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83节

  接着他又去常伟思那里坐了坐,临走时还不忘把五年前的“工钱”带走。

  回住处的路上,狄风懿乘机汇报道:“主流防御计划中的太空电梯,预计还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完工。

  “跟主流防御计划一起实施的八项计划,现在有了些新变化,我整理了一下。”

  见姜宇点头,狄风懿才继续道:“面壁计划之前说过,战略情报计划是由行星防御理事会战略情报局在执行。

  “该计划竟然把一颗人类的大脑,用一次次的核爆推进,加速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一,送往了三体星人的侵略舰队。

  “这项计划并未完全公开,知情人士要么称这是一项壮举,赞扬计划的策划者,以及那颗大脑的所属者的勇气。

  “有的人则说这是疯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把这项计划贬得一文不值。”

  狄风懿摇了摇头:“很奇怪,风评又是走了两个极端。”

  姜宇道:“这是因为,对抗三体星人的行动,已经超出了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

  “评论者没有一个参考,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发表观点,所以很容易走两个极端。”

  狄风懿点了点头,继续汇报道:“星际战士计划过一段时间会由姜十六向您汇报。

  “欺诈计划据说已经没办法有进一步的进展,PDC正准备取消该计划。

  “三进制计算机的计划到是比较顺利,现在已经有许多地方开始应用这种计算。

  “到目前为止,算力刚刚跟二进制计算器追平,据说五年内,算力还能再提升一倍。

  “斥候计划在您刚冬眠的时候,就用刚发射到太空新型望远镜,利用宇宙尘埃第一次观测到了,正在朝太阳系驶来的三体舰队。

  “很多人在那个时候才相信,外星入侵者真的正在赶来太阳系的路上。”

第128章 循环(为大家的推荐票加更)

  狄风懿继续汇报道:“太空城计划的进展也比较顺利,虽然太空电梯还没有建好,但是有大量的建筑物资已经运到了近地轨道,最初期的建设已经开始了。

  “这个计划我国出力最多,因为需要两个空间站作为建设太空城的平台,而国际空间站在三年前就已经报废。

  “由于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合建,想新建一座非常困难,而美俄上个世纪的空间站设计早已经落伍,目前我国是唯一一个掌握独立建设新型空间站的国家。”

  姜宇点了点头,国际空间站的弊端,在十年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太阳国行动’并不是太顺利,”狄风懿道:“到不是遇到了技术性难题,而是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一种逃亡主义。

  “世界各地爆发了多次游行,都在反对继续向太空发射探测器。

  “一些反对者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在木星建立前进基地后,就会有一艘叫‘方舟’的星际飞船带着大量的人类受精卵,各种动植物的DNA等等,飞向其它星系。

  “飞船上的少数船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将会在遥远的星系,开启人类的第二轮文明。

  “当地球上的人知道他们逃走的时候,已经追不上了。”

  姜宇笑道:“那他们有没有说,PDC认定逃亡主义是非法,就是为了偷偷地进行逃亡计划?”

  狄风懿一愣:“还真有人发表过类似的观点。”

  姜宇拧着眉头:“PDC真有他们说得这么开窍也好。”

  接着他摆了摆手:“你继续说。”

  狄风懿继续道:“而且据说‘太阳国行动’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都不高。

  “因为到目前为止,没人愿意去火星或者木星的卫星,就算是探索了也没什么意义。

  “人们都认为,未来这些地方都会是战争的前线,而人类在那里脱离了保护,根本没办法生存。

  “现在的另一个主流观念是,去探索这些地方,很可能会被当作前哨放在那里,永远都不可能回到地球了。”

  姜宇叹了口气:“如果那里是前哨,我们干脆不要抵抗啦,三体星人‘一脚油门’就到地球了。”

  对于姜宇这个比喻,狄风懿咧嘴笑了笑,但马上又笑不出来了。

  是啊,如果木星是前哨,人类的战线未免也太短了。

  姜宇看着车窗外飞速向后的景色:“人类不会被入侵者灭亡,只会自己锁死自己!”

  他用手敲着膝盖,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姜宇在心里仔细琢磨了一下,决定找机会向航天方面的专家请教一下,自己这个隐秘计划的可行性。

  不过这个计划不能急着实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动手。

  这一夜姜宇睡得很香,这似乎是从冬眠醒来的一个好处,不管多大的愁心事,躺下就着,一睡就到自然醒。

  养足了精神,姜宇乘坐汽车,跟齐光禄去往两百多公里外的沙漠试验田。

  保护姜宇的人,以及随行的科研人员,加起来有两百多人,组成了一个长长的车队,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车队像黑色长蛇一样前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车队来到一片不大的沙漠。

  离试验田还有一段距离,就看到了沙漠中一片耀眼的绿色。

  齐光禄介绍道:“这片试验田是第一组的最新成果,利用了一种变异的霉菌,跟小麦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

  来到试验田的近前,已经春末了小麦竟然才刚刚开始长杆。

  如果是种在平原上的话,这些小麦的长势就太差了,可是在黄色的沙漠里,它们却像是宝石一样耀眼。

  有个科研人员拿了一把铲子,在齐光禄的授意下,从麦田旁往下挖了几下。

  一开始还只是黄沙,可以在挖了十几公分后,就看到沙子开始发黑。

  齐光禄蹲在坑旁介绍道:“大家看,这就是代号为T1-68的霉菌。

  “一般而言,微生物都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生活,不过干燥、炎热的沙漠里也是有微生物存在的,只不过数量很少。

  “大家看到的这种黑色霉菌,就是用沙漠中的一种微生物跟霉菌杂交,又在辐射下发生了变异的产物。

  “它们很喜欢热量,所以藏在十几公分的沙漠里,对他们来说很舒服。

  “它们的活动会把水分留住,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挖到了T1-68,沙子就没有表层那么干燥。

  “继续往下挖的话,还能看到更多的T1-68,沙子也会越来越湿。”

  姜宇欣慰地点点头,十几公分的沙子下面,的确看上去有点湿润。

  工作人员又挖开了离麦田较远没有霉菌的沙子,一直挖了二三十公分,从上面一直干到下面。

  再往下挖,才多少有了点水分的样子。

  可见这种霉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齐光禄继续介绍道:“大家看到的这种小麦,也是一个新品种,根系非常发达。

  “一般而言我们肉眼可见的小麦根系,长度也就十公分。

  “可是这种小麦的根系,可以达到三十公分,完全可以扎到T1-68的生存区。

  “肉眼不可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小麦根须更是会达到两米左右。

  “所以这种小麦整个冬季和春季都在发育自己的根系,到夏季才开始生长,目前一年只能收一季。

  “小麦死亡后,它的根系又会成为T1-68的养分。

  “这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只用原先沙漠小麦一半的水分和肥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沙漠农业的最优解!”

  姜宇带头鼓掌,在沙漠农业方面,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等接受了大家的掌声,齐光禄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大家先别忙着鼓掌,我还没介绍它的缺点。”

  大家笑了笑,继续听齐光禄往下讲。

  齐光禄又道:“这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的缺点就是,T1-68需要一定的培育成本。

  “但是只要种植了一年,沙子里就有这种微生物了,不需要继续添加。

  “另外,还是要解决水的问题,只不过不需要添加粘合剂了,对水的需求量也小了一半。”

  姜宇笑道:“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都为沙漠农业减少了二分之一的负担!”

第129章 月球工业

  “绿茵计划”项目组的成果,让姜宇很满意。

  在结束了对试验田的考察后,姜宇给整个“绿茵计划”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开会。

  这几年项目组逐渐扩大,如今组里已经有上百名科研人员。

  姜宇首先是表扬了大家的贡献,然后大概按照大家做出的贡献,分别发放了以奖金和待遇为主的福利。

  那次未来史学派的最后一次聚会上,让姜宇明确了之前的一个想法,只有代表大家的利益,跟大家成为利益共同体,大家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护自己。

  这是权力得以生成的底层逻辑。

  在这方面,姜宇一直就没有其他面壁人那么天真,权力是不可能“无中生有”的!

  所以会议一开始发放奖励,姜宇就是在放出一个信号:我才是大家利益的根本。

  在会场里所有人的兴高采烈中,姜宇对大家道:“诸位,接下来我们还要阔步向前,不仅要把沙漠变成良田,还要把沙漠变成森林!

  “大家可能要问我,为什么要盯着沙漠不放?

  “其实大家都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只有武器才能对付三体星人!

  “我要说,大家大错而特错!”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道姜宇身上。

  姜宇继续道:“不管到什么时候,科技才是对付三体星人最大的武器!

  “三体星人很知道这一点,所以用智子封锁了我们的科技。

  “封锁了怎么办?坐以待毙么?

  “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会坐以待毙!”

  姜宇的演讲,让大家都热血沸腾起来。

  他继续道:“我们的民族精英,也从来就不缺乏清醒的人。

  “有位老先生曾经告诉过我,在智子的封锁下,只有生物学还有发展的前景。

  “虽然在微观上我们难以有所进步了,但是可以用试错的方式,观察生物的不同反应,来取得新的进步!

  “这才是我要在沙漠里种东西的原因,我就是希望要利用生物的力量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首节 上一节 83/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