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96节
并且本人对此还不自知,更不懂得自污授君主以柄,以安君主猜忌之心的话。
那么也都有可能会遭到君主的猜忌、忌惮,从而给招惹来杀身之祸!
毕竟君主王权,容不得任何人威胁、挑衅呀!
所以九卿或是以上级别的大部分重臣都是开始默默反思自己,是否有在不知不觉中不小心冒犯、威胁到了君主王权而不自知的情况。
至于说九卿以下的文臣武将,他们就算是想要冒犯、威胁到君主王权也还不够资格,所以倒也还不用思考这个问题。
而一众九卿或以上级别的重臣中,唯有武成侯王翦一脸的坦然自若。
因为太子扶苏所说的这个问题,他很早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
毕竟武安君白起之死,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比较久远的事情。
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并且记忆犹新的事情。
所以为了不重蹈覆辙,避免自己成为第二个武安君白起。
他也是时不时就通过自污的手段授君主以柄,以安君主的猜忌之心。
比如说,昔日在攻伐楚国的时候,他就连续多次向始皇帝索要土地田亩、园林池苑。
这是他或王家真的需要吗?
自然不是!
哪怕没有攻灭楚国那一战,此前王翦所立下的功勋,也早已经给王家带来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之所以多次趁机向始皇帝索要土地田亩、园林池苑,只不过是为了自污,主动送上一个“挟功索赏”的把柄给君王,以安君王可能存在的猜忌之心罢了。
而始皇帝大抵也是知道他的想法的,所以每次也是干脆利落地赐予他一大堆的土地田亩、园林池苑。
这大概也算是他们君臣间的默契吧。
同样这也是秦皇嬴政为什么一直都那么信任王翦的根本原因。
毕竟一个能力出众,十分忠诚,同时还懂得注意分寸,不让自己冒犯、威胁到君主王权的臣子,谁能不信任倚重呢。。
第二百零七章:做出选择的相里季,太子扶苏认同的部分墨家思想【求订阅,求全订】
【听完太子扶苏的话语,相里季也是彻底明白为什么秦王与太子扶苏未来都要打压墨家了。】
【因为不论是对于哪个君王来说,忠诚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能力才是排在第二位的。】
【而墨家门人子弟则是将对钜子的忠诚,凌驾于国家君王之上。】
【这让秦王与太子扶苏又如何能够容忍?】
【但即便如此,相里季也还是想要为墨家开口解释一下:“墨家绝无任何想要窃国,又或者是想要冒犯、挑衅君主王权的想法!”】
【“墨家之所以会有要求门人弟子全部听从钜子命令的规矩,只是因为墨子意识到一人之力是有限的。”】
【“只有所有门人弟子都团结起来,彼此进退如一,这样墨家的力量才会更大!”】
【“如此诸侯国君才会真正正视墨家的存在,也才能够真正愿意听一听墨家的思想主张。”】
【“还请陛下,殿下明鉴!”】
【说到这里,相里季亦是朝着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大礼拜下。】
【而对于相里季的话语,太子扶苏亦是点了点头道:“墨子所想的确是正确的!”】
【“一人之力所发出的声音微弱蝉鸣,但是集众之力所发出的声音却能够响若雷霆,声震天下!”】
【“同样一个黔首百姓所发出的声音,不管是国君,还是贵族公卿都是听不到的。”】
【“甚至听到了,也不会在意。”】
【“唯有千百万黔首百姓共同联合起来所发出的怒吼咆哮,才能够让贵族公卿、国君都为之正视,都为之侧耳倾听。”】
【“但是千百万黔首百姓共同联合起来所发出的怒吼咆哮太大了,大到甚至足以盖过贵族公卿,甚至是国君的地步!”】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大过国君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能够听到的到底是国君的声音?”】
【“还是其他人或者其他群体的声音?”】
【“一个国家之中,声音最大的永远有且只能是国君!”】
【“凡是声音大过国君的其他人或者群体,对于国君而言都是一种挑衅与王权的威胁!”】
【“不论初衷到底如何,只要声音大过了国君,那么都势必会引来国君的打压!”】
【“这便是君主王权的至高无上性!”】
【“甚至即便抛去君主王权这一层外衣,在任何一个国家、团体、组织之中,只要有明确的领袖。”】
【“那么在这个国家、团体、组织之中,便永远有且只能有领袖所发出的声音最大。”】
【“凡是有其他人发出的声音,大过这个国家、团体、组织之中的领袖发出的声音。”】
【“那么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引来这个国家、团体、组织之中的领袖的打压。”】
【“要么其他声音更大者,取代这个国家、团体、组织之中原来的领袖,成为新的领袖。”】
【相里季抬头看向太子扶苏,最后为墨家挣扎道:“难道两者之间就真的不能够和平共存吗?”】
【听到相里季的话语,太子扶苏笑了笑道:“假如在墨家之中,有一个墨家子弟不听从钜子的命令,甚至各种想法方面也和钜子多有相悖。”】
【“但是其他墨家门人子弟却支持他,多过支持钜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季师作为墨家钜子,那么季师要如何对待这名墨家子弟呢?”】
【听到太子扶苏这么一举例,相里季也是闭眸陷入了思索。】
【有一名墨家子弟的想法多与自己相悖?】
【其他墨家门人子弟支持对方多过支持自己这位钜子?】
【他要怎么对待这名墨家子弟?】
【想了半响,相里季也是睁开双眸,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如果自己是钜子,并且情况也真如太子扶苏所说的那般的话。】
【那么最终的结果,估计要么是自己将对方逐出墨家。】
【要么就是自己退位让贤,将墨家钜子之位让给对方。】
【就算自己不将对方逐出墨家,也不愿意将钜子之位给对方。】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着更多墨家门人子弟支持的对方也会慢慢从他的手中强行“拿过”墨家钜子之位,哪怕他拒绝、不同意也没用!】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的话,还不如自己主动将墨家钜子之位让给对方,这样至少自己还能够落下一个体面。】
【故而相里季也是明白墨家如果想要继续在大秦发展下去,那么放弃墨家门人子弟对钜子的忠诚,便成了墨家唯一的选择。】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相里季也是面容苦涩道:“臣明白了,臣回去便会让相里氏之墨将门人子弟要对墨家钜子忠诚这一点给去掉。”】
【“日后凡是相里氏之墨的门人子弟都不必对墨家钜子忠诚,墨家也不会再强调门人子弟要对钜子忠诚。”】
【看到相里季干脆果断地做出了选择,太子扶苏也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对于墨家他还是非常有好感的,毕竟墨家之技在国家建设这方面确实非常有用。】
【如果没有墨家之技的话,那么不管是秦国的军工武器装备,还是各种耕种纺织器具都不会生产、发展的那么快。】
【所以单单是冲着进一步生产、发展秦国的军工武器装备,以及各种耕种纺织器具的目的出发,未来秦国都要继续大力扶持墨家。】
【但是在那之前,必须要将墨家给加以改造成不会威胁到君主王权才行。】
【否则一旦将现在不经改变的墨家大力扶持起来,便很有可能会给未来的自己或者秦国找麻烦。】
【这一点,不管是他父王,还是他都不想要看到的。】
【而一旁的秦王嬴政,看到太子扶苏能够清楚意识到墨家门人子弟对墨家钜子忠诚多过对国君忠诚这一点潜在威胁,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平心而论,作为君主,他其实对于墨家思想学说是很不喜的。】
【因为其中有不少限制君主,又或者是变相贬低削弱君主王权的思想。】
【但是墨家之技又确实非常有用,所以他对墨家一贯以来的做法都是只用墨家之技,而不听墨家之言。】
【而太子扶苏能够有和他一样的想法观点,那么日后他也就不用担心太子扶苏会被墨家之言给“欺骗”,从而做出自断君主王权这样愚蠢的事情了。】
【可以说在确定这一点之后,那么今天他来旁听的最大目的便已经达成了。】
【而另一旁做出了自己选择的相里季也是长叹口气,接着重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准备继续对太子扶苏的考校。】
【毕竟之前太子扶苏针对的“墨家门人子弟必须要对墨家钜子忠诚”这一点,严格来说,只是墨家的一个规章制度,并不算是墨家的思想学说。】
【他要真正听一下太子扶苏对于墨家各个思想主张的想法。】
【“除了方才说的墨家门人子弟必须要对墨家钜子忠诚这一条墨家内部规章制度之外,殿下对于墨家其他的思想主张,不知又有何看法?”】
【相里季神情严肃地看着太子扶苏询问道。】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回答道:“先说孤完全认同的几点思想主张。”】
【“第一点、第二点,分别是尚同、天志!”】
【“此前孤与父王在巡视六部,与礼部尚书张卿交谈时,也曾提到过类似的问题。”】
【“那就是我等认为当今天下之所以会动荡不安,秩序不稳,乱象频生,最大的原因便是没有大一统!”】
【“没有疆域大一统,所以诸侯列国伐争频频。”】
【“没有文字大一统,所以部分士子玩弄文字游戏,利用倾危缴绕之辞以谋私利。”】
【“没有货币大一统,所以各国货物买卖难以价格统一,部分不法商贾便会从中恶意高买低卖。”】
【“没有文化大一统,所以天下各国各地的黔首百姓便会因为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传统信仰不同,从而生出隔阂,无法和平友善交流。”】
【“没有度量衡大一统,所以便会有不法商贾、官吏借助大斗进,小斗出,长短尺等手段方式,坑害黔首百姓,损害国家利益等等。”】
【“没有伦理道德大一统,所以便会有各种有违人伦道德的无礼无德之事发生。”】
【“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国将来便要做到疆域上的大一统、文字上的大一统、文化上的大一统、度量衡上的大一统、货币上的大一统,以及伦理道德上的大一统!”】
【“而这与墨家所提出的尚同、天志,是有殊途同归的。”】
【“这也是孤对尚同、天志这两点思想主张没有异议的原因。”】
【“而除了尚同、天志之外,孤认同的第三点墨家思想主张是:非命!”】
【“秦国不信命,秦国不相信自己会一直弱小下去,秦国也不相信自己会永远无法东出,秦国更不相信自己会无法变得强盛起来。”】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