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26节

  【“比如说,像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个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准确地测量出来,而不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词语来形容呢?”】

  【“又比如说,像天下到底有多大,这个又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同样准确地计算出来,而不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词语来形容呢?”】

  【“再比如2.8说,像为什么人不可以飞,而鸟却可以飞呢?”】

  【“是因为鸟有翅膀,而人没有翅膀吗?”】

  【“如果给人装上翅膀的话,那么人是否可以像鸟一样飞翔呢?”】

  【“如果给人装上翅膀也无法像鸟一样飞翔的话,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让人实现飞翔于天的想法呢?”】

  【“又再比如说,为什么所有的东西往上丢之后,最后它都会掉落在地上而不是飞上天空呢?”】

  【“是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们,以及丢上半空的东西吗?”】

  【“还有像天为什么会下雨?”】

  【“大地为什么会干旱?”】

  【“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

  【此刻的太子扶苏,便如同一个对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都充斥着无穷好奇之心的稚子幼童一般,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为什么。】

  【最后太子扶苏方才为墨天一派总结道:“以上说的这些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以及其他没有说到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

  【“它们出现的原因,以及其背后蕴含着什么奇妙的规律,还有利用这些规律又可以发明出什么神奇的器具来造福黔首百姓,便墨家墨天一派后要力究的内容。”】

  【“孤希望将来有一天,刚刚说的那些现象墨家墨天一派的门人子弟都能够研究明白,并且掌握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着的规律。”】

  【“最后做到真正知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世界有多大、东西向上丢为什么会往下掉、让人也可以与鸟一般飞翔天际等等。”】。

第二百三十六章:诸子眼中的天地宇宙,能够飞天的墨家与公输家?【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众人看着太子扶苏所说的墨天一派未来要研究的东西,全部都懵了。

  天有多高?

  地有多厚?

  世界到底有多大?

  这是能够准确测算的出来的吗?

  像这样的问题,以往并没有什么才智之士去认真思考过。

  因为在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前,诸侯列国的国君与文武百官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攻伐、吞并他国,又或者是如何抵御他国的入侵。

  同样其他诸子百家的才智之士,所思所想的也是如何才能够让诸侯列国的国君采纳自己的治国思想主张。

  进而让这个动荡不安的天下,重新回归到他们所设想的稳定秩序之中。

  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绝大部分的才智之士都将自己的目光与思考聚焦到了“人”,以及由“人”所衍生而出的各种社会问题身上。

  只有极少部分的才智之士,才会将自己的目光眺望到天地自然宇宙万物之上。

  但是他们在对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思考的时候,也大多将天地自然宇宙万物与“人”相互联系起来,赋予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种种“人”或“非人”的概念。

  比如说,孔子曾言:“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孔子认为“天”是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代表,具有精神性和神圣性,?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并且与诸侯国君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所以诸侯国君主的施政态度是能够影响治下的气候变化的,认为“天”之所以会降下灾异,是因为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强调的是人类与宇宙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以及人类在维护宇宙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孔子更加关注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宇宙本身的构成或原理。

  又比如说,孟子曾言:“诚者,天之道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同样也把“天”视为天地自然宇宙万物的代表。

  但是孟子又21进一步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并且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强调的是“天”作为自然理法和道德原则的存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人对自然的责任、使命。

  可以说孟子更加关注的是“天”所代表的道德对于人的影响,而不是“天”本身的构成或原理。

  当然,也有一些才智之士认为天就只是天,无有外意,不与人有关。

  比如说,荀子曾言:“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

  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荀子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并且认为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同时进一步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认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更是认为“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自然界和人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甚至荀子还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直言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可以说在对“天命”的认识、理解这一方面,荀子与孔子、孟子都截然不同,甚至是相悖的。

  这也是为何孔孟两派的儒家士子会强烈排斥荀子一派的儒家士子,甚至隐隐想要开除荀子的儒家学籍,否认荀子为儒家先贤的原因。

  因为在孔孟两派的儒家士子看来,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的先师、先贤,你荀子作为儒家的后辈不紧跟孔子、孟子的步调也就算了,居然还屡屡唱反调!

  这简直就是打着孔孟的旗号反孔孟!

  所以孔孟两派的儒家士子,又如何能容忍得了荀子。

  不过荀子虽然意识到天是自然天,有它自己不变的运行规律,并且更是主张要认识、利用这种自然规律来为人服务。

  但是荀子也仅是止步于此,并没有真正深入去研究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本身的构成或原理。

  当然,也有一些才智之士去深入研究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本身的构成或原理。

  比如说,老子曾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化生的总原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二气相交而生第三者,如此生生不息,便繁衍了万物。

  因此万物禀赋阴阳二气的相交而生,这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谐体,始终调养万物。

  说的直白点,老子认为道是天地自然宇宙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并且缔造、成就了天地自然宇宙万物。

  只不过老子虽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了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本身的构成或原理,但是老子也同样没有去确切地研究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世界到底有多大等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才智之士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了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本身的构成或原理的同时,也对世界世界到底有多大给出了回答。

  比如说,邹衍所提出的“五行论”与“大九州的地理学说”。

  在邹衍看来,天地自然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其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同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相生相克。

  而天地自然宇宙万物便在五行轮转之间,生生不息,轮回更迭。

  同时邹衍认为:“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说的直白点,邹衍认为世界不仅只有当下的九州,当下的九州乃是小九州。

  小九州合一,便为一大洲。

  而在当下中原这个大洲之外,还有另外八个与中原类似的大洲。

  只不过这些大洲都被大海环绕包裹着,不管是人,还是禽兽都不能过去。

  而这九个大洲合起来,便是整个世界。

  只不过邹衍所提出的“大九州的地理学说”也只是一种概念性上的理论,并没有真正确切、明了地对世界到?有多大做出精准的回答。

  而此刻在听到太子扶苏所提出的疑问之后,咸阳城皇宫内的一众文武百官、诸子百家博士也是不由得顺着太子扶苏的话语开始思考、探讨起来。

  “天有多高?”

  “这是人能够具体知晓得了的吗?”

  “人又不会飞,若是能够飞起来的话,那么说不定还能够测量得出天高几何。”

  一位名家博士抬头看着高若无极的天空,不由得摇了摇头。

  另外一名纵横家博士,则是饶有兴趣道:

  “人也未必不能飞翔!”

  “正如太子扶苏所言,为什么人不可以飞,而鸟却可以飞呢?”

  “是因为鸟有翅膀,而人没有翅膀吗?”

  “如果给人装上翅膀的话,那么人是否可以像鸟一样飞翔呢?”

  “我觉得太子扶苏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若是能够给人装上一对与其体型大小相匹配的翅膀的话,那么说不定人便可以借助那对翅膀飞起来!”

  “而能够飞起来的话,那么又如何不能测量天有多高呢!”

  该名纵横家博士越想便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甚至打算等这次的天幕结束之后,便私底下去尝试一下。

  毕竟飞天呀,可以说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终究梦想追求之一。

  若是真的有机会能够在天空中翱翔的话,那么哪怕是需要付出生命作为代价,也绝对会有不少人愿意在生命终结之前,前仆后继地去尝试、体验一番。

  甚至就连站在最前面的秦皇嬴政,在听到该名纵横家博士的话语后,也是心中微微一动,同样准备过后让人去打造一双翅膀,尝试一下飞天。

  因为在秦皇嬴政心中,仙神若不是居于仙山之中,那么也必然高卧于云端之上。

  若是他能够安然无恙地飞上天的话,那么说不定他便可以找到云端之上的仙神,从其手中讨要到长生不死药。

首节 上一节 226/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