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67节

  “第二年,设立河东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汾河谷地麻类作物丰富,临近盐池,防锈处理便利。”】

  “所以可以生产脚踏式纺织机、水力大纺车等纺织器具为主,以及其他铁制农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纺织器具,以及铁制农具三百万件以上。”】

  “并且设立琅琊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东部沿海渔业发达,海盐生产需求大。”】

  “所以可以生产深海渔网、船用铁锚等渔具为主,以及煮盐铁锅、吊钩等生活器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渔具,以及各类生活器具一百万件以上。”】

  “同时设立长沙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云梦湖平原农业区,竹林资源丰富。”】

  “所以可以生产竹制簸箕、竹制筷子、竹筐、竹凉席、竹帘、竹衣柜、竹床、竹凳子、竹桌子等竹木器具为主,以及其他生活农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竹木器具与生活农具三百万件以上。”】

  “另外,构建运输网络,各个地方郡设置器械仓库六座,并且建立农具驿传的快运系统。”】

  “第三年,设立邯郸民器生产基地,当地属于传统青铜器制造中心,以及漆树种植区。”】

  “所以可以生产各种青铜量器、漆器、祭祀礼器为主,以及各种生活农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青铜量器、漆器、祭祀礼器与生活农具一百万件以上。”】

  “并且设立辽东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草原牧区与农耕区交界,皮革原料充足,冬季严寒需特殊器具。”】

  “所以可以生产畜牧铡刀、毛纺机等畜牧工具为主,以及其他生活农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畜牧工具,以及其他生活农具一百万件以上。”】

  “同时设立九江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长江中游航运枢纽,湖泊密布渔业发达,水患频发需抗洪工具。”】

  “所以可以生产渔船、防洪麻袋、绳缆等防洪、船具为主,以及其他生活农具为辅。”】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防洪、船具,以及其他生活农具一百万件以上。”】

  “另外,编撰《大秦民用器典》,收录各种器具图样,详细记载制作规范。”】

  “第四年,设立云中民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地处北疆边防要塞,冬季寒冷,四周与秦国交好的游牧民族有交易需求。”】

  “所以可以生产防风雪的毡帐、皮靴、便携式火塘等御寒装备为主,以及其他游牧用具为辅。”】

  “但是,不对游牧部族销售高鞍、马蹄铁、马镫三件套器具。”】

  “年产能目标,生产各类御寒装备,以及其他游牧用具一百万件以上。”】

  “同时,其他九个民器生产基地的年产能各自提高一倍。”】

  “另外,确立维护体系,每县设三处修器所,培养专职的修器匠。”】

  “第五年,十个民器生产基地,实现年产各类农具、生活器具超亿件。”】

  “最终,工部六司协力同心使长城如巨龙横卧北疆,驰道似经纬交织四方,灵渠若血脉贯通南北,百工技艺巧夺天工。”】

  “终使大秦基业,上承先王营国之智,下开万世工程之规,纵览古今,未有如此之盛!”】

  【听完史禄所述的始皇帝嬴政也是面露满意之色,微微颔首道:“《工部五年中长期负责规划》便亦暂定如此,如有疏漏,后续再行添加。”】

  【史禄闻言,亦是再度朝着始皇帝拜俯应道:“臣,遵陛下旨意!”】。

第578章余下三府卿与三台卿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求订阅,求全订】

  【在六部尚书讲述完各部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接下来便轮到三府卿、三台卿讲述各部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不过,因为少府、监造府、宗正府,要么涉及到的是宫廷内部之事,要么涉及到的是皇帝的私人之事,要么涉及到的是王室宗亲之事。】

  【所以三府卿各自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没有详细对外讲述,仅仅只是与可能有交集,需要相互协调一下的六部简单讲述一下。】

  【比如说,监造府负责骊山皇陵的修筑事宜,可能在工匠这方面的人手不是很足够。】

  【到时候,可能需要从工部尚书那里暂时借调一些-工匠人手之类的。】

  【而对于类似的事情,不管是工部尚书,还是其他六部尚书都是表示尽力配合,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三府卿虽说不执掌天下权柄,但是他们却是直接对始皇帝负责!】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三府卿可以说是始皇帝意志的延伸与代表!】

  【这也是为什么三府卿能够与六部尚书并肩而立的根本原妻鸸掺另师玖崎sansi因!】

  【再加上三府卿也有各自独立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又不需要六部额外出钱、出力,仅仅只是在可能涉及到的,与他们六部有所交集的事务方面,给予一些支持而已。】

  【六部尚书自然是愿意全力支持、配合的!】

  【否则,如果因为他们在某些事情上的不支持、配合,从而导致三府卿延误了某些宫廷内部的事务,又或者是始皇帝个人的事务,再或者是王室宗亲的事务。】

  【那么到时候三府卿直接在始皇帝面前,状告他们一本。】

  【届时,如果他们没有一个能够说的过去的理由给始皇帝的话,那么就算他们是六部尚书也不好过。】

  【所以只要三府卿的要求不太过分,那么一般情况下,六部尚书都是愿意尽力支持、配合的。】

  【而除了三府卿没有详细讲述他们部内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外,剩下三台卿中的幽谒台也都没有详细讲述他们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因为幽谒台乃皇帝隐刃、暗察枢机,总掌密察百官、侦缉敌情、监控地方、肃清内谍、秘刑缉捕之权,不列朝班,不录官籍,行事无踪,唯奉帝命而行。】

  【换句话说,幽谒台属于是皇帝暗地里的监察组织机构。】

  【故而,自然不会将一个暗地里的监察组织机构的相关机密事宜,摆到明面上来说。】

  【否则,那也不叫暗地里的监察组织机构了。】

  【而且,如果使得文武百官知晓了幽谒台的具体情况的话,那么也容易使得文武百官失去对于幽谒台的敬畏。】

  【正所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幽谒台这样的监察组织机构也是同样的道理。】

  【至少一众文武百官对于幽谒台与御史台这一明、一暗两大监察组织机构,肯定是畏惧幽谒台多过御史台的。】

  PS:没写完,正在补后续三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再看更新卜。。

第579章想要抄作业,却无法全抄的大秦君臣【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天幕上的“吏部尚书蒙毅”提出来的《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是眼前一亮。

  众所周知,大秦自从商君变法之后,便以法家思想为主流。

  而法家思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恨不得给所有事情都制定好规则,然后让所有人都按照规则行事。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就连田地里种的庄稼,如果可以的“零九零”话,大秦都会尽力要求黔首百姓种的方方正正的。

  所以大秦别的方面可能不太喜欢,但是有条理、有计划这方面大秦是真的非常喜欢。

  而天幕上的《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听起来便非常有条理、有计划!

  每一年,六部三府三台该做什么,全部都清楚地罗列出来。

  “他”只需要按照制定出来的《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去督促朝廷上的一众文武百官。

  接着朝廷上的一众文武百官再去督促地方上的一众郡县官吏,最后地方郡县上的一众官吏再将《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执行、落实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郡县官吏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再上报给朝廷中央的一众文武百官。

  如果朝廷中央的一众文武百官彼此意见不一,难以商量解决的话。

  那么再进一步将问题呈现到“他”这里,由“他”来裁决,最后再将裁决结果一一传达、落实下去。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再做好监察、都城等事宜,那么最后如无意外的话,便多半可以完成《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里面制定的各项目标。

  而当完成《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里面制定的各项目标,那么大秦其他方面可能不太好说,但是“吏部”这一方面,自然便会在“他”的手上,再度走上一个新的巅峰!

  想到秦皇嬴政也是转头看向身后的右丞相王绾与上卿蒙毅,吩咐道:

  “天幕上的秦国情况,与现如今之大秦多有不同。”

  “所以天幕上的大秦制定的《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不可尽采纳之。”

  “但是也有些许目标政策,如今的大秦亦可参之。”

  “至于其中的具体取舍,便劳烦王相、蒙毅细细思虑之。。。。。。。。。。”

  如今大秦还没有进行像天幕上的“六军、六部、三府、三台、一寺、一院”的行政体系改革,所以如今的大秦虽然有蒙毅这个上卿,但是却暂时没有吏部这个部门。

  故而,秦皇嬴政也不好直接将制定《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件事交给蒙毅,所以暂时还是将这件事交给右丞相王绾牵头,然后由蒙毅辅佐好一些。

  等他这边的大秦也完成“六军、六部、三府、三台、一寺、一院”的行政体系改革,并且也将蒙毅提拔为吏部尚书之后。

  再将制定《吏部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件事,彻底从右丞相王绾手上转交给蒙毅负责即可。

  而2。7右丞相王绾也知道自己大概率只是暂时负责一下明面上的事宜,具体的细节多半还是会由蒙毅负责,所以也是很爽快地点了点头应道:

  “臣,遵旨!”

  上卿蒙毅也是同样拱手应道:

  “臣,遵陛下旨意!”

  PS:没写完,正在补后续三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再看更新。。

第580章大秦第一次文武科举,初至雍安的项梁项羽叔侄【求订阅,求全订】

  【在《大秦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廷议之后,六军、六部、三府、三台也是按照各自制定的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执行下去。】

  【与此同时,此前在大一统元年的开年之初,始皇帝嬴政曾经向全天下宣布:“设文、武科举于雍安。”】

  “凡通经术、明法令、善骑射、晓兵韬者,或精器械、擅农桑、通星历、晓堪舆、谙医道,以及其他怀一技之长、有经世之才者,无论贵贱,皆得应举。”】

  【这可以说是大秦自大一统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同时应当也是唯一一次由中央朝廷直接无门槛面对天下所有人的招贤纳士。】

  【因为再之后,如果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话,那么就需要先经过后续制定好的县科举、郡科举的遴选,然后才能够来到现在的中央科举。】

  【而想要经过县科举、郡科举的遴选,获得中央科举的机会,最后出仕为官的话,那么少说都要等个三、五年之后了。】

  【而人生又能够有多少个三、五年呢?】

  【又有多少人能够再等得起三、五年呢?】

  【所以自始皇帝嬴政通传天下,设立文、武科举,向全天下招贤纳士之后。】

  【基本上但凡自认为是通经术、明法令、善骑射、晓兵韬者,或精器械、擅农桑、通星历、晓堪舆、谙医道,以及其他怀一技之长、有经世之才,且想要出仕搏前程者。】

  【全都在这两个月内,从天下各地郡县赶到雍安这边,准备参加大秦的第一次文、武科举。】

  【雍安城外,应天城门口的入口处。】

  【项梁带着自己今年十二、三岁的侄子项羽,正在一边排队,一边打量着雍安城。】

首节 上一节 56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