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92节

  【“但是,如果现在便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的话,不仅容易激起另外五国同仇敌忾的心理。”】

  【“同时也会让秦国接下来扫平另外五国的时候,付出更加巨大的伤亡为代价。”】

  【“这对于目前的秦国来说,是要弊大于利的。”】

  【“所以陛下等人,方才会决定将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迁离韩国旧地,暂且软禁于陈县之中。”】

  【“如果殿下觉得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不死是一个隐患的话,那么他日等秦国扫平了六国,真正统一天下之后。”】

  【“再一并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以绝后患便是!”】

  【想要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并不麻烦,直接下一道命令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他们处死了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的话,另外五国看到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在亡国之后的悲惨下场,后面必然会更加强烈地抵抗秦国的攻伐。】

  【毕竟亡国就要身死的话,那么为了活着,他们肯定会抛弃前嫌,彼此合力抗秦的。】

  【但是如果亡国了他们也不一定会死,甚至最多只是失去了自由,但是依然还可以活得好好的,甚至吃好喝好的话。】

  【那么他们就不一定会那么积极地抵抗秦国的攻伐了。】

  【而秦国也可以因此而减免不少的死伤,使得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那么大。】

  【等到最后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再一并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以绝后患,也尚且不迟。来】。

第三百零三章:想要以绝后患的秦皇嬴政,心惊胆战的六国贵族【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开口就要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公卿的太子扶苏也是微微颔首,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

  毕竟原来的太子扶苏虽然天生拥有过目不忘、过耳成诵、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等等天赋能力,并且也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力、身份、地位。

  但是,在秦皇嬴政看来,太子扶苏终究还是有些过于仁善了。

  虽然这样的仁善,有利于他更好地收拢黔首百姓之心。

  但是,却也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他人利用的弱点,不太有利于太子扶苏日后建立自己说一不二,不容置疑地君主权威!

  然而刚刚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表现,却是向他证明了,太子扶苏并非只有仁善的一面,同样在必要的时候,也拥有堪称冷酷无情的一面。

  只不过过往太子扶苏接触的那些人,要么是太子六部的相关官吏,也就是太子扶苏自己的班底。

  要么就是普通的黔首百姓,所以太子扶苏方才以仁善的一面来待人。

  但是在遇到那些与自己、与秦国有着堪称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的时候,太子扶苏也是懂得要冷酷无情地对待他们的。

  而只要太子扶苏适时地将自己冷酷无情的一面表露出来,那么就不用担心他日会有人尝试利用太子扶苏的仁善之心,从而得寸进尺了。

  又或者说,在某些心怀不轨之臣尝试利用太子扶苏的仁善之心来得寸进尺的时候,他们也要多想想自己会不会遭到太子扶苏冷酷无情的打击。

  毕竟太子扶苏可不是完全的仁善之人,在必要的时候,他也是可以做出开口就要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公卿这种冷酷无情的事情的人。

  而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同样不由自主地开始想着,要不要下令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公卿。

  又或者说,要不要下令处死那些被俘虏的六国国君与六国宗室、贵族公卿,以绝后患。

  毕竟太子扶苏说的话语,也有很道理。

  秦国是不可能给予六国国君以及六国宗室、贵族公卿更胜往昔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的。

  而只要秦国不能给予六国国君以及六国宗室、贵族公卿更胜513往昔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那么六国国君以及六国宗室、贵族公卿便始终都会对秦国怀有怨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对秦国怀有怨恨的六国国君以及六国宗室、贵族公卿不死,那么他们对于秦国来说,便始终都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度叛乱,然后趁机复国,从而给秦国造成新的麻烦。

  毕竟在春秋战国年间,被打的灭国之后,又再复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再加上,此前之所以没有处死那些被俘虏的六国国君与六国宗室、贵族公卿。

  是因为担心处死他们之后,会让其他尚未被覆灭的诸侯国君、宗室、贵族公卿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从而引发其他诸侯国君、宗室、贵族公卿更加强烈的抗秦之心,进而给秦国造成更加大的人员损失伤害,最后使得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几分。

  但是现在他已经扫平了六国,真正统一了天下,就连六国的国君、宗室,以及一部分贵族公卿也都已经成了他的阶下囚。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他下令处死那些被俘虏的六国国君与六国宗室、贵族公卿,也不会有诸侯国君、宗室、贵族公卿生出兔死狐悲感的。

  因为在连其自身安危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谁又有时间为旁人的生死,从而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呢。

  不过,他可以不考虑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对他的看法。

  但是却必须要考虑一下,他如果现在下令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的话,原来的六国黔首百姓对他会有什么想法。

  毕竟现在原六国之民还没有真正变成忠心他的秦国之民,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如果下令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的话,那么难免会让原六国之民对故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之死而生出几分悲悯之情。

  同时也对他,以及对秦国的统治生出几分抗拒之心。

  届时,他如果想要真正收拢原六国之民之心,使之真正变成忠心于他的秦国之民的话,又会更加麻烦两分。

  不过很快,秦皇嬴政便想到了对策。

  原六国之民为什么会对他下令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而生出几分悲悯之情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原六国之民可能认为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曾经带领他们抵抗过秦国的侵略。

  又或者是曾经短暂地给予过他们片刻的安宁生活,再或者是他们故国家乡的一个心灵寄托,故而被原六国之民感念至今。

  但是这样的感念之情,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只要他派人暗中向原六国黔首百姓多灌输一些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们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祸国殃民、迫害原六国之民的事情。

  让原六国之民认为他们以前的苦难,都是由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带来的,进而对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渐渐生出厌恶,甚至是痛恨之情。

  届时,他再下令处死六国国君、宗室、贵族公卿,便不会引得原六国之民反感,甚至说不定还会让原六国之民拍掌称快,进而对他更加忠心。

  想到这里,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看了一眼廷尉李斯,准备过后将这件事交由李斯来负责。

  毕竟这种事情,李斯处理起来还是比较让他放心和满意的。

  另一边,当看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开口就要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公卿时。

  原本还在对天幕上的太子扶苏骂骂咧咧的六国国君、宗室,以及一众贵族公卿,皆是突然如同被人掐住了喉咙一般,眼中闪过一抹惊慌之色。

  尤其是尚存的原六国国君,冷汗都被吓出来了。

  在六国被覆灭之后,六国国君可以说是下场最惨的。

  比如说,韩国的韩王安,在被秦国攻破韩国之后,便主动宣布投降了。

  而在韩王安投降之后,秦国也将其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并没有杀他。

  但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昔日韩国的贵族公卿在故都新郑发动了叛乱,激怒了秦皇嬴政。

  而韩王安可能参与了这件事,也可能没有参与这件事,但是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秦皇嬴政认为韩王安活着始终是一个隐患!

  于是在秦国出兵平定韩地叛乱时,为了彻底根除后患,韩王安也一并遭到了诛杀。

  同时,韩王安也可以说是六国末代国君之中唯一一个遭到了明确下令诛杀的国君。

  在韩国被覆灭之后,紧接着遭到覆灭的便是赵国。

  而赵国的末代国君则是赵王迁,在覆灭赵国之后,尽管秦赵两国的仇怨较大。

  但是,秦皇嬴政并没有下令杀掉赵王迁,只是将他流放于房陵的深山之中。

  而及至现在,赵王迁其实也还活着,只不过活的有点像个野人罢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终究都还活着,甚至现在还能够有力气时不时诅咒、大骂一下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与秦国。

  然而在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开口就要处死韩王安与一众韩国宗室、贵族公卿后,赵王迁当即便吓得噤声了。

  甚至赵王迁都在想着自己要不要继续往山里面更深处跑远一点。

  不然他也是真的害怕嬴政那个暴君下令派人把他从这深山老林里面逮出去,然后处死,彻底以绝后患。

  毕竟这样的事情,以他对嬴政那个暴君的了解,对方也是真的做得出来的!

  而在赵国覆灭之后,紧跟着被覆灭的诸侯国便是魏国。

  而魏国的末代国君则是魏王假,对于魏王假,秦皇嬴政同样也没有下令处死,而是将之流放到了边地。

  毕竟就连和秦国仇怨颇大的赵王迁他都没有下令处死,更加别说魏王假了。

  同为国君,在一般情况下,秦皇嬴政也是会愿意给对方一个勉强的体面的。

  甚至如果不是韩国贵族公卿在故都新郑发动了叛乱,让秦皇嬴政认为韩王安继续活着始终都是一个隐患的话。

  秦皇嬴政就连韩王安也不会下令处死,而是会选择继续将之软禁起来,又或者是流放边地。

  而现在听到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魏王假,此刻心中也是升起了和赵王迁同样的想法,那就是继续逃,逃到蛮夷部族中去。

  总之,距离大秦越远越好。

  否则继续留在大秦,哪怕是留在大秦的边地,魏王假也担心自己哪天一个不注意就被嬴政派来的锐士给杀了。

  而在魏国被灭亡之后,接着被灭亡的国家则是楚国。

  而楚国的末代国君则是楚王负刍,楚王负刍严格来说,能力也不算差。

  在位期间,任用楚将项燕,大败李信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逼得秦国最后只能派王翦出马,而且带领了六十万军队前来。

  最终楚国被覆灭,而楚王负刍也被俘虏。

  不过楚王负刍同样没有被诛杀,而是被秦皇嬴政下令迁离楚国旧地,流放于外。

  当然现在楚王负刍也觉得自己可能不太安全了,想要改头换脸,同样跑到尽可能远离秦国的地方去苟活。

  而在楚国被灭亡之后,接着被灭亡的国家则是燕国。

  而燕国的末代国君则是燕王喜,燕王喜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比较有名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趁赵国长平之战损失严重的时候,出兵攻打赵国,结果反而被赵军打的灰头土脸,甚至连国都都被包围了。

  第二件事,就是当时太子丹命荆轲刺秦,结果未能成功,秦国派兵进攻燕国。燕王喜惧怕秦国的威势,最后竟选择了斩杀太子丹,以图熄灭秦国的怒火。

  不过结果依然没用,燕国还是覆灭了。

  而燕王喜也没有被秦皇嬴政下令诛杀,同样迁离燕国旧地,流放于外。

  此刻的燕王喜可以说是沦落成了一个乞丐,就连一日两餐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若不是他狠不下心来自杀的话,他早就去死了。

首节 上一节 292/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