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68节
【看着眼前高三丈,绵延周长数十、上百里,巍峨而恢弘的大秦新帝都宫殿群,项羽亦是忍不住低声惊叹道:“这就是大秦帝都雍安城吗?”】30【说实话,城池宫殿他也见过不少。】
【像昔日楚国的边郡重城,又或者是楚国的王城宫殿,再或者是一路走来的秦国各地郡城,他都一一见过。】
【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宫殿群能够比得上眼前的雍安城更加巍峨、壮阔、厚重!】
【可以说,单单从这座都城宫殿群便能够隐隐看出来大秦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雄厚国力!】
【至少,昔日的楚国如果不举国之力的话,是肯定修筑不出来的。】
【而且,昔日的楚国也不可能会举国之力来修筑这样的一座都城宫殿群。】
【毕竟昔日楚国的一众君臣贵族公卿,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喜欢相互拖后腿,但是并不代表他们都是傻子。】
【像眼前这座巍峨、壮阔、厚重的都城宫殿群,少说也要耗资百亿之巨。】
【这么一座前所未见的巍峨、壮阔、厚重的都城宫殿群,如果放在楚国的话。】
【那么恐怕还不等修筑完成,楚国的黔首百姓就该四散奔逃了。】
【甚至都不用等到秦国派遣大军前来,楚国自己就不攻自溃、灭亡了。】
【然而秦国却修了,甚至还是在攻伐六国期间修筑的!】
【由此可见,秦国的综合国力是何等之恐怖!】
【至少与昔日的其他六国相比,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存在了。】
【而听到自己侄子话语的项梁,也是神情复杂地抬头仰望着眼前这座雍安城。】
【可以说,雍安城也是项梁这辈子见过的最为庞大,最为高大的城池宫殿群。】
【然而如此“豪奢”的秦国,却不仅没有因为修筑这座庞大无比的雍安城而导致民怨四起,反而还尤有余力将他们六国一一覆灭。】
【对此,项梁也只能无奈苦笑低声道:“楚国,亡的不冤。”】
【如果说昔日楚国只是因为和秦国的些许微弱差距,从而导致被覆灭的话。】
【那么现在项梁心中是肯定会有不甘、嫉妒,以及充满愤懑不平之类的情绪的。】
【但是,当秦国与昔日楚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大到项梁抬头仰望都看不到边际的时候。】
【那么项梁心中所有的不甘、嫉妒、愤懑不平,便全都转变成对昔日楚国的叹息,以及对秦国的震惊佩服。】
【同时,项梁也是越发坚定自己带项羽前来参加秦国始皇帝设立的科举,应当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是的,这次项梁之所以带项羽前来秦国帝都雍安城,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此前始皇帝通传天下的科举。】
【自从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昔日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可以说大多数都被打落凡尘。】
【不,应该说大多数都被打入了死亡才对。】
【因为每当秦国覆灭一个诸侯国,那么在该诸侯国覆灭之时,总会有一大批不满过往贵族公卿欺压的“暴徒”趁乱而起。】
【然后抢在秦军攻入王城之前,肆意屠杀劫掠王城里面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
【从而导致王城里面的一众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不是全部死绝,就是十死八九。】
【只有少数预料到自己国家可能会灭,然后提前将一部分族人送走的贵族公卿才幸免于难。】
【像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便是这样的漏网之鱼,或者说幸运儿之一。】
【而对此,项梁、项羽叔侄二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但是知道又怎么样呢?】
【他们要怪秦国吗?】
【好像的确应该怪秦国,毕竟如果不是秦国来攻伐他们原来的国家的话。】
【那么以往那些一直被他们欺压的贱民,又怎么会有哪个胆子趁乱化作“暴徒”,然后血腥屠戮包括他们家族在内的一众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呢。】
【但是真要怪秦国的话,又好像有点说不太过去。】
【因为从项梁、项羽叔侄二人收到的消息,以及看到的结果来看。】
【当时真正血腥屠戮了他们家族的人,是昔日楚国王都那些被他们欺压日久的黔首百姓所化作的“暴徒”。】
【秦军是并没有屠戮他们家族的,甚至屠戮他们家族的凶手,也就是那些由黔首百姓所化作的“暴徒”,最终也是被秦军所剿灭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军还帮他们家族报仇了。】
【再加上,最后举国投降的齐国,因为秦国出于标榜自己乃是“仁道”之国的原因。】
【所以秦国对于投降的齐国国君与王室宗亲,还有一众贵族公卿并没有行屠戮之举。】
【当然,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齐国乃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后一个阻碍。】
【当时全天下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齐国身上。】
【在这个时候,如果对齐国一众王室宗亲、贵族公卿行屠戮之举的话。】
【那么哪怕是假借一众不满过往贵族公卿欺压的黔首百姓所化作的“暴徒”之名,也依然很容易被世人看出是秦国暗中所为。】
【毕竟此前燕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被“暴徒”屠戮的时候,天下人被其他诸侯国的纷乱之事分散了注意力。】
【所以没有注意到每当有一个诸侯国灭亡的时候,便有一大批“暴徒”趁乱屠戮王城中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之事,也还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全天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齐国身上的时候,秦国还这么玩的话,那就真的是把全天下人当傻子糊弄了。】
【所以秦国方才放过齐国国君、王室宗亲与一众贵族公卿,甚至还从昔日齐国一众王室宗亲、贵族公卿里面,挑选了几个“榜样”,加封为秦国贵族公卿,以示恩德。】
【所以在有投降之后,一众王室宗亲、贵族公卿都活的好好的齐国这个例子在前。】
【其他幸存下来的,包括项梁与项羽叔侄二人在内的残余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也并没有认为那些在覆灭时趁乱屠戮了他们家族的“暴徒”,是秦国暗中派人所为。】
【反而认为,如果当时他们国家也能够像齐国那样举国投降的话。】
【那么现在说不定他们也可以像齐国的王室宗亲、贵族公卿那样,照样在秦国混个贵族公卿的身份。】
【这样最多也就是日后在秦国这里的身份、地位、待遇等方面,可能比在原来所在的故国时弱上数筹而已。】
【但是起码也还有一个基本的贵族公卿身份在,不用像现在这样,需要通过参与秦国举行的科举,重新为自己搏取一个身份前程。】
【当然,在楚国刚刚覆灭的那一、两年,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也不是没想过复辟楚国之事。】
【但是,这两、三年随着他们游历下来,项梁、项羽叔侄二人复辟楚国的心也是越来越凉。】
【因为秦国太强盛了,强盛到他们叔侄二人都升不起半点可以推翻秦国,复辟楚国的奢望。】
【这一点,从被秦国覆灭的昔日一众诸侯国的黔首百姓,面对秦国表露出来的赞颂态度便可见一斑。】
【不过这也很正常,像覆灭的比较早的韩国、赵国、燕国等地,距今不是过去了十年,就是过去了七、八年。】
【而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秦国早就在韩地、赵地、燕地等地方,完成了各种高产耕种方法的教导与推广,完成了各种增产肥料制作方法的教导与推广。】
【以及完成了各种先进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兑换与推广,完成了牛、羊、驴子等牲畜的兑换与推广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地、赵地、燕地等地方的黔首百姓也基本和秦国关中本土一样,做到了人均亩产三石977到四石左右。】
【再加上蜂窝煤炭的推广,羊毛的推广等。】
【如今韩地、赵地、燕地等地方的黔首百姓,家家户户做到吃饱穿暖,基本已经不成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说出反叛秦国,造秦国的反之类的话,韩地、赵地、燕地等地方的黔首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甚至主动将说要造反的逆贼给拿下来,然后扭送官府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因为这在之前是有过先例的,像昔日韩国的部分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就曾想要反叛秦国。】
【结果秦国都还没有派遣大军前去镇压,当地造反的韩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就已经被驻守并管理当地的秦国官吏,带领着韩地的黔首百姓给拿下了。】
【韩地黔首百姓如此,赵地、燕地的黔首百姓也如此。】
【而覆灭的稍晩一些的魏地、楚地、齐地的黔首百姓,估计再过多两、三年也会同样变得如此。】
【可以说,天下人心基本皆以尽握秦国之手!】
【再加上虽然他们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秦国的始皇帝的确堪称雄才大略,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也都堪称名臣猛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凭借他们这些残存的,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便想要推翻秦国,复辟楚国,不亚于是痴人说梦话。】(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故而,在确定不可能推翻秦国,复辟楚国之后。】
【项梁认真地想了想,为了项家的后续传承考虑,既然打不过、推不翻秦国的话,那就加入秦国好了。】
【毕竟身为大名鼎鼎的项家之人,总不能一直寂寂无名,继续像普普通通的黔首百姓那样生活下去吧?】
【至于说,秦国杀了他父亲项燕之事,项梁也只能用战场上,各为其主,生死由天来安慰自己。】
【毕竟上了战场,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
【真要说的话,难道昔日项家,他父亲项燕就没有杀过秦国的将士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父亲项燕作为昔日楚国最后的名将统帅,搞不好是楚国杀死秦国将士最多的将领之一。】
【所以就当扯平了吧!】
【毕竟不扯平的话,以他叔侄二人如今的身份、地位与能力,也没有可能推翻秦国、复辟楚国,为他父亲项燕复仇。】。
第581章相遇的范增、项羽,城内公交车系统【求订阅,求全陾揪7溜(九)一陆订】
【很快,排队进城的人便轮到了项梁、项羽叔侄二人,项梁也是十分从心恭敬地双手递上自己叔侄二人的验、传给驻守城门的将士查看。】
【所谓的“验”,指的是记录了姓名、籍贯、外貌特征等相关个人信息的简牍。】
【而所谓的“传”,则指的是记录了相关出行事由、路线的通行证,一般需要由基层官吏,比如说县乡的啬夫签发。】
【负责驻守城门的将士接过项梁、项羽叔侄二人的验、传仔细查看了一番,而后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项梁旁边的项羽道:“才三岁就长么了?”】
【虽说在当前这个时代,十三岁的男孩也可以称得上是半个成年人了。】
【但是即便如此,一般十三岁的男孩身高也就是在六尺(秦一尺约为23厘米,六尺约为138厘米)左右。】
【等到成年之后,男性的身高便能够长到七尺左右(秦七尺约为161厘米),这也是“七尺男儿”这个说法的由来。】
【但是眼前这个名为“项羽”的少年郎,看“验”上面记载的身份信息虽然才十三岁,身高却已经长到了八尺(184厘米)。】
【当然,这里用的“尺”是旧衡制单位中的“尺(23厘米)”,并不是大一统之后新推行的衡制单位“尺(100厘米)”的爾7li=u1三!(疤(六)越+仪长度。】
【大一统之后新推行的衡制单位“尺(100厘米)”的长度,大概是旧衡制单位中的“尺(23厘米)”的四到五倍左右。】
【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验”上面记载的身份信息无误的话,那么眼前“项羽”这个少年郎便当真称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而项梁听到守城将士的话语,也是半附和半叹气道:“是呀,这小子天赋异禀、天生神力,都快要吃穷老子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