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35节

  【“但是,孤敢肯定地说,农家、墨家亦是国之柱石,不可或缺。”】

  【“若是无有农家子弟,躬耕于田亩,不断培育各种高产庄稼作物,以及研究各种高产的耕种方式,还有发明各种可以促进粮食增产的肥料的话。”】

  【“那么现在便不会有莲藕粉、菱角粉、芋头粉、山药粉的出现,也不会有代田法、稻田养蟹、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黄鳝、稻田养鸭等种养之法的出现。”】

  【“更加不会有淤泥肥、人畜粪尿肥、厩肥、沤肥、绿肥、草木灰肥、骨肥等等,可以使得粮食庄稼亩产增加数成,甚至是数倍的肥料出现。”】

  【“同样如果无有墨家子弟的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发明、创造出各种新的器物的话。”】

  【“那么现在便不会有耧车、曲辕犁、脚踏式纺织机、龙骨水车、大转轮筒车、高转筒车、吸水筒、过山龙、水力大纺车等等,可以提高耕种、纺织、灌溉效率成百上千倍的农具的出现。”】

  【“同样也不会有造纸术的改良,以及印刷术的出现,更加不会有纸张可以使用等。”】

  【“而这些东西,难道对于国家的治理,以及对于黔首百姓而言都是无用的,必须要排除在外的吗?”】

  【“孤想,法家应当不会如此愚昧不堪。”】

  【“而如果这些东西对于国家的治理,以及对于黔首百姓而言都是有用的话,那么作为发明它们的农家、墨家自然也是有用的,不可被排除在一个国家之外。”】

  【“而如果农家、墨家是有用的话,那么自然便应当多培养农家、墨家之士,以期他们将来能够发明、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加有利于国家与黔首百姓之物。”】

  【“所以,像禁其他诸子百家学说,而定法家于一尊,仅是培养智术能法之士,终究还是有些过于偏激了。”】

  【“不管是现在的大秦,还是未来的大秦,心胸气魄与国土疆域都容得下法家,也容得下包括农家、墨家在内的其他诸子百家学派!”】

  【太子扶苏看着李斯,语气淡淡而自信地说道。】。

第三百四十七章:互殴的法、儒两家,对法家不满的其他诸子百家【求订阅,求全订】

  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无比愤怒地看向李斯低吼道:“尔等法家野蛮子,竟敢毁我儒家经典圣贤之言!”

  虽说过往法家和儒家是针尖对麦芒,堪称互不两立。

  但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也是真的不知道且没想到,法家居然对他们儒家做出“燔诗书而明法令”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

  这是妥妥的奔着绝他们儒家道统去的呀!

  要知道,他们儒家过往虽然也疯狂贬低法家。

  但是他们儒家可没有做出焚毁法家经典之言这样毫无底线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将法家的经典之言给当做是垃圾一般丢掉而已。

  这样的行为只能够说是贬低法家,可算不上是绝法家的道统。

  面对儒家淳于越等人的强烈不满,李斯轻蔑一笑道:

  “哼,不过是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浮学,难道不应该烧吗?”

  “秦国正是因为烧了这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浮学,不用儒学治国,方才做到扫平其他诸侯国,完成天下大一统!”

  “其他诸侯国倒是没烧儒家经典之言,甚至有些还用儒家经典之言来治国,但是有治好国吗?”

  “如果儒家经典之言于国有用,那么今日就不会是秦国完成天下大一统,而是其他任用儒家经典之言的诸侯国完成天下大一统。”

  面对李斯这毫不留情地往儒家心窝里捅的行为,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更是气的眼眸猩红,最后在气极治下,直接挥舞着拳头就冲上去了。

  “你这野蛮子,我和你拼了!”

  淳于越怒吼着一拳砸在李斯的身上,砸的李斯在猝不及防之下,连连呛呛的后退了好几步。

  有一说一,虽然儒家在秦朝之后就变了样。

  但是在秦朝以及之前,儒家都还称得上是继承了孔子正统的。

  至少像什么君子六艺之中的射、御,儒家学子基本都是掌握的不错的。

  毕竟春秋战国的时候,天下各个诸侯国彼此纷争不停,路上各种盗匪不绝。

  就算现在秦国初步统一了天下,但是在天下各地的野外也依然有层出不穷的野兽威胁人命。

  所以如果儒家学子没有掌握好射、御之术就出门游历的话,是很容易死于非命的。

  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时代的儒家学子其实还是比较能打的。

  而李斯虽然早年间跟随荀子学习的时候,也掌握了一手不错的射、御之术。

  但是在入秦之后,李斯的官路虽然偶有波折,但是总体也算是一路亨通地做到了九卿廷尉这个位置,身居高位数十年。

  年轻时候所掌握的射、御之术,早就已经还给了地下的荀子了。

  所以此刻面对淳于越的骤然发难,一时之间,他还真打不过淳于越。

  不过好在这里是皇宫,不是什么野外市井没人管束的地方。

  在淳于越怒吼着冲上去锤了李斯一拳的时候,四周的宫廷禁卫锐士就已经立刻冲上来了。

  然后在上卿蒙恬的示意下,当即便拉开了殴打在一起的两人。

  虽说宫廷禁卫锐士的动作很快,并没有让两人的殴打持续很长时间。

  但是等宫廷禁卫锐士成功将两人分开的时候,李斯的左眼睛隐隐青黑,嘴角也隐隐有些鲜血。

  而淳于越虽然相对更好一些,但是其实也没好到哪去,毕竟李斯也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人。

  在李斯刚刚的还手下,淳于越的发冠也是被李斯给打歪了,头发散落而凌乱。

  这对于重礼的儒家来说,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失礼的一件事情了。

  像孔子弟子,同样也是儒家先贤之一的子路,在被人挥戈击落冠缨的时候,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

  意思是: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

  最后,子路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敌人砍成了肉酱。

  从这个典故就可以得知,儒家对于衣冠整齐的看重。

  在被宫廷禁卫锐士分开之后,淳于越的愤怒也是渐渐退去,理智重新占据了大脑的高地,然后看着脸色不愉的始皇帝嬴政,以及一脸愤怒之色的李斯。

  淳于越当即便明白,若是这次他没有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的话。

  那么恐怕这次再被始皇帝仗责数十大板,以及禁足在府,不允许入宫同看天幕,恐怕都算是“小惩大诫”了。

  但问题是,儒家可禁不起第二次这样的“小惩大诫”了,否则儒家在秦国就真的要被彻底边缘化,无缘再参与秦国的政治权力中心了。

  所以淳于越果断抢在李斯开口之后,率先向始皇帝嬴政愤怒而又隐隐带着委屈道:

  “陛下迎我等诸子百家入秦,法家却又燔诗书而明法令,斩我儒家根基,视我等百家学说为混乱之源,要禁止我等百家学说之传承,绝我等百家学说之道统!”

  “难不成陛下是想要将我等诸子百家一网打尽,去百家学说而留法家于独尊吗?”

  话语间,淳于越也是将其他诸子百家也都一起带上,将他们儒家与法家之间的矛盾,给隐隐扩大成法家和诸子百家之间的矛盾。

  而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始皇帝嬴政,还是被打了的李斯,又或者是其他诸子百家博士等人其实也都看得明白。

  毕竟能够站在场上的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基本都是聪明人。

  但是,纵然其他诸子百家博士都知道淳于越是想要拉自己等人为他们儒家壮声势。

  其他诸子百家博士在这一刻也是不得不暂时和儒家站在了一起,齐齐抬头用无声的目光看向始皇帝嬴政与李斯。

  毕竟淳于越说的确实是事实,法家确实对儒家燔诗书而明法令。

  法家也确实提出要对于其他诸子百家学派“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禁止这一切互相矛盾、只能惑乱人心的百家学说,而定法家于一尊。

  如果说法家仅仅只是对儒家燔诗书而明法令的话,那么也就罢了。

  他们诸子百家学派对此不仅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说不定还会乐呵呵地看着儒家和法家之间的笑话。

  但是如果法家连他们诸子百家学派也要“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禁止他们诸子百家学派的传播与传承的话。

  那么他们诸子百家学派可就不能继续看笑话下去了,因为他们也快要变成一个笑话了。

  同样他们也更加不会容忍法家这样的行为,毕竟这是真的威胁到他们诸子百家学派的传播与传承了。

  所以他们必须得要联合起来,逼迫法家让步,给他们诸子百家学派留下传播与传承的生存土壤才行。

  否则单单靠儒家一派,又或者说是其他某一个百家学派单独和法家硬刚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逼迫得法家让步。

  所以在明白了儒家与其他诸子百家学派心中的根本诉求之后,秦皇嬴政也是很快便有了决断,语气冷淡道:

  “过往秦国的确有燔诗书而明法令之举,不过那是商君所在之时的举措。”

  “而今秦国对待儒家,并无苛刻、针对之举。”

  “若有,那亦是儒家因他事而咎由自取。”

  “对于其他诸子百家学派,正如太子扶苏所言,法家有些偏激了。”

  “不管是农家,还是墨家,亦或者是其他诸子百家学派,对于秦国而言都是于国于民大为有用的学派。”

  “秦国需要农家,需要墨家,也需要其他诸子百家学派!”

  “秦国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心胸气魄与国土疆域也都容得下法家,容得下农家,容得下墨家,容得下其他诸子百家!”

  “秦国对于诸子百家之才,向来是能者上,而庸者下,诸子百家若是有才,能够为秦国治国、治民发挥出无可比拟之用处。”

  “那么高官厚禄爵位,任卿取之!”

  说完,秦皇嬴政撇了一眼李斯,没有再继续说话。

  听到始皇帝嬴政这一番话,其他诸子百家博士皆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因为始皇帝嬴政这一番话碧娜相当于定调,或许在未来秦国依然还是以法家为治国思想之主流。

  但是却也不会为了法家而彻底禁止其他诸子百家学派的传播与传承,同样也会在秦国给他们诸子百家学派留下一席之地。

  至于说诸子百家学派能够在秦国占到的一席之地有多大,那就要看他们诸子百家学派各自的本事了。

  就像原本已经渐渐没落下去的农家、墨家,因为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原因,展现出了自己于国于民的大用处。

  于是始皇帝嬴政当即便重用这两家学派,甚至是为农家、墨家,在九卿之下特设了一个农部六司,以及左、右民工部六司,专门给农家子弟和墨家子弟。

  要知道这三部尚书的职位,几乎可以说是仅在九卿之下。

  哪怕放在秦国朝堂上,也绝对当得上朝廷重臣之称了。

  并且一旦当上三部尚书,那么日后便有极大可能成为秦国的九卿之一。

  而秦国的九卿之一是什么概念,看看李斯就知道了。

  真论身份官职,李斯现在也不过是九卿之一的廷尉罢了。

  秦国上下身份地位能够和李斯比肩的,也不过仅仅士余人罢了。

  而身份地位能够在李斯之上的,除了始皇帝嬴政之外,更是只有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和封彻侯、封君的寥寥几人罢了。

  而按照秦国扫平了六国,彻底统一了天下,目前治下拥有数以千万计的黔首百姓来计算。

首节 上一节 335/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