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00节
所以不知道菱角能够亩产一千斤以上,莲藕亩产三千斤以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借机敲打一下文武百官。
好让他们日后对于高产粮食这方面更重视一些,免得日后又再错过了类似于菱角、莲藕这样的高产粮食。
所以秦皇嬴政也是语气淡淡道:
“每人罚俸半月,平身吧。”
罚俸半月这样的惩罚,对于一众文武百官来说不痛不痒,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警告与敲打吧。
所以一众文武百官也是齐声道:
“谢陛下!”
而后,秦皇嬴政抬头看向农家子弟所在的方向虚空,现在他是越发迫切地想要农家子弟快点入咸阳了。
毕竟一众文武百官不知道菱角与莲藕的亩产量如此之高,不代表农家子弟也不知道。
说不定此前就是因为农家子弟没有入咸阳,所以才没能够将菱角与莲藕有如此高的亩产量之事告诉他。
若是他能够早点让农家子弟入咸阳,那么或许他就能够更早一点知道菱角与莲藕有着如此高的亩产量了。
而陈相、陈辛等一众农家子弟若是知道秦皇嬴政对他们寄予了如此厚望的话,大概会尴尬的说:“我们此前也不(好赵赵)知道菱角与莲藕有着如此高的亩产量”。
毕竟他们就和天幕上的许师一样,往日里都将大部分的研究精力放在了土地田亩里,并没有怎么去研究、留意过江河湖泊鱼塘里面可能存在的产出。
不过天幕上的太子扶苏也算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如果在土地田亩的产出暂时提不高的话。
那么他们或许可以分出一部分时间与精力去研究一下江河湖泊鱼塘里的产出,说不定会有如同菱角与莲藕一样的意外收获。
旧韩故地,张良看着天幕上说的菱角与莲藕也是幽幽叹了一口气。
虽然一开始听闻菱角能够亩产一千斤以上、莲藕亩产三千斤以上,他也非常震惊。
但是在回过神来之后,他随即便想到了菱角与莲藕的不少缺点与局限。
然而这些缺点与局限,在亩产一千斤与亩产三千斤这个恐怖的亩产量数字面前,终究还是免不了黯然失色。
“秦国、暴君,当真是好运气!”
张良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
哪怕在他看来菱角与莲藕有不少的缺点与弊端,但是冲着亩产一千斤与亩产三千斤的恐怖亩产量,那也足以让秦国的粮食变得更多,进而让秦国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固而难以动摇。
“果然,推翻秦国是没有希望的。”
“只有刺杀暴君,才真正有一线可行之机!”
张良再次在心中坚定了走刺杀始皇帝嬴政,而非推翻秦国的计划路线。
........吓吓.
PS1:各位书荒的大大,可以看看已完结万订老书《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诸天:开局上传先天五太大罗法》。.
第一百一十九章:从镇国级别的重要性,下降到奇珍级别的莲藕与菱角【求订阅,求全订】
【“居然真的有亩产上千斤,甚至于是三千斤的粮食!”】
【“若是寡人将之推广至全天下的话,天下还会有饥荒吗?”】
【秦王嬴政看着眼前空荡荡的池塘,仿佛看见了满满的莲藕与菱角,喃喃自语道。】
【在发现了亩产上千斤,甚至于是亩产三千斤的莲藕与菱角,秦王嬴政顿时便对原来亩产不过百余斤左右的小麦、稻谷等粮食庄稼看不太上眼了。】
【毕竟百余斤与上千斤、三千斤,这可是足足十倍、甚至于是三十倍的亩产差距。】
【小麦、稻谷等粮食庄稼拿什么来和莲藕与菱角打?】
【一旁的许子也是又笑又哭:“亩产一千斤的菱角,亩产三千斤的莲藕!”】
【“真好!”】
【“天下黔首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要是我能够早一点发现菱角和莲藕有这么高的亩产量的话,也不用饿死那么多的黔首百姓了!”】
【“是我之过,是我对不起天下黔首百姓,明明菱角与莲藕我也吃过不少次,但是却没有一次注意到它的产量有这么高。”】
【许子一边为发现了莲藕与菱角而感到开心,一边又为自己没能更早发现莲藕与菱角的高产量而感到自责。】
【毕竟是亩产三千斤的莲藕与亩产上千斤的菱角,若是能够及早推广开来,那么能够拯救的黔首百姓可就太多了。】
【比如说,昔日被白起所坑杀的四十万赵军。】
【像白起为什么要坑杀四十万赵军?】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秦国当时养不起四十万俘虏,而这四十万俘虏如果直接放回去的话。】
【那么简单修整一二,这四十万俘虏又会变成四十万伐秦、抗秦的大军!】
【日后这四十万俘虏变成的四十万大军,又会给秦国带来更大的麻烦、造成更深的伤害。】
【所以两相衡量之后,白起才会毅然决然地决定坑杀四十万赵卒。】
【如果当时的秦国能够更早的发现,并且推广种植亩产三千斤的莲藕与亩产上千斤的菱角的话。】
【那么秦国就能有足够的粮食,去养得起那四十万俘虏了。】
【而秦国能够养得起四十万俘虏的话,那么白720起也就不会选择720坑杀四十万赵卒这条路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是有“杀俘不祥”这个说法的。】
【甚至后面白起被赐死,也被不少人认为是白起杀俘所带来的报应。】
【又比如说,之前各国因为各种天灾人祸所带来的饥荒,从而导致被饿死的黔首百姓。】
【若是这些黔首百姓能够早点发现,并且推广种植亩产三千斤的莲藕与亩产上千斤的菱角的话。】
【那么说不定他们也就不用被活活饿死,一家老小都可以存活下来了。】
【总之一句话,两种可以食用的亩产一千斤与亩产三千斤以上的粮食。】
【在当前这个时代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远比后世任何一个时代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还要更大。】
【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人又一代人耕种经验、技术的积累,后世其他庄稼粮食的亩产量也是会慢慢提升的。】
【相对来说,后世黔首百姓即便没有亩产一千斤与亩产三千斤以上的粮食,他们所能够获得的粮食亩产量也要比这个时代的黔首百姓更多,也更容易扛过各种天灾人祸活下去。】
【在秦王嬴政、许子失态的同时,在场的其他农家子弟也是在震惊过后,甚至都顾不上朝秦王嬴政、太子扶苏施礼告退,便转身朝着某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因为他们记得就在附近的牛首池中,里面就生长着有荷花与菱角。】
【而有荷花,则有莲藕。】
【所以他们也是片刻都待不住,就准备立刻去将牛首池里面的莲藕、菱角都挖回来,然后放到各个鱼塘里面去养殖。】
【看着因为自己一番言语而纷纷失态的众人,太子扶苏也是忍不住开口道:“父王、许师,你们过于高估莲藕与菱角的作用了。”】
【“莲藕与菱角虽然可以推广种植,但是就以目前来说,是无法真正大规模推广种植的。”】
【“单单凭借莲藕与菱角,是暂时无法解决天下黔首百姓的饥荒问题的。”】
【秦王嬴政、许子,以及其他人员纷纷转过头看向太子扶苏,眸光之中,尽是不解之色。】
【亩产三千斤的莲藕与亩产一千斤的菱角,为何无法大规模推广种植?】
【难道莲藕与菱角还有其他什么他们不知道的问题吗?】
【看着众人不解的神色,太子扶苏也是进一步开口解释道:“第一个问题,我刚刚说的是在五谷这种主食不够的情况下,可以拿莲藕与菱角来当主食食用。”】
【“但是如果长期仅是食用莲藕与菱角的话,是会容易造成腹泻、呕吐等等问题的。”】
【“这一点,我之前问过宫中的夏无且侍医。”】
【“这也就注定了莲藕与菱角只能够当紧急的救灾备用粮来食用,又或者是与其他五谷等主粮混合一起食用,并不能真正取代五谷。”】
【早在发现莲藕与菱角的惊人亩产量之后,他就带着莲藕与菱角去询问过宫中的侍医。】
【然而宫中侍医夏无且给他的答复是莲藕与菱角可食用,但是不可久食用,不然必生诸病端。】
【这一点,在过去他也曾悄悄让章邯安排人实验过。】
【证明了一个人如果在长时间内都只是食用莲藕与菱角的话,虽说吃不死人,但是也容易会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疾病。】
【“第二个问题,如果想要推广种植莲藕与菱角的话,那么首要的前提条件便是要有充足的水!”】
【“因为要养殖莲藕与菱角的话,肯定得要挖一个个鱼塘,或者说是莲藕、菱角塘蓄水养殖的。”】
【“如果只是挖一个、两个、三个这样的莲藕、菱角塘的话,或许四周的河流水源还能够供养得上。”】
【“但是,如果挖掘的莲藕、菱角塘太多的话,那么除非四周有着大江、大河、湖泊等等作为莲藕、菱角塘的水源源头。”】
【“否则四周必然会陷入缺水断流的状态,进而导致四周无水可用。”】
【“第三个问题,一个莲藕、菱角塘少说也要挖个数尺深,这样才能够养殖得了莲藕、菱角。”】
【“但是一亩地,如果要硬生生挖去数尺深的土的话,那么这个工程远比耕种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还要大的多!”】
【“单凭一家数口人的劳动力,便想要挖掘出一个一亩大小,数尺深的莲藕、菱角塘,少说也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
【“而这还仅仅只是挖掘一个一亩大小的莲藕、菱角塘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若是挖掘一个两亩大小、三亩大小,乃至于是更大的莲藕、菱角塘的话,那么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还会成倍增加!”】
【“另外在挖掘好莲藕、菱角塘之后,还得要再继续挖掘一条引流的渠道。”】
【“将附近的水源引流到莲藕、菱角塘中,这样一个莲藕、菱角塘才算是最终成功。”】
【“而这一步,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若是水源距离越远,那么这一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便越长。”】
【“这两步下来,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储备好足以满足一家老少三、五年,又或者是七、八年所需要食用的粮食的话。”】
【“那么恐怕还不等他们挖好一个莲藕、菱角塘,一家老小就已经全部被饿死了。”】
【“而如果是集合一村之力去挖掘一个莲藕、菱角塘,以及一条引流的水渠的话,那么倒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挖好一个莲藕、菱角塘,以及引流的水渠。”】
【“但是集全村之力所挖掘出来的莲藕、菱角塘,要么直接归全村人共同所有,要么给全村每人都挖一个相同的莲藕、菱角塘。”】
【“不然,最后必然会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从而生出事端。”】
【“而全村如果一人挖掘一个莲藕、菱角塘的话,那么又会回到我刚刚说的第二个问题中,那就是村子四周的水源是否足以支持得了?”】
【“如果只能支持一半,又或者是一小半人的莲藕、菱角塘蓄水的话。”】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