电子工厂,每年出口的收音机已经破百万部,主要市场是美国、英国。”
“与此同时,欧美的一些电子企业,纷纷有意来港投资,香港的电子产业已经处于一个发展期,相信接下来会有高速的发展态势。”
陶云顺便分析了香港电子产业的大势所趋,接下来香港封装晶体管、生产军用雷达等等,将迎来一波发展大浪潮。
前世等到八十年代,香港电子产业取代纺织成衣,成为第一大产业(电子表世界第二、电话机和程控交换机崛起、电子元器件等等)
陈光良稍后分析道:“香港收音机出口增加非常的快,恐怕日本不会坐以待毙,毕竟我们的晶体管主要进口于日本。所以,美的牌收音机要未雨绸缪,考察英国和美国的晶体管,一旦日本断供香港晶体管,我们不至于没有准备。”
陶云点点头,回道:“好,稍微我们会重视这个问题。”
不过此时的陈光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1959年,日本晶体管的年产量已超过美国公司,其生产的约55%的晶体管用于收音机,70%以上用于出口,受到挤压的美国半导体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此时尚处在仙童的诺伊斯,最开始考虑的是有发展底子的日本,不过日本市场却对仙童并不友好,彼时的日本政府阻止了仙童在当地投资建立生产设施,同时迫使仙童以低廉的价格将其专利权转让给NEC,仙童此时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提升而销售渠道狭窄的严峻问题。
想到这些,陈光良对陶云说道:“你试着去美国仙童考察,介绍一下我们香港的开厂优势,例如人工成本仅美国的十分之一不到,但效率是美国的两倍.而民用晶体管的生产流程比其他晶体管需要投入更多人力,香港显然是非常适合此时美国晶体管产业,面临着日本的强势打压,来香港工厂是势在必得希望他们来我们香港开办一家晶体管塑封工厂。这样一来,我们也不需要再去美英拿货.”
提前引进仙童,这有利于香港收音机的发展,打击日本收音机产业,这是陈光良乐意看到的。
陶云毫不犹豫的说道:“好,我尽快去办!”
在过去的一年(1960),长江工业集团创造出8000万港币的庞大利润,比长实集团、平安金融集团还赚钱。
严祖和从美国考察归来,兴奋的找到姐夫陈光良,商议开设中式快餐一事。
而陈光良在长实集团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这个小舅子。
“姐夫,美国的快餐产业倒是发展很不错,只是我有些忧虑,香港人习惯被服务,中式快餐会不会被接受?”
能提出问题,说明严祖和至少认真思考过。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