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97节

  【“所以秦国从先祖秦非子开始就为了发展壮大而披荆斩棘,从秦孝公开始就为了东出强秦而变法改革!”】

  【“及至如今,耗费历代君臣将士子民无数心血与努力。”】

  【“终于从当年开国不足百里之地,变成现在攻灭东周,展现吞并六国而一统天下之势的鼎盛强秦!”】

  【“父王与孤亦不信命,不信六国会无法覆灭,不信天下会永远无法统一。”】

  【“所以不论六国是否有天命在身,不论统一天下有多么艰难。”】

  【“父王与孤都势必要覆灭六国,实现秦国历代先君一直以来追求的大一统霸业!”】

  【“老秦人更加不信命,就算他生来只是普普通通的黔首百姓。”】

  【“但是在秦国,只要他愿意拼搏,只要他敢于奔赴战场廝杀,那么他便有机会为自己博得功勋授爵。”】

  【“从而脱离黔首百姓的身份,成为秦国贵族公卿之中的一员!”】

  【“可以说,秦国上下皆不信命!”】

  【“唯一信的便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所以对于墨家思想主张中的:非命这一点,孤也是完全没有任何异议的。”】

  【“而除了尚同、天志、非命之外,孤认同的第四点墨家思想主张是:节葬。”】

  【“孤认为活人永远比死人更加重要,死者需要为生者而让路!”】

  【“保障人在活着的时候能够生活的更好,永远比追求人死了之后可能过得安好更加重要!”】

  【“所以所有有可能会让生者吃不饱、穿不暖、过的不好的丧葬行为,孤认为都应该尽量削减、取消!”】

  【“只要在不会因为丧葬事宜而影响到一家老小的衣食温饱之后,才可以考虑去追寻死了之后的事情。”】

  【“所以对于墨家思想主张中的:节葬这一点,孤也是完全没有任何异议的。”】

  【“孤最后认同的一点墨家思想主张是:节用!”】

  【“如今六国尚未覆灭,天下尚未一统,奢侈浪费并不可取。”】

  【“如果有那份可以奢侈浪费的钱财、物资,还不如拿来投入到攻伐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之中。”】

  【“这样起码还可以进一步加快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速度!”】

  【“所以孤也是认同墨家节用的思想主张的。”】

  【“尚同、天志、非命、节用、节葬,以上这五点墨家思想主张,孤都是认同的。”弓】。

第二百零八章:适时改变的墨家,各走极端的项羽、韩信【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下,相里季没想到天幕上的“自己”居然这么果断便做出了决定。

  该说不说,大概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自己的技术能力是要比天幕上十多年前的“自己”要强。

  但是在论及决断、果断这方面的能力,他大概也是真不如十多年前的“自己”。

  不过既然十多年前的“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现在他倒是不用再犹豫下去了。

  毕竟天幕上的“自己”总不可能会自己害自己!

  既然天幕上的“自己”认为抛弃墨家门人子弟对墨家钜子的忠诚,能够更加有利于墨家的传承与发扬,那么他也就跟着照做就是了。

  想到这里,相里季也是朝着前方的始皇帝拜下道:

  “禀陛下,天幕过后臣便会回去与相里氏之墨的门人子弟进行商议,对墨家的规章制度做出一定的改革,还请陛下给予臣等些许改变的时间。”

  秦皇嬴政回过头来,看向拜俯在地的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微微颔首:

  “允!”

  对于墨家这么懂事的态度,他还是很满意的。

  只要墨家愿意改变,那么他便愿意继续重用墨家,甚至更进一步地扶持墨家也不是不可以。

  而一旁的公输家等几位博士,看到相里季等几位墨家博士的举动,脸上也是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原本他们还以为墨家会继续头铁坚持下去,这样他们公输家就能够趁机取代墨家在大秦的地位。

  结果没想到天幕上的墨家“相里季”居然这么果断干脆便做出了选择,从而导致天幕下的墨家相里季也是随之做出了相应的选择。

  这样一来,墨家估计还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地位不变,他们公输家想要取墨家而代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没关系,在走这段路的时候,他们公输家也可以拿墨家放弃对钜子的忠诚这一点来狠狠嘲笑墨家一番。

  这样或多或少也能够让他们公输家对墨家占一点嘴上的便宜。

  而其他一众诸子百家博士,此刻皆是在心中暗骂相里季等墨家博士没原则。060

  墨家门人子弟要对墨家钜子忠诚,这么“好”的规则要求,居然说改就改,甚至都没有坚持超过半刻钟时间。

  当真会奉承逢迎,毫无半点风骨可言!

  当然骂归骂,一众诸子百家博士也是重新将墨家作为自己占据秦国思想主流地位的头号大敌。

  毕竟墨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改变,并且墨家之技又非常有用的样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始皇帝十有八九都会进一步重用墨家。

  甚至让墨家取代法家,成为占据秦国思想主流地位的学派也不是不可能。

  而他们这些还想要占据秦国思想主流地位的学派,自然得要对墨家更加警惕、防备一些。

  沛县刘季听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的言语,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按照太子扶苏的说法,千百万黔首百姓共同联合起来所发出的怒吼咆哮,足以让贵族公卿、国君都为之正视,以及侧耳倾听。

  甚至千百万黔首百姓共同联合起来所发出的怒吼咆哮,足以盖过贵族公卿以及国君的声音。

  所以如果他能够代表千百万的黔首百姓发声,又或者说让千百万的黔首百姓都跟随他一同发声,那么是不是就足以让咸阳城里的始皇帝也都正视、倾听他的声音?

  在这个念头刚出现的时候,刘季当即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打消了自己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虽说他在与人打交道这方面确实不错,甚至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也的确能够凭借自己的油嘴滑舌让不少人听他的命令安排。

  但是想要代表千百万的黔首百姓发声,亦或者是让千百万的黔首百姓发声都跟随他一同发声,都太难、太难了。

  甚至困难到刘季觉得自己几乎不可能做得到的地步。

  而且即便他真的能够做到,那么恐怕最后等来的也不是始皇帝的正视、倾听,反而是始皇帝派遣过来镇压叛乱逆贼的百万秦军!

  届时就算自己能够代表千百万的黔首百姓发声,亦或者是让千百万的黔首百姓发声都跟随他一同发声,恐怕都抵挡不住百万秦军。

  只要始皇帝仍在一天,有任何大逆不道的想法都不过是自寻死路。

  甚至就算始皇帝不在了,只要还有太子扶苏在,那么谁敢有任何大逆不道的想法,同样也不过是自寻死路。

  哪怕他们这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不如太子扶苏那么出色,但是有太子扶苏这么一个现存的优秀例子,只要长公子扶苏能够从中学到另一个“自己”的一分本事。

  那么大秦的江山社稷,估计都会稳若泰山。

  所以即便有时候刘季脑海中浮现某种大逆不道的不该有的想法,他也会第一时间冷静地将之按耐下去。

  会稽郡吴县,少年项羽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双手抱胸,面露不屑道:

  “谁一个人的声音就是微若蝉鸣?”

  “只要实力足够,那么即便一人也足以声震天下!”

  “而废物聚集的再多,那也依然还是废物!”

  在少年项羽看来,人多并没有什么用。

  如果说人多就有用的话,那么当今天下黔首百姓的人数最多,为何不见黔首百姓为皇、为帝,成为“始皇帝”呢?

  同样如果说人多就有用的话,那么此前吴县十几个贵族子弟,带着近百个同龄的仆从少年一起围殴他。

  为何最后获胜站着的人却是他,而不是其他被他打倒在地上的近百个吴县少年呢?

  甚至后面那十几个吴县贵族子弟还联合凑出了三、四十个成年仆役想要找回场子,结果又如何呢?

  还不是依然被他凭借一人之力,赤手空拳地打趴下了!

  所以说,人多并没有用!

  最多不过是从一个废物,变成一群废物罢了。

  看着自己桀骜的侄子,一旁的项梁也是感到很头疼。

  他很想说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才是正确的,人多力量才大,也才能够更加容易成事。

  但是每当他说出类似的话语时,项羽也总是会拿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来反驳他。

  就像项羽和其他吴县贵族子弟打架这件事,如果最后是项羽输了的话。

  那么他就可以用这个例子,向项羽讲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好让项羽低头去拉拢其他更多的人。

  但是偏偏最后项羽打赢了,所以就算他想要向项羽“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项羽也完全听不进去。

  因为项羽用自己实打实的实力,反向向他说明了“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的道理。

  甚至有一次他恼极了之后说道:“假如有上百个成年仆役一起围殴你,难道你也还能够获胜吗?”

  项羽也在沉思之后认真回答他:

  “让我披甲带戈!”

  “如果让我披甲带戈的话,那么就算是上百个成年仆役一起围殴我,我也能战而胜之!”

  “哪怕对面上百个仆役也同样披甲带戈,我也同样能够取胜!”

  这样狂妄的话语,如果是其他人口中说出来的话,那么项梁不会相信。

  但是如果从项羽口中说出来的话,那么重新冷静下来之后的项梁想了想,凭借他侄子那恐怖的天生勇武,这还真特么有可能做到。

  甚至比他侄子赤手空拳锤翻数十个成年仆役,还要更加简单。

  因为如果不披甲的话,那么在打起来的时候,项羽或多或少还要注意一下避开自己的要害部位。

  但是如果批甲的话,有甲胃的保护,项羽都不需要再分心去保护自己要害部位。

  只要对方不能一下子就干穿项羽身上穿着的甲胃,那么项羽就都可以无视对方的攻击,又或者说直接硬抗对方的攻击,做到一刀一戈一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说什么一千人个人去围殴项羽,又或者是一万个人去围殴项羽,都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项羽会继续固执地说等他真正成年,就算是一千个人,他也可以以一敌之。

  就算是一万个人,只要给他数十上百骑,他也同样可以击而破之。

首节 上一节 197/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