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225节
【毕竟老赢家好不容易才出一个能够在诸子百家之中称“子”的文化人!】
【所以如果太子扶苏所领悟的新的墨家思想之言,将来不可避免会出现的话。】
【那么与其让其他人以此被尊称为“墨子”,还不如让太子扶苏以此被尊称为“墨子”。】
【这样还能够让太子扶苏将来在青史之上的记载,更加光彩三分。】
【二来,太子扶苏所领悟的新墨家思想之言,如果正着理解的话,有可能会推翻他们赢氏后代子孙的王位。】
【但是,如果反着理解的话,那么是不是便能够进一步维护他们赢氏后代子孙的王位?】
【比起逃避问题,秦王嬴政更想积极主动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看向太子扶苏轻叹道:“你说吧,让父王听听你都从中领悟到了些什么大逆不道之言。”】
【太子扶苏腼腆一笑道:“倒也不全是大逆不道之言,其中有一半是普普通通的墨家之言。”义】。
第二百三十五章:墨家三派合一又两分,分为墨天与墨人【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秦皇嬴政看着有些腼腆的太子扶苏,也是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虽然太子扶苏还没有开口说出他所领悟的新墨家思想之言是什么,但是从太子扶苏的反应来看,他便已经知道那估计不是什么对秦国统治有利的东西。
但是偏偏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却又没有制止太子扶苏,反而是让太子扶苏直接说出来。
当然,可能是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觉得太子扶苏此刻不过是在私下所言,所以就算太子扶苏说出了些什么不好的言论。
回头只要他下令约束、敲打一下相里季,以及墨家门人子弟,让他们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那么自然便能够控制好太子扶苏接下来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的传播。
如此一来,也就不至于会危及到秦国的统治。
但是,他这边的天幕可是面向全天下所有的黔首百姓开放的。
他就算是想要下令约束有关于太子扶苏接下来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的传播,也没有丝毫作用与意义。
因为只要太子扶苏在天幕上一说,那么瞬间便能够传遍整个天下。
而他偏偏又没有能够控制或者影响得了天幕上的太子扶苏言论的能力,只能够任由太子扶苏即将说出那些大逆不道之言。
想到这里,秦王嬴政也是第一次觉得太子扶苏太过于聪慧,或许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太子扶苏要是没有这么聪慧的话,那么他就不会从现有的墨家思想之言中领悟到有可能更加大逆不道的新墨家思想之言。
自然也就不会有现在即将通过天幕,向全天下的黔首百姓传播他的新墨家思想之言,从而有可能危及秦国未来统治的事情发生。
最后秦皇嬴政也只能在心中宽慰自己,反正太子扶苏就连过往向来密不外传的各类兵家兵法都传播讲授给了全天下的黔首百姓。
甚至其中还包括了集历代兵法之大全与大成的《兵家四势八略三十六计》!
这可是实打实能够动摇秦国江山社稷的东西!
这么要命的东西,太子扶苏都已经通过天幕传的天下人人皆知了。
那么也不差新墨家思想之言这么一点大逆不道的东西了,要传播就传播吧。
反正只要他还在一天,那么秦国便绝对不会崩塌!
与又爱又恨的秦皇嬴政相比,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则是无比激动且期待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手里拿着各自的笔墨、竹简,随时准备将太子扶苏接下来说的言语,一字不漏地抄写下来。
当然,也不止是身处皇宫里面的相里季几人如此。
在咸阳的其他相里氏之墨一派的墨家门人子弟,以及身处原齐地的相夫氏之墨一派的墨家门人子弟,还有身处原楚地的邓陵氏之墨一派的墨家门人子弟也是如此。
毕竟不止天幕上的“相里季”因为太子扶苏推翻了现有墨家思想之言,从而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天幕下的墨家三派门人子弟,同样也是因为太子扶苏推翻了墨家思想之言而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所以此刻他们都无比迫切与渴望地希望能够有新的,可以被他们所有墨家门人子弟共同认同与追求的墨家思想之言,成为墨家新的思想核心与支撑。
甚至除了墨家三派之外,就连张良,以及其他六国遗贵中的一些才智之士也是默默摊开了竹简,准备抄录太子扶苏接下来的言语。
虽说张良等六国遗贵非常厌恶太子扶苏,甚至一度厌恶太子扶苏的程度,还要在破灭了他们故国的暴君始皇帝之上。
但是厌恶归厌恶,即便是他们也是不得不承认太子扶苏的聪慧远超常人。
而这么聪慧的太子扶苏,他所提出的造反之言,说不定非常有可行性,值得他们好好参考、借鉴、学习一番。
是的,六国遗贵是把太子扶苏所领悟的新墨家思想之言给当成了造反的思想主张。
毕竟能让人根据太子扶苏的言语,创建出一个新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让最普通的黔首百姓也能登临如同秦王一般的国君之位。
在六国遗贵看来,如果这都不算是造反的思想主张的话,那么什么才算得上是造反的思想主张?
如果他们好好参考、借鉴、学习一下太子扶苏所说的造反的思想主张的话,那么说不定他们可以以此推翻秦国与始皇帝那个暴君的统治,复辟他们的故国。
一想到太子扶苏的造反的思想主张被他们利用来推翻秦国与始皇帝那个暴君的统治,一众六国遗贵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同时,一众六国遗贵看向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是难得的顺眼了两分。
就在天幕下,众人的期待之下,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是开始说出他所领悟的新的墨家思想之言。
【太子扶苏理了理自己的思绪,然后看向一脸热切、期待的相里季说道:“孤所领悟的新墨家思想之言,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
【“那就是:墨家三派合一又两分,分为墨天与墨人!”】
【相里季默默重复念叨着太子扶苏的最后一句话:“墨家三派合一又两分,分为墨天与墨人......”】
【过了好半响,相里季方才抬头看向太子扶苏道:“墨家三派合一这一点,我大致能够明白。”】
【“意思应该是要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以及邓陵氏之墨这三派的墨家门人子弟,重新合并成原来统一的墨家。”】
【“后半句又两分,以及结合下面那句分为墨天与墨人,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应该是要将三派合一之后的墨家,又再重新分成两派。”】
【“其中一派叫做墨天,另外一派叫做墨人。”】
【“但是我不太理解,如果后面墨家还是要分裂的话,那么一开始的三派合一又有何意义呢?”】
【“另外,又为什么要分出墨天、墨人这两派呢?”】
【“墨家保持一个整体不可以吗?”】
【“还是殿下所领悟到的新墨家思想之言中,有极端对立、无法调和的墨家思想主张,所以才又不得不分裂出墨天与墨人这两派?”】
【看着满脸疑惑的相里季,太子扶苏开口解释道:“之所以会有墨天与墨人这两个派别,是因为孤发现了墨家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可能。”】
【“所以孤便根据这两种可能,将墨家分成了墨天与墨人两派。”】
【“所谓的墨天,即专门研究天地自然万物之真理的墨家学派。”】
【“所谓的墨人,即专门为了创造一个无国君、无贵族公卿、人与人之间无有贵贱尊卑之分,人人平等的国家而藏器于身,随时伺机而动的墨家学派。”】
【听到太子扶苏的最后一句话,秦王嬴政便忍不住眉头直跳。】
【虽说之前他就已经做好太子扶苏将会说出一些大逆不道之言的心理准备,但是太子扶苏说出的话语,也太过于大逆不道了吧!】
【其中研究天地自然万物之真理的墨天一派,可以忽略不提。】
【但是为了创造一个无国君、无贵族公卿、人与人之间无有贵贱尊卑之分,人人平等的国家而藏器于身,随时伺机而动的墨人一派,简直是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即便是他也难以容忍得了墨人这样的学派的存在!】
【甚至别说是他了,所有的国君、贵族公卿都无法容忍得了墨人这样的学派的存在!】
【因为墨人这样的学派,其根本目的可以说就是为了掀翻国君、贵族公卿而存在的。】
【而比起眉头直跳,甚至隐隐想要开口打断太子扶苏继续说下去的秦王嬴政,相里季则是以五体投地的大礼,朝着太子扶苏参拜:请殿下教!”】
【在这一刻,相里季堪称是以尊敬墨家墨子的态度来尊敬太子扶苏。】
【看着大礼拜下的相里季,太子扶苏伸手虚托道:“季师不必如此多礼,孤自会将我之所思所想,尽数告诉于季师!”】
【待到相里季重新起身之后,太子扶苏方才接着说道:“先说墨天一派,孤在通读墨家各个经典之言的时候,发现墨家墨子有一个与其他百家诸子截然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墨家墨子似乎在以某种方式,去探寻、研究、理解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然后试图去找出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否蕴含了某种只是纯粹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的规律。”】
【“最后,再根据这些规律,去发明各种各样的工具事物造福黔首百姓。”】
【“比如说,一块数百斤的巨石,如果想要移动它的话,那么除非是天生神力,否则即便是一个成年壮汉想要移动它也是难之又难。”】
【“但是,墨子却是注意到如果能借助一根棍子,再加上一个支点的话,那么即便是一个稚儿幼童也可以轻松撬动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又是什么呢?”】
【“在研究使用棍子和支点撬动巨石这个现象的过程中,墨子将支点到重物一端的距离称作本,把支点到另外一端的距离称作标..0”】
【“最后指出本标省力的原因,乃是本短标长的缘故。”】
【“于是利用本短标长可以省力这个规律,墨子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撬物器具,专门用以撬动各种沉重、大型物品。”】
【“又比如说,这一块数百斤的巨石,虽然可以通过本短标长的方式轻松撬动,但是想要高高抬起来依然非常困难。”】
【“但是,墨子又注意到如果能够借助绳制(滑轮)辅助的话,却是可以省力而轻松提举起重物。”】
【“又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
【“以及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又是什么呢?”】
【“在研究使用绳制(滑轮)辅助提举起重物这个现象的过程中,墨子将把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作挈,把自由往下降落称作收。”】
【“最后指出挈收省力的原因,乃是挈与收反的缘故。”】
【“如果日后想要方便或省力地提取重物的话,不一定只有利用斜面这一种方式,用绳制(滑轮)以升降重物的装置也是可以的。”】
【“于是利用挈收可以省力这个规律,墨子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绳制(滑轮),专门用以抬起移动各种沉重、大型物品。”】
【“再比如说,墨子还注意到光线照入小孔同箭的射入一样,即光是直线传播的。”】
【“从物体高处射入的光线到达壁的下方,从物体低处射入的光线到达壁的上方。”】
【“人足在下,蔽着下光,故足的影成于壁的上方,人首在上,蔽着上光,故首的影成于壁的下方等等。”】
【“可以说,有许多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都被墨子一一探明、总结出来。”】
【“并且也都利用这些现象原因背后的规律,去发明出各种各样的工具事物,最后造福天下黔首百姓。”】
【“但是相较于整个天地自然万物来说,如今墨子所注意到,并且研究、探明、总结出来的各种事物现象出现的原因与规律,还是太少、太少了。”】
【“说是沧海一粟也不为过,还有很多、很多天地自然万物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是我等如今尚未知晓的。”】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