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天人图谱

天人图谱 第970节

  只是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前后两次攻击的不同之处了。

  同样的灵性冲击,表面看起来众人一起营造出的攻势所造成的破坏更大。

  但实际上,陈传那一击,力量凝练集中,在洞穿黑雾之后,又轰击到了下方的地面之上。

  这股冲击虽然在过程中被阻耗消磨,可被调动起来的密仪力量被迫聚拢收缩,这令对撞中所产生的消耗,基本由密仪本体承受与消化。

  而众人攻击所造成的震荡虽然使得城中受到了不小侵害,但受损的其实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

  精心布划的密仪场域通过合理的布局,将压力分散导引至这些区域,使得冲击力量被有效分担,对密仪本身的消耗并不大。

  外面的人或许看不明白,可是众多洞玄观格斗家身在局中,对此看的是十分清楚的。

  他们心中也不由暗暗叹服,陈传这一击,可不单单在于力量的强度,更是展示出了对自身灵性之火细致入微的驾驭。

  感叹之余,他们也没有停下进攻,稍候片刻,又是一波轰击落了下去,这点灵性冲击对于洞玄观格斗家几乎算不上消耗。

  只要精神与重天之上的沟通始终存在,他们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而在交融地,他们的精神与上方的沟通反而变得更为顺畅了。

  而此刻在城市四个不同方位之上,大将军尉迟彬与旧帝室明面上仅余的三位洞玄观玄机武者正守卫在枢位之中。

  他们此刻都是展开自身的场域和精神,负责承担一部分冲击力量。

  尽管有他们配合,可十多个洞玄观格斗家的轮番进攻,哪怕都未尽全力,可对于密仪的消损和破坏那是不可避免的。

  百多年堆积起来的密仪,就像一个堆垒起来的巨大沙丘,正被不间断的削减着。

  很快,内部就有一些刻画着密仪的所在在震动和消磨中崩散掉了,只在地面上余下了一堆堆散碎的仪式材料的粉末。

  受封的密仪官们,则是带着大批密仪师守在各个重要位置上,但凡看到墙壁和地面有密仪材料大片大片的消退和剥落后,立刻就有人事先准备好的仪板按上去,同时有人在后面负责加紧修补描绘。

  他们用的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旧式修补方法,毕竟密仪这东西涉及他们的根本,密仪师更是长期受帝室掌握,这方面是很少和外面作交流的。

  时不时可以看到密仪场域紊乱共鸣之下,有几个负责修补的密仪师被当场震死,直挺挺的倒下去。

  不过这些人马上就会被负责督守的侍卫拖下去,然后立刻有带着麻木表情的人继续上来顶替。

  可难说这样的消耗能持续多久。

  密仪其实材料还好说,背靠着交融地的庞大资源,这方面根本不缺。

  人却难说了。直至临战清点时才发现,真正能到场的密仪师只占名册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人就只有一个名字而已。

  这后面的水实在太深了,被派来监督的内侍现在根本无从深究,只能将尚在学习的学徒调上来,同时向各个贵戚征调人手。

  但这毕竟只是被动防守,哪怕大顺方面没有掌握秘图,理论上也能通过逐次的试探找到幽都的薄弱点,不过时间稍微久一点罢了,结果并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幽都最好的做法就是出来阻挠,不能让对方这么肆无忌惮的发动进攻,奈何主力的连番丧失,致使守而不动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陈传飘悬在幽都的上方,发动第一次攻击之后,他没有再继续出手,而是留意着面罩上的显示。

  上面是整个幽都的密仪布置图,文名钟将密仪图与场域反应结合起来发送给了他,这样他能清晰的看到每一部分的场域变化。

  而在后方,一共有五具活跃意识体正在配合文名钟负责分析场域变化的数据,仅是短短片刻之间,活跃意识体的身上就都蒸腾起了丝丝热气。

  陈传没有去催促,他知道找到场域漏洞,那是需要先寻到里面一个个活跃节点,再通过这些点与点之间的结合缝隙去拼合出一条深入内部的路径。

  这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推演和计算,并且这还不光光依靠算力能得出的,因为场域中融入了极不稳定的精神力量,这也意味着其中多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不是完全靠数据能表达清楚的,所以只能靠慢慢耗磨了。

  其实这种旧时代的防御体系,恐怕如今也只有在旧帝室才能见到了。如今的世界各国,密仪只是用在重要区域的封锁,更为小型化和精密化。

  至于城市防御,现如今都是依靠大型场域生物了,两者间各有利弊。

  但毫无疑问,这种将举国资源投入到一座城市中的做法,放在现今是不合时宜的。

  允执阁中,听着外面的隆隆震动声,感受着摇晃的阁楼,五位阁老俱是面色凝重。

  比起这些响动,他们更担心的是内部,光挨打没法还手,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而要是没了人,整个幽都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方阁老忍不住说:“首辅,诸位阁老,莫非我等只可在此坐视么?”

  施阁老这时也说:“陛下尚有二子,皆剽悍勇健,具上将之才,可否请陛下命两位大王出阁协防,以振军心?”

  另外两位阁老亦点头相附和。

  有一位直言:“如今我们守的是元家江山,元家小辈岂能缩在深宫袖手旁观?”

  情况危急,阁老们的言辞也变得愈发锋利了。

  他们可不全是靠闻光帝一手擢任,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上,都是得到了上层力量,也就是两位供奉的元氏先祖点头的。

  平日他们谨守君臣之义,可现在遇到了亡国之危,他们自是不会再客气了。

  洪阁老沉声说:“洪某当入宫面圣。”他一拱手,“还请诸位阁老在此主持大局。”

  “好。”

  四位阁老都是肃然拱手。

  洪阁老离了允执阁,这次连车马都是不坐了,骑马往云梦苑而来,到了敞论阁前,见那位老内侍正立在阁前阶台之上。

  这人躬身拱手,对着下了马的洪阁老说:“首辅请回,陛下正在修行,今日不见外臣。”

  洪阁老皱眉说:“陛下以为能一躲了之么?外面情势危如累卵,伪朝之军数日间便能破城,到那时,陛下还能视而不见么?”

  老内侍躬着身,不急不缓的说:“首辅言重了,陛下将外事尽数交托,难道还不够信重诸位阁老么?”

  洪阁老说:“老臣与陛下君臣多年,深知陛下深谋远虑、胸襟宏大,值得危难关头,非陛下出面决断不可,请陛下示下方略,以安众臣,稳军民之心。”

  阁堂之内,闻光帝靠在榻上,手拿着经卷,对外面的声音似乎充耳不闻,偶尔慢悠悠翻了一页。

  等到外面的声息渐歇,老内侍走了进来,躬身说:“陛下,首辅说陛下若是不见,他便不走。”

  闻光帝放下书卷,说:“首辅年纪大了,去,给他搬一张椅子,再给一杯参茶提提神。”

  “是,陛下。”

  洪阁老等了一会儿,看到两个小内侍搬来了一张铺锦圆凳,他也不客气,撩动下摆,直接坐了下来,又接过了参茶,喝了一口。

  他说到做到,今天见不到闻光帝,他就不走了。

  闻光帝继续翻着书,时不时又在夹缝中添上几笔批语。

  只是外面轰鸣的声音越来越响,便连他这里也听到了,案上的笔架和镇纸都在跳动着。

  他往一侧边的池塘看去,那池水激射出一圈圈的波纹,垂下的柳枝也在晃动,而池中的金色鲤鱼则是慌张的跳动起来。

  他问了一句:“什么时辰了?”

  老内侍回答:“陛下,申时三刻了。”

  闻光帝又问:“永王那里如何了?”

  老侍者低声说:“陛下,永王方才来报过,湖下裂隙已是洞开,只眼下稍稍有些不稳,再有半个时辰,当能就绪,想到时当会来禀告陛下的。”

  闻光帝想了想,合上书卷,“不等了,更衣,摆驾绿睛湖。”

  ……

  ……

第1426章 生途别域渡

  半刻之后,闻光帝换上了一身便服,在内侍的引路之下,进入了敞论阁侧殿的一条地下密道。

  前行不过百十来步,就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地下大殿,这里早便停留着一架八人抬的龙辇。

  等他坐入了进去,老内侍高喊了一声:“起驾~!”

  龙辇抬起后,沿着石板铺砌的平整密道前行,八个抬轿者步幅一致,行走飞快,一刻之后,就来到了绿睛湖之前,在这里存在有一个岔道。

  淡淡香气扑面而来,前方站着数十名宫女与内侍,衣饰整肃,垂目候立,旁侧则停着一乘鸾舆。

  一个穿着凤冠霞帔,仪态端庄的女子静静立在驾前,她面无表情,望着如同塑像一般。

  闻光帝见了之后,说:“皇后到了啊。”

  曹皇后福了一礼:“臣妾参见陛下。”

  闻光帝坐在辇上,温言细语的说:“皇后免礼,此次连累皇后与朕一同奔波,你不怨朕吧?”

  皇后说:“臣妾不怨。”她的语声冷冷清清,听不出什么情绪,好似是死寂的湖水。

  两边的侍者在他们对话时,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半丝声息发出。

  闻光帝说:“那皇后便随朕启行吧。”说着,他抬了下手。

  龙辇越过鸾舆,往前而去。

  这里除了曹皇后之外,其余后妃其实也到了,还有几个幼小的皇子都被一同带上了,只是远远的站在后方,可闻光帝连看都没有去看一眼。

  再一刻后,车辇终于来到了绿睛湖底,这里阴凉沉静,两侧石壁渐宽,灯影向外绵延,每隔三五步,便有一名重甲持戈肃立的重甲禁卫。

  永王站在道口,正与一个年轻玄士说话,见到龙辇鸾舆过来,忙是迎上前,抬手躬身一礼,“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闻光帝问了一句,“永王,交予你的事,可办妥当了?”

  永王忙说:“回禀父皇,裂隙已启,父皇、母后随时可以启行。”

  闻光帝看了看那名年轻玄士,“你师父没来吗?”

  那年轻玄士执礼说:“师父自杳岚关归来,就有感悟,近日参修功行,闭门不出,着我随御驾,听陛下驱用。”

  闻光帝说:“我听你师父说过,说你已得了他八分本事,那本事也不算小了,跟着吧。”

  年轻玄士面上微笑,再执一礼,“谢陛下。”

  闻光帝不再说话,御驾继续向前。

  永王在道旁候着,等闻光帝过去之后,再向后方的皇后和诸妃行礼。

  他看到了自己那些被抱在宫女怀里的弟弟妹妹后,眼底略微有些不自然,这和他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不过他随即发现,皇帝没有带上琼王、霖王,这让他微微松了一口气。

  除了这两位皇兄之外,其余皇子对他并没有威胁,至于以后?外劫即将到来,未来复国之战,皇帝除了用他还能用谁?

  时间越久,他的优势就越大。

  这时他看到婕妃的车驾过来,不由松了一口气,好在皇帝将自己的母妃带上了,立刻上前问候。

  虽然在宗法上他是曹皇后的子嗣,可他与曹皇后自然是全无感情的。

  他已经想好了,等到将来自己登位,第一件事就要将母妃奉为皇太后。

  车驾转过弯道,终于来到了绿睛湖下,而此刻抬头往上看,湖底所在位置上,竟然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隙,耀眼的芒光自里溢散出来,形成飘洒的光霞。

首节 上一节 970/10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高武纪元

下一篇:诸天:共享词条从超神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