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09节
“而法家的严刑峻法,在黔首百姓人命贱如草芥的战乱时期,或许还可以让人忍受。”】
“毕竟呼吸声,总比欢笑声来的更加重要。”】
“但是等渡过了争天下的战乱时期,进入到治天下的稳定时期之后,如果继续使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必然会使得黔首百姓怨言横生。”】
“所以如果一味使用法家的严刑峻法来治国的话,那么也同样难以使得国家长治久安。”】
“而在学习完荀子的治国思想之言之后,孤领悟到一点,那就是霸道、王道难道只能择其一而治国吗?”】
“为何不可以霸王道杂之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呢?”】
“通过法家霸道的强硬手段,如严明的法律、中央集权、刑罚威慑等。”】
“可以有效地镇压地方叛乱、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外部威胁,快速解决国家社会问题,确保国家上下的有效运转,确立统治权威等。”】
“而通过儒家王道的仁政思想,如轻徭薄赋、重视民生、推行教化等。”】
“则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化黔首百姓,培养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赢得民心,减少社会矛盾,赋予并且增强统治的道德合法性。”】
“两相结合,刚柔并济,既做到短期与长期效果兼顾,又可以保证统治的稳固。”】
“并且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避免因严刑峻法而导致的快速灭亡,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还可以通过法家制定的中央集权和严密的官僚体系,确保朝廷中央对地方郡县的有力控制。”】
“以及通过儒家的礼教和道德教化,增强地方郡县对朝廷中央的认同感。”】
“从而平衡朝廷中央与地方郡县之间的关系,做到既避免了地方郡县的不受管控,甚至是割据、独立、叛乱,又减少了朝廷中央与地方郡县间的矛盾。”】
“最终,实现国家上下政令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并且法家的务实精神,还可以推动制度的完善,以及效率的提升。”】
“而儒家的道德与教化思想,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道德的提升。”】
“最终,在保证统治稳定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的百家人才。”】
“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统治策略。”】
“比如说,在边疆地区可以多用霸道以加强控制,而在内地则多用王道以安抚百姓。”】
“如此,天下当可治矣翼冥漆吧似棋斯务六!”】
【太子扶苏话语刚一落下,一旁旁听的秦王嬴政便忍不住激动道:“彩!”】
“秦统一天下之后的治国之道,明矣!”】
【很早之前,在听太子扶苏讲述了军功授爵制度的弊端,以及法家的弊端等问题之后。】
【秦王嬴政也是知道法家之道,可以用来争天下,但是却不可以用来长久治天下。】
【若是长久以法家治天下的话,那么天下必然会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一边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战略,一边在寻求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新的治国之道。】
【而太子扶苏每一次对于诸子百家之言的学习,以及一众诸子百家大贤对于太子扶苏的考教。】
www.ShUB123.com
【其实也是秦王嬴政对于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新的治国之道的一种了解、探索。】
【而此前太子扶苏所学过的,以及推陈出新的农家之言、墨家之言、法家之言等等。】
【在秦王嬴政看来虽然都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也都各有各的弊端,并不足以完全作为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新的治国道。】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依然默默在寻找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的新的治国之道。】
【而秦王嬴政原本对于儒家之言,是不怎么抱有希望的。】
【毕竟秦国以往一直都是以法家之言治国,对于与法家之言相对立的儒家之言,即便是秦王嬴政也不可避免地先天性带有一定的不喜。】
【再加上儒家之言所提倡的周礼、仁政、王道等等,对于秦国现在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更是堪称无有用处,那就更加令秦王嬴政不喜了。】
【而前面太子扶苏与淳于越争论的“周礼”,以及孟子所提倡的仁政、王道。】
【一个属于过去失败的治理之道,另一个属于不合时宜的治理之道。】
【这更是加深了秦王嬴政对于儒家之言治国无用的刻板印象。】
【结果万万没想到,太子扶苏在学习完如今荀子的思想之言后,推陈出新,领悟出“霸王道杂之”这样的治国之道。】
“霸王道杂之”这样的治国之道,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法家思想,但是并没有动摇秦国过往以法治国的核心。】
【同时,只采用儒家的道德教化,而不将儒家作为实际的治国方略,也很好地避免了儒家空谈、复古、不务实的弊端。】
【最终通过以法为核,以儒为表,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的方式,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可以说,在听完太子扶苏所说的“霸王道杂之”这个治国方略之后。】
【秦王嬴政对于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应当要如何治理那个新的天下,心中也是大致有了明确的方向。】
【甚至他可以从现在就开始为之做准备,然后等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便平稳、和谐地将秦国的治国之道。】
【从现在的鲸吞天下,以及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过渡转变成霸王道杂之。】
【另一旁,李斯听到秦王嬴政对于太子扶苏所说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的大声喝彩时,也是嘴唇微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虽然太子扶苏所提出来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家的地位。】
【但是,好歹法家在秦国的核心地位并没有被动摇,依然还是和以前考教太子扶苏法家之言时,太子扶苏说的那样:“法家,国之根基也”。】(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再加上,作为秦王嬴政的心腹重臣,以及教导太子扶苏法家之言的师长。】
【李斯对于秦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仅只在秦王嬴政之下。】
【所以在很早之前,李斯心中便意识到,等秦国未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法家必然会迎来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这是很难以改变的事情,除非他能够在当前的法家治国之道上,推陈出新,为秦王,为秦国找到一条新的,更加合适的治国之道。】
【不过,虽然李斯有预料到法家可能会迎来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但是却没有预料到在法家被削弱之后,有可能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百家学派会是儒家学派!】
【毕竟李斯原本以为在法家被削弱之后,有可能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百家学派会是农家学派,又或者是墨家学派。】
【毕竟,不管是农家学派,还是墨家学派的治国思想之言里面,都有治下安民、仁政治国之道。】
【不过好在,虽然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是儒家学派。】
【但却是儒家学派里面他先师荀子所在的,提倡礼法并重的孙氏之儒一派,而不是孟氏之儒一派,或其他儒家学派。】
【因为相对于儒家内部的其他学派而言,孙氏之儒和法家之间倒并不是什么极端对立的学派,反而是非常亲近的一个学派。】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孙氏之儒其实就是在法家和儒家两者之间折中的一个学派。】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孙氏之儒是儒家学派,也可以说孙氏之儒是法家学派。】
【反正作为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基本都是学贯儒法两家的。】
【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都习惯呆在儒家圈子里面。】
【不过如果儒家圈子不太好混的话,那么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便有可能会悄悄溜到法家圈子里面,假装自己是一个纯正的法家子弟。】.
【反正基本上能够作为一个合格的孙氏之儒的士子,道德底线都是比较灵活的。】
【不过也因为如此,儒家内部的其他学派,比如说孟氏之儒等。】
【往往都会将孙氏之儒视为儒家学派的叛徒,不认为孙氏之儒是儒家学派之一。】
【而孙氏之儒虽然也并不是很看重自己身上的那层儒家身份(了王好),毕竟就算没了儒家那层身份,它们也还可以套上法家那层身份。】
【但是,有句话叫做“。我可以不要,但你没资格不给”!】
【他们孙氏之儒可以主动不要儒家这层身份,悄悄溜到法家那边去玩耍。】
【但是儒家其他学派没有资格开除他们孙氏之儒的儒家身份,因为那是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之一所带给孙氏之儒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想要剥夺他们孙氏之儒的儒家身份,前提是要先把荀子给废了,否认荀子是儒家的先贤!】
【而这种事情,别说孟氏之儒敢不敢了,就算是孟子复生也做不到。】
【毕竟在如今儒家内部学派之中,荀子与孟子两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半斤八两的。】
【荀子做不到彻底压过孟子一头,孟子同样也做不到彻底压过荀子一头。】
【如果说孟子有资格开除荀子的儒家身份的话,那么荀子同样也有资格开除孟子的儒家身份。】
【想要真正开除荀子或者孟子的儒家身份,恐怕也只有真正凌驾于两者之上的孔子复生,甚至是元圣周公复生才有这个资格了。】
【故而孙氏之儒在儒家内部学派之中,长期都处于一种其他儒家学派既看不惯,但是又干不掉的状态。冬】
【所以,在无法改变法家未来会迎来一定程度上的削弱的情况下,能得到变相加强的学派是儒家内部中的孙氏之儒一派。】
【对于李斯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幸事了。】。
第427章太子扶苏心中最好的治国之道,第六次天幕落幕【求订阅,求全订】
【另一旁的淳于越听到太子扶苏说到“霸王道杂之”这个治国方略的时候,也是脸色一喜。】
“霸王道杂之”中的王道,指的可是他们儒家的仁政王道治国思想。】
【换句话说,太子扶苏将他们儒家的仁政王道给提到了与法家霸道的治国思想相提并论的地步。】
【再换句话说,他们儒家从原来秦国非主流的治国思想,一下子跃升成了秦国的主流治国思想之一。】
【这对比于原来,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当然,只是这样的话,淳于越也并不满足。】
【因为他想要的是儒家能够彻底取代法家,成为秦国唯一的主流治国思想。】
【不过,淳于越也知道,这种事情并不是可以急的来的。】
【毕竟法家思想已经在秦国治国数百年了,可谓是根深蒂固,并不是他们儒家初来乍到就可以直接推翻并取代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淳于越也知道在刚刚的辩论中,他数次发言已经引得太子扶苏不喜。】
【如果他再继续执拗下去的话,说不定会引来太子扶苏更大的反感。】
【届时,儒家想要彻底567取代法家成为秦国唯一的主流治国思想,那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淳于越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忍耐一下。】
【等到后面有机会之后,再徐徐向太子扶苏灌溉儒家治国思想之言的好处。】
【而另一边的张苍,同样也是面泛喜色。】
【毕竟太子扶苏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思想方略,可是从他先师荀子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中领悟并推陈出新出来的。】
【而未来秦王嬴政,或者太子扶苏如果采用“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思想方略来治国的话,那么岂不是相当于以他们孙氏之儒一派的思想之言来治国吗?】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