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46节

  韩信虽然也有能力揍刘邦,不过韩信是刘邦的属下,所以自然也不会挨韩信的揍。

  而除了项羽之外,可还曾听过刘邦挨过谁的揍?

  而且还是那一句话,要抬高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抬高他的对手。

  看看刘邦的对手是谁?

  是能够与兵仙神帅韩信硬刚的西楚霸王项羽!

  面对堪称恐怖的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不仅没有被对方打死,反而还能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这就足以证明刘邦的军事天赋与力。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早在第一次与西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就被西楚霸王项羽给一波流带走了。

  所以如果单纯看军事天赋与能力的话,那么刘邦的军事天赋与能力,大概能在兵家一道拿到九十分左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邦就打不过章邯了。

  刘邦只是单纯的军事天赋与能力方面不如章邯,但是在政治、权谋、领袖魅力等等其他方面。

  不仅要远远超过章邯,甚至也同样超过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神帅韩信。

  而且刘邦打仗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依靠军事天赋与能力这一方面去打仗的,而是统合了军事天赋与能力、政治、权谋、领袖魅力等多方面一起去打仗的。

  这也是刘邦明明军事天赋与能力远不如西楚霸王项羽,但是却每一次都能够从西楚霸王项羽手中活下来,并且再度向西楚霸王项羽发起挑战的重要原因。

  刘邦的综合能力太强了!

  强到即便是面对西楚霸王项羽也有一战又一战且再一战的能力!

  甚至即便没有兵仙神帅韩信的帮助,如果打持久战的话。

  那么仅仅凭借自身的能力,刘邦也有可能将西楚霸王项羽给拿下。

  因为对于西楚霸王项羽而言,他的胜败是在战场之上。

  但是对于刘邦而言,他的胜败可不仅仅是在战场之上,同样也在战场之外。

  战场之上赢不了的对手,不代表在战场之外也赢不了。

  举个例子,刘邦后世著名的子孙大汉棋圣汉景帝刘启。

  他就非常形象地告诉了世人,棋盘上赢不了的,不代表在棋盘外也赢不了。

  而在棋盘外赢了的话,那么自然也就代表着棋盘上赢了。

  坐在对面的樊哙也是大口吞了一口炙肉,同样笑道:

  “哈哈哈,那我理解的没有你0.7的多,我只是理解其中一篇、半篇而已。”

  “不过如果当将军的要求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我也能够当将军。”

  作为能够在秦末乱世之中,留下自己名号,并且顺利活到汉初封侯拜相的存在,樊哙的军事天赋与能力也可以说是不差的。

  不然樊哙也无法在秦末刘邦、章邯、西楚霸王项羽、兵仙神帅韩信这样的神仙局中存活下来。

  所以面对天幕上的“王翦”亲自讲授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樊哙同样也是真的能够理解其中一二篇章内容。

  当然,也不仅樊哙如此。

  其他诸如彭越、英布、龙且、钟离昧、灌英、季布、王陵等等在原历史上的秦末汉初,留下过自己名号的王侯将帅。

  在天幕上的“王翦”亲自讲授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情况下,也是或多或少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二内容。

  PS1:有一说一,秦末的诸侯将帅是真的离谱,像韩信、项羽、章邯、刘邦、樊哙这些人,真的全是天赋怪!

  除了项羽有可能因为项家世代为将的原因,接受过正统、完整的兵家军事教育之外。

  其他人或是因为身份、或是因为出身、或是因为原来的官职等等,基本没有那个是真正有机会接受正统、完整的兵家军事教育的。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在兵家军事天赋与能力这方面,也是真的将其他人吊起来打。。

第一百六十二章:学贯兵家诸子兵法的太子扶苏【求订阅,求全订】

  【在确定太子扶苏的天赋超乎自己的想象,并真的做到彻底消化、理解、吸收《孙子兵法》十三篇之后,王翦也是接着给太子扶苏讲授《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共有一十六篇,而王翦也是根据自己对于《孙膑兵法》的理解,主要给太子扶苏,以及顺带给旁听的章邯讲述道:“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为国家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仅仅依靠空口说教是办不到的。”】

  【“所以才需要举兵绳之,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用战争的手段来禁止争夺。”】

  【“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可以经常使用的。”】

  【“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

  【“所以对待战争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

  【“进行战争一定要谨慎,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资准备,即便是小城也照样能巩固坚守。”】

  【“而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

  【“因势而利导之,是作战的原则。”】

  【“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的布局。”】

  【“孙武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也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

  【“而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

  【“自己要抢占有利地势,攻击处于不利地势上的敌人,这叫做居生击死!”】

  【“总之,孙膑主张把握有利的战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以争取战争的胜利!”】

  【讲完了《孙膑兵法》所蕴含的兵家之道后,王翦又再考校了太子扶苏一番。】09

  【确定太子扶苏同样完美地消化、吸收、理解了《孙膑兵法》的兵家之道后,王翦也是毫不迟疑地准备继续给太子扶苏讲授《吴子兵法》。】

  【至于自己孙子王离,早在讲授《孙膑兵法》的时候,王翦就已经让他到另外一间偏厅待着了。】

  【没办法,双方之间的天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犹如鸿泥之别。】

  【太子扶苏都已经消化、吸收、理解完一整册的《孙子兵法》了,而王离却还在《孙子兵法》中的第一篇里面打转。】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让王离跟着太子扶苏的进度一起学习的话。】

  【那么不仅可能让王离什么都学不到,还有可能因为各本兵书之中相互矛盾的地方,从而导致王离过早陷入到钻牛角尖之中,走不出来。】

  【最后,彻底断绝王离日后有可能成为名将的机会。】

  【毕竟如果不是名将,同时又没有太子扶苏那般恐怖天资的话,那么是很难理解什么叫做“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

  【同样也很难理解各个兵书之中,为何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却又没有任何一本兵书是错的意思。】

  【所以为了自己孙子的兵家未来前途着想,在王离彻底消化、吸收、理解完《孙子兵法》之前,又或者是成为名将之前。】

  【王翦都不打算继续给王离讲授《孙子兵法》之外的其他兵书。】

  【反正单单一册《孙子兵法》十三篇,王离若是能够彻底消化、吸收、理解完的话,那么也足以让他成为一名名将了。】

  【届时,他再给王离讲授其他兵法,又或者是王离自己去观看其他兵法也不迟。】

  【“《吴子兵法》第一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

  【“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

  【“吴子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之间要和睦。”】

  【“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它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吴子兵法》第二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

  【“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且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

  【“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廝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

  【“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

  【“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

  【“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

  【“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吴子兵法》第三主张:料敌用兵,因情击敌!”】

  【“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

  【“例如: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

  【“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

  【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

  【“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同样,连如何对我们大秦作战也提出了相应的作战方针和战法,即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

  【王翦讲授《吴子兵法》到这里的时候,太子扶苏也是提问道:“吴子所说的针对我大秦的作战方针和战法,现在依然还有效吗?”】

  【闻言,王翦也是笑呵呵道:“如果说老夫还没有得到《吴子兵法》之前,那么吴子针对大秦提出的作战方针和战法的确有效。”】

  【“但是,在得到《吴子兵法》之后,老夫也是根据吴子提出的针对大秦的作战方针和战法,对大秦军队进行了改革,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反制之法。”】

  【“如果谁想要根据吴子提出的针对大秦的作战方针和战法,来对付大秦的话,那么老夫敢保证他肯定会吃上一个大亏!”】

  【如果说王翦不知道吴子提出的针对大秦的作战方针和战法,那也就罢了。】

  【但是如果说知道了吴子提出的针对大秦的作战方针和战法,而他还做不出相应改良与反制之法的话,那么也未免有点太瞧不起他了。】

  【说到这里,王翦也是看着太子扶苏狡黠道:“不过,根据老夫的观察,其他诸国似乎并没有因为吴子提出的,针对它们各国的作战方针和战法而做出改变。”】

  【“所以如果有朝一日,殿下万一遇到了其他诸国大军袭击的话,那么吴子所言的针对其他各国的作战方针和战法,还是可以一用的。”】

  【甚至现在他在打其他各个诸侯国时,很多时候也是直接采用吴子所提出的,针对其他各个诸侯国特点的作战方针和战法。】

  【没办法,谁让吴子提出来的作战方针和战法确实好用,以及其他各个诸侯国又确实都傻乎乎呢!】

  【明明在当今各国之中,有幸获得《吴子兵法》的也并不止他一人。】

首节 上一节 146/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