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死而我不死,灵气枯竭我长青 第561节
他心想,日后天下融汇。共处一片天地。这世间该是何其广袤,何其灿烂。如此这般,又怎不算是盛事。他抢在盛世之前,将病根拔除,便也算功德圆满,不负李寻道所托了。
李长笑开始融道入梦。编织一场大梦,梦中有大道,有道理,梦乃人无意识中生出。植入梦境,自然也可无意识的纠正人的行为。
长生病啊长生病。或许该有这么一个“平凡梦”,方才得解,方才可解。
李长笑二十年融道入梦。终将平凡梦编织。他回过神来。偌大扶摇天下,人口竟已是曾经的十余倍不止!
长生病…扭曲人之道理,痴麻人之常情。所行之事,却有依从人之情欲。贪婪,强欲,故而遍地乱性。李长笑行在路上。
曾经立起的琼楼玉宇,又怎能经受得起些年的摧残。早已坍塌化做废墟。而那扭曲、痴麻的人儿,又怎会那些细致活计…
自然日渐荒芜,日渐混乱。如今的扶摇,无国无君,无父无子…不会起战乱,但处处是厮杀纷争。偏偏人数一涨再涨,长生病患者,反而寿命更长,只需极少的吃食,便可存活下去。
以至遍地混乱。满大街上,正互看不顺眼,互殴打架的两人。兴许上一秒正在亲热,兴许两人是恋人,是父子…兴许……
这世道太乱,太乱…这疾病太凶太凶。没有其他天下来访者,踏入扶摇的刹那,便再走不出去。
说是魔窟,毫不为过。李长笑想着,他任务重大,将病解去后,只怕还需传授伦理纲常,手工技艺,农生耕作…种种种种。
万幸他都会一二。虽不算精,但授人以渔,却是够了。只待后世人族,自己不断精研,便总又重新辉煌一日。
李长笑坐在山峰上,空坐一晚。翌日清晨,太阳初升。他行下山去,开始布梦众生。
第960章 长生病消
李长笑背起箩筐,行走天下。他将平凡梦境,融入银针当中。每到一处,将银针扎入众人头顶。他神识散布,绝无一丝一毫遗漏。
长生病者,被扎入银针后,起初并无变化。然过了一日两日后,行为逐渐正常。除了麻木癫狂外,有时独自坐在空地思索。
只文明断带太久。扶摇天下的百姓,纵使长生病被治愈,也属未能“开化”的愚民。李长笑会留下书籍,留下梦境,仍由其自己参悟。
如此这般…一晃便是十年。李长笑走得佷快,可说是一步千里。神识更一扫万里,每一寸土地,每一毫花草,均没逃过。
正因如此,他将长生病的惨状,几乎全收眼底。其中的混乱麻木癫狂,叫他叹了又叹。这天下的百姓,过着这般日子已经很久很久。
待来到大余国时。李长笑不住一愣,这座曾经辉煌的古都,如今已经残破一片。长生病肆虐,大余国也难遭幸免。当长生病传遍国中大部分子民时,这国度又怎能幸存。
但大余国曾经繁华,天机道兴盛至极。许多高大的阁楼、船只都有天机道痕迹。材质、技艺均不平凡。即便经受这些年的摧残,仍然有保存。
相比其他国度。大余的痕迹更多。李长笑自一城之地,沿路施针。跨越大江,翻越山河,走过无数里路。世人大病初愈,逐渐流传李长笑的传说。
有人称他为创世的神祇。有人说他是散布恩泽的神明。各种说法,他去过天下任何一处,却不为人多见。就这般…又是二十年。
布梦天下…天下太平。
这一年,长生病似也消尽了。李长笑开坛布道,却并非传授道行,只是传授伦理纲常,农作知识。教导君王需以民为先…如此种种。他只教导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
之后如何演化,便全看这片天下的发展。已非他所能干预的了。如此布道又是十年。时间匆匆流逝。李长笑这日闲事,见一些地方,已经重新起了屋舍,建起了阁楼。他想着,自己总该也完成任务,可休息一二了。
他傲游云端,拿着一葫芦质地极差的浊酒。甚至散发着丝丝臭气,好似酿造时,不小心混入了泥土、枝叶。但他喝得悠哉悠哉,便好似品味琼浆玉液一般。叫人不住猜疑,这是一葫芦味道极好的美酒,忍不住想讨来尝一口。
他双手枕着头,飘浮在云端。许久没这般闲暇了。这年里,又一道大道残片掉落。李长笑上心情不错,飞上九天,主动与众人打起了招呼。
周神霄等人十分诧异,倒也纷纷笑着回礼。这次大道残片,竟不起争端,而是悬坐九天,一起快谈天下。
落无难说道:“李兄,给你带了好酒啦。”取出半舀上次的美酒。刚好可为每人匀一杯。沙皇天淡淡道:“这酒比不上我的沙神酿。”落无难说道:“那你怎不带来尝尝?”
沙皇天不再言语。倒并非不想,实则飞上九天前,她着实犹豫好久。知晓李长笑极爱饮酒,但没啥好酒。自己若取沙神酿,定能吸住他目光,叫他垂涎欲滴。意在炫耀,也意在抒发被压制的郁闷。
但她转念一想。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己示弱了?怎着也得,李长笑出言恳求,她才能顺其自然拿出手来。这先后顺势,沙皇天极为看重。便不拿了。
周神霄、落无难、王无佷、沙皇天、李长笑痛饮一场。随意聊一些修道之事,又聊一些各自天下的进程与演变。未来余下五座天下融汇,已是不可阻之大事。
周神霄无意间说一句话,叫李长笑十分在意…昆仑天下、扶摇天下七十年内,必然交汇。是五座天下内,第一个融汇的天下。
众大乘甚是期待,到时所引起的天地剧变,会不会迸发灵气,进而使得灵气复苏。落无难则摇头否定,她身为大乘,且是天地神物所化。对天地之间,感触极为敏感。灵气或有复苏之日,但定然极远极远…
大乘或能活到,合体或有渺茫之机。其他人等,只怕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人终有一死,有的人死在幻梦当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众大乘并无多大感触。虽期盼灵气复苏,但看得相对坦然。这世道如此,纵观远古时期、灵气鼎盛时期、灵气枯竭时期、天下融合时期…谁人能真正长生,谁人能不死?
灵气有无与否,关系不大。谁不是死于道上。或战死,或病死,或老死。众大乘修为、道行不愧极深,所探讨的问题直指扼要。
畅谈一日一夜。李长笑随手一抓,将大道残片分给了众大乘。这些年间,他拾了许多大道残片。感悟之深厚,举世无人可比。
他本可继续霸占。他…如此一着,却是自己受困大道之中。舍不下,便受其困。这简单道理,谁人都懂,却谁人都难做到。
李长笑将这些年间,所截的大道残片,悉数还出,分给众人。他此前融道入梦,勾勒平凡梦。虽借住大道残片的效果,但大道残片并未消失。此物甚是抽象,所涵既驳杂且精深。李长笑若受着大道残片,继续参悟。依旧能收获极多。
但他志不在此。分给众人,也不觉遗憾。
这一场九天畅谈结束。各回各天下。
众大乘均暗暗期待,未来天下融汇,又是怎样一番场景。
唯独李长笑一人,面目凝重,来到了万仙峰上。
第961章 子母双鼎
大乘强者在自己所行之道上,是绝对不可敌的存在。李长笑战力虽强,但对落无难、沙皇天、周神霄…等大乘,绝无半分轻蔑姿态。
九天之上的议论,让李长笑印象很深。不住的沉思…他不知觉间,又上了万仙峰。这座道宗魁首李寻道,长久居住的神山。
万仙城寂灭,已长满了草木,又因数百年间大地变动。平地变为山脉,连绵起伏。早无了曾经半分模样。万仙峰便藏在连绵山脉当中。
李长笑踏上旧路,心中感慨良多。宫阙万间,何止是做了土,还化了山,生了树。起高楼难,塌高楼易。
山中并无路。李长笑随手折一朵花,置于鼻尖轻嗅。芳香扑鼻。这山野间绿意盎然,当真美极了。
但万仙山脉之外的百姓,对这片绿野之地,却打心底的恐惧。每到雨季,万仙山脉便寒气逼人,水也没到膝盖。无数毒虫走兽,毒蛇,瘴气,每一样都可拿人性命。万万开不得玩笑。
外围三五里还好。尚有人为踩出的路径,倘若再朝里深入,怪树歪长,遮天蔽日,白天如黑夜。那可恐景象,便足以把人逼退了。
过往商队,即便是绕路远行,也绝不愿踏入这片山脉。实不必玩命。李长笑走个半日,便被一条河流挡住去路。河流水质漆黑,实是一条裂缝,因地势较低。蓄起水来,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条河流。
河水冰冷。寻常人等,跌入河中,只怕三两息便没了温度。想游过去极难。李长笑摘两片叶子,当做两个“小舟”。脚踏两条船,轻巧便渡过了河流。
他沿旧时路行去。万仙城的布局,遵循五行八卦之理。即使已经破灭,但后来生长的花草树木、山石林地,也无形中延续此理。以至外来者,深入此片山脉,必然寻不到出路,永远沉寂此中。
李长笑越往里深入。不住一起,竟见几座保存甚好的阁楼。那阁楼已长满青苔,藤蔓。但依稀可见曾经的精美、大气。倘若后世人,探访到此处,必然引起无数猜疑。
李长笑绕开阁楼。很快来到万仙峰山脚。山间道路,早无了踪迹。只得踩着浓密的树枝、杂草前行。
下一步是踩到毒蛇,还是踏空,全看运气。这万仙峰上,植被极多,虫兽也是极多。李长笑在五十多丈高处,便遇到了一稀奇物件。此前从未见过,想是后来才演化出的生物。
是一条长了翅膀的小蛇。头生独角,生有四足,足上有五爪。单看外形,与龙当真像极。但李长笑怎会认不出“真龙”。倘若是龙,李长笑反不惊讶。正因不是“龙”,李长笑才十分稀奇。
李长笑招了招手。那小蛇飞到他掌心,盘卧起来。李长笑能感受到它的温度、心跳。在手中把玩了一会,只道神山便是神山,总能诞生奇物。
李长笑将它放走。继续朝上,很快看到南老佛的小庙。小庙也破损了,南老佛扫了一辈子的落叶,但小庙险些,还是被落叶埋了。
庙里无佛,南老佛也不知去向。李长笑最后见他一面时,那时的南老佛已经极老,寿命无多。这尊大乘的下场,实不难猜。应是在时间的冲刷中,渐渐逝去了生机。
却也平安喜乐,一生无愧。算为正果。李长笑继续向上。曾经修士栽种的树木,有的已经参天而起,遮天蔽日。有的却因争不到阳光、养分,枯萎在了地里。最后也沦为养分。
李长笑不住摇头。只道这些修士生前在争,死后,所种的树木还在争。却是无奈,不争便死,不得不争。
来到山巅,李长笑见到一具骸骨。骨骼泛着晶莹之色,生前修为显然不低,但指骨、肩胛骨处,明显异变。骨质本该平滑,到此而处,骨上却长了许多细小的疙瘩。
这些年间,也没曾消退。李长笑知道,这是“唐深”的骨骼。极恶宗坛主唐深…因与李寻道抢夺神道,被李寻道怒而一掌拍死。从此长眠此地,化作枯骨。
合体强者,尸身本该不腐。但唐深灵气耗尽,却用修为买过“寿”,已不能算“合体强者”。再加之染上长生病。是以…变成这副模样。
李长笑再一远观。见山顶上,有一尊古铜色的大鼎。约莫两人高。鼎上已经缠满了藤蔓。这尊鼎材质特殊,一块铜银,便有千万钧重。且鼎身完好,并无破损。鼎盖死死盖着。
里面若装有食物,应该保存的极为完好。昔日李寻道派遣极恶宗,网罗各宗派遗迹。搜寻珍稀灵丹妙药,独创炼丹之法。便是用此鼎炼制神丹。
这一座宝鼎,有一响当当的名字,名为“母鼎”,与其配套,还有一尊“子鼎”。这子母双鼎,均为天地所生。被称为“镇运器”之祖。
人族的镇运器,多是效仿此鼎,后天人为铸就。而这“子母双鼎”,天然便是“镇运器”。天然便是可移动的镇运器。
只“子鼎”很久很久以前,便已经失去了踪迹。母鼎被李寻道所得。李寻道也是大机缘之辈,得此机缘,无人不艳羡。
与人斗法,若丢出“母鼎”,何人能招架?但李寻道不屑以器物胜人,至今无人将“母鼎”逼出。李寻道能得“母鼎”,该当感谢神算宗。
母鼎机缘,算是神算宗所赐。
李长笑打开母鼎。
第962章 唯死而已
母鼎鼎盖雕琢奇怪纹路。入手温凉厚重,这尊母鼎乃自古恒存,非大气运,大机缘之辈,才可见到。
修行界有句古话,知之者甚少。李长笑修为到一定境界,探访许多修行遗址,见过许多修行前辈笔录。这才知晓那句古话。是为:“持鼎者为尊”
意指无论何时何世,持有子母双鼎任意一鼎者,即为当世最强之人。前任道宗魁首张魁一,当时已是顶尖强者,却无资格得见母鼎。
李长笑轻抚鼎壁。天下法器虽多,但若谈及重量,此尊古鼎,当属第一,绝无丝毫争议。寻常合体强者,怕难打开这尊宝鼎。
母鼎有四耳三足,相传“子鼎”是三耳四足。李长笑握住鼎盖,用力一提。只觉宛抬起无尽海阳,扛起无尽星河。这般厚重,着实叫人惊颤。
李长笑用力提及。宝鼎露出一条缝隙,悠悠丹香飘荡而出。昔年李寻道苦炼神丹,用以压制长生病,时隔虽久,那饱经天雷淬炼,天火锻熬的神丹残香,却一直流传至今。且保存得甚是完好。
这母鼎何其厚重。举世能将其抬举之人,过往是李寻道,如今是李长笑。除二人外,便再无人了。
曾经的扶摇,虽有苏轻眉、极帝两尊大乘。但强开母鼎,却是极难做到。灵气鼎盛时期,二人花费些代价,也不至打不得开。只如今时世,绝不会大费周章强开此鼎。
是以…李寻道合鼎炼丹,开鼎取丹。再到后来,李长笑强开母鼎。这中间的岁月,鼎内一直保存如初,天崩地裂,海枯石烂,平地起高山,种种种种,也影响不到鼎内分毫。
李长笑朝鼎内一看,却又哪里见到丝毫神丹残留。他只见母鼎之中,是一团黄泥。虽有药香,却不成形状。
李长笑取出黄泥,无丝毫异相,无半分神丹功效。确确实实,只是沾了药香的黄泥而已。他忽有种想笑冲动,捧着黄泥,心间有说不出的复杂。就是因为心绪太过复杂,只能变为最简单的大笑。虽笑却悲。
他手捧黄泥。遥想当年…全天下最厉害的李寻道。自认为祭炼神丹,然而却只炼出一摊黄泥。更可笑是,合体大修士唐深,与他抢夺这摊黄泥,却惹来了杀身之祸。尸骨长留山顶。
至此。
李长笑却是醒了。李长笑曾问过扁祸一个问题,长生病可有医治之法。扁祸回答是病便有解。只追问如何医治,扁祸却再不肯回答。
相似的问题,李长笑还隐晦问过不少人。半途遇到的南老佛,李寻道。更从李寻道身上,看到解病希望。见李寻道祭炼神丹,得以压制长生病。
李长笑从此坚定,长生病可解。百年寻不出,便两百年,三百年,四百年…直到解除为止。
这时起。他实已自构梦境,无尽的求假。他或也自知求假,但从未停下。后来,他购置平凡梦,施梦天下。
扶摇重现繁荣,这花团锦簇之景,更是他求假一路,走到了极致。心中所愿,几乎便已实现。
或不需百年。再过几十年,曾经的一切,又复归来。李长笑又可一人一酒一剑,游荡山水之间,行走市井之中。看潮起潮落,观万世千秋。看纷争,看平静。
若无意外。这求假一道,或许仍旧可延续下去,一直延续下去。但此前大乘论坛,还是有人将他点醒。
这天底下…就要融合了。他便想最后印证一二,自己到底是求真还是求假。他心中实已有答案,更已有决断。但他需要再验证验证…
上一篇:我每天能听到一个世界级秘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