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83节
“如果用此前太子扶苏殿下划分的兵家四势来区分的话,那么天幕上的项羽很显然是天生的兵形势将帅,而韩信则是天生的兵权谋统帅。”
“对于兵形势将帅来说,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势,它都有绝境翻盘的一线可能。”
“而对于兵权谋统帅来说,它所能够指挥统率的兵力规模越大,则胜算越高。”
“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看谁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便谁说了算。”
“当然,如果真的要分一个高低的话。”
“那么只能说,在双方统率的总兵力规模加起来不超过十万的情况下,兵形势的将帅对上兵权谋的统帅,有比较大的可能性会获胜。”
“因为在双方总兵力规模不超过十万的情况下,兵权谋统帅的容错率比较低,能够用来组建大军防线的将士数量比较少。”
“所以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兵权谋统帅还来不及组建新的大军防线,兵形势将帅就已经撕碎前方大军的防线,杀到兵权谋统帅的面前,对兵权谋统帅进行斩首了。”
“在双方的总兵力规模上升到二十万这个层次的时候,还是兵形势将帅获胜的概率大一些。”
“不过因为统帅兵力规模翻倍的原因,兵权谋统帅纵然不能获胜,但是体面撤退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双方的总兵力规模上升到三十万这个层次之后,兵形势将帅与兵权谋统帅彼此之间的胜负率,就大概是在五五开左右。”
“这个时候就看到底是兵形势将帅穿插、突破战线比较快,还是兵权谋统帅包围、重组防线比较快了。”
“而当双方的总兵力规模上升到四十万这个层次之后,那么战场上的胜率就会开始向兵权谋统帅倾斜。”
“因为在双方的总兵力规模上升到四十万这个层次之后,兵权谋统帅可以很轻易地组建出十几条战场防线,战场容错率会大幅度增加。”
“而兵形势将帅,说到底也依然还是一个人,不是神,所以他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有限的精力也就意味着,他终究会感到疲惫,会出现力竭等情况。”(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而兵形势将帅一旦疲惫、力竭,无法继续撕碎敌军的战线,那么他就离落败不远了。”
说到这里,王翦顿了顿,又再补充道:
“刚刚说的是兵形势将帅与兵权谋统帅彼此的水平,大致在同一个层次的参考情况。”
“如果兵形势将帅与兵权谋统帅彼此之间的水平,并不在同一个层次的话,那么上述说的情况也会出现上下波动。”
“举个例子,假如兵形势将帅的水平是十分,而敌对的兵权谋统帅的水平是八分的话。”
“那么即便双方的总兵力规模上升到三十万这个层次,也依然还是兵形势将帅的胜率高一些。。。。。”
“反之,同样的道理,假如兵形势将帅的水平是八分,而敌对的兵权谋统帅的水平是十分的话。”
“那么即便双方的总兵力规模在二十万这个层次,又或者是十万这个层次,也有可能是兵权谋统帅的胜率高一些。”
听完王翦的讲解,在场众人也是对于天幕上的“项羽”、韩信,以及兵形势和兵权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秦皇嬴政看向天幕上的“项羽”,也是面露沉吟之色。
见始皇帝没有说话,在场的其他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便也没有继续进一步讨论,继续抬头看向天幕。
而后,在天幕上,他们也是看到除了“项羽”之外,如“彭越”、“钟离眛”、“龙且”、“季布”等人的表现也都堪称不错。
至少,单纯从武将角度来说,都算是一个个不错的苗子。
很快,天幕上的经世文科举、百工专科举、龙韬武科举便一一结束。
一位位才智之士、百家之士、勇猛之士,也是逐一被遴选出来。.
看着那一位位才智之士、百家之士、勇猛之士,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忍不住低声讨论起来:
“果然范增、陈平的成绩不错,一个是策论科榜首,另一个是策论科榜二。”
“不不不,依我看,还是陈平更加出色一些,要知道陈平不仅是策论科榜二,同时也还是法令科的榜一,而范增可不是法令科的榜二。”
“范增、陈平不错,但是蒯彻也不差呀!”
“蒯彻不仅是法令科的榜二,同时也是赋算科的榜一。”
“真要说的话,蒯彻和陈平一样,都有一个榜一、榜二的成绩在身。”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么陆贾也同样不错呀。”
“陆贾同样也是农政科的榜一,以及赋税科的榜二,同样也和蒯彻和陈平一样,都有一个榜一、榜二的成绩在身。”
“说的好像谁不是同时有一个榜一、榜二的成绩在身一样,范增同样也有一个策论科榜一以及农政科榜二的成绩在身。”
“这么说的话,范增、陈平、蒯彻、陆贾四人竟然同时都有一个榜一和榜二的成绩在身。”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难得的平分秋色了。”
“还有一个叫做郦食其的考生也不错,虽然不像范增、陈平、蒯彻、陆贾四人那般拥3。1有榜一和榜二的成绩,但是四科的成绩却都在前三到前五之列。”
“综合起来,其实我觉得郦食其可能比范增、陈平、蒯彻、陆贾四人还要出色一些。”
“毕竟,如果以一百分来评论一科成绩的话,范增、陈平、蒯彻、陆贾四人都有一科一百分和一科九十分,但是另外两科则是在七十分或者八十分左右。”
“而郦食其四科的成绩都是在八十分到九十分之间,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均衡的人才。”
“不不不,我还是觉得陈平的能力更加出众一些。”
而另一边,公输钧看到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终于出现,并且参加了天幕“大秦”举行的百工专科举时,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因为此前天幕一直没有出现另一个“自己”,以及“公输家”,所以公输钧都差点以为天幕上的“公输家”是不是已经绝于乱世之中了。
毕竟天幕上的“大秦”与天幕下的大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世界。
像他们公输家在这个世界传承有序,但是在天幕上的“大秦”却绝嗣了,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不过好在情况没有那么差,他们公输家在天幕上的“大秦”也一样传承不绝,并且也获得了“器械科”考核的榜首。
未来只要好好努力、表现,那么天幕上的“公输家”同样前途光明!。
第595章心思各异的上榜之士,下令招贤的秦皇嬴政【求订阅,求全订】
另一边,三川郡阳武县,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获得法令科榜一,甚至还是这次“经世文科举”的综合榜首的时候。
陈平也是转头看向自己大哥陈伯,激动难抑道:
“考上了!考上了!”
“大哥,我考上了!”
“我们家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这一刻,陈平与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同样的激动。
只不过,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无法在第一时间将这份中举上榜喜悦和自家大哥陈伯分享,而他可以。
而陈伯看着天幕上科举上榜,甚至还是“经世文科举”榜首的弟弟“陈平”,心中同样感到宽慰万分道:
“我就知道我弟弟必非凡人,终究一展抱负的那一天。”
此前旁人一直觉得自己承担家里所有劳务活计,全力供养弟弟陈平读书识字交游是一件傻事。
但是现在,看谁还敢说自己这样做是傻子!
有了天幕扬名之后,他弟弟日后势必可以踏上仕途。
而等他弟弟当上官员之后,那么也不需要他弟弟太过帮扶,仅仅只需要伸手稍微拉扯他一把。
如此便足以让他这一家也脱离泥沼,不用继续在地里耕种求活。
甚至日后他的子嗣,也可以像弟弟那样不务耕种,好好读书识字,他日同样踏上仕途。
这样一来,他这一脉便也相当于鱼跃龙门了。
这也是陈伯一直供养陈平,无怨无悔,甚至当他前妻对陈平有所不满的时候,他便立刻休妻的根本原因。
否则,如果他不全力供养弟弟陈平,让其无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读书识字交游的话。
那么他弟弟陈平多半也要和他一样终日躬身田亩间乞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读书识字交游。
而他弟弟陈平如果没有时间去读书识字交游的话,那么搞不好他和弟弟陈平一辈子都要埋首在田亩间,庸碌过完一生。15
甚至就连他们兄弟二人的子嗣,多半也是如此。
这样的话,他以他们的后代子嗣又有什么翻身的希望呢!
这也是为什么稍微有点远见的寻常人家,家里如果有多个子嗣的话,都会选择咬牙举全家之力供养家里最为聪慧的那个孩子好好学习的原因。
目的就是希望供养出一个有前途的孩子之后,再带领着全家人翻身。
当然,一些比较团结且有远见的大家族,甚至是一个村子、一个乡子也会举全家族之力,乃至于全村、全乡之力,供养家族里面、村子里面、乡子里面有出息的孩子。
而只要能够供养出来一个有前途的孩子,那么只要这个孩子不是什么天生白眼狼,日后也多半会回馈家族、村子、乡里。
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某东了,当年乡亲们给他凑了76个鸡蛋和500块钱上大学。
三十三年之后,他让家乡从贫困村变成数字经济示范村,并且每年发放超过3000万的年货,甚至用45亿的产业园,兑现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誓言。
而陈平在重新冷静下来之后,也是看向自家兄长道:
“大兄,我要去咸阳自荐。”
“有了天幕扬名之后,我若去咸阳自荐,多半可以得到始皇帝的重用。”
而陈伯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道:
“好,我去给你收拾行囊。”
而就在陈伯、陈平兄弟俩说话期间,随即便又看到天幕上的“始皇帝”授予“陈平”正六品官衔。
看到这一幕,陈平脸上的喜色更甚。
在看天幕这么久之后,陈平也是对天幕的种种官制了熟于心。
像天幕上的“秦国”施行的是正副九品官衔制,其中正一品官衔最高,从九品官衔最低。
在朝廷中央的六部诸司,其中六部尚书的官衔品级为正二品,尚书的副官之左右部丞的官衔品级为正三品。
而六部之下的诸司司务的官衔品级为正四品,司务的副官之司丞的官衔品级为从四品。
司务之下的各司主事的官衔品级为正五品,主事之下的具体执行官员的官衔品级为从五品到从六品之间。
地方郡上的郡守的官衔品级为正四品,郡守的副官之郡丞的官衔品级为从四品。
而地方郡上的六署诸科中的六署署令的官衔品级为正五品,署令的副官之署丞的官衔品级为从五品。
六署之下的诸科科长的官衔品级为正六品,科长的副官之科丞的官衔品级为从六品。
科长之下的具体执行官员的官衔品级为正七品到从七品之间。
地方县上的县令的官衔品级为正七品,县令的副官之县丞的官衔品级为从七品。
而地方县上的六堂诸厅中的六堂堂令的官衔品级为正八品,堂令的副官之堂丞的官衔品级为从八品。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