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第244节

  “干得好!你小子的眼睛,就是他娘的火眼金睛!

  没你这榆次城里走一遭,没你带人摸清的那些火力点、屯兵洞、城墙的软肋,咱这些炮就是瞎子!

  打不到这么准,这么狠!”

  瞬间,李二娃身体绷得笔直,脸上嬉笑的表情立即认真:“报告旅长,职责所在。”

  “职责?好一个职责所在!”

  陈旅长用力又拍了他肩膀一下,满是硝烟尘土的络腮胡子都舒展开,他转头对着一直站在地图桌旁、脸上同样带着振奋之色的王政委,声音洪亮地感慨。

  “老王,你瞧瞧!什么叫本事?这就叫本事!

  钻到鬼子眼皮子底下,把他们的心肝脾肺肾都摸了个透!这份胆气,这份能耐,绝了!”

  王政委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赞许和更深一层的思索,他点点头,沉稳地接话:

  “旅长说得对。李二娃同志和他的特战队,这次侦察渗透,立下了首功。

  没有他们提供的高精度坐标和防御弱点图,我们的炮火覆盖不可能取得如此决定性的效果,极大地减少了步兵攻坚的伤亡。”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二娃身上,话锋自然而然地一转,“说起来,二娃同志这身过硬的本事,可是跟着方东明同志摸爬滚打练出来的。

  当初组建特战队,从选人到训练,从装备改装到战术制定,东明同志可是下了大心血,手把手带出来的骨干!”

  陈旅长闻言,眼睛猛地一亮,像是被点醒了关窍,他一拍大腿:“嘿!对对对!老子差点把这茬给忘了!”

  他嗓门更高了,带着一种恍然大悟的兴奋,“方东明!能带出李二娃这种尖刀里的尖刀,也只有他了!

  修枪造炮是把好手,带兵练兵眼光也毒!

  这特战队,就是他给咱们旅,给咱们整个八路军,磨出来的一把看不见的‘雷霆’!专打鬼子的七寸!”

  他越说越激动,在狭小的掩体指挥所里来回踱了两步,震得脚下夯土地面微微发颤:

  “老王你说得对!方东明这小子,是块宝!真他娘的是块宝!

  兵工厂有他坐镇,咱们这手里头的家伙,心里头的底气,都不一样了!

  这次炮能打得这么准,这么狠,根子就在他带出来的人,摸清了鬼子的命门!”

  仿佛是为了印证旅长的话,外面骤然传来一阵远超之前的密集爆炸声浪!

  轰隆隆的巨响如同重锤连续擂在鼓面上,整个掩体剧烈摇晃,顶棚的灰尘扑簌簌落得更急。

  紧接着,一个参谋激动地掀开帘子冲了进来,脸上全是烟灰也掩不住的狂喜:

  “报告旅长!政委!东城墙!塌了!被咱们的炮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至少二十米宽!”

  “好!”陈旅长和王政委几乎是同时吼了出来,眼中精光爆射。

  陈旅长猛地冲到观察孔前,一把推开挡板。

  透过弥漫的硝烟和火光,只见榆次城东那道古老的城墙,如同被巨斧劈开,赫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狰狞的V字形豁口!

  断裂的砖石和夯土形成陡峭的斜坡,烟尘弥漫中,影影绰绰已能看到无数矫健的灰色身影,正沿着被炮火彻底犁松、烫热的焦土,如同决堤的怒涛,沉默而迅猛地涌向那燃烧的缺口!

  喊杀声,终于如压抑已久的火山,在爆炸的间隙冲天而起!

  “他娘的!成了!”

  陈旅长狠狠一拳砸在冰冷的原木柱子上,震得手掌生疼,他脸上洋溢着狂野的、胜利在望的光芒。

  转头对着通讯参谋,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兴奋和急切:

  “快!立刻给老子接黄崖洞兵工厂!找方东明!告诉他,他带出来的兵,摸清了鬼子的眼!

  他修好的炮,轰开了榆次的墙!老子替他给李二娃请头功!也给他方东明及兵工厂,记大功一件!”

第279章 你愿意折腾就折腾吧

  另一边,在愉县炮火轰鸣之时,方东明脚步带风,直奔厂长办公室。

  那扇熟悉的木门虚掩着,他抬手敲了敲,不等里面应声便推门而入。

  正厂长刘明远正伏在班驳的旧木桌上,仔细核对着一摞物资清单。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清是方东明,脸上没什么意外,只带着一丝询问。

  “东明?炮刚拉走,没歇口气?有事?”刘明远的声音不高,带着长期在机器轰鸣中养成的沉稳。

  方东明反手带上门,走到桌前站定,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厂长,有件事需要您支持。”

  “哦?什么事?坐下说。”刘明远指了指对面的凳子。

  方东明没坐,他往前倾了倾身子,压低了些声音:“是仓库里那堆大家伙,鬼子空袭留下的飞机残骸。

  堆在那儿,占地方不说,风吹雨淋的,好些零件都锈蚀得厉害,看着怪可惜的。”

  刘明远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我琢磨着,”方东明斟酌着词句,语速放慢,“不能就这么放着烂掉。想组织个精干的小组,把它们好好整理归类一下。

  能拆的零件拆下来,分门别类存放好,以后修枪修炮修机器,说不定就能用上。

  废铁该回炉的回炉,省得占着宝贵的仓库。”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

  刘明远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嗯,是该整理整理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也是咱们兵工厂的传统。你打算怎么做?”

  “需要您批准,给我几个人。”

  方东明看着刘明远的眼睛,“李勇、老周他们几个老手,嘴严实,手也稳当。

  再带上几个踏实肯干的学徒工就行。人不用多,但要可靠。”

  刘明远几乎没有犹豫:“行,没问题。人员你自己挑,名单报给我备案就行。这事儿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他对这个一手将兵工厂技术带上新台阶的副手,有着近乎本能的信任。

  “谢谢厂长!”方东明点点头,心头微松。最关键的第一步,拿到了通行证。

  他顿了顿,脸上忽然浮现出一种介于认真和玩笑之间的神情,像是随口一提,又像是藏着什么念头:

  “厂长,您是知道的,我这人吧,有时候就爱瞎琢磨。

  看着那堆破铜烂铁,尤其是那半截机身骨架和那台发动机主体,看着好像……还有点‘形’?”

  他伸出手指,凌空比划了一下:“我在想,整理的时候,是不是也能顺便……试着拼凑拼凑看?就当是……嗯,就当是技术练兵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啊,瞎猫碰上死耗子,能鼓捣出个勉强能飞起来的铁架子呢?

  哪怕只能飞起来再摔下去,也算给咱们积累点经验不是?”

  他咧开嘴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带着点狂人特有的、近乎天真的狂热。

  “当然,您别当真,我就这么一说,主要是拆零件,这拼飞机纯属顺带,异想天开,瞎胡闹!”

  刘明远看着他,厚厚的镜片后,目光先是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无奈的笑意。

  他太了解方东明了,这小子脑子里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而且往往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没良心炮是这样的,雷霆大炮也是这样的,雷霆二型还是这样的。

  “你啊你!”

  刘明远笑着摇摇头,手指虚点了他几下,“这脑袋瓜子,整天琢磨些啥?

  飞机?那是咱们现在能玩得转的东西?没图纸,没工具,没专门人才,就凭那堆摔得稀巴烂的废铁?”

  他端起桌上的粗瓷碗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行吧,你想折腾就折腾,反正也是拆解过程中的副产品。

  就当……满足一下你小子的好奇心和技术癖好了。”

  刘明远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方东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郑重了些:

  “不过东明,有一点你得记住。拆解零件、整理废料是正事,是第一位的!

  别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拼凑’,耽误了正经的物资回收,浪费了人手和时间。

  兵工厂的担子不轻,咱们的每一分力气都要用在刀刃上。明白吗?”

  方东明立刻挺直腰板,神色一肃:“厂长您放心!轻重缓急我分得清!

  拆解回收零件是主要任务!拼凑那玩意儿,就是顺手、是玩儿!保证不耽误正事!”

  “嗯,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刘明远脸上的严肃褪去,重新露出温和的笑意,“去吧,挑好人手就开工。

  仓库那边,你全权处理。需要什么工具、材料,直接跟后勤说,就说是我批的。”

  “是!谢谢厂长支持!”方东明心头一块大石彻底落地,声音也轻快了不少。

  刘明远摆摆手,重新坐回桌前,拿起那份清单:“去吧去吧,抓紧时间。我这还有一堆账目要核。”

  他重新埋首于桌案之上,刚才那番关于“拼凑飞机”的惊人对话,对于他来说只是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

  得到刘明远的支持,方东明在兵工厂的碎石路上走得飞快,直奔热火朝天的锻造车间。

  巨大的鼓风机轰鸣着,将炉火吹得呼呼作响,炽热的红光映照下,李勇赤裸着古铜色的精壮上身。

  正和几个同样膀大腰圆的汉子一起,用长钳夹着一根烧得通红的炮架大梁,抡起沉重的大锤。

  “铛!铛!铛!”

  每一下都火星四溅,沉重的撞击声在车间里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麻。

  汗水像小溪一样在他们油亮的脊背上流淌,滴落在滚烫的铁砧上,瞬间化作一缕白烟。

  “李勇!”方东明的声音穿透了噪音。

  李勇闻声停下动作,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露出一口白牙:“厂长!您找我?”

  他放下大锤,随手抓起搭在旁边的破布擦了擦手。

  方东明把他拉到相对安静的角落,炉火的光在他脸上跳跃,映出眼底的郑重:

  “有个要紧活,需要你挑几个最信得过、手最稳、嘴最严实的兄弟。老周那边,我也得去说一声。”

  李勇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他熟悉方东明这种眼神,意味着事情非同小可。

  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厂长您吩咐!锻造组里,老张头、赵铁锤、王麻子,都是跟着我几年的老兄弟,手艺没得挑,人也靠得住,指东不打西,嘴巴严实得像上了锁!”

首节 上一节 244/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