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00节

  “而如果想要衙役、士卒,以及六师能够真正使得那些不愿意遵守周礼,甚至是违反周礼的诸侯与黔首百姓受到相应的惩罚的话。”】.

  “那么这些衙役、士卒,以及六师就必须要出自当世最为鼎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因为只有当世最为鼎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才能够贯彻落实自己的意志。”】

  “也才能够通过那些衙役、士卒,以及六师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都听从它的话语,遵守它所规定、推广的周礼。”】

  “换句话说,只有当世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才能够支撑起周礼,并且确保周礼得到贯彻与落实。”】

  “再换句话说,是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支撑着周礼的存在!”】

  “而非是周礼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

  “但是,君以此兴,亦以此亡。”】

  “当周王朝不复昔日的鼎盛,军事实力也不复昔日的强大之后。”】

  “那么原本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作为支撑的周礼,自然便难以继续维系下去。”】

  “而当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渐渐衰落,甚至是覆灭之后。”】

  “那么原本与之一同伴生的周礼自然也会随之渐渐衰落,乃至于是彻底的覆灭、消失。”】

  “除非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能够再度复现,又或者是能够有下一个王朝取代昔日的周王朝,成为新的

  周王朝。”】

  “否则,周礼在如今这个周王朝已经覆灭,天下诸侯各国彼此伐争频频的时代,注定是不合时宜的存在!”】

  “同样,儒家也注定无法在这个时代,真正恢复990、推广得了周礼!”】

  【像昔日周王朝的周礼,为什么能够推行天下数百年,而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莫敢违背?】

  【真的是因为周礼这个制度很好吗?】

  【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却绝对不是最为根本重要的原因。】

  【最为根本重要的原因,是确立周礼这个制度的周王朝,乃是当时天下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

  【当时的周王朝与周天子,不仅手握天子六师也就是宗周六师,还有成周八师!】

  【换句话说,周王朝与周天子的军队规模一共达到十四师之多!】

  【而依照彼时的军事编制来算,一师的兵力大约为两千五百人左右。】

  【十四师全部加起来,那就是高达三万五千人之众!】

  【而反观其他诸侯国的军力配置,则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所谓的大国,也不过是勉强拼凑起三师罢了,也就是七壬五百人。】

  【而中等规模的诸侯国,则是两师在手,也就是五千人马聊以自慰而已。】

  【至于那些小国,更是捉襟见肘,仅有一师二千五百人勉强撑门面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诸侯国如果敢违背周王朝所制定、推广的周礼的话,那么其他诸侯国立刻便会遭到来自于周王朝宗周六师与成周八师的灭国打击!】

  【甚至都不需要周王朝与周天子亲自出手,其他想要讨好周王朝与周天子的诸侯便能够联起手来,去讨伐那个不遵守周礼的诸侯国。】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昔日最为强盛、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的支撑,周礼才能够那么顺利地推广天下,使得四方诸侯与黔首百姓人人皆遵守周礼。】

  【但是现在周王朝早就已经覆灭了,儒家想要再恢复、推广周礼,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儒家就完全没有机会恢复、推广周礼了。】

  【如果说儒家能够拿得出来一百四十个师的兵力,也就是拉出一支三十五万人的军队的话,那么倒也有资格、有能力可以在一个诸侯国的范围之内恢复、推广周礼。】

  【但是如果想要在全天下各国诸侯国中都恢复、推广周礼的话,那么就算给儒家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也难以在全天下各国诸侯国中都恢复、推广周礼。】

  【毕竟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也不过是七十万人的军队罢了。】

  【其他诸侯国如何不太好说,但是秦国如果全力爆兵的话,也不是拿不出来。】

  【儒家单凭二百八十个师的兵力,还拿不下秦国,更加无法强行让秦国低头遵守儒家恢复、推广的周礼!】

  【想要强行让秦国低头遵守儒家所恢复、推广的周礼,儒家先拿出个四百二十个师,也就是上百万人的军队来威慑一番再说吧。】。

第411章想要化生于秦国的儒家周礼【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皆是一脸茫然地 迩鸠 弃酒异衤三芭六月漪*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

  他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周礼是维系着周王朝存在的秩序、规则、大道,正是因为有着周礼的存在。

  所以周王朝这个国家、社会才有规则、有秩序,所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才会有大道可循,也才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僭越,不逾矩。

  所以在礼崩乐坏之后,周王朝这个国家、社会便失去了规则,失去了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也都失去了可以指自言行举止大!

  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君不君,臣不臣,乾坤颠倒;父不父,子不子,伦常大乱等种种不符合周礼的事情发生!

  所以他们才会一心想要恢复、推广周礼,因为只要恢复、推广了周礼,那么国家、社会、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便重新有了规则、秩序和大道可循。

  如此一来,天子、诸侯、卿大夫与黔首百姓人人便可各司其职,各守其位,不僭越,不逾矩,国家、社会自然也就能够重新恢复到周王朝时期的太平、和谐状态。

  但是,现在太子扶苏告诉他们!

  错了!

  他们一直以来的想法都错了!

  不是周礼所制定的种种规则、秩序维系着周王朝的存在,而是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支撑着周礼大道的存在!

  是先有了周王朝,才有了后来通行天下四方诸侯、万民黔首无不遵从的周礼!

  而不是有了周礼,才有了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也最为强大的周王朝!

  所以如果他们儒家真的想要恢复、推行周礼的话,那么除非他们儒家能够让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重新复苏归来。

  否则,他们儒家也是不可能真正在这个时代恢复、推广得了周礼的。

  但是,复苏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这一点又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毕竟周王朝早就已经覆灭于过去了,就连昔日周天子的血脉后裔现在也不知道流落何方了。

  现在说复苏昔日的周王朝,不亚于是痴人说梦话。

  而且说句不太好听的,即便昔日那个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能够重新复苏归来,也难以在这个时代真正恢复、推广得了周礼。

  毕竟昔日最为强盛、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周王朝,鼎盛之时也不过是手握宗周六师与成周八师罢了。

  而这十四师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仅仅只有三万五千人而已。

  这样的兵力规模,别说和当今刚刚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的秦国相比了。

  就算是与昔日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为弱小的韩国相比,那也打不过韩国!

  毕竟韩国哪怕军事实力再弱,但是随随便便抽调出十八、二十个师的兵力,还是没问题的。

  就像昔日的秦国灭韩国一战中,韩国就出兵四万五千人,也就是折合十八个师的兵力。

  这样的兵力,打一个仅是手握十四个师的兵力的周王朝,还是可以打得赢的。

  而且这也还不是韩国的极限,若是韩国极限爆兵的话,拉出四、五十个师的兵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昔日仅仅是手握十四个师的周王朝,想要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又或者是如今秦国刚刚扫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的时代。

  再次做到一言既出,天下四方诸侯、万民黔首无不遵从它所制定下的礼乐制度,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别说和昔日春秋战国的各个诸侯国相比了,就算是和一众诸子百家相比。

  昔日那个手握十四师的周王朝如果不全力以赴的话,说不定连他们诸子百家都打不过!

  比如说,他们儒家。

  昔日孔子在世教学时,可是号称有三千门徒的!

  而这三千门徒,基本个个都是粗通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的。

  而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中的射与御,那可是妥妥的战场搏杀之术来的。

  只要给他们这些儒家子弟配备上弓箭、刀枪以及战车等武器装备,那么他们这些儒家门人子弟摇身一变,当场便可以转变成一支军队的。

  所以你以为他们儒家孔子是率领一众门人子弟周游列国讲学?

  不,实际上他们儒家孔子是率领了至少一个师的兵力在武装巡游列国!

  再加上孔子本人也是一个身高七尺,勇过虎贲,力扛国门,跑步速度比兔子还快。

  甚至还能够单手驾驭着四匹马的青铜战车,单手使用作为礼器的青铜戈和青铜戟的绝世猛汉。

  两相配合之下,儒家孔子率领着一众门人子弟上战场的话,正面打穿两、三个师都不成问题。

  想要彻底剿灭孔子等人的话,至少也得要派出五、六个师,甚至是七、八个师的兵力,才有可能做到。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儒家孔子率领一众门人弟子周游列国,在各个诸侯国推广、恢复周礼,一直屡屡碰壁,却又一直平安无事的根本原因。

  因为对于其他诸侯国君来说,一旦他们杀死孔子的话,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要面对由一众儒家门人子弟所组成的一个师的军队的报复。

  当然,凭借他们本国的兵力,想要拿下儒家那一个师的军队,倒也不是做不到。

  只不过,就算他峮亻尔易陕巫企9瘤II们能够派兵拿下儒家那一个师的军队,自家或多或少也要损失一、两个师,甚至是三、四个师的兵力。

  而在春秋战国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之下,一旦自家损失了一、两个师,甚至是三、四个师的兵力的话。

  那么说不定相邻的邻国就会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吞并自己的机会,然后冲上来咬自己一口,从而给自家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很显然非智者所为!

  所以即便诸侯国君不喜欢儒家孔子所说的礼和仁,但是看在孔子身后的那由一众儒家门人子弟所组成的一个师的军队。

  一众诸侯国君面对孔子率师前来讲学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给些面子听一下,听完之后就礼送孔子出国。

  而且,孔子三千门人子弟,还算不是他们儒家的巅峰期。

  他们儒家真正的巅峰期,是在孔子逝去之后,儒家一分为八的时候。

  在儒家一分为八之后,八派又纷纷各自招收门人子弟。

  在最巅峰之时,儒家八派加起来的儒家整体的门人子弟数量是至少有七、八千人,甚至是上万人之多的!

  否则,如果儒家门人子弟的数量不多的话,又怎么能够将他们儒家之言传遍天下,被称之为天下显学呢!

  而那七、八千人,甚至是上万人的粗通礼、乐、射、御、书、数的儒家门人子弟,如果同样配备上弓箭、刀枪以及战车等武器装备的话。

  那么那便是数量多达七、八千人,甚至是上万人的军队!

  换句话说,他们儒家巅峰之时,少则可以凑出三、四个师的兵力,多则甚至可以凑出五、六个师的兵力!

  也就是他们儒家多多少少有点“生不逢”,否则他们儒家这样的兵力规模,如果是放在西周之时的话。

首节 上一节 400/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