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44节
【“谁胆敢攻伐原来韩国的黔首百姓的话,那么便是在与我等秦国作对!”】
【“而在我等秦国的庇护下,如今又有哪个诸侯国胆敢冒犯原来韩国的黔首百姓呢?”】
【“只要秦国尚未灭亡,那么原来的韩国的黔首百姓便可以一直在秦国的治下如同其他老秦人那般,安享太平稳定的生活...........”】
【“这便是天下一国所带来的意义!”】
【“而为了实现天下一国的大愿,为了让天下所有黔首百姓都可以不再继续遭受战争的威胁,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过着太平、安稳的日子。”】
【“所以秦国必须攻伐赵国,哪怕为此死伤再多的秦国将士、赵国将士,以及秦、赵两国的黔首百姓,也在所不惜!”】
【“因为这是唯一可以让秦、赵两国的将士与黔首百姓日后安享太平盛世,不用再送自己的父、兄、子上战场的解决办法。”】
【说到这里,巴清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说,怕不怕等你们吃饱之后,继续和我们兵戈相向?”】
【“说实话,怕!”】
【“因为秦、赵两国本是兄弟之国,诸位祖上甚至说不定也曾和我的祖上有亲。”】
【“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我是不愿意看到我们秦、赵两国的兄弟姐妹同室操戈的。”】
【“但是没办法,因为你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我们没法看着你们受灾挨饿至死而不管。”】
【“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放弃秦王陛下欲要为天下万民开太平的大愿,更加不能放弃让子孙后代过上太平安稳生活的机会!”】
【“所以哪怕与你们兵戈相向会让我们无比痛苦,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这么做。”】
【“即便最后可能会死在你们手上,我们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心甘情愿。”】
【“若是有朝一日你们死在了我们的手上,也请你们安息。”】
【“我们会保证让你们的子孙和我们的子孙一起生活在一个太平安稳,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的国家里!”】
【一旁的司马尚听到这里,也是再也忍不住开口打断道:“好了,下一位上来喝粥!”】
【再不打断巴清的话语,他都担心这些受灾的代郡黔首百姓在喝完热粥之后就转投秦国了。】
【甚至别说面前这些受灾的代郡黔首百姓了,就连他听完巴清的话语之后,心中都有些忍不住动摇起来。】
【毕竟巴清的话语听起来真的太诚恳,也太情真意切,更是太有诱惑力了。】
【之后更是担心巴清继续说些蛊惑人心的话语,司马尚也是连忙转移话题道:“你们秦国有这么多多余的粮食可以拿来救济代郡的灾民?”】
【除了转移话题之外,司马尚也是想要借机打探一下秦国的军需粮草后勤的情况。】
【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将士来说,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
【如果秦国的军需粮草后勤远胜于他们赵国的话,那么他们赵国想要抵抗秦军的压力就更大了。】
【巴清看了司马尚一眼,0.9自然知道司马尚是什么想法,不过她也不在意,反正该说的话,大部分都已经说完了,种子也已经种下了。】
【看四周那一个个代郡受灾灾民百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知道指不定什么时候她刚才所说的这些话语就会生根发芽。】
【所以巴清也是顺着司马尚的话语,故意大声道:“如今秦国在秦王的治下,已经可以做到人人任意日食两餐饱腹的程度。”】
【“甚至已经有不少的老秦人,更是做到了可以日食三餐饱腹的程度。”】
【“同时秦国更是免费给黔首百姓推广使用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各种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以及给黔首百姓免费分配牛、羊、驴子等牲畜。”】
【“从而大大减轻了黔首百姓耕种、纺织、灌溉的劳累程度,使得黔首百姓耕种、纺织、灌溉更加容易,进而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田亩,收获到更多的粮食。”】
【“另外秦国太子殿下的农部诸贤,更是发明了可以使得粮食亩产量增加数倍的代田法,以及各种可以大幅度促进粮食亩产量收成的肥料制作方法。”】
【“而这些方法,秦国也是同样派遣了农官亲自下到秦国各地郡县,手把手地教导各地的黔首百姓们学习这些增产、增收之法的。”】
【“故而如今秦国黔首百姓,人均亩产收成四石到六石之多!”】
【“正是因为秦国的粮食亩产量大大增加,所以秦国才能够在不影响黔首百姓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既供给粮草保证军需后勤,又有余粮转运过来贩卖、救济你们。”】。
第三百五十六章:难以避免反间计的李牧,怀疑司马尚是间客的张良【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大秦一众君臣看着天幕上的“巴清”等人,在运粮到代郡之前便大肆声张,告诉代郡的受灾黔首百姓不日将会有粮食运输过来的举动,皆是微微点了点头,目露赞许之色。
因为天幕上的“巴清”等人此举便相当于是绑架民意,先告诉代郡的受灾黔首百姓马上会有粮食运输过来救济他们,让代郡的受灾黔首百姓都将希望放在她们身上。
如此一来,在她们将粮食运输过来救济代郡的受灾黔首百姓之前,她们便相当于是代郡众多受灾黔首百姓活命的希望。
单是为了这一份希望,代郡的黔首百姓便会自发护着天幕上的“巴清”等人。
毕竟天幕上的代郡的黔首百姓已经连续两年受灾了,家里面也是真的没有半点存粮了,一家老小也是真的都快要被饿死了。
如果再不给他们一份赈灾粮食的话,那么他们一家老小就真的是彻底没有半点活路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在乎提供这份赈灾粮食给他们的人到底是秦人,还是赵人的。
他们现在就只是想要一份赈灾粮食,只是想要活下去,仅此而已。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巴清”等人暴露了自己的秦人身份,天幕上面的“李牧”也不好对“巴清”等人动手。
因为一旦天幕上的“李牧”对“巴清”等人动手,那么在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的眼中便相当于是“李牧”亲手毁掉了他们能够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如此一来,即便是原本深得民心的“李牧”也必然会因此而与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离心离德。
而一旦“李牧”与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离心离德的话,那么“李牧”自然也会慢慢开始和自身麾下的将士离心离德。
毕竟驻守在代郡的将士,多半也都是来自于代郡各地。
而那些受灾的代郡黔首百姓之中,便很有可能有他们的亲人。
而“李牧”对“巴清”等人动手毁掉了那些受灾的代郡黔首百姓活下去的希望的话,那么便也相当于30是毁掉了他们亲人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这让那些来自于代郡的将士,又如何能够像往昔那般将自己的一切都托付于“李牧”,以及信任于“李牧”。
而“李牧”麾下的将士都对主帅不信任的话,那么就算“李牧”自身的军事指挥与大军统帅能力再强,也难以再像以往那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至少这样的“李牧”,在正面战场上绝对不会是拥有秦国全力支持的王翦的对手。
当然,这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毕竟“巴清”等人所依仗的护身符,不过是因为“巴清”等人可以为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提供赈灾粮食罢了。
所以如果“李牧”愿意拿出军粮来作为赈灾粮食提供给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的话,那么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才不会管“巴清”等人是死是活呢。
更加不会因为“李牧”处死“巴清”等人,从而与“李牧”离心离德。
甚至说不定还会对于“李牧”处死“巴清”等秦人,从而拍掌叫好呢。
毕竟秦国与赵国虽然是“兄弟之国”,但是同样也堪称有着血海深仇。
要知道当年秦国武安君的长平一战,可是坑杀得赵国几乎家家户户挂白绫的。
但问题是,如果天幕上的“李牧”有多余的粮食可以赈济代郡灾民的话,那么天幕上的“李牧”早就开始赈济灾民了。
要知道赵国接连两年的地震与干旱大灾,这不仅赵国和代郡的黔首百姓受到影响,同样驻守在代郡的“李牧”也是深受影响的。
毕竟地震、干旱等天灾,可不会因为你是什么身份就对你网开一面,该受灾的一样也少不了。
只不过“李牧”作为赵国大将军,可以从赵国全国调集粮食来缓解自身受到的天灾影响罢了。
而如果天幕上的“秦国”没有趁这个机会出兵攻伐赵国的话,那么“李牧”暂时将军粮拿出来赈济灾民也不是不行。
但是有天幕上的“秦国”出兵攻伐赵国的这个威胁在,“李牧”必须首先保证自己军需粮草的充足。
否则如果军需粮草不足的话,那么搞不好他这边刚刚赈济完灾民,那边便因为军需粮草不足从而败于“秦军”之手了。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牧”不管是为了避免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与自己离心离德,还是真的想要拯救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便都不能对“巴清”等人动手了。
而如此一来,“巴清”等人也就得到了面见“李牧”商谈进一步的赈济灾民事宜。
而到了这一步,“巴清”等人的想法,又或者说“巴清”等人背后的天幕上的“秦国君臣”的计策很简单。
那就是努力促成“李牧”和“巴清”等秦人合作的事实,让赵王迁误认为“李牧”和秦国“勾结”,准备背叛赵国。
甚至为此,别说只是廉价卖“李牧”一批赈灾粮食了。
如果不是担心太过于引起“李牧”的怀疑的话,天幕上的“秦国君臣”白送“李牧”一批赈灾粮食都行。
毕竟天幕上的“秦国”在过去数年,因为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等新式耕种、纺织、灌溉器具的推广与使用。
以及牛、羊、驴子等牲畜的辅助耕种,从而大大增加的土地田亩的耕种、收获数量。
还有代田法、各种肥料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以及鱼、稻等各种混合养殖方法的推广与使用。
再加上莲藕、菱角、芋头、山药等超高产庄稼粮食的推广与种植,现在天幕上的“秦国”的确不缺粮食。
至少救济一下代郡受灾的黔首百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当天幕上的“巴清”对着“李牧”等赵国将士心怀坦荡地说出,昔日太子扶苏有关于“秦国欲要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的话语时。
出自纵横家的博士更是轻轻捋了捋自己下颔的胡须,面露笑意道:
“巴氏清,亦是有纵横家之潜质!”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太子扶苏那一番有关于“秦国欲要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的话语,太过于震撼人心了。
越是道德崇高,越是有理想追求的人,就越是容易为太子扶苏的那一番话语所折服。
君不见,在“巴清”说完太子扶苏的那一番话语之后,当时所有在场的赵国将士包括“李牧”在内都心神动摇了吗?
若不是“李牧”等人是赵国的将士,心中还谨记着自己身为赵国将士的职责的话。
换成其他尚未入仕六国的贤才,恐怕在听到太子扶苏这一番话语之后,多半便直接干脆利落地投入到太子扶苏的麾下。
从而去辅助太子扶苏实现那一个“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理想了。
另一边,虽然张良已经被迫接受了天幕上的“六国”又即将亡于秦国之手的现实。
但是在看到天幕上的“李牧”同意“巴清”施粥放粮,赈济灾民,甚至在代郡打出“秦”字旗帜时,张良也是依然忍不住气骂道:
“蠢货!”
“既然接受了秦人的卖粮,那就低调点赈济灾民也就是了。”
“竟然还容忍秦人在代郡打出秦人的旗帜,这不是引人怀疑是什么?”
“我若是赵王,我看到赵地带郡出现秦人的旗帜,甚至秦人还在给代郡的黔首百姓施粥放粮,我都会认为李牧已经勾结秦国,准备背叛赵国!”
“这样的情况下,赵王不拿下你李牧拿下谁?”
“蠢货!蠢货!蠢货!简直是蠢的无可救药了!”
什么赵之长城,在良看来“李牧”就是赵之蠢货!
毕竟天幕上的“秦国”打的是什么心思,他不用看都知道了。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太子扶苏就已经说过了要对“李牧”用战场外的盘外招数,以及他们这个世界的李牧也是因为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方才被赵王拿下身死的。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