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84节
六堂之下的诸厅厅长的官衔品级为正九品,厅长不设副官,厅长之下的具体执行官员的官衔品级为从九品。
而天幕上的另一个“他”的正六品官衔,如果放到以上官制之中的话。
那么另一个“他”可以在朝廷中央的各司主事之下,担任一个一司的具体执行官员。
又或者是在地方郡之中,担任六署之下的一科科长。
再或者,如果另一个“他”愿意自降身份的话,那么担任一个地方县令,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另一个“他”的官衔在朝廷中央各部算是垫底。
但是如果在地方郡县之中的话,又算是初步迈入了郡级官员行列,在县级官员行列之上。
这样的起点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不算低了。
故而,陈平对于自己接下来到咸阳的自荐,也是更加期待起来。
另一边,九江郡居巢县,范增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取得的科举成绩,也是有些微微皱眉。
原本他以为凭借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才华能力,怎么也能够拿下这次经世文科举的榜首。
结果万万没想到,仅仅只是拿下经世文科举中的策论科的单科榜首而已。
至于另外的法令科、农政科、赋算科的榜首都不是“自己”,更加别说经世文科举的综合榜首了。
所以此刻范增心中的想法,和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一样。
那就是既有些不太服气,同时又觉得过往自己还是有些小看了天下间的其他才智之士。
之后看到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另一个“自己”的从六品官衔,范增也是有些微微皱眉
这样的官衔品级放在天幕上的“秦国”,也就是在朝廷中央里面的垫底官员,地方郡县中的郡级官员罢了。
这让认为自己有治国之才的范增,其实是有些不满的。
不过在短暂的不满之后,范增也是深深长叹了一口气。
如今秦国已经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整个国家社会都开始迈入到一个全新的,总体上稳定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新时代里面,除非你真的拥有惊天动地之才。
不然绝大部分的才智之士都要像天幕上的“秦国”的官员那般,一级一级地从“九品十八阶”走上去。
想要像以前各个诸侯国并立时那般,直接凭借一番口舌之利便直接封侯拜相,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秦国刚刚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除了昔日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之外。
天下众多才智之士也想着推翻秦国,重回昔日的诸侯国并立时期的根本原因。
说的直白点,其实就是大一统之后的秦国断了他们这些才智之士直接一步登天、封侯拜相的机会。
不过,在天幕出现之后,天下间的众多才智之士也是清楚地认识到,想要再推翻秦国,重回昔日诸侯国并立时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无法像以往诸侯国并立时期那般一步登天,直接封侯拜相之后。
面对天幕上的“秦国”给出来的科举这条由下到上的晋升之路,他们这些才智之士也只能选择接受。
不然,他们就真的要一辈子都碌碌无为地渡过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这对于天下间的绝大部分才智之士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这也是范增在短暂地感到不满之后,便迅速接受了这个结果的原因。
虽说现在不能直接一步登天,封侯拜相了,但是等在秦国出仕之后,凭借他的才华能力,迅速走到一司司务之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走到六部的部丞应当问题也不大。
唯一比较困难的一!酒《溜熘斯熘扒2芭y/u*e-已点,就是如何从部丞走到六部尚书这一步了。
毕竟六部尚书是秦国九卿级别的官职,竞争之大、之激烈,即便是范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且与天下间的其他才智之士相比,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缺点,那就是他的年纪太大了。
如果他是上级主官,看到自己麾下有两个水平能力差不多的官员,其中一个年近六十岁,另一个才二、三十岁,换他是上级主官也会选择二、三十岁的那个官员。
想到这里,范增也是不由得再次为自己“醒悟”的这么晩而惋惜。
当然,惋惜归惋惜,该要去咸阳自荐的,也还是要去咸阳自荐的。
与感叹、惋惜的范增相比,另一边居住在泗水郡符离县的陆贾与居住在广阳郡范阳县的蒯彻,则是颇为振奋、激动。
虽说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他们”二人的官衔品级,也只是一个从六品官衔。
这样的官衔放在朝廷中央里面也是一个垫底官员,放在地方郡县中也只是一个刚刚迈入郡科级的官员。
但是,胜在他们两个年轻呀!
陆贾今年才二十岁出头,蒯彻今年也才三十五岁左右。.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他们未来的时间可比范增多多了。
至少他们二人还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可以在“九品十八阶”这条官衔之道上一步步攀升。
而居住砀郡陈留县的郦食其,看着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另一个“自己”的正七品官衔,也是有些神情复杂。
因为他既然不像范增那么年老,但是同时也不像陆贾、蒯彻那么年轻。
再加上获得的也只是正七品的官衔,并不是从六品的官衔,更加不是正六品的官衔。
所以今年已经四十五岁左右的他,未来又能够在“九品十八阶”这条官衔之道上走的多远呢。
甚至未来他的最终成就,能否比天幕上的“范增”的最终成就更高都不确定。
毕竟虽说他和“范增”相差了十来岁,但是双方之间的起点也并不一样。
他想要从正七品官衔,走到“范增”的从六品官衔,即便一切顺利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甚至如果仕途不顺的话,那么在正七品到从六品这一步熬上十来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未来的事情,现在的话,他也该收拾准备一下去咸阳自荐了。527毕竟,他总不能真的一辈子碌碌无为下去。
另一边,正在潜逃的项羽看到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另一个“自己”骑都尉官衔,也是感觉有些别扭。
一方面,他对于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的骑都尉官衔还是较为满意的。
毕竟,骑都尉官衔也可以统率五百名骑兵了,距离成为一名统率千骑的将军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从这一角度讲,天幕上的“始皇帝”还算是有识人之明的眼光的。
但是另一方面,要他到覆灭了楚国的始皇帝手下卖命,去为秦国打仗,他始终觉得有点别扭。
而与感到别扭的项羽相比,项梁对于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官衔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仅仅只是通过武举考核,便能够获得统率百人的营尉官衔,并且也和天幕上的侄子“项羽”被共同分到了北疆都督府。
接下来,只要天幕上的“他”好好和侄子“项羽”立下功勋,那么未来重振项家荣光便不再是梦想。
毕竟既然天幕上的“始皇帝”并没有因为“他们”叔侄二人出身楚国,甚至于是昔日楚国大将项燕的子孙的身份原因。
从而在武举方面打压“他们”叔侄二人,那么未来在战场功勋加爵方面多半也不会打压“他们”叔侄二人。
“始皇帝”只要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这一点,那么他便满足了。
当然,这是天幕上的“他”的未来发展。
至于天幕下的他,还是决仪玲气8死7四邬定继续按照原计划,先找他们这个世界的范增帮忙分析、指点一下,再做决定。
而同样在天幕上的这次武举中取得不错成绩的钟离眛、彭越、龙且、季布等人,在看到天幕上的“始皇帝”对另一个“自己”授予的官衔之后。
一个个也是准备借着这个机会,等天幕过后,便去咸阳向始皇帝自荐自己。
毕竟像这样难得的逆天改命的机会,可并不多。
甚至人的一生中,仅有这么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也说不定。
所以他们必须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的话,他们抱憾终身也说不定。
而远在咸阳城的秦皇嬴政在看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对这次科举中的上榜之士的授予官衔之后,也是终于转头看向身旁的左丞相隗状吩咐道:
“天幕过后,便下发一道诏令,天幕上的科举上榜之士,若愿为秦效力的话,便入咸阳接受考核。”
“考核通过之后,朕会授予他们不亚于天幕上的官衔官职。”
左丞相隗状闻言也是当即应道:
“是,陛下!”。
第596章兰宪台问法,律法的意义、本质与作用【求订阅,求全订】
【在秦国第一届科举结束之后,巡视天下的相关前期事宜,也是筹备完成了。】
【所以始皇帝嬴政也是决定带着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以及六部尚书,还有三府卿、三台卿一起巡视天下,泰山封禅,以鉴功绩。】
【故而,始皇帝嬴政便命太子扶苏留下监国,各部、各府、各台的左右部丞、左右府丞、左右台丞,负责辅佐太子扶苏处理朝廷日常事务。】
【如有不可决之事,视轻重缓急,可先行处理,再快马加鞭传信至始皇帝与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三府卿、三台卿。】
【接着,在这一切都安排好之后,始皇帝嬴政也是带着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三府卿、三台卿,以及浩浩荡荡的巡视仪队,正式开始了巡视天下,泰山封禅之行。】
【而太子扶苏,则是在此期间,留在帝都,代行帝权!】
【当然,说是代行帝权,实则只是看看六部、三府、三台之间是否有什么推行不下去的政务,需要他以太子身份,行皇帝权柄将之进一步推行下去。】
【又或者说看看六部、三府、三台之间是否有什么政务,彼此之间发生了冲突,并且各自也难以退让一步,从而需要他以太子身份,行皇帝权柄进行裁决。】
【除此之外,只要不遇到什么突发且紧急、严重的情况,太子扶苏一般也不需要过多干涉六部、三府、三台的工作。】
【毕竟在开年大朝会的时候,朝廷各部、各府、各台也是制定了各自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
【各部、各府、各台官员需要做些什么,便直接按照此前各部、各府、各台制定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下去即可。】】
【反正真正负责推进、落实、执行各部、各府、各台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官员,也都是各部、各府、各台的左右部丞、左右府丞、左右台丞,以及其下一众大小官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始皇帝嬴政、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三府卿、三台卿,这些总揽一切的顶头老大不在雍安帝都,其实也没多大影响。】
【毕竟,真正实际具体负责干活的各部、各府、各台官员都在。】
【再加上也还有在必要时能够总决一切,代行帝权的太子扶苏在。】
【所以在始皇帝嬴政与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三府卿、三台卿离开之后,大秦上下也一切运行良好。】
【而后,在太子扶苏正常处理着六军、六部、三府、三台呈递上来的奏疏时。】
【一旁的内侍也是恭敬走到太子扶苏面前,低声禀告道:“殿下,兰宪台的左右部丞请见。”】
【听到内侍的话语,太子扶苏也是放下手中的朱笔,面露一丝诧异之色。】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