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73节

  【而太子扶苏则是微微闭眸思索半响,然后又拿着笔墨自己在竹简上写了几遍十大符号。】

  【最后,太子扶苏抬头看向张苍露出一抹满意之色道:“这一次编撰出来的句读符号,孤较为满意。”】

  【“回头孤会将这份句读符号拿给父王看,待到父王看完之后,如果也没有异议的话。”】

  【“那么这一套句读符号,往后便正式成为秦国现在,乃至于是将来天下所有文章,以及诸子百家经典之言所通用的句读符号!”】

  【“然后蔡师、许师、季师、蒙卿、张卿皆可以将自己所知道的各家文章以及经典之言,用这套句读符号重新断句注释一遍。”】

  【“然后抄录于纸张之中,接着再钉束成册。”】

  【“最后,再呈一份给孤阅览一二。”】

  【纲成君蔡泽、许子、相里季、蒙毅、张苍几人闻言,脸上皆是闪过一抹兴奋之色。】

  【毕竟由他们来断句注释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是他们掌握了那些经典之言的解释权,往后便是以他们的断句、解释为正宗。】

  【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故而,纲成君蔡泽、许子、相里季、蒙毅、张苍几人皆是齐声应道:“是,殿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繁琐的《七国文字通译》,新的大一统字体【求订阅,求全订】

  【在讲解完新的统一句读符号之后,张苍也是接着呈上另外一堆厚厚的竹简,然后汇报道:“此乃殿下命臣等率人编撰的《七国文字通译》,现今已完成,还请殿下过目。”】

  【之前太子扶苏在巡视六部诸司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诸国文字繁杂,学子全部学习的话,学习的时间太长,难以快速学有所成。】

  【所以太子扶苏也是命张苍率人将收集七国文字,然后再将七国文字一一进行对照整合,编撰一本《七国文字通译》以供学子日后对照学习。】

  【而《七国文字通译》编撰起来倒也不困难,就只是比较繁琐耗时间而已。】

  【而在几经删易编撰之后,现在也是终于将《七国文字通译》给整合成书。】

  【太子扶苏看着面前堆着的数十份竹简,嘴角也是微微抽搐。】

  【一般来说,一根竹简大概能够写二十到三十个字,而一份竹简大概由二十到三十根竹简组成,平均下来一份竹简大概能够写六百字到八百字左右。】

  【而如今因为诸侯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原因。】

  【所以导致同一个意思的文字,至少有七种不同的写法,多的话,甚至有十几、二十种不同的写法。】

  【而他是要求张苍尽量将诸侯各国的文字,全部都记录下来,一一做好对应的。】

  【换句话说,同样意思的文字,至少要写七个字,甚至是要写十几、二十个字。】

  【所以也就导致了一份能够写六百字到八百字的竹简,如果认真计算下来的话,其实也仅仅只是写了几十个字而已。】

  【而各种日常用字,少说也有上千个字。】

  【所以最后也就导致了《七国文字通译》在编撰完成之后,足足有数十份竹简之多!】

  【想到这里,太子扶苏对于竹简的繁琐笨重12也是越加不满意。】

  【还好发明了可以取代竹简的轻便纸张,否则一想到大秦的官吏日后如果因为对于诸国文字的学习不全,从而导致不得不带着数十份竹简随身学习的话。】

  【太子扶苏觉得自己如果是大秦官吏的话,大概头都要大上几圈。】

  【随即太子扶苏也是看向张苍叮嘱道:“回头将编撰在竹简上的《七国文字通译》,抄录到纸张上,然后再钉束成册。”】

  【“否则数十份竹简也太繁琐笨重,不便于学子学习了。”】

  【张苍也是点了点头,无比赞同道:“是,殿下!”】

  【对于竹简繁琐笨重这一点,他也是深表赞同。】

  【甚至要不是工部墨家说新改良造出来的纸张,要先拿给太子扶苏过目,等太子扶苏试用过之后,才能够分给他们礼部使用的话。】

  【早在之前工部墨家改良出新的好用的纸张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想要将编撰在竹简上的句读符号,以及《七国文字通译》,全部用纸张记载下来了。】

  【不过现在太子扶苏已经试用过了,并且让工部墨家扩大纸张的生产数量了,往后他们礼部所有的文字都不用再写在竹简上了。】

  【而太子扶苏从面前这一堆厚厚的《七国文字通译》竹简中,随机抽取出几份,然后简单扫视一遍,确认都和自己记忆中学过的七国文字一一对应无异之后,也是点了点头道:“编撰的不错,就这样吧。”】

  【在编撰出来的《七国文字通译》得到太子扶苏的认同之后,张苍也是再三呈上另外一堆厚厚的竹简,然后汇报道:“此乃殿下命臣等率人编撰的大一统文字,现今已完成,还请殿下过目。”】

  【说完,张苍也是一脸忐忑地看着太子扶苏,不知道这一次编撰的新的大一统文字,是否能够得到太子扶苏的认可。】

  【是的,这已经不是张苍第一次编撰的大一统文字了。】

  【只不过前面几次张苍率人编撰的大一统文字,都被太子扶苏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退了回去。】

  【比如说,第一次编撰的大一统文字,太子扶苏认为他们只是在秦国原有文字的基础上稍作了形象上的改变,并不是真正的新的大一统文字,所以并没有通过。】

  【然后第二次他们便吸取了太子扶苏给出的评价,大胆创新。】

  【于是第二次编撰大一统文字的时候,他们完全摒弃了当前诸国的文字,全新创造了一套新的大一统文字。】

  【但是太子扶苏又认为这与现有的旧文字毫无关联,堪称是凭空捏造而成,然后也没有通过。】

  【于是他们又再吸收了太子扶苏第二次评价,再次进行了第三次编撰大一统文字。】

  【而这一次,新的大一统文字既与旧的文字有所关联,同时它又不是当即任何一个诸侯国文字的变体。】

  【但是,太子扶苏依然还是审核不通过,原因是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写起来太过于复杂了,不利于后续的传播与学习。】

  【然后还有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如果这一次太子扶苏仍然审核不通过的话,那么他就真的没有信心能够编撰出一套符合太子扶苏要求的新的大一统文字了。】

  【而太子扶苏并不知道此刻张苍的心中所想,从面前这堆竹简中随机抽取出一份,然后将之摊开,刚一入眼,太子扶苏便眼前一亮。】

  【随即太子扶苏便认真地审视起眼前这一套新的大一统文字,而因为竹简中所记载的新的大一统文字的下方,也有记载秦国原来的文字,上下两者之间,一一对应。】

  【所以只要看一眼下方对应的秦国现在的文字,太子扶苏也是当即便能够知道上方那个新的大一统文字是什么意思。】

  【甚至哪怕不看下方的秦国文字,仅仅只是通过新的大一统文字隐隐透露出的与秦国现有文字之间的联系,他也能够大致猜到该新的大一统文字是什么意思。】

  【而后太子扶苏快速地扫视一遍手中的竹简,看完之后又立刻拿起另外一份竹简,再次摊开来看。】

  【如此循环往复,不过片刻时间,太子扶苏便看完了张苍第三次呈上来的所有竹简。】

  【然后太子扶苏再微微闭眸整理半响,等到太子扶苏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这一套新的大一统文字便已经全然被他记入脑海中。】

  【然后太子扶苏拿起桌案上的笔墨,直接就在桌子上书写起来。】

  【刚一落笔,还有些不太习惯,写出来的字也有些歪歪扭扭的。】

  【但是写了三、五个字之后,便迅速习惯并且掌握了这种新的大一统字体的写法。】

  【而后,太子扶苏有些欣喜地看向张苍询问道:“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是由张卿与何人编撰出来的?”】

  【如果说秦国现有的文字,在字体结构这方面,多为匀圆的线条,结构简单,古朴厚重的话。】

  【那么现在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在字体结构这方面,则是多为直线和弧线结合,结构更为复杂,工整规整,字形更加方正匀称。】

  【同时,在秦国现有的文字中,还包含有象形元素,如鸟、虫、蛇头篆等等。】

  【而在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中,则是没有象形元素。】

  【如果说,秦国现有的这套文字以其圆润、古朴的形体结构,流畅自然的笔画,展现出一种庄严、神秘的美感的话。】

  【那么现在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则是以其方正、平稳的形体结构,方折有力的笔画,展现出了一种沉稳、大气,富有力量的美感。】

  【并且与当今秦国现有的文字,也并非毫无关联,隐隐有着一脉相承的韵味,同时书写起来也是要比当今秦国现有的文字更加简单方便。】

  【如果说拿这套文字来作为秦国新的大一统文字的话,那么太子扶苏觉得这应当是没问题的。】

  【而听到太子扶苏的询问,以及看到太子扶苏脸上的喜色,张苍也是悄然松了一口气,心中觉得这一次编撰的大一统文字,大抵是符合太子扶苏的要求了。】

  【随即张苍便恭谨道:“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乃是臣与属下程邈共同编撰出来的。”】

  【程邈?】

  【太子扶苏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名字并没有印象。】

  【而这就有点奇怪了,因为得益于自身过目不忘的原因,所以几乎在太子六部内的每一个官吏,他基本都是有印象,见了面也能够直接喊出人名的。】

  【而他记忆中却是没有程邈这个名字,所以要么对方是新来的,要么就是在太子六部之外的人。】

  【而能够与张苍共同编撰出这么一套新的大一统文字,无论如何也是称得上是一个人才了。】

  【所以太子扶苏也是颇感兴趣地问道:“程邈何人?为何此前孤不知其名?”】

  【看到太子扶苏对程邈感兴趣,张苍也是露出一抹笑意道:“程邈原来是咸阳城牢狱内的狱卒,并非太子六部之人,所以殿下不知亦属正常。”】

  【“而程邈为狱官时,因为发现狱卒用当前的文字在木牌上书写较为麻烦,于是就整理民间字体,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对秦国现有的文字进行一定的简化与改良。”】

  【“最终便初步形成了现在这套流行于隶役之间的文字,而因为此前都是隶907役使用的原因,故在私底下,又被称之为隶书。”】

  【“而此前有一次,程邈负责押送咸阳城牢狱内的囚犯过来给农部百草司的农家子弟做研究,然后对方在使用这种文字进行记录的时候,恰好被臣注意到。”】

  【“臣认为这种文字可能会符合殿下所需要的新的大一统文字的要求,于是便邀请其与臣一起编撰新的大一统文字。”】

  【“最后便编撰出了现在这套以原隶书为基础的新的大一统文字!”】

  【听完张苍的介绍,太子扶苏对于程邈也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点了点头道:“这套新的大一统文字,也就是隶书,很好!孤很满意!”】

  【“回头孤会将这份隶书字体,呈献给父王,如果父王对此也没有异议的话,那么日后便以这套隶书字体作为秦国日后的大一统文字!”】

  【“同样如果父王审核通过的话,那么太子六部所有人都要学习这一套隶书字体的书写,日后所有的事情都以隶书字体进行记载。”】

  【“包括诸位在将各家的经典之言抄录到纸张上的时候,也都要以隶书字体的方式进行抄写!”】

  【“另外,程邈此人有才,张卿过后便以孤的名义,将他从咸阳城牢狱中调到太子六部中来,然后安排到你的部下。”】

  【“至于编撰出这套大一统文字的具体赏赐,等孤上呈父王审核完之后,再做安排。”】

  【听到太子扶苏话语的,张苍也是低头施礼道:“臣代程邈,谢过殿下!”】

  【同时,张苍心中也是隐隐感激程邈。】

  【毕竟要是没有以程邈为主编撰出的这套隶书的话,那么太子扶苏交代给他的编撰一套新的大一统文字的任务都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够完成。】

  【所以张苍也是决定,回头将程邈调到自己麾下的时候,便好好提拔他一下。】

  【而在相继说完教育司、句读符号、《七国文字通译》,以及隶书字体之后,礼部剩下的礼仪司、尚武司则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张苍简单提了一下,便结束了。】

  【最后太子扶苏也是肯定了礼部整体官吏过去一年的付出,表示过后皆有赏赐赐下。】

  【而张苍也是代礼部所有官吏谢过太子扶苏,至此,礼部的汇报也是结束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被“自己”带飞的程邈,乌氏倮的牲畜,巴清的匠人【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看着天幕上的“张苍”编撰出来的句读符号,以及所解释的各个句读符号,秦皇嬴政觉得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273/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