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05节
【听到叔孙通的话语,胡亥也是分外高兴,随即便赏了叔孙通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并且把叔孙通提升为博士。】
【随后叔孙通回到自己的住所,其他儒生纷纷斥责叔孙通:“你怎么那么能拍马屁呢?”】
【叔孙通道:“你们不了解,我差一点儿就掉进虎口出不来了。”】
【说罢,叔孙通便赶忙收拾行李跑路了,就连刚刚拔升的博士官职也不要了0 。。。。。。】
【果不其然,之前凡是认为是造反的儒生、博士都被胡亥命人抓了起来,并且投进了监狱,说造反这种话根本不是他们应该讲的。】
【而凡是附和叔孙通的话语,说是盗贼的人,则一律平安无事。】
【之后叔孙通便回到了薛县,而薛县彼时已经投降了楚地的起义军,于是叔孙通便投在了楚地起义军麾下。】
【然后等到项梁来到了薛县之后,叔孙通又跟上了项梁。】
【等到项梁在定陶失败身死之后,叔孙通便就又投奔了楚怀王。】
【等到楚怀王被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后,叔孙通就又留下来侍奉项羽。】
【等到刘邦率领着各路诸侯攻入彭城之后,叔孙通摇身一变便又投靠了刘邦。】
【在见刘邦的时候,叔孙通本来是穿着一套儒生的服装,刘邦看着讨厌。】(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于是叔孙通立刻就变了一种样子,改穿短衣服,一副楚人的打扮,从而让刘邦看了大为愉悦。】
【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事情等等。】
【可以说,叔孙通是一个底线非常灵活的人。】
【什么风骨、什么气节,几乎堪称没有!】
【谁能够带给他荣华富贵,那么他就投靠谁、依附谁。】
【而且叔孙通也比较懂得揣摩人心的人,知道自己说什么、做什么能够让上位者感到高兴。】
【所以往往也会说一些上位者喜欢听的话语,做一些上位者喜欢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叔孙通并不是一个只懂得阿谀奉承的小人,他自身的能力也确实很不错。】
【至少说一句叔孙通有九卿之才,那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像在原历史上,在汉朝重新统一了天下之后,因为刘邦废除了秦朝原来那套烦琐礼法的原因。】
【从而导致群臣在上朝的时候,行事无状,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是拔剑击柱,无奇不有。】
【刘邦对此,也很是讨厌。】
【而叔孙通也是看透了刘邦的心理,当即便对刘邦说道:“儒生们虽然不能帮着你攻城占池,但是他们却可以帮着你来守天下。”】
“请你让我去找一些鲁地的儒生,让他们来和我的弟子们一道给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
【对此,刘邦有些迟疑担忧道:“会不会太复杂呢?”】.
【叔孙通摇了摇头道:“五帝用的音乐各不相1。1同,三王用的礼仪也不一致。礼,是根据着不同时代的人情世态所制定的一套规矩准绳。”】
“孔子所说的夏朝、商朝、周朝的礼仪各有什么增损,我是知道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的各朝的礼仪不一样。”】
“我可以参照古代的礼法,吸收秦朝的一部分东西,来给您制定一套符合今天使用的制度。”】
【之后叔孙通果然制定出了一套新的,符合刘邦需要的汉朝礼仪。】
【甚至在亲身体验过这套新的汉朝礼仪之后,刘邦也是忍不住发出感慨道:“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皇帝的尊贵。”】
【而后,叔孙通便因此被进一步提拔为汉初九卿之首的太常!】
【后续汉初使用的各种礼法,基本都是叔孙通在担任太常的时候制定而成的。】
【可以说,没有叔孙通就没有汉初的礼法制度!】
【而且这些礼法制度,也没有哪一个是完全与昔日的周礼相同的。】
【全部都是叔孙通根据天子,以及当下朝廷的需要,或是从秦礼中截取一部分出来,或是从周礼中截取一部分出来,或是从其他古礼中截取一部分出来。】
【再或者是自己无中生有编撰一部分出来,最后将之拼凑到一起的。】
【所以对于叔孙通而言,什么周礼不可变,那都是虚的。】
【与时变化才是真正的礼,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实践的。】。
第420章互相革除对方的儒家身份,闹分裂的儒家八派?【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到天幕上的“淳于越”面对太子扶苏的质问,在难以辩解的时候,居然欲要以死明志这一幕时。
李斯等一众文武百官,以及其他诸子百家博士也是愣住了。
他们也是没想到天幕上的“淳于越”居然行事这么激烈与疯狂,以及居然会这么蠢!
做什么不好,居然玩以死明志这一套!
如果说天幕上的“淳于越”真的以死明志成功的话。
那么的确是可以推翻太子扶苏说的儒家之士是为了追求名、利,所以才坚持着要恢复周礼、推广周礼,不允许周礼发生任何变更的说法。
毕竟名、利什么的,都07是人活着的时候才能够用得上的。
如果人死了的话,那么哪怕是再大的名、再大的利都与其无关了。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洗清了儒家之士贪图名、利的嫌疑。
但是,这样一来,却会让太子扶苏被迫背负上一个逼死儒家大儒的罪名!
这样的罪名,说大不大。
毕竟只是区区一个儒家大儒,放诸天下诸侯各国百家,也根本算不上是什么上档次的人物。
甚至别说只是逼死了一个儒家大儒了,就算是逼死了一个诸侯国君,对于太子扶苏来说也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单单是诸侯国,秦国就已经覆灭了三个了,所谓的诸侯国君在秦国、秦王与太子扶苏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这样的罪名,说小盈淋易7咝武就IV咎扒也不小。
至少,逼死儒家大儒这样的事情,如果传了出去的话,那么多多少少也会让太子扶苏的名声沾染上一点污点。
往后其他诸子百家大贤想要投靠秦国,为秦王与太子扶苏效力的时候。
说不定便会想起太子扶苏曾经“逼死”过儒家大儒一事,从而对投靠秦国,为秦王与太子扶苏效力一事,心生几分犹豫。
这样一来,说不定秦国、秦王与太子扶苏便会错失某些大贤的投靠、效力。
甚至还有可能会让太子扶苏因此而背负上一个所谓的“残暴”的名声。
如此一来,对于太子扶苏原本仁厚、高洁的名声,也是一个玷污。
当然,这些问题,其实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天幕上的“淳于越”欲要以死明志的行为,很明显是恶了太子扶苏,以及“秦王嬴政”呀!
毕竟看了天幕这么久,他们对于太子扶苏的性格也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虽然太子扶苏看上去宽厚、仁德、心悯黔首百姓,但是实则内里和“秦王嬴政”一样霸道!
而这样的霸道,便注定了太子扶苏几乎不会受除了“秦王嬴政”之外的其他任何人的威逼。
而天幕上的“淳于越”欲要以死明志的行为,便恰恰带了几分威逼太子扶苏承认自己此前所说的话语,是污蔑了儒家之士的意味。
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让太子扶苏对天幕上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会有好感呢!
而太子扶苏如果对天幕上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没有好感的话,那么太子扶苏未来还会采纳、重用儒家治国思想之言,让儒家思想成为秦国思想的主流吗?
自然是不会的!
届时,天幕上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所代表的儒家,想要争夺法家在秦国的思想主流地位就更加困难了。
甚至别说是天幕上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所代表着的儒家了,就连天幕下的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所代表的儒家搞不好也要受到牵连。
毕竟太子扶苏虽说并不是他们这个世界始皇帝的子嗣,但是他们910这个世界的始皇帝对太子扶苏的欣赏、看重与喜爱之意。
他们又不是眼瞎傘逝淋(七)思扒丝,自然或多或少也都能够看出来一二。
而当始皇帝看到天幕上的“淳于越”欲要以死明志来威逼太子扶苏的时候,那么始皇帝还会对天幕上的“淳于越”,以及天幕下的淳于越有好的观感吗?
多半是不会有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看到天幕上的“淳于越”欲要以死明志,逼迫太子扶苏承认自己侮辱了儒家之士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也是很明确地转过头来,眼神冷峻地盯着了淳于越一眼。
过了半响后,秦皇嬴政方才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
PS:正在补后续三千字,可以明天早上八、九点再看更新。。
第421章四维八德,塑造国君与国家想要的黔首百姓【求订阅,求全订】
【看着如此上道的叔孙通,太子扶苏也是微微点头,在心中将叔孙通纳入到了未来负责制定秦国大一统之后的新秦礼的人选之中。】
【毕竟即便是太子扶苏也不得不承认,昔日的周礼在维系周王朝的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方面,的确功不可没,是有其大作用在的。】
【但是,也正如太子扶苏此前说过的那般,周礼虽好,但终究是旧的秩序,旧的规则,旧的大道,已不再适用于当今之世。】
【所以,随着未来秦国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之后。】
【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符合秦国需要的,符合秦王需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礼仪秩序制度,便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由谁,又或者说是由哪家学派来负责主持、制定这套符合秦国需要的,符合秦王需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礼仪秩序制度呢?】
【从客观上来说,由儒家来负责主持、制定这套符合秦国需要的,符合秦王需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礼仪秩序制度是最为合适的。】
【毕竟,论及对于周礼,又或者说对于礼仪制度这方面的了解。】
【在诸子百家学派之中,的确无人能够与儒家相媲美。】
【只不过,太子扶苏想要的新秦礼,注定不可能和昔日的周礼一模一样。】
【所以如果儒家学派都是像淳于越那样,坚持周礼不可变、不可改的话。】
【那么太子扶苏宁愿抛弃儒家,改由其他诸子百家学派来负责制定新的秦国礼仪秩序制度,也不会让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来负责制定新的秦国礼仪秩序制度。】
【不过好在儒家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有像淳于越这样坚持周礼不可变、不可改的迂腐之辈。】
【但是同样也有像叔孙通这样表示一切礼仪秩序制度,都由君主说了算,可以按照君主的需求、意志去制定的灵活之辈。】
【而有像叔孙通这样的灵活之辈在的话,那么未来秦国在新的礼仪秩序制度制定这方面,也能够省却秦国不少的麻烦。】
【所以如无意外的话,未来叔孙通应该会和张苍等儒家之士一起负责制定符合秦国需要的,符合秦王需要的,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新礼仪秩序制度。】(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至于说,像淳于越这样的顽固不化之辈,等这次辩论结束之后,太子扶苏便会冷处理他,不会对他做出什么惩罚。】
【如果淳于越愿意继续呆在秦国的话,那么秦国也会继续以百家博士的待遇荣养他,但是在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之前。】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