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45节

  “好。”

  方东明用力拍了下他汗湿的肩膀,“带上他们,还有老周和他手下最精细的两个徒弟,待会儿去废料仓库门口等我。

  记住,这事,暂时就你们几个知道。”

  “明白!”李勇挺直腰板,眼中没有丝毫疑问,只有坚决的执行。

  方东明又快步走向精密维修区。老周正戴着厚厚的眼镜,凑在强光灯下,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钢丝,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一个复杂炮闩内部的油泥和沙粒。

  他的动作稳定而精准,手指关节因为用力微微发白。

  “老周!”方东明声音不高。

  老周闻声,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只是微微偏了下头,镜片后的目光透过强光投过来:“厂长?”

  “手头活先放放,带上你手下最精细、最沉得住气的两个徒弟,跟我去趟废料仓库。

  有批‘废料’,需要你们帮忙‘整理’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能用的‘宝贝’。”方东明刻意加重了“整理”和“宝贝”两个词。

  老周推了推眼镜,花白的眉毛微微耸动了一下,他放下手里的工具,没有多问一个字,只是沉稳地点点头:

  “行。小刘,小李,收拾工具,跟我走。”他点名的两个徒弟,眼神专注,手指修长灵活,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当方东明带着李勇、老周和他们各自挑选的精干人手来到废料仓库门口时,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正沉入山脊,给巨大的仓库投下长长的、扭曲的阴影。

  仓库像一个沉默的巨口,等待着被填满。

  方东明掏出钥匙,插入那把沉重的大铜锁。“咔哒”一声,锁簧弹开。

  他用力推开厚重的木门,仓库内部那混杂着铁锈、机油和灰尘的浓烈气息扑面而来。

  “都进来。”方东明率先踏入昏暗。

  仓库里光线很差,只有高处几扇小小的气窗透进些微天光,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巨大的空间里,各种飞机残骸如同史前巨兽的骸骨,杂乱地堆叠着。

  方东明走到仓库中央,踢开脚边一块扭曲的铝皮,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而高耸的空间里带着回音:

  “同志们,这次叫大家来,任务很简单,也……有点特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勇、老周等人认真而略带疑惑的脸。

  “仓库里这些玩意儿,”他指了指周围堆积如山的残骸,“都是小鬼子空袭留下的破烂货。

  以前堆着也就堆着了。但这次打完仗,咱们的备件、好材料,消耗得厉害。首长下了死命令,要咱们兵工厂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的务实和厂长的权威:“所以,我琢磨着,这些‘废铁’里,未必全是废物!

  特别是那些发动机部件、起落架的承力构件、还有蒙皮下面完好的硬铝骨架……这些材料,都是经过鬼子航空工厂淬炼处理的高强度货色!

  比咱们普通造枪造炮的钢料强得多!”

  方东明走到一堆相对完整的残骸旁,弯腰捡起一块布满凹痕但结构还算完整的飞机隔框,用手指敲了敲,发出沉闷的金属声:

  “看见没?这种硬铝,这种特殊钢材!只要清理干净,校正一下形变,强度绝对够用!

  拆下来,说不定哪天修炮、造新家伙事,就能顶大用!这叫废物利用!”

  李勇看着方东明手里那块扭曲的金属,又看看四周堆积如山的“破烂”,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

  “厂长,您的意思是……让咱哥几个把这些破烂都拆开?把能用的零件抠出来?”

  他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活听起来既脏又累,而且好像没啥大用场。

  “对!”

  方东明斩钉截铁,“但不止是拆零件!要系统性地整理、分类!”

  他手臂用力一挥,划过一个半圆,“第一步,先把所有属于同一架飞机的残骸,尽可能地找出来,归拢到一块!

  特别是那些相对大块、看起来还能有点‘骨架’样子的机身段、机翼主梁、还有看起来损伤不是太离谱的发动机主体!”

  他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仓库一角那堆他早已选定的“核心”——半截相对完整的机身框架和一台看起来主体结构尚存的发动机。

  那将是未来“拼凑”的基础。

  “第二步,”方东明继续部署,语气带着一种技术探索的兴奋,“在整理归类的过程中,重点留意那些看起来还有‘抢救’价值的核心部件!比如这半截机身。”

  他特意走到那堆“核心”旁边,用脚点了点,“还有这台发动机主体!看看它们主要的损伤在哪里,形变量有多大,关键连接点是否还完整。

  咱们试着评估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有可能,把这些还能看的大件,试着拼凑拼凑看,会怎么样?”

  这话一出,连一向沉稳的老周都忍不住抬了抬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惊愕和难以置信。

  李勇更是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厂……厂长?您是说……拼……拼飞机?用这些破烂?”

  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

  方东明脸上露出一丝近乎狂热的、属于技术偏执者的笑容,带着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头:

  “怎么?不敢想?咱们兵工厂是干啥的?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以前谁想过咱们能自己造‘雷霆’重炮?

  谁想过能把鬼子摔烂的山炮两天修好?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真让咱们拼凑出个能挪动、甚至……能有点模样的玩意儿呢?

  哪怕最后不成,拆出来的好零件,那也是实打实的宝贝!”

  他环视众人,声音充满鼓动性:“这活,脏、累、耗时间,看起来像是异想天开!但意义重大!

  这是为咱们兵工厂,为咱们八路军,在废铁堆里淘金!在绝境里找路!干不干?”

  李勇看着方东明眼中那簇跳动的、近乎疯狂的火苗,又看了看周围沉默如山的老兄弟和老周师徒,一股子不服输的蛮劲和对方东明近乎盲目的信任涌了上来。

  他猛地一跺脚,粗声吼道:“干!厂长!您指哪儿,咱打哪儿!不就是拆破烂拼东西嘛!咱有的是力气!您说咋整就咋整!”

  老周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声音依旧沉稳,但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的探究:

  “厂长既然觉得有门道,那就试试。拆解分类,评估结构,这些精细活,交给我们组。”

  “好!”

  方东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第一步成了。他立刻开始具体分工:“李勇,你带人负责力气活!

  搬运、清理大块残骸,按我说的,把同一架飞机的‘尸首’尽量归拢!特别是那堆!”

  他再次指向选定的“核心”残骸,“动作小心点,别把还能用的结构弄散了架!”

  “老周,你带徒弟负责精细筛选、初步评估!重点就是那半截机身和那台发动机!

  还有所有能找到的、看起来相对完好的关键连接件、轴承、齿轮、管路……哪怕是变形不大的,都给我分门别类放好!

  做好标记!咱们要像考古一样,把‘宝贝’从垃圾堆里扒拉出来!”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虽然眼神里多少还带着点将信将疑,但执行命令却毫不含糊。

  沉重的脚步声和金属摩擦声立刻在巨大的仓库里响起。

  李勇带着几个壮汉,像蚂蚁搬家一样,开始吭哧吭哧地搬运那些沉重的残骸。

  巨大的发动机被撬杠艰难地挪动,发出刺耳的金属呻吟;断裂的机翼被几人合力抬起,扬起的灰尘在微弱的光线下飞舞。

  老周则带着徒弟,拿着刷子、钩针、小锤,蹲在那堆“核心”残骸旁,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附着在上面的厚厚油泥和沙土。

  仔细检查每一处断裂和变形,不时低声交流几句,用粉笔在金属上做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标记。

  方东明自己也投入进去。

  他挽起袖子,帮着搬运一些较小的部件,目光却如同鹰隼,时刻关注着整个“整理”过程的走向,尤其是那堆“核心”残骸的清理进度。

  他时不时在老周身边蹲下,指着某处变形询问:“老周,这里形变量能估出来吗?校正的可能性大不大?”

  或者拿起一块刚清理出来的、布满锈迹的齿轮:“这种件,仓库其他废料堆里能找到类似的替代品吗?”

  仓库里渐渐变得有序起来。但最终的淘宝完成终究需要时间,急不得。

第280章 危机下的决断/榆次告破

  太原城,第一军司令部。

  通讯参谋几乎是跌撞着冲进作战室的,脸色在昏黄的灯光下惨白如纸,嘴唇哆唆着,连敬礼都忘了,直接将一份电文塞到了南山秀吉手中。

  “司……司令官阁下!参谋长!榆次……榆次急电!”

  南山秀吉一把抓过电文,目光如刀般扫过那几行潦草的字迹,瞳孔骤然收缩,捏着纸张的手指关节瞬间绷紧发白。

  他猛地抬头看向筱冢一男,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惊骇:“司令官阁下!榆次……榆次方向遭遇八路军主力猛烈攻击!

  火力强度……前所未有!城防多处被毁,守军损失惨重,请求紧急战术指导和空中支援!”

  筱冢一男背对着巨大的华北地图,身体如同冻结的石像。

  榆次!

  这两个字如同冰冷的铁锥,狠狠凿穿了他因愉县战报而紧绷的神经。

  他没有立刻转身,也没有咆哮。

  方才因愉县“主力猛攻”而掀翻桌案的狂怒,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瞬间熄灭,只剩下刺骨的寒意和急速运转的冰冷思绪。

  “愉县……榆次……”他低沉的声音在死寂的作战室里响起,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石板地上。

  他缓缓转过身。

  昏黄的光线下,那张清瘦的脸庞上,暴怒的赤红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理石般的冷硬和凝重。

  深陷的眼窝里,跳动的阴鸷火焰消失了,只剩下幽深如寒潭的冷静。

  “八路……好一招声东击西!”

  他几乎是咬着牙根,从齿缝里挤出这句话。

  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刀锋,让作战室里的空气骤然降至冰点。参谋们屏住呼吸,连电台的滴答声都仿佛被冻结了。

  他几步走到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枯瘦的手指如同鹰爪,猛地戳在愉县的位置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愉县的攻击,是饵!是虚张声势!目的就是——”

  他的手指带着破空的风声,狠狠划向地图上代表榆次的点,“调动我太原的机动兵力!吸引我27师团的精锐联队!”

  手指重重敲在榆次的位置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榆次,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才是砸向太原的铁锤!”

首节 上一节 245/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