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74节
所以不得不维护一下魏晋的颜面,从而将蜀国边缘化,以及将关羽的彪悍战绩以“春秋笔法”的方式隐入其他人物传记之中。
而这也就导致了后人在看《三国志》的时候,往往会对关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关羽真菜,败完魏国又败吴国,一路败败败,败的都没法看了,也就只有忠义二字尚可称赞。
但是即便如此,称之为武圣也还是太过了,完全就是在吹捧关羽,简直恶心!
另一种看法则是:卧槽,关羽这是什么神仙?居然这么能打!
上一次像关羽这么能打的将帅,不是卫、霍这样的军神,就是韩信那样的兵仙神帅了吧!
不行,这么能打的人,必须得给他搞个与众不同的称号!
让我想想,兵仙神帅、兵圣、军神、霸王这样的称号都已经有主了,那就给他一个武圣的称号吧。
武圣关羽,绝对实至名归!
WWW.Shub123.coM
这便是史官记述角度的不同,以及观看者所站的立场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不过这种记述角度的不同,并不阻碍真正研究历史的人去从中窥探隐藏于不同角度论述下的真实史事。
这便是后世史家据事直书的方式。
而秦国太史令,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便领悟后世史家据事直书的方式。
而在听到始皇帝同意太史令统合过往周王朝与其他诸侯国的史书,重新编撰一套秦国大一统之后的史书之后,其他诸子百家博士也是忍不住纷纷开口道:
“陛下,臣对史书了解颇多,臣愿协助太史令共197同负责编撰此套大一统史书!”
“你放屁,陛下看我,我才是真正研究史书的人,我愿与太史令一同负责编撰此套大一统史书!”
“你研究史书?你家里有史书吗?我家里收藏有昔日鲁国、晋国、卫国的史书,陛下,我愿与太史令一同编撰大一统史书!”
“你一名家博士,你懂个屁的史书,陛下,臣才是真正懂得史书的人,臣愿与太史令一同编撰大一统史书!”
“呵呵,他是名家博士,不懂史书,难道你这个纵横家博士便懂史书了吗?我才是真正懂得史书的人,陛下,臣愿与太史令一同编撰大一统史书!”
一众诸子百家博士皆是一边开口自荐,一边火热地看向始皇帝与太史令。
毕竟这可是真正青史留名的机会呀!
甚至如果能够获得这套大一统史书编撰机会的话,那么不仅他自己可以青史留名,甚至就连他们的家族长辈,说不定也可以青史名。
毕竟作为大一统史书的编撰者,偷偷往里面夹带一些私料,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而别说一众诸子百家博士想要参与编撰这套大一统史书了,就连其他文武百官也是同样有所意动。
毕竟,如果天幕上的“张家”有资格入选那套大一统史书的话,那么他们家族又如何没资格入选编撰的大一统史书中呢?
而如果他们家族有资格入选编撰的那套大一统史书中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家族在史书上的记载能够偏向正面一些的。
毕竟这可是真正青史留名,流放百世的事情!
而要如何确保自己家族在大一统史书上的记载能够更加偏向正面一些呢?
那自然是亲自由他们这些家族后辈来编撰那套大一统史书了!
所以,当即也是有些文武百官忍不住同样开口自荐。
而看着吵吵闹闹的一众文武百官与诸子百家博士,秦皇嬴政也是手中持剑重重一顿,眸光扫过在场众臣。
顿时,凡是秦皇嬴政眸光扫过之处,纷纷偃旗息鼓。
而后,秦皇嬴政方才沉声道:
“编撰大一统史书之事,由太史令率史家负责。”
“其余人等,无需多言!”
史书,并不是谁都可以编撰的。
至少在当前这个时代,只有真正的史家所记载的史书,方才具备权威性。
否则,如果没有史家为之背书的话,那么就算秦国修成了大一统之后的史书,那么也难以得到天下人的认同。
这便是当前这个时代史家的含金量!。
第486章被迫屈从的张良,想要投靠秦国的项梁【求订阅,求全订】
在初步定下编撰秦国大一统史书之事由史家负责之后,秦皇嬴政想了想也是转头看向一旁的左丞相隗状,吩咐道:
“天幕过后,便发布诏令,通传天下,命张良入咸阳。”
“如若不至,勿谓太子扶苏言之不预。”
对于秦皇嬴政而言,张良心中是否对他,或者对秦国有怨恨这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良能否为他所用。
而只要张良能为他所用,那么他便敢用。
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很显然为他展示出了如何强令张良为他所用的方法。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直接照抄了,准备以同样的方式胁迫张良为他所用。
当然,张良也可以不从。
毕竟如果张良真的有心潜藏起来的话,那么如今的秦国一时半会之间,还真找不到他。
只不过张良如果不从的话,那么昔日的韩国张家在秦国的大一统史书上的“国之奸臣”的评述,大概便跑不掉了。
而张良如果愿意事秦,好好为秦国未来的发展而努力的话,那么秦皇嬴政也不介意在秦国的大一统史书上,给昔日的韩国张家一个“忠贞之臣”的评述。
这一切,就看张良是否重视、在意昔日韩国张家先辈的身后名了。
左丞相隗状闻言也是当即拱手应道:
“是,陛下!”
在安排完张良之后,秦皇嬴政又再想了想,而后再次道:
“天幕过后,派人去六国贵族那边问一下,看看他们可想要自己家族先辈的名声稍微好一点。”
“若想,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好好想一想。”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六国贵族想要他们家族先辈在史书上的名声稍微好一点的话。
那么他们就得要付出一定的利益,以及要好好归顺秦国,别给秦国整出什么麻烦。
如此一来,那么秦国也不介意在大一统史书上讲述到他们家族先辈事迹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一下他们家族先辈。
这也勉强算是给他们家族先辈一个体面,免得他们家族先辈遗臭万年。
当然,如果六国贵族仍然贼心不死,依然想要反秦复国,给秦国整出什么叛乱麻烦的话。
那么秦国也不介意以大一统之史书,将他们家族世世代代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让他们家族彻底遗臭万年。
这也算是秦皇嬴政发现编撰大一统史书之后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拿六国贵族的家族先辈的身后名来威胁六国贵族安顺归秦。
而左丞相隗状也是听明白始皇帝话语里的意思,当即面露笑意应道:
“是,陛下!”
随即,秦皇嬴政再度抬头接着看天幕。
而另一边,当张良看到太子扶苏居然拿张家先辈的身后名,来威胁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也是气的咬牙切齿。
“好!好!好!”
“太子扶苏,你当真是好的很!”
张良也是没想到,天幕上的“自己”明明都已经说了愿意放弃反秦复韩,潜心归隐山林,做一闲云野鹤的修道之人。
然而太子扶苏却依然不肯放过自己,甚至更是威逼利诱天幕上的“自己”不得不为秦国效力。
更糟糕的是,当天幕上的“自己”被迫屈从之后,张良仿佛看到了高居咸阳皇宫里的始皇帝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来威逼自己为秦国效力!
而如果始皇帝真的和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那般,拿他大父、他父亲,以及张家先辈的身后名来逼迫他为秦国效力的话。
那么他能够拒绝、不服从吗?
张良闭上了眼睛,脸上流露出一抹屈辱的悲哀之色。
因为他无法拒绝!
否则如果因为他的原因,从而导致他大父、他父亲,以及其他张家先辈被秦国打上一个“国之奸。臣”的污点,并且还遗臭万年的话。
那么他不仅是死不瞑目,甚至死后也都没有脸面去见他大父、他父亲,以及其他的张家先辈了。
所以如果始皇帝真的拿他大父、他父亲,以及张家先辈的身后名来逼迫他入咸阳事秦的话,那么不管他再如何不愿,最终他也不得不俯首入咸阳事秦。
故而,现在张良就只能够祈祷秦国人才辈出,始皇帝看不上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六国余孽,更不拿他大父、他父亲,以及张家先辈的身后名来逼迫他入咸阳事秦。
否则,秦国不仅灭了他的故国,甚至在灭了他的故国之后,他还得要乖乖低头事秦的话,那么他觉得自己大概能够被气疯掉。
另一边,同样逃亡在外的项(一)灵尹N霓4z物玖飼虾羽看着天幕上屈服了的“张良”,一脸恼怒道:
“没骨气的家伙!”
“妄为六国贵族!”
而项梁则是沉默了半响,而后有些低沉地开口道:
“好了,别骂他了。”
“这也不是他愿意的,他也是被迫的。”
而听到自己叔父的话语,项羽则是更加高声道:
“太子扶苏逼迫他,他便屈服,这难道不是没骨气吗?”
听到自己侄子的话语,项梁也是抬头看着他道:
“那如果换做是你呢?”
“如果现在秦国拿我,以及你的父亲,甚至是你大父的身后名来威胁你呢?”
“你又是否会屈从?”
“如果你不屈从的话,那么往后在史书之上,我、你父亲,甚至你大父便会被秦国记载成导致昔日楚国灭亡的国之奸臣!”
“往后百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世人一旦提起我、你父亲,以及你大父便会说:噢,项梁、项荣、项燕呀,那不是导致楚国灭亡的项家奸臣吗?”
“要是没有项梁、项荣、项燕的话,那么楚国说不定还不会那么快灭亡呢!”
“项燕不过是一无能之将,累死三军,更是害的楚国亡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