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46节

  陈光良摇摇头,说道:“根子烂了,给什么武器都没有战争的勇气,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是士兵看着长官发财,谁会去给他卖命。”

  “那要是另外一方胜了呢?”

  “岳父,我们是资本家,那是原罪.”

  严智多缩下脖子,说道:“我回去就变卖财产,准备来移居香港。幸亏前段时间看你把香格里拉饭店也给了平安银行,我也兑换了一些美金和黄金。”

  陈光良点点头。

  严智多来港,也只怕能做个养老翁,毕竟他不擅长实业,而钱庄那是本地粤籍人的专长。

  也可以了,买点物业,做个收租佬也不错。

  陈光良带着庄铸九、陆涵章来到清水湾220号,只见这里是一片荒地,但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如梦似幻。

  “在这里,时代影业开辟一个‘电影工厂’,你们觉得怎么样?”

  陆涵章率先发表意见道:“虽然说,拍电影不比做档口买卖,一定要选择旺地。但这里交通不便,远离市区,怕是太过偏僻了点。”

  陈光良笑道:“你都知道不一定选择旺地,那这里自然没有问题。而且,我的意思是在这里开山劈石,建立一个庞大的电影城,有隔音片厂、置景场所、摄影棚、行政大楼、制片大楼、暗房、冲印所、道具室、货仓、放映室、生活区,甚至还可以建仿古建筑,开发旅游景点和酒店”

  前世的清水湾,后来成为高档别墅聚集地,前期肯定也是有邵氏影城的功劳。

  如今既然时代影业成为香港的电影霸主,那自然这里该建立时代影城。

  庄铸九在一旁问道:“只是北角名园山的制片厂,目前已经足够使用,再建影城,是不是浪费。”

  陈光良说道:“这里是个长期的计划,考虑先买下地皮,可能等过五年后再慢慢规划什么的。这一次国内的战争,给我一个启示,香港将迎来一波人口潮所以北角园明山的地皮前景很大,而我们时代影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更加专业的制片场。所以,我觉得应该先买下这里,将来再择机开发。”

  庄铸九心中震撼了一下,这话里已经透露出一些什么,只是还有人在,他不方便询问。

  所以,他只是说道:“这里的地皮倒是不贵,时代影业有资金买下,陈先生打算买多少面积?”

  陈光良说道:“越大越好,最好有个八九十万平方尺,计划可以分个十年二十年的。另外,鉴于内地的形式,我想出售靖安寺路的时代影院。”

  这可是时代影业的核心资产,当初日本人要占领租界前,陈光良也没有想出售。

  庄铸九不再有疑问,当即说道:“好,我尽快回沪处理。”

  在现场,陈光良划分了一下接下来购入的地皮,事情就交给庄铸九等人去做了。

  自从抗战胜利后,时代影业的投资重心完全在香港和东南亚。期间,沪市政府业将娱乐税提高至30%,显示出内地的市场虽然大,但投资已经不适合了。

  当天晚上,陈光良和几个时代影业的高层,在湾仔的酒楼包厢吃饭。

  经过多年的变迁,除了庄铸九和陆涵章,其余高层基本都是提拔上来的。

  早期的一些导演,例如任彭年、王元龙等,虽然依旧是股东,但地位已经局限在导演上。如今的时代影业,实行的是企业管理模式,专业的人只需做专业的事情。

  而时代影业这些年来,在陈光良的带领下,总是先一步化解危险,所以资产一直是正增长。仅在东南亚和香港的物业资产,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总资产更是差不多有800万港币以上。

  在东南亚的影院占有率,比邵氏占有率多一倍,因为邵氏很多都是乡下戏院,而时代影业喜欢购买地皮,再修建物业。

  在席间,陆涵章也是道出电影的现状:“现在东南亚和香港的市场,只要拍出电影,就能赚钱,小成本电影更赚钱。若是投资大了,反而不一定赚钱。”

  陈光良明白,这种现象要持续十年时间,毕竟战后的娱乐比较简单,人们不再想回忆苦难。

  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顺应潮流。而且我一直给你们讲,市场卖座的电影是好电影,而获得什么奖什么奖就未必是好电影,好电影的特点就是赚钱。就像任彭年导演,他就很明白一个道理,市场需要他做什么,他就会去做什么,他既然来到香港,就主动去拍摄粤语电影,这不是重新找回市场么!”

  任彭年是早期时代影业的‘三大导演之一’,他手中还有一些时代影业的股票,所以也是股东。去年任彭年开始拍摄粤语电影,题材也重回他的拿手好戏——女侠系列。

  虽然说,已经拍摄不出什么爆品,但至少是一名赚钱的导演。

  陆涵章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陈光良趁机说道:“内地市场现在已经不是主要的,我们要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和香港。这战争一开,内地的娱乐业经营很可能。”

  庄铸九这时候终于问道:“陈先生,你说这场战争.”

  陈光良不等他问完,便说道:“接家人过来吧,不管谁当家,我们资本家在内地已经没有前途,前者是主打官僚资本,压缩民营企业;后者嘛”

  众人一听,冷汗都出来了,难怪这个华夏第一商人跑得快,知道国内已经没有‘资本家’的生存空间。

  庄铸九忍不住说道:“这难道不需要商业?”

  “商人那叫做奸商,看看苏联就知道了,看看JF区的地主奸商就知道了,这叫做GM!不打倒像你们常州庄家这样的资本家,那就是GM不成功。工人、农民才是将来的主人”

  庄铸九诚恳的说道:“听陈先生这样一分析,我豁然明白,爱颐还留恋沪市的繁华生活。”

  陈光良笑着说道:“现在留恋,以后可以洗洗茅厕、扫扫茅庐,改造一下,就不是资本家了嘛!”

  庄铸九说道:“这句话说的好,我这就转告她。”

  他倒是一直想在香港定居的,毕竟跟着陈光良的脚步走,那就是不会错。

第350章 军火商?

  8月,维多利亚港驶入四艘万吨巨轮,而且懂行的都知道是而二战立下汗马功劳的‘自由轮’,一时间有些惊讶。

  “莫非是怡和、太古的船队?”

  “不对,船身上写着‘Golden Gamma’,还有中文,不太像怡和、太古的。”

  “有道理,但如果是外国的船队,应该不会有中文。那难道是招商局的船,听说招商局也买到10艘自由轮?”

  “招商局取名不会取‘金什么号’,我看倒是有点像环球航运的船?”

  “环球航运?这不是陈光良先生的航运企业,我的个乖乖,他可是我们华人早年的船王。没想到,如今王者归来,但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回沪市?”

  “我也不清楚,听说国民政府给他高官厚禄,他都推脱了!”

  一时间,香港商界议论纷纷,但无疑陈光良的实力还是展示到位。

  说实话,来香港避难的江浙沪富豪,并不希奇;但能在香港做到如此高调的人,也只有陈光良一人。

  哪怕是杜月笙来香港,也并未听说过有什么大的动作。

  反倒是陈光良来香港后,平安银行在本地的华资银行的影响力,已经是仅次于东亚银行;长江地产也在香港大肆收购地皮和旧楼,并大修土木;环球航运如今也是一口气买下四条自由轮,总吨位已经达到5万吨;实业方面,新丰纺织依旧是香港最大的纺织厂,维他奶也有些知名度。

  在九龙仓的码头上,陈光良此时也在和陈光聪、赵铁毅、吴浩等人,视察码头卸货。

  此时环球贸易的人,正在忙着清点货物,这次杰克从美国战余物资管理处,搞了不少好货。

  “陈先生,吴经理,环球贸易的货物已经清点好了,共计是:军用钢盔1万顶、道奇卡车50辆、军用吉普车100辆、大米5000吨、面粉500吨、棉花.所以货物都已经进入仓库及指定存放处。”

  在场的管理层虽然知道这次进货不少,依旧捏了一把汗。

  陈光良笑道:“大家要有信心嘛,更何况这次货物大部分只需要先出资30%,剩下的资金可以分批支付。”

  这一次环球贸易确实搞了一票大的,所需要的资金也是公司的很多倍,不过杰克作为中间商,搞定了美国那边的程序,而且还担保资金分批支付。

  而环球贸易需要做的,便是将这些货物卖出去,而这中间的利润,都是非常庞大的。

  吴浩这时候说道:“道奇卡车是个好东西,现在国内战争打响,来香港开工厂将可能成为趋势,而这些卡车本地说不定都可以两年内消化;军用吉普虽然舒适性差点,但价格便宜,也是个好东西,我们不仅可以在香港销售,也可以销往广州和沪市。”

  环球贸易已经走上正轨,对各个城市的贸易已经有很大的把握。

  陈光良说道:“所以说,只要是好东西,根本不缺市场。如果我们没有美国的关系,根本拿不下这些货物,才是最大的关系。”

  杰克这些年也是成长起来,如今居然能搞定这些环节,当然人家曾经本来也是华尔街精英;而此次他合作搞下这些货物,从中赚了也是不少,而且是稳赚,不用担风险。

  陈光聪这时候说道:“沪市倒是也缺大米,加上环球贸易在香港的粮食供应地位,大米和面粉卖出去不难。”

  吴浩点点头,补充道:“毕竟此时全国的农业还没有恢复”

  这时候,陈光良却说道:“我听说,日本现在很缺粮食,虽然有美国的援助,但粮食依旧非常紧缺。”

  众人大吃一惊,这战争刚结束一年,华人就能和日本做生意嘛?

  陈光良补充道:“现在日本已经战败,我们又能赚他们的钱,何必要一直不接触呢!更何况,日本现在有美国占领,它的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将来美国可能扶持它,以此控制远东,进而防备苏联。综述,我们要和日本打交道。”

  众人一听这种战略性的眼光,都深深的记下来,毕竟老板的眼光都很长远。

  吴浩随后说道:“只是日本现在很穷,全靠援助,我们正常贸易未必行得通!”

  赵铁毅也补充道:“听说日本国内比华夏还凄惨,当然他们是罪有应得。”

  大家的意思是,日本人给不起钱。

  陈光良说道:“我们要钢铁,战后,日本的武器都成为废铁,这方面应该很多。而现在国内就缺钢铁,所以我们可以将粮食去日本兑换钢铁,再将钢铁卖给国内,特别是沪市。”

  众人眼前一亮,这样的贸易图,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老板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尽快派人去日本,先成立个办事处。”

  此次环球贸易进口的货物,是本身资金的数倍,若不是分期,以及有平安银行做后盾,一般人是不敢这样买的。

  但此时美国的战余物资,那是相当的便宜,就是杰克赚了利润,也是相当的便宜;至于粮食,那也比越南等地区划算,只是不能考虑运输的事情,但这一次运输成本极低,就出个燃料费和保险费而已。

  吴浩接着说道:“这1万顶钢盔,难道要做为军用,卖给国民政府?”

  他最不解的便是这个,其余人也看向陈光良。

  “好好开动一下大脑,看看这军用头盔像什么,可以作为什么,但肯定不能卖军用物资,国民政府也没有什么钱。”

  此言一出,大家搅动脑汁。

  陈光聪说道:“军用头盔像脸盆,也像菜盆,只要稍微改一改!”

  众人眼前一亮,这才发现陈光良的高明。

  “高,这稍微改一下,那就是高档美国货,根本不缺买家。”

  “对呢”

  这个时代穷人多,但不代表富人少,香港、沪市、广州的富人也有不少。

  陈光良笑着说道:“不然我们买回来做什么,改成脸盆,当做高档货来卖。毕竟使用寿命,以及干净卫生,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代的塑胶有了,但远东还没有发展起来,而且钢盆很有市场的。

  这次从美国进口的货物,都是陈光良拍板拿下的。如今环球贸易也算对得起‘环球’两个字,已经拥有上百人的队伍,据是贸易上的人才,所以很多货物都能有渠道销出去。

  而环球贸易在香港有不少货仓和停车场,再加上这些货物是分期支付,所以很多东西可以慢慢的出售,没有那么迫切。

  林高基是环球贸易香港总部的一名管理层,他主要负责香港的粮食业务。

  自从环球贸易在去年为港府奔波粮食供应后,环球贸易就逐渐成为香港的主要粮食供应商,特别是结束军政府管理后,环球贸易在香港粮食供应链中,占据着很大的份额。

  所谓粮食供应商,自然是在海外有着粮食进口渠道,进口后回港要有‘粮仓’,最后才是和各零售商、粮店建立合作关系。

  “林经理,大昌贸易又抢了我们几家粮店,我上门去询问,人家说价格是差不多,但毕竟都是粤人,所以他们优先照顾大昌贸易。而且还言,大昌贸易有恒生银号做后盾,还能押后支付。你看,我们要不要再把条件给高点,争取争取!”

  一名职员找到林高基,汇报了情况。

  林高基一听,很是轻笑道:“这就奇怪了,这个大昌贸易他们没有自己的航运公司,运费方面肯定没有我们的优势。他们却主动出击,看来大昌贸易行很想要这个粮食供应的份额。”

首节 上一节 346/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