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43节

  “嗯,你们做的很好。”

  随后,陈光良又视察了一个在建的地产项目。

  这个项目位于油麻地,它是一幅面积达2.6万平方尺的地皮,如今要修建成15幢五层高的唐楼。

  早期的唐楼(19世纪中后期开始),高2至3层,阔15呎(约4.5米),以青砖砌成,而屋顶是以木结构及瓦片组成的斜顶,唐楼旁则设有木楼梯连接各层,当中部分唐楼更有2呎阔的铁制骑楼。

  19世纪末期起,香港的唐楼普遍有3至4层,每层高4米,阔5米。设计方面,骑楼以砖砌支柱支撑,并跨出唐楼前的人行道。由于这种设计始于广州,所以当时俗称为“广州式骑楼”。

  到了1930年代,混凝土取代了砖成为了唐楼的主要建筑材料。

  而如今长江地产修建的唐楼,都是采取的混凝土,所以一些建筑材料都需要进口,包括钢筋、水泥等。

  不过陈光良觉得,七十年代后,再拆卸这些旧楼,期间也有二十多年,建筑投资高点是值得的。

  更何况,长江地产修建的五层唐楼属于新一代的‘建筑’,虽然外观依旧是粤式风格,但内部已经非常现代化——自来水、电等入户是必然的,还有佣人房、钢窗、抽水马桶等等。

  “晚一点,我们再讨论讨论承租部门的工作。”

  “好的”

  关于承租部门,陈光良也觉得有些管理混乱,打算好好整顿一下。不过长江地产一旦将1000幢楼的目标完成,承租的工作也必然非常庞大、复杂。

  届时,也需要一支精兵强将的队伍。

  而且陈光良认为,他们建的唐楼,每一层在750~1200区间,依旧对后面的香港来说,有些略微大了。

  有钱人承租一层,当然没有问题。

  但很多人只能租得起一间房,所以必然一层房子也要‘分租’。

  在前世,

  那么长江地产拥有庞大的物业,也要管理分租的情况,为了不乱,还是要提高管理素质的。

  视察完毕后,陈光良乘坐汽车,前往天星码头。

  九龙这边的汽车,是公司车,他每次来乘坐公司车去九龙各处考察。乘坐汽车,更方便保镖保证他的安全问题。

  当然了,陈光良现在也就带两个保镖和一个司机,并不打算夸张浪费。杜月笙到香港,也是带两个保镖,而陈光良毕竟自身拥有很厉害的本领,就是不带保镖,也没有人能绑架了他,带保镖不过是,尽量不要自己出手而已。

  但安保公司依旧有几十名保镖,自然就是保护他的家人了,多余的人手则在公司里做事。

  回到中环的德辅道平安银行大厦,发现严人美在他的办公室,陈光良并不稀奇。

  严人美的工作是,熟悉陈氏企业的运作,甚至心中记住未来的操作。

  见陈光良一身灰,严人美拿出毛巾,给他拍打起来。

  “又去工地啦?”

  “地产公司的事,不就是工地最重要嘛,万一下面的人质量搞不好,建筑材料的价格虚报,我岂不是吃大亏。”

  严人美笑着说道:“哪个属下敢骗你这个聪明的老板”

  “不是我聪明,而是我了解每一样建材的市场价格、质量等,大家知道我专业,所以才不可能骗我。要真是只知道在办公室里的老板,大家就是再忠心,也会想到虚报和应付的。”

  “这倒是”

  随后,两人在办公室里讨论起长江地产的事情,严人美也从陈光良的口中,得知公司的发展详细进展。

  更重要的是,陈光良说道:“这些物业,未来是只租不售。但如果内战开始,必然有大量的富人南下香港,他们会带走庞大的财富,可能是几亿美金,那我们的物业就是香饽饽;一旦XXX获胜,大家就会在香港定居,发展工业,香港迎来一波大发展,就好比租金的辉煌。”

  严人美问道:“那XXX就不收回香港?”

  陈光良说道:“恐怕你的疑问,也是很多南下富豪的疑问,所以他们不敢投资地产,而是继续投资实业,一部分人则热衷投机,让我们海派商人错失香港的商业霸主地位。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由于政体的不同,如果XXX还想和世界保持联系,而不封闭自己的话,必然需要一个开放的窗口——香港。默认香港的存在,而英国统治香港,也可以为内地带去一些商品和技术,这就是香港未来的地位——转口贸易,以及沪市企业家带来的工业。”

  严人美点点头,说道:“嗯,我明白了!”

  陈光良继续说道:“明白这些局势的发展,那我们就应该发展航运贸易、地产、工业、金融四个产业。其中地产方面,我这次购入大量的物业,而且是只租不售,就是预测将来的香港,一定会开放天空,让住宅也朝着天空发展。届时,高层住宅可以达到20层,那么我们的房子再慢慢拆掉重建,我们就能拥有更多出租物业。”

  严人美目瞪口呆,自己这位丈夫的眼光,已经是非常长远的。

  当然她相信,事情会这样发展下去,因为自己的丈夫预测没有错过。

  “我记下了”

  “嗯,总之我们要对香港有信心,任何危机来临时,那不是套现资产的机会,而是抄底的机会;反倒是任何疯狂时,我们就该冷静,可以趁高位出掉。”

  他告诉严人美这些,相当于就是再写一封‘信托文件’,并不是说他会如何如何,而是富豪都会提前准备一些,避免意外突然来临。

  严人美知道陈光良的想法,她不会讲出来,会默默的记下来,这是她该做的事情,毕竟儿子们还没有长大。

第347章 汇丰董事

  在1946年3月8日,宋仔文为了稳定法币汇率,及稳定国内经济,制定了放开外汇兑换、黄金兑换的政策——法币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法币2020元,17家指定银行可以自由兑换;同时中Y银行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卖黄金,每个金条(10两)售价为法币165万元,折合每克3300元。

  听闻这个消息后,陈光良第一反应就是——宋仔文太过理想化了。

  宋仔文自以为国民政府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包括航运、纺织、金融等各行各业,目前70%都是国营资本;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手中持有大量的美元、黄金,以及得到美国的贷款支持。

  他便觉得自己能稳定国内的形势,冒然出台这样的政策。

  实际上,宋仔文属于自掘坟墓。

  本来国民政府就已经烂透,怎么折腾都属于无救,还不如手握美元、黄金,以及大量的物资,先搞定国内的局势再说。这样一来,至少‘财富’不会流入民间。

  当然,陈光良对国民政府如何败的,已经没有兴趣。

  沪市,宁波路,平安银行大厦。

  以夏高翔、张树年、郭德明为‘三巨头’的核心管理层,正在进行秘密商议。

  此时的平安银行,依旧是正常展开业务,而且是第一时间在沪恢复营业。

  当年的‘挤提风波’早已经成为过去时,由于当时并未造成资金拖欠,所以部分储户只是损失了一些利息;更何况,在后来舆论也变成是有人故意散播言论,造成平安银行挤提,故平安银行是受害者。

  如今,平安银行的存款依旧很可观,至于投资业务,仅剩下新丰纺织一家工厂。

  夏高翔说道:“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们尽可能的化整为零去兑换美元或黄金,法币坚持不了半年时间,必将迎来大贬值。另外,老板还希望平安银行收购他手中的香格里拉饭店股权,然后将资金存入香港平安银行。”

  说白了,就是用储户的资金,买下陈光良手中的物业。

  而一旦法币贬值,平安银行则持有大量的外汇和黄金,那么相当于储户的钱贬值了,而平安银行则‘空手套白狼’赚了钱。

  郭德明点点头,说道:“老板怕是认为内战已经无法避免,甚至更进一步,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享乐,恐怕.”

  张树年震惊的说道:“不会吧,就军队而言,国民政府是其数倍,武器更是天壤之别国民政府就是再腐败享乐,也不至于输掉战争。”

  郭德明没有争辩,只是说道:“但不管怎么说,沪市经济的情况,大家是看到的;另外,内战也是有可能发生的。总之老板的做法很明确,我们也知道他很少判断错误,所以还是尽可能兑换外汇和黄金吧。”

  三人没有意见,很快制定具体的策略。

  直接兑换美元和黄金,肯定是不行的,要是被国民政府财政部发现,一定会搞个银行挤提收拾平安银行。

  所以,只能是化整为零,暗地里兑换。

  夏高翔感叹的说道:“这一次国民政府太自信了,一旦大家都如此做,法币信誉必然维持不住,若再有内战,法币不知道贬值到何种程度。”

  张树年继续略微看好国民政府,他说道:“国民财政部的想法很简单——他们拥有庞大的黄金储备和美元储备,以及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更何况,现在国民政府已经控制着华夏70%的工业和经济,说白了,现在都属于官府。”

  战后,国民政府迅速通过接收来自日本的战利品,宋仔文的‘托拉斯’梦想也已经实现,成为华夏的摩根。

  在航运上,招商局迅速通过接收日本的船只,以及再利用贷款购买美国和加拿大的商船,在江河运输、沿海运输,甚至是国际运输,都迅速发展起来;而民营航运公司,由于船当初被征用炸毁,成为无船可用的处境。

  在纺织上,华夏纺织迅速接收日本的裕丰纺织、丰田纺织等等,一举占领华夏纺织业70%以上的份额;而民营纺织企业,受到各种复工的困难,国民政府不仅不给帮助,反而各种刁难(进口设备,卡外汇的脖子,不予贷款等等),所以民营纺织复工困难。

  在金融上,国民政府控制着大概17家银行,据是这些年吞并的民营银行。

  其它方面,南洋烟草、化工等等,基本都被国民政府利用企业急需贷款,而逐步吞噬其股权,或全权控股,或成为大股东等方式。

  宋子文大概正是看到自己的‘大型托拉斯组织’已经完成,才决定开放外汇和黄金,去稳定法币。

  但很显然,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富人所看所想,很多富人都看到了国民政府腐败的一面,信心早就丧失。

  会议室里,讨论还在继续。

  平安银行到底准备兑换多少美元,购买多少黄金,这都需要详细计算的。

  郭德明也说出一个关键的问题:“这段时间,银行的法币存款必然减少,因为大家可能都会选择去购买黄金和美元。所以非定期的存款,怕是不能动。”

  夏高翔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我们出售新丰一场的地皮,以及出售了一些纺织机械,手中也有不少自有资金,这些可以兑换。另外,再考虑购入香格里拉饭店股权的资金,这部分需要兑换,然后运至香港;最后,便是储户的存款,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适中的数字去兑换,我觉得10亿法币比较合适。”

  10亿法币,差不多就是50万美金。

  如今的平安银行,毕竟不是巅峰时的平安银行,能力也有限。

  “好,老板说香格里拉饭店的55%股权,他只要30万美金,再加上我们的自有资金,总计要兑换100万美金或黄金。”

  “嗯,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陈光良再次来到汇丰银行大厦,这一次摩士大班的秘书在汇丰银行正门口等待他,这一幕让很多人汇丰的英国籍员工惊讶——一个华人,居然被汇丰大班安排秘书等待。

  “陈先生请”

  “请”

  不理旁人的惊讶,两人随即上楼。

  “他是谁?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礼遇?”

  “我只是听说,香港有一个人,持有大量的汇丰银行迫签港币,这个人就是平安银行的老板陈光良。莫非,是他?”

  “天啦,这是疯了么,我们和港府已经宣布不予承认迫签港币,他居然还持有大量的迫签港币,所以他想做什么?”

  “不知道。但我们大家其实都知道,最近半年因为迫签港币的事情,港府和汇丰银行的信誉一直不好,很多人持迫签港币的人纷纷奔走。”

  “莫非.”

  在大家背后议论的同时,陈光良已经来到摩士的办公室,这一次还有两位汇丰银行的高层。

  坐下后,摩士很快就道明邀请的意图,他这一次诚恳的说道:“陈先生,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迫签港币?”

  陈光良明白,汇丰现在服软了。

  因为迫签港币的事情,汇丰银行信誉很不好,毕竟一些持币的人都是富裕人士,他们如果对汇丰信誉感到失望,那么就会选择其它银行。

  而且这件事一直在‘闹’,很多人去港府请愿,也有很多人向日本索赔,总之一直闹得纷纷扬扬。

  而足足1.19亿的‘迫签港币’如果承认,汇丰银行又相当于背上巨大的‘负担’。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汇丰应该已经决定了。

  陈光良便平静的说道:“我猜,汇丰银行和港府已经决定承认这批迫签港币,所以摩士大班你们才找上我的。”

  这一次,摩士大班很果断的说道:“不错,我们已经取得港府的支持,再加上我们汇丰银行很重视信誉,所以决定承认50港币面额及以上的合法性。据我所知,陈先生手中应该有不少,不知道具体的数字是?”

首节 上一节 34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